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提名之爭,聽見蔡英文權力裂帛的聲音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23 第47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作為一種「產業」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提名之爭,聽見蔡英文權力裂帛的聲音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紓困振興措施不應扭曲市場機能
民意論壇 蘇蘅/媒體如何拆解隱形的歧視
聯合筆記/沒魚 怎麼捕魚?
捍衛釣魚台 行動才能談判
中印衝突背後…南亞孤鳥與印太活棋
勿忘初衷──對陳菊的公開鞭策
監委提名風暴 民進黨狼性盡顯
藍應擺脫執政視角 先一中各表 再談九二共識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作為一種「產業」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一百年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寫下《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經典文章,將政治家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列為三大要素。一百年後,人們看到民進黨更把政治「志業」升級為「產業」,其三大要素則是「包裝與行銷重於品質」、「對競爭對手毫不留情」,以及「水平垂直的利益均霑」,堪稱大躍進。

「包裝與行銷」向為民進黨強項。完全執政後,更將此專長發揮得淋漓盡致:「出口轉內銷」的大內宣、結合網軍帶風向,無往不利。任何政策,不論品質如何,皆包裝得無懈可擊;任何違失,都能自圓其說;政治造神,如家常便飯。其邏輯,只有支持民進黨才是政治正確,任何批評都是親中賣台、扯後腿。

對於政治對手,民進黨不講究公平競爭,而是要求無情地殲滅,可吞併則吞併,無法吞併則極盡摧毀打壓。社民黨主席范雲被納為不分區立委,提名黃健庭當監院副院長,屬於前者;修訂國安五法、成立黨產會、促轉會,則屬後者。運用公權力威脅媒體或異議者,已成日常。

主政者利用職位酬庸自己人,已不足奇。進而有之,則是讓綠營關係密切人士成立民間公司,就便取得政府標案,國庫通私庫。民進黨政治產業的分工,從垂直到水平一氣呵成,絲毫不落外人田。扁朝貪腐讓人咋舌,而今猶有過之。

政治工作原是一種「志業」,民進黨將之發揚改良成「產業」,讓人讚嘆。說這是與時俱進,你苟同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提名之爭,聽見蔡英文權力裂帛的聲音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總統的監委提名案,讓藍綠兩黨同時炸鍋。藍營的怒火比較不重要,黃健庭憤而退出副院長提名,凸顯蔡總統的「政黨合作」誠意是假,裂解藍營的計謀是真。相形之下,綠營的反彈更值得注意: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和立院黨團多人猛烈砲轟,直指總統府幕僚政治操作讓總統背鍋,甚至表態不會投下贊成票。如此強烈的反應,不僅重挫蔡總統的提名威信,也讓她的黨內領導權威大受挑戰。

持平而論,相較於其他的監委提名人選,黃健庭形象和條件都不差。綠營對他最大的不滿,並非黃健庭身上仍有未了官司,而是他「永遠國民黨員」的立場,與民進黨「基本價值」相離甚遠;新北市前副市長陳伸賢最後知難而退,癥結如出一轍。黃健庭質疑說,「當初力主提名我的人,沒人維護我清白,反而放任他們的同志來羞辱我」;一則反映他的輕信,二則顯示總統府的輕諾。

黃健庭最後也意識到,他不過是民進黨的「擋箭牌」。這面「擋箭牌」,本來是用來為院長提名人陳菊「護航」,以降低外界和在野黨的質疑;但引發反彈後,擋箭牌吸收了所有飛來之箭,最後黃健庭「李代桃僵」陣亡,陳菊依然完好。綠營維護陳菊的說法是:陳菊在最後一刻才知黃健庭被提名為副手,也有人點名攻擊總統府身旁的「小圈圈」。無論綠營如何自圓其說,所有流言與不滿都指向總統決策團隊思慮欠周及政治操作格局失當,以致蔡英文惹火上身。

