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貿易戰局勢不穩影響,已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可能被迫下市,導致近期許多預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正考慮轉赴香港上市,陸媒稱各大國際投行、律師事務所都收到多家客戶關於香港「二次上市」問詢,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透露,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做好準備,迎接中概股回流。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透過福斯新聞網表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可能被摘牌。被視為作為貿易談判的一部分。再度引發中概股退市憂慮。
第一財經報導,澄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勤說,近期市場對於中概股二次上市的熱度確實在上升,甚至此前計劃在美國上市的部分企業亦開始考慮轉向赴港上市。業內認為港股仍是可提供承接力的市場,尤其是南向資金近一年來正不斷放量,越發主導港股話語權。
美國證監會(SEC)數據顯示,目前有286家大陸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約1.1兆美元。高盛測算,目前符合回流香港條件的27家中概股,總市值高達人民幣1.35兆元。其中,拼多多、滿幫、富途等巨頭市值均超過人民幣千億元。如果前述企業成功回流,將對香港市場的流動性與估值體系產生結構性重塑。
多數投行認為,即便交易量短期會受到衝擊,但若看6至12個月甚至更長期的維度,香港市場有能力逐步承接並替代美股流動性。
大摩認為,關鍵在於大陸監管機構如能進一步放寬兩地上市公司納入南下資金渠道,南向資金將成為穩定港股流動性的重要力量。南向資金在第1季累計淨流入量已經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
事實上,中概股退市議題自2021年開始,當時美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入SEC退市規定令投資者警覺,最後通過雙方政府就審計程序達成協議而得到解決。而王瀅認為「當前有關中概股退市的威脅更偏向於政治或情緒層面的表態」;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則表示在多數中概股雙重上市背景下,這次任何潛在影響更加可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