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雷根政府電文:美中台領導人合演的祕戲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9/02 第48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美豬替瘦肉精開後門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雷根政府電文:美中台領導人合演的祕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美豬美牛 提防後座力
民意論壇 去梯言/萊劑美豬換到了什麼?
共軍只會「諾曼第」登陸?
教召多寡其次 訓練精實才重要
民意勝朕意 川普中東再挫
勞保年改溯及既往 勞工怎麼辦?
高階工程師 更要會做低階工作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美豬替瘦肉精開後門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政府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掀起食安風暴。地方政府紛紛祭出自治條例,以「零檢出」對抗。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悅說,「地方不能扯台灣後腿」;但教育部卻下令,學生營養午餐只能用國產肉。教育部打臉陳時中,也替萊豬安全烙下問號。

小英開放美豬,民眾還發現農委會官網發出一張只有文號、不見題旨的公告,一看,竟是解禁萊劑用於牛豬飼料。陳吉仲辯稱,這是為配合美豬進口,但不會發藥證給本地業者。所以,為了美豬,不惜雙重標準,但誰能保證台豬不會有樣學樣?

瘦肉精跟著美豬解禁,讓人擔心,本土業者濫用瘦肉精的亂象會不會重演。有了美豬掩護,美台豬混搭製作加工肉品,怎麼查源頭?十年前農委會估計,解禁萊劑要增加十數倍查緝人力;現在卻只用「不發藥證」就交代,這豈非在替業者開後門?

全球至今只有兩次萊劑健康風險實驗,一次是藥廠提供,一次只找六人作兩天觀察。陳時中是衛福部長,也跟著胡亂掛保證。即使不重人權的中國政府,也不敢保證萊劑「吃幾輩子沒事」,賣到中國的美豬,必須做到「零檢出」。蔡總統倒是說說,中國不吃的貨,憑什麼要塞給台灣人?

美國主要屠宰業者和肉品商去年十月起即不再使用萊劑,俄亥俄州豬拍會今年起要求參展者得提出無用萊劑保證書。看來,台灣這次開放不只送給美國小肉商救生圈,連瘦肉精藥廠的長期飯票都包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雷根政府電文:美中台領導人合演的祕戲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公布雷根政府的兩份解密電文,是關於一九八二年美中「八一七公報」簽訂前後對台灣「六項保證」的立場。AIT的新聞說明完全未提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卻以「『六項保證』始終是美國對台及對中政策的根本要素」作為結論。刻意忽略一中政策,雖反映了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卻不代表「一中政策」就此消弭,更不能上綱為美國政府處理兩岸問題自此奉「六項保證」為尊。果然,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第二天就重申了一中政策。

畢竟,六項保證是因「八一七公報」而來,而八一七公報又沿襲了美中「上海公報」與「建交公報」以來的「一中政策」精神。儘管川普為了連任狂打「貶中」牌,但除非其政府已決定棄絕一中政策,並提出新的兩岸政策論述;否則,自上海公報後定調迄今已四十八年的「美國一中政策」絕難更動。六項保證也只是在「一中政策」之下,規範美中台關係的一項準則;它對台灣或許很重要,卻不是美國一中政策的全貌。

八一七公報的核心內容,就是如何減停對台軍售;其前提是,中國必須用和平方式解決台海歧異。如此,美國才可能履行公報第六條的主要內容:即美國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導致最終的解決」。

美國對台灣六項保證的內容除軍售外,還涉及其他重要面向,包括:一、並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二、未同意對台軍售前徵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見;三、不會擔任台北與北京間的調人;四、未同意修正《台灣關係法》;五、未改變對於台灣主權的立場;六、不會對台施壓,要求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

AIT公布的解密電文中,有一件是當時國務院政策次卿伊戈柏格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前一個月,發給AIT台北辦事處長李潔明的密電。但因內容必須傳達給當時北京與台北的領導人鄧小平和蔣經國,副本也給了美駐北京大使館。從電文可以發現,公報宣布前,國務院就要求當時的駐北京大使恆安石轉知鄧小平,「美國不會停止對台軍售」,就算北京因此降低兩國關係,也無所謂。

