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新蓮 走到哪、煮到哪的快意旅程
多數人愛到日本遊玩。有的人吃它個上窮碧落下黃泉,牛舌套餐、高檔日式料理無所不吃;有的人愛跑步,跑到天涯海角,跑遍各大神社景點留足跡;還有人一路狂買,花光口袋銀兩才罷休;但卻有人傻到放棄美食,處處自己煮,這種人傻到深處無怨尤。誰呢?朋友常語帶懷疑,眼帶質疑地問著:「出國就是要休息跟享受,自己煮三餐,不累嗎?」還附帶憐憫地說:「你也太可憐了,煮到日本去。」
幾年前第一趟的大阪之旅,透過Airbnb找到了一間很棒的公寓房間,麻雀雖小,各式家庭廚房用具一應俱全,不妥善利用實在可惜,加上附近很幸運地有三家超市,慣常在家用餐的我們決定到超市探險。怎知一踏進超市大觀園,根本劉姥姥上身,眼花撩亂的各式蔬果、食材炫耀著新鮮外貌,吸引著口袋�堛漱曊窶{鈔,沒意外的,我們大買特買,買到無怨無悔。沒想到,兩個小孩以每天行走兩萬多步,拿腳掌疲累感為藉口,認為坐著、躺著就有熱騰騰飯菜祭五臟廟,實在好過沿街找食物果腹。自此,在日本自由行時煮飯,就成了常例。
在超市,孩子開始點餐要吃玉米、想吃香煎銀鮭。「餃子看起來好好吃。」「中華炒麵光看就很美味了。」「要不然買燒鳥?小芋頭(里芋)也不錯。」「來日本一定要買鮮奶!水果都是臺灣沒有的,買!」最後究竟噴了多少日圓,連想都不敢想,買到四個人每人手上一大袋,又背又扛才能回住處。傍晚時刻,撿便宜、找「割引」(打折)的瘋狂一家人,非我們莫屬。
接下來旅程中的早餐跟晚餐都由我一人操刀,洗、切、煮的廚房是戰場,其餘三人也沒閒著,包下洗曬摺衣服、掃地、摺棉被等瑣事。麵包、吐司,或中式的炒青菜、味噌湯、煎香鮭魚輪流上桌,填飽四個人的大胃口,省去到處找尋美食店家的時間及精力,有更多時間可以計畫行程、修補每日數萬步幾乎作廢的雙腳,這是我們一致認同自己煮三餐的好處。
第二次的京都之行在計畫之初,兩個小孩直接規定媽媽還是擔任旅程中「煮飯婆」角色,媽媽本人不得有異議。我們懶惰不想餐餐找餐廳,「煮婦功能」便從臺灣轉移至日本。加上對京都的熟悉度,超市是一逛再逛的店家,四人熟門熟路地挑選食材,已有能力慢慢規畫每天、每餐的招牌料理,甚至連營養均衡都能兼顧。
此次是第三回造訪日本,天數最長,更橫跨三個城市,每個成員的工作不變,先決條件依然是媽媽繼續煮下去。為了變化菜色,也為了一解家鄉味之愁,自家爺爺種的有機米跟著行李箱暢遊日本。從京都到岡山再到廣島,除了嘗鮮某家號稱不吃會後悔的排隊烏龍麵名店外,媽媽不怎樣的家常料理撐過了十二天的日本行。
後來回想,一路上必煮的海帶豆腐味噌湯連喝十二天,竟然未遭團員圍剿、抗議,實在是奇之又奇。幸好,團員逆來順受好打發,簡便的臺式醬油蛋炒飯、胡亂組合而成之臺式靈魂雜燴麵、雪花煎餃、咖哩飯……族繁不及備載,雖然蔥薑蒜簡直是貴族的等級,只好一切從簡,少了辛香料的料理還是天天掃到盤底朝天。
走進超市如走進一個城市的胃�堙A走進他們的味蕾,貼近他們的生活,我們喜歡的應該就是這樣的玩法。尤其其中一天入住背包客旅店,那廚房更是天堂,鍋碗瓢盆大小兼具外,爐火又多又方便,來來去去的旅人留下的調味料大方分享,讓我們吃得快樂暢快。這種走到哪、煮到哪的方式難道沒有壞處嗎?一路上吃太飽,小腹肥了一圈是一大壞處。
下次的旅行還沒個影子,我已經決定要打包臺灣最厲害的乾料及調味料,於日本再次飄香臺式的吃食。很瘋狂嗎?很臺味嗎?我們就是喜歡這樣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