與其說民進黨內這次是反黃健庭,不如說是對蔡英文大權在握的積累性反彈,這和當年藍委杯葛馬英九的監委提名如出一轍。民進黨完全執政後,立法院變成了橡皮圖章,民進黨團唯蔡蘇當局之命是從,不敢稍有異議。行政部門權力不分享,總統決策不溝通,黨內敢怒不敢言的怨氣積久了,必然要找個出口發洩。這些情緒不能直接衝著蔡英文來,這回找到這種「違反民進黨進步價值」大義的題目,各方勢力當然要發作一下,給蔡總統與其策士們一些顏色瞧瞧,為立委爭點尊嚴。

蔡英文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她第二任挾著八一七萬選票的民氣上路,首次遇上政治危機,竟是自己親手製造的。蔡英文黨政大權一把抓,打著一手順風牌,連蘇揆都言必稱總統英明。新內閣的人事布局,蔡、蘇毫不遮掩地表現出「近臣為重」的家天下表現,顧立雄出任國安會秘書長,顧妻王美花出掌經濟部,台灣的國安和經濟大政真可以在「顧家廚房」裡決定。蘇院長也公然讓幕僚黃致達、丁怡銘從幕後走向台前,全然不畏人言。

對黨內自家人都無法展現「大公」,對在野黨又豈能豁然「無私」?近臣當道的結果,當然就是各派系伺機反撲,勒索爭權。近月來,府內先有密會文件外洩,繼有文化總會秘書長林錦昌等文宣大將攬包政府限制性標案的疑雲,都有內部人士「揭醜反擊」的意味,甚至有民進黨人以「上下交相賊」為文痛斥黨高層施政的離譜。這一連串的放話與抨擊,直指總統府「失去基本價值與高度」,讓人嗅到綠營權鬥反撲的氣味。

蔡英文目前聲望正高,權力正盛,但從過去經驗看,第二任總統在沒有連任顧慮時想要放手大幹一場,卻常是災難的開始。陳水扁第二任內的一邊一國與紅衫軍之亂,至今國務機要費案還在開庭,更差點讓民進黨一蹶不振。而國民黨如今潰不成軍,也源自於馬英九對馬王政爭、太陽花等情勢的誤判,種下敗因,即使有「馬習會」的突破都無法補救。蔡英文當然也想在第二任留下令名,但恃權而驕是主政者之大忌,若過度自信而亂用奇招,劍使不好,未能制敵反而自傷。黃健庭是血淋淋的一課,讓人聽到了蔡英文大權第一次裂解的聲音。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紓困振興措施不應扭曲市場機能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近半年來,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至今猶難恢復。為了避免經濟嚴重衰退,各國早早就採取了極度貨幣寬鬆政策,未料疫情持續不止,這些政策看起來並未發揮實際成效,第2季經濟仍然衰退,失業情形也持續惡化。由於政策空間有限,各國只能等待疫情趨緩、經濟解封。

儘管如此,類似2008年金融海嘯時寬鬆貨幣政策的惡果卻已慢慢浮現。當時美國的救市措施被批評為只便宜了肇禍的金融界肥貓,甚至引發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如今,美國聯準會(Fed)為持續維持金融體系穩定,已宣示將擴大購債範圍,但許多專家已憂心地提出警告:若Fed繼續支撐資產,恐會破壞市場有效配置資本的能力,進而扭曲市場,導致定價完全錯誤的「殭屍市場」出現,使得殭屍企業得以苟延殘喘,也讓市場有過熱危機。

所謂「殭屍企業」,係指企業在無法償還債務的狀況下,仍靠借貸維持經營。事實上,過去十年的低利率,已促使殭屍企業數量增加。殭屍企業消耗掉經濟動能、浪費資源,也浪費生產力。讓殭屍企業繼續存活,經濟就得付出對應的代價。金融市場受到的扭曲也不容小覷;近期熱門的話題之一,是為何美國的實體經濟與股市表現有這麼大的落差?其實,由於市場預期Fed將繼續購買包括股票在內的資產,以防止金融危機,股市就會維持一定榮景。Fed甚至也願意購買俗稱垃圾債的高收益債券,這當然會讓市場以金融危機來要脅Fed,嚴重影響市場的正常機能。