電文也臚列多項談話要點,要求李潔明轉知蔣經國,包括美國會和中國簽署一項公報,其中一項談話要點就等於是後來構成「六項保證」的主要內容,向蔣經國保證「美國對台軍售不會停止」,也不會接受中共「限期停止」的要求。另一項要點,則是著手安排台北與美國的軍事檢討會議,美國將出售F5E戰機給台北,並從西德購買F104GS戰機,再轉移給台北。

這是雷根政府以實際「軍售」行動,在理應反對軍售的八一七公報簽署前,提前落實了後來「八一七公報」和「六項保證」的精神。其間,或許也想間接傳達,「台海尚未和平,同志(鄧、蔣與美國)仍需努力。」此外,雷根還藉此電文,要李潔明轉達他對蔣經國與台灣人民福祉的關懷。

質言之,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前,雷根政府已分別讓北京與台北的執政者了解:北京雖希望華府對台軍售「在一定的時期以內終止」,但華府也表明會藉由八一七公報「虛晃一招」。美國除了在公報簽署前一個月,透過李潔明傳達美方承諾給蔣經國外,在八一七公報後,也透過「六項保證」的間接宣示安撫了台北。

六項保證第一次公開,是八一七公報簽署後,雷根政府在台北的催促下,由當時的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何志立,在國會被動回答議員質詢時提出。這次AIT公布伊戈柏格的密電,意在挺台,有意無意間卻打開了塵封近四十年的潘朵拉之盒:無論是八一七公報或六項保證,其實都是美中台三方領導人,在對結果早已心知肚明的情況下,非常有默契合演的一齣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開放美豬美牛 提防後座力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蔡總統日前宣布將在明年1月1日解除對美豬美牛的相關進口限制。蔡政府除了以時空環境改變的理由,解釋與在野時立埸前後矛盾外;另外也應思考解除美豬美牛進口限制,台灣作此讓步之後,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甚至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否可以從此就邁入坦途?

解除對美豬美牛進口限制,被認為是啟動美台雙邊貿易協定的先決條件,因為台灣雖然一再向美方表達希望將美豬美牛當成談判議題,不過一直被美方回絕。美方認定解決美豬美牛問題,只是啟動美台貿易協定談判其中一個先決條件。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每年公布的台灣貿易障礙,除了美豬美牛之外,還有攸關健康的校園禁用基改食品、健保藥品核價等多項陳年議題,未來美方有可能一併提出要求台灣先做改善,才願意啟動美台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這種事先掃除各式障礙,再到談判桌要求市場開放的「先取後談」策略,幾乎已成為美國啟動貿易談判的慣例。例如在2006年美國與韓國展開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之前,美國即要求韓國必須先解決美牛進口限制,以及放寬外國電影片進口限制的「螢幕配額」問題,美國才願意開始談判。

特別是在川普時期,美國採取分階段建構貿易協定的方式,通常第一階段要求對方開放幅度較高,例如美日及美中貿易協定。此種不對稱的開放模式,若未來也適用於台灣,對我國會形成不小的壓力。

其次,政府一再強調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可使台灣與國際接軌,並有助於台灣參與建構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甚至還可促成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政府此種能與美國簽署高品質貿易協定,還有什麼FTA簽不出來的論點,可能過於樂觀。

美國並非CPTPP成員,解決美豬美牛問題不但對CPTPP成員沒有效益,可能還會產生貿易排擠效果,由此轉化為可以增加對台灣加入的支持力道,可說是不切實際。台灣無論是加入CPTPP或是參與其他FTA,必須能為內部成員創造足夠的經貿利益,才是務本之道。而且目前CPTPP 成員與中國經貿往來均較台灣密切,在目前兩岸關係不佳下,如何克服來自中國的阻撓,才是最大的挑戰。

