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中央銀行有關的兩件事引發社會關注。一是央行今年預算盈餘上繳股息由慣例的1,800億元減為1,650億元,另一是央行每天力守新台幣28.3元兌換1美元的收盤匯率。央行外匯投資盈餘上繳,與經營績效及國家財政收入有關,新台幣匯率水準則影響出口競爭力與國內物價水準。目前央行外匯存底5,415餘億美元,收益主要來自政府債券利息,並以美債為最大宗,但美國聯準會(Fed)去年因應新冠疫情量化寬鬆,大幅壓低利率,逼得央行無法維持過去繳庫水準。
至於新台幣升值問題則並非短期現象。自2016年1月起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便從33.8元持續升值,兩年漲幅近14%才回檔;2019年8月又開啟一波升值走勢,從31.4元直搗至近日的28.3元。不過,目前新台幣匯率還是央行在匯市尾盤刻意壓抑的結果;國際市場上新台幣價位早已突破28元。累計過去五年,新台幣升值幅度超過15%,僅去年就升值逾5%。
新台幣還會繼續升值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自1985年11月新台幣升破40元兌換1美元後,曾一路升到1992年7月的24.5元,爾後直到1997年10月新台幣才再回落至30元,新台幣維持強勢期間竟長達12年。如今以台灣經濟成長勁道來看,新台幣有可能會經歷類似前次漲勢,不易就此打住。
如果新台幣長期處於升值狀態,我們就需要特別關心其對央行健全經營的影響。國內電子業搭上全球產業轉型浪潮,帶領台灣經濟成長,連帶導引新台幣升值乃順理成章。央行維持「動態穩定」的匯率操作,只能讓新台幣匯率波動平順化,卻無力改變匯率走向,後果則十分明顯,即新台幣大幅升值造成央行外匯資產鉅額的匯兌評價損失。
2017年我國外匯存底約4,500億美元,新台幣升值使得評價損失超過1.15兆元。當年央行是靠高額的兌換差價及損失準備勉強度過,結果還是留下3,052億元的遞延損失。去年我國外匯存底邁入5,000億美元水準,初估新台幣升值造成央行資產匯兌損失超過7,000億元。但與前次不同的是,央行已無兌換差價準備可供充抵,因此未來很可能被迫留下長期才能打平的遞延損失。
央行外匯資產的匯兌損失需要擔心嗎?只要新台幣未來大幅貶值,損失自然就會被沖銷,匯兌損失不過是央行帳上數字。的確,依《中央銀行法》規定,央行的資產、負債匯兌利損不得列入年度損益,應以兌換準備帳戶進行歸入或抵沖的調節。立法者顯然是設想新台幣能維持某一必然回歸的長期水準。可是,今天面對全球新經濟結構,未來長期匯率水準恐非早期的40比1,亦非近期的31比1;若無法確定新台幣未來的衡平匯率,就不宜假設它短期內會回到設想價位。
事實上,央行慣例不對外揭露匯兌損失資訊,正是凸顯不想讓社會擔心央行財務的健全性。央行雖有外匯資產利息收入,卻也可能承受資產價值兌換更大的損失,而每年上繳國庫的股息並不是真正的淨收入。基於穩健管理原則,央行需要充實兌換準備,以避免高額遞延匯兌利損影響制訂貨幣政策時的理性判斷。
我國不是國際先進大國,社會對央行的信心需要靠健全的資產負債表來支持。《中央銀行法》雖未規定央行外匯投資收入要提存一定比率的準備,但央行仍宜依照風險管理原則提足準備,以避免波動過大的遞延利損。探究央行未積極處理問題的癥結,應在政府多年來將其視為國庫的「金雞母」;主計單位要求央行繳交高額「股息」,卻忽略其面對詭譎多變金融情勢,必須要有的安全邊際。我們誠摯建請行政院能讓央行以風險管理為出發點,明確訂定外匯存底收益的分配規則,積極強化央行應對匯率波動的耐受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