在台灣,很少用「殭屍企業」一詞來指稱那些其實已經沒有競爭力、必須靠借貸來維持營運的企業,但並不代表這類企業為數不多。如果單純因為疫情影響,一時難以周轉因應,政府給予紓困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是結構性因素導致企業在承平時期就已難以為繼,這類殭屍企業有可能藉由政府的紓困措施苟延殘喘,長期來看,反而扭曲了市場機能,對經濟將造成實質傷害。

以製造業來看,我國的製造業向以出口為主,但近年來貿易條件持續惡化,其中出口價格指數由2011的超過110降至2019年的97.94,不到十年間,我國出口平均價格降了約11%。在成本降低不易的情況下,這顯示製造業出口的平均獲利實逐年下降,其中當然有不少實質上已難以為繼的企業。

如果以商品特性來區分,出口結構中,以中間財B類(不須進一步加工即可直接使用)占約六成比重最高,中間財A類其次,再者為機械設備,這三者即占了我國出口比重近九成。簡單來說,我國現在幾乎沒有最終消費財的出口,而中間財幾乎皆為標準化商品,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價格破壞明顯,受到中國大陸採取進口替代政策、發展自主供應鏈的影響尤深。大陸替代我國出口產品的情形不僅在大陸本身,也擴及世界各主要市場。近年來我國出口主要產品仍以半導體、面板、鋼鐵與石化相關產品為主,而這些產品也正受到大陸相關產業發展的實質衝擊。

由於舊有產業的發展受限,蔡政府日前提出六大策略性產業的發展策略,這應該是正確的思考。然而,發展新產業需要舊產業釋出資源來配合,如何讓具有殭屍企業特質的廠商順利退場就變得格外重要,最怕的是在民粹思維下,無論紓困或振興對所有企業「雨露均霑」,但這卻是目前面對活生生的狀況。

服務業也不例外。全球在數位科技發展的推波助瀾下,傳統零售商家受到嚴重衝擊、倒閉數量日益擴大已是常態,振興三倍券固然可能有利於傳統零售業的經營,但面對不可逆的趨勢,政府可能更應思考協助這些業者轉型或轉業經營。

美國是沒有具體產業政策的國家,市場機能就特別重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剝奪了市場擇優汰劣的機能,這是美國的隱憂。台灣政府對產業的主導力強,有提供各種誘因機制的產業政策,這是台灣的優勢,但能不能善用此一優勢,端視政府的智慧與決心。

   
民意論壇
蘇蘅/媒體如何拆解隱形的歧視
蘇蘅/聯合報

美國黑人佛洛伊德被白人員警壓脖窒息而死,在美國甚至全球掀起連鎖示威風暴,連媒體也揚起新一波的「新聞室革命」,部分記者用社群媒體串連,表達對現有「種族報導」的不滿,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喻為「拆解種族主義的新里程碑」。

紐約時報最近刊登一篇共和黨參議員柯頓的投書,主張川普政府應該「派遣部隊」在美國城市「恢復秩序」,引起軒然大波。儘管輿論版主編班奈特認為編輯室應該全面討論不同觀點和「意見」的範圍,但紐時八百多名記者認為這種「言論」傷害了非裔員工的處境。班奈特只好黯然下台。

同樣的風暴,也在費城詢問報和匹茲堡郵報點燃。

費城詢問報刊出一篇標題為「建築也很重要」的專欄,引發四十多名記者連署抗議。專欄提到費城很多歷史建築不應該因這次示威遭到毀壞,但記者認為這種論調等於把財產損失和人命看成一樣重要,非常沒有同理心,逼得總編登報道歉,說他們很後悔把建築物和非裔人命視為等值,極為不妥。

曾獲普立茲獎的匹茲堡郵報,因為不准兩名記者再度採訪自己故鄉的抗議活動,引起一百多名員工抗議。受懲罰的記者艾莉賽絲因在個人推特上,比較示威運動和當地音樂會的損失,被主管認為有偏見,下架她的新聞,引起專業倫理之爭。她自覺委屈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家人、朋友和鄰居在抗議,我覺得不關心這座城市才是自私自利」。

種族偏見是一種隱形烙印,帶著刻板印象看事情隨處可見,人們很難擺脫這種執意的價值觀。就媒體來說,也有人批評,帶有偏見的記者,極可能用自己的價值特別關心某些社會問題,很難用客觀理性的澄清心思,追求事實真相。

美國社會學者格拉瑟說,過去三年多,川普一直鼓勵警察變得好鬥,加上他將媒體稱為「人民公敵」,不時在視頻和推特推文中攻擊媒體,也由於很多警察是保守主義,看的福斯新聞可能比普通觀眾多,多少造成影響。

川普的執政,造成歧視偏見,激化社會對立,也造成人權的傷害。美國媒體這次挺身而出,與川普對抗,其實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權是普世的價值,不論在美國或在台灣皆如此。近日隨著疫情趨緩,「小明事件」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陸委會二月原宣布,領有長期居留證、長期探親證之國人與陸配子女,可准予入境返台,卻遭衛福部陳時中用力打臉。最近陳佩琪在臉書上再度發文提及「『小明』回來了嗎?是因為防疫容量不足嗎?」認為小明這件事上,政府應保護兒童受教權益。雖然陸委會曾希望為小明們開個「人道小門」,但在高築的「政治正確」防禦工事下,「小門」何時開啟?連門縫的光都照不進來。

反觀美國,川普廢除《DACA》(又叫「夢想者」法案)的舉動,最近被最高法院裁定無效。這個行政命令保障七十多萬未成年時期被帶到美國的無證移民不被遣送出境,未來可在美國就學就業。哈佛大學法學教授Sabrineh Ardalan稱讚,司法在此案伸張了法律和正義,制衡行政,更避免違憲的歧視。

面對小明被剝奪的人權,政府一直無視小明父母的跪求。而在順時中的政治空氣中,許多媒體選擇了沉默,這是可悲的地方。

媒體應該是人道價值的捍衛者,應該具有道德的敏感性(ethical sensitivity),致力扭轉政府和社會的歧視和不公平,不應該因為政治正確,而產生雙重標準。這不就是媒體基本的自我期許嗎?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聯合筆記/沒魚 怎麼捕魚?
許俊偉/聯合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企業被迫讓勞工放無薪假,甚至解雇員工、失業率攀升,遑論還能開職缺,今年應屆畢業生求職路坎坷可以預期。但企業因疫情毒害限縮人力充補,就業市場大海裡剩沒幾條魚,蔡政府卻想著把新鮮人丟到大海裡,還說只要能抓到魚,就給你三萬元獎勵。

魚兒、魚餌、魚竿呢?新鮮人初次入海捕魚,海潮、礁石、暗流洶湧,蔡政府又給了什麼積極協助?該措施似乎就像一路以來的紓困、振興方案,除了撒錢,還是撒錢。

為協助青年「衝就業」,勞動部「青年就業獎勵計畫」日前上路,十五到廿九歲的應屆畢業青年,只要能在六月十五日至九月卅日間就業,且連續受雇於同一雇主滿九十日,勞動部就一次發給兩萬元就業獎勵金;如持續受雇於同一雇主滿一八○日,再加發一萬元,最多可獲三萬元獎勵。

說穿了,這只能短期挽救青年失業率,藉此撒錢美化後疫情時代初期的青年失業率數字,卻無助解決青年就業困境的結構性問題。

青年就業問題錯綜複雜,跟經濟大環境、產業發展、學用落差、低薪等都有關係,且早已是長期性既有問題。但「青年就業獎勵計畫」只管發錢,像是讓新鮮人自求多福。

求生成功者,有找到工作者就發紅包肯定他好棒棒;沒順利就業者,管他是否餓死、滅頂,似乎就不關勞動部的事?只是,條件好、能優先找到工作的給獎勵,宛如「錦上添花」,真正該救沒找到工作的,該獎勵卻是「看得到、吃不到」,簡直「神邏輯」。

勞動部雖另有提供職訓補助的「產業新尖兵計畫」,以及補助企業提供做中學機會的「青年就業旗艦計畫」,但這些魚餌、魚竿都是既有措施,即便擴大實施,但並未因疫情衝擊另推出更積極的協助措施。

且就業供需市場裡,問題可能不是「青年不願就業」,新鮮人在疫情衝擊下要能順利求職的需求,還得端視職缺供給,卻未見蔡政府提供企業在疫情下願意增加魚兒的誘因。

再說,就業市場不能只靠勞動部單打獨鬥,大環境的經濟景氣、經濟結構、產業升級等,經濟部角色更是不可或缺。這恐怕不是只有發發振興三倍券就能有所調整。各自為政、沒有拉高整合高度的政策,國家隊只淪口號。

   
捍衛釣魚台 行動才能談判
張延廷/空軍備役中將(台北市)/聯合報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昨日表決通過將「尖閣諸島」(即我方稱釣魚台列嶼)的行政區地址,改為「登野城尖閣」,今年十月一日正式實施,使其所謂「尖閣諸島」的實質統治有更明確化的意圖。這使沉寂已久的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又再度浮上檯面。

由於日本此舉不單是為了釣魚台海域的漁權,主要是為了釣魚台的主權,此片面更名的做法不但引發台灣強烈的不滿,而且再度挑動台、日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的敏感神經。

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的問題一直是台灣、中共、日本三方都爭論不休,初始原因在於二戰結束後,釣魚台實際由美國所控制,但在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五日美國將琉球群島管轄權移交日本時,便一併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予日本,但當時兩岸政府均不承認,並爆發喧騰一時的保釣運動,其後幾十年來各種保釣活動也時隱時現,未嘗停止。

再者,日本於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宣布將釣魚台「國有化」時,也立即激怒中共,當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八十五個重要城市都先後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日活動。中共隨即亦畫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背後的意義所關注的焦點已不再只是釣魚台,也不僅是東海中間線附近油氣田開採位置的爭議,而是要展現其勢力必須突破第一島鏈的框限,可以東出宮古海峽在太平洋海域活動展現大國的實力。

釣魚台列嶼是中華民國固有的領土,在行政區則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而且釣魚台列嶼周邊的海域,一直是基隆、宜蘭當地漁民傳統的漁場,此集體記憶與歷史事實可以向前追溯好許多世代。而且就地緣位置、歷史條件、地質因素而言,台灣是最有原始條件擁有釣魚台列嶼的完整主權。由於台灣、中共、日本三方面都主張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日方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片面的舉動,是攪亂當前區域穩定,日本必須避免以單方面的行為升高緊張情勢才是智舉。

筆者曾在一九九○年間二度奉命駕RF-104G飛赴釣魚台列嶼執行任務,可證實當年我國對維護及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的具體行動相當積極,也只有適時伸張主權才能保持主場優勢,有利爾後談判條件的鋪陳。既然擁有釣魚台列嶼的領土主權,其周邊的領海、領空也就屬於我國範疇,我國漁民在領海下的傳統漁場捕魚作業當然是毋庸置疑的。

面對釣魚台主權爭端,必須有具體行動才能保持爭議的存在,也才能為日後爭取更多有利談判的籌碼、空間、立場。而且釣魚台目前就位於我國暫定執法線內,我們可以順理成章以實際行動來展現出捍衛主權、漁權,以堅定的立場要日本回到談判桌。近日民間團體及漁會要發起新一波的保釣活動,為了當地漁民長遠的生計,我們當然要予以熱烈的支持及參與,有更多的回響才能得到更多的重視。

   
中印衝突背後…南亞孤鳥與印太活棋
楊宗鑫/研究人員(台中市)/聯合報

中、印邊境上周爆發嚴重衝突,雙方外交部門均低調處理、少有正面回應,使得外界對於事實真相,如同霧裡看花,只能透過兩國的網站爆料,一探究竟。

既然由微觀層面,難以一窺端倪,則改從宏觀的國際體系層面切入,似乎更能看出雙方的形勢對比。衝突開始後,印度不僅在北邊要應付中國的威脅,西邊的巴基斯坦藉機在喀什米爾對印度發動攻擊,東邊的尼泊爾也趁勢通過修憲案,將與印度的爭議領土畫入版圖,三國共同對印度形成犄角合圍之勢。更甚者,位居印度東邊但無領土接壤的緬甸、與印度南部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近年也都與中國關係融洽,使得印度在南亞相形孤立。

然而,若將視角由南亞的區域次體系,放大到「印太」的更宏觀格局,則局勢將有所不同。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提出「印太戰略」,將國防部太平洋司令部改制為印太司令部,目的在將印度洋與太平洋視為一體,打造出制衡中國的海上圍堵。在此戰略下,美國試圖聯合西太平洋的日本、印度洋的印度,及位居兩洋之交的澳洲,形成「四角鑽石連線」,將中國擴張海權的目標徹底封鎖。美國與日、澳,原本就存在同盟關係,能否進一步拉攏印度,成為觀察重點。

作為印度洋唯一的大國,印度自冷戰時期開始,即奉行不在大國間選邊站的「不結盟」政策,與美國及蘇聯維持等距關係。到了後冷戰時期,印度依然維持一貫立場,因此即使與中國關係不睦,雙方仍在二○一四年與其他「金磚國家」共同成立「新開發銀行」;二○一五年,印度、巴基斯坦共同加入由中國及俄羅斯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儘管兩國在這些組織中的競爭仍多於合作,但這至少意味,雙方願意在制度規範下進行互動,印度也不願對美國的「印太戰略」具體回應。

這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動態平衡:中國與巴基斯坦、尼泊爾在南亞合圍印度,但只要印度願意,隨時可透過拉攏美、日,在印太合圍中國,這使得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並積極透過外交手段謀求解決。

   
勿忘初衷──對陳菊的公開鞭策
施明德/民進黨前主席、紅衫軍總指/聯合報

監察院被視為盲腸般的夕陽機構已經多年,喊廢、要廢的聲浪一直存在,它就是能夠苟延殘喘迄今。從報紙上知道陳菊將被送進這所待廢院,心中第一個反應是有點意外。

多年來,陳菊常自稱是「黨外小妹」,確實也真是。當年我才出獄就認識她,她就是一個「萬應妹」。沒有自己的願望,事事配合黨外頭頭們的需求,還全力以赴。派任她擔任美麗島高雄服務處副主任,就是希望她離開台北到高雄蹲點,從努力做自己再出發。她一生的轉折也以高雄做起點,她對弱勢者的關懷和治理城市的能力也從那裡放射,而不是她的故鄉宜蘭,也不是台北。

名滿天下謗亦隨之,這是人類歷史常態。然而,我一直注視著所有指控是否屬實。我發現幾乎所有指責都是政治性的空包彈,動機和目的都是顏色之罪,包括日前監察院對高雄市政府的糾正案,也是馬派與蔡派的決鬥,與是非對錯關係很少。監察委員自塗藍綠,就是自甘淪為御林軍,就是折腰,就是墮落。像陳菊這樣從戒嚴時期就在黑暗的政治裡奮鬥的人能領會自己就是「透明人」,任何汙點都逃不過掌權者和對手的法律的制裁。她有一定的自我要求,否則她不可能存活迄今。

我注意到,陳菊會接受這個職務應該和「國家人權委員會」有關?蔡英文把該委員會移到監察院是一種活化監察院的努力,讓它從糾舉政府官員的工作延伸到落實人權的立國精神。

美麗島政團的成立就是在獨裁者踐踏著人權的時代高舉人權,當時被國民黨政權視為「黑拳幫」,大肆醜化最後逮捕入獄……。當時我們就界定人權應包含「政治人權、經濟人權、社會人權」,陳菊就是工作者之一。現在知道陳菊將出任「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我想提醒陳菊的是:

「勿忘初衷!」

人生總有謝幕的一天,這個工作站也許是妳一生的終點站,願妳全力以赴,實現為人權奮戰的初衷!請記住,捍衛人民的基本人權,自古以來都是在對抗皇權的,都是在對抗政府的公權力,包括對抗總統的不當行使職權;而且還要永遠要求自己跟受害人民站在一起,而不是配合公權力蹂躪人民,更不可以做公權力的幫凶。

我認為妳是當今最適合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選之一,願妳不辱使命。

此時此刻,我也想對在野黨的朋友們表示些許盼望。從政如果只站在黨派立場,追求當選、執政權,忘了是非、原則、公義、價值,人只會像蜉蝣一般,不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點點微光……。

面對陳水扁一家的貪婪,我甘冒被民進黨老友們的潑糞式毀謗羞辱,起而領導反貪腐的紅衫軍,展現了台灣人民公義的一面。迄今讓已掌權四年多的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仍不敢無條件特赦陳水扁,以免觸怒公義及眾生。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早已明示:貪腐是侵犯人權的犯行。

面對昔日的大軍頭郝柏村的往生,做為一個曾經受過折磨的反抗者,我心平氣和地稱讚他在歷史重要轉折處,做出了對國家與人民有利的反應……。

汙辱對手是容易的,卻常常是不義的,更是作踐自己。

沒有證據的攻訐對手,是在撕裂國家社會,不是紳士淑女應有的高尚行為。

請你們提出對陳菊的要求、期許並要求她承諾,做為她就任後監督她,評判她的標準吧。

台灣已被謾罵、攻擊、醜化、賤聲鄙語淹沒了……。每天上網看到的幾乎都是這些……。這,像個人住的國度嗎?至少這不是我為之犧牲、奮鬥、受苦受難所想望的國家社會……。

我年輕的時候,還常常有人會說:政治是良心的事業,奉獻的工程。

現在呢?

我問的對象是所有從政或想從政的人士,不分顏色。

   
監委提名風暴 民進黨狼性盡顯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當黃健庭退出監察院副院長的提名之後,國民黨方面的壓力顯然頓時減少許多,但是民進黨所面臨的問題恐怕才剛要開始。

黃健庭的提名,不管是出於政治和解的善意,或是裂解對手的惡意,在過程中都不免引發政黨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民進黨從這次人事布局中出現一種山雨欲來的態勢。就像這次黃健庭的問題,雖然民進黨將焦點放在他的官司上,明眼人都知道背後是有政治目的,蔡英文總統如果不正視這些問題,勢必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一、領導威信的破口:當蔡總統挾著大選勝利,再度回鍋民進黨主席時,一定有人是不認同的,尤其民進黨是一個注重派系平衡的政黨,怎麼會願意讓特定人獨攬大權呢?所以這次人事案,恐怕是蔡總統喪失領導威信的破口。

二、民眾會重新檢視民進黨:當民進黨在大選中贏得勝利,雖然表面上講得好聽,但是那種掌握大權的驕傲感卻表露無遺,從罷免韓國瑜到監察院的人事布局,民進黨恐怕已經有點失去分寸,尤其當陳時中走下神壇後,民進黨的挑戰勢必越來越大。

三、狼性不斷出現:民進黨是一個在失敗時會自動團結,在成功時會展現狼性的政黨,而在目前局勢下,民進黨正進行的是各自的權力布局,不管是縣市長或是二○二四的總統與立委選舉,甚至是重要的人事安排,處處可見狼性,而這是民進黨的優勢,卻也可能是最大的致命傷。

黃健庭知道自己只是個棋子,卻不知引出這麼多的問題,尤其經過這次爭議事件,藍綠對立更明顯了,政黨內部的矛盾也更激化了,這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結果。尤其當民進黨贏得大權,應該可以好好做事情時,如果不能從監察院人事提名事件中深切檢討,恐怕會衍生黨內茶壺裡風暴,而民眾又如何對民進黨有更高的期待呢?

   
藍應擺脫執政視角 先一中各表 再談九二共識
翁履中/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聯合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新的主張,明確拒絕一國兩制,並且強調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堅持要在對等的情況下,以親美和陸的路線,守護台灣安全。這樣的主張一提出,在國民黨內引起正反兩面不同的看法。一方認為九二共識不能被當成過去式,要避免破壞和平;另一方則認為,保留九二共識要有條件,否則將與主流民意脫節。雙方其實都有道理,如果試著從執政和在野兩種角度來解讀,就不難理解為何九二共識需要調整得更貼近民意。

仔細推敲改革小組的建議,其實是把過去以九二共識為優先,一中各表作輔助的主張,調換順序,轉變成以一中各表為先決條件,再談九二共識的內涵。兩種說法在追求兩岸和平的精神上並沒有改變,但是態度上確實從被動溫和,尊重對岸決定如何對一中各表做出表示,轉變為主動要求以中華民國做為互動的基本條件。

認為九二共識是不可撼動的定海神針,大多是基於馬政府時期兩岸交流經驗得出結論。藍執政期間,兩岸交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多做少說,務實擴展國際空間,讓一中各表用不需點破的方式,溫和著地,為兩岸民眾創造交流機會。然而,執政時期九二共識得到支持,關鍵在於作為執政黨不僅能主導政策,更擁有話語權,就算一般民眾對兩岸關係不甚了解,只要知道九二共識能讓大家和平相處,民眾感受到交流好處,自然就會被認同。

時間快轉到國民黨支持度跌入谷底的今天,在太陽花學運之後,民進黨執政先否定了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陷入冰點,導致中國不再有外交休兵提供台灣國際空間的意願,加上香港抗爭事件,以及美中對抗等一連串內外在政治情勢的變化,使得過去以溫和方式論述的九二共識,被汙名化地和一國兩制畫上等號。

可惜,淪為在野黨的國民黨,沒有足夠舞台能用務實的政策,來為九二共識的戰略模糊特性洗刷親中賣台的委屈。作為連網路時代控制話語權的網軍都不夠力的在野黨,想扭轉被汙名化的九二共識,只能化被動為主動,把執政時期可以彈性表述的一中各表,反守為攻,設下以捍衛憲法,堅持守護中華民國的條件,來回應執政黨和對岸不肯正面承認一中各表的夾擊。

誠然,設下一中各表的先決條件,要求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並不容易。觀察中國政治就知道,為了維繫政權穩定,中共中央最不能輸的就是面子。然而,如果中國政府不願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具有一中各表的內涵,就算對岸私下釋出多少善意,只要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在民主的台灣就無法得到支持,這也是為何在野的國民黨,必須更積極展現捍衛中華民國的決心。

民意如流水,國民黨確實不必隨之起舞,但也不能不看清楚,水往哪裡流。想要浴火重生,不能期待檯面上的政治明星來振衰起敝,而是取決於在台下能爭取到多少人願意再給國民黨一次機會。曾經,捍衛中華民國,堅定反共是國民黨的核心價值,現在能不能擦亮招牌,就看藍營內部能否跨越世代的差異,消弭執政和在野視角的分歧,無私團結擺脫親中的印象了!

   
從小羅斯福到川普 十四位美國總統如何影響世界
川普掀起的反民主風潮,讓世界秩序搖搖欲墜;當強權大國跨越道德的界線,我們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在國家利益與全球公益之間,強國領導者如何抉擇?「情緒智商」和「情境智商」是極大關鍵!

小香港果貿國宅 蜂窩式的環狀老建築與傳統眷村美食爆紅
從網路知道港味十足的「果貿國宅社區」也稱「碧海新邨」,以似鳥籠蜂窩式的環狀老建築爆紅,近年更是網美拍照打卡的熱點,網友都稱這裡是小香港,蜂窩式住宅擠成在一塊的香港印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