台灣也需注意未來將允許含有瘦肉精,但符合限制標準的美豬進口,但在國內則是嚴禁使用瘦肉精,此種「超國民待遇」在一般國際經貿雙邊協定算是非常罕見。蔡政府未來必須堅守立場,絕對不可以讓美國將特例變成通例,在其他領域要求我國再多做讓步。

川普最近嚴厲指責拜登在擔任歐巴馬總統副手任內,簽署美韓FTA對美國經濟毫無幫助,幸好他任內強力要求重新談判美韓FTA才能扭轉情勢。川普的論調固然流於誇張,不過即使拜登當選總統,也會面臨失業率高達二位數的窘境,未來增加國內就業,以美國最大獲利的貿易協定,將會成為美國優先考慮洽簽的目標。

所以美台貿易協定除了市埸開放的貿易創造效果,更要強調可以創造就業的投資效果。基於此,美國除了會在貿易協定納入開放及促進投資制度透明化的規定外;也可能會在協定之外,要求台灣承諾更多類似鴻海及台積電赴美國投資的個案。如此一來,美台貿易協定會擴大美國對台灣企業選邊站的要求,台灣企業如何在美中之間槓桿,也是一大考驗。

在執政黨完全執政的優勢下,開放美豬美牛已勢在必行,蔡政府與其為昨非今是的論點,以食安健康換經貿協定的指責辯駁外;也應認清開放美豬美牛未必表示台灣就可以與美國上談判桌,必須先有因應美國排山倒海要求的準備。

   
民意論壇
去梯言/萊劑美豬換到了什麼?
公孫策/聯合報

美國豬肉終於來了,不尋常的是,此事卻是由蔡英文總統親自宣布—向來深沉的蔡英文將一樁可以想見會引起風暴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猜想應該「換」到了美方什麼重大承諾。

美牛、美豬是這些年來「美國欺凌台灣」的代表性題目,過去包括陳水扁、馬英九都在這上面做出讓步,當然是因為台灣必須得到美國的保護。然而,蔡英文既然說「此刻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那開放美國豬肉牛肉還能換到什麼更多的呢?還是美豬美牛是對這一陣子美國展現對台誠意的「後謝」?如果是後謝,實不必總統親自來宣布。而豬肉牛肉的利益畢竟有限,理論上換不到什麼,那蔡總統期待美國能給我們什麼幫助?

歷史上,美國人曾經有一次給過我們很大的幫助:

一八七九年夏天,卸任的美國總統格蘭特(Ulysses S. Grant)訪華,當他離開中國前往日本,卻肩負重託:幫清廷與日本交涉琉球事務。

在此之前,日本於一八七二年占領琉球,設琉球藩,琉球同時為日清兩國的藩屬,而一八七九年四月日本在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為此大清帝國與日本再起齟齬。適值格蘭特總統來訪,於是請他居間調解。看在格蘭特的面子,日方提出將琉球「分島改治」:琉球南部靠近台灣的宮古、八重兩島劃給中國。當時清廷的恭親王奕訢和直隸總督李鴻章有意接受,並讓琉球王在這兩島上「復國」,可是琉球派駐北京的使節再三哭訴,此事最終不成。這段歷史跟台灣無關嗎?不。如果當時宮古、八重兩島歸中國,現在就不會有釣魚台的領土爭議了。

要說的重點是,格蘭特總統當時為什麼會應允擔任調解人?不是清廷給他什麼「交換條件」,而是他本人對恭親王奕訢的尊敬。當時一位美國使館人員記下:恭親王機敏、睿智,不達目的不甘休,他代表中國政壇勇氣和能力。而李鴻章則拿出一八五八年簽訂的「中美天津條約」,其第一條就明言:若他國有何不公輕藐之事,一經照知,必須相助,從中善為調處,以示友誼關切。

易言之,跟大國交往,得到對方尊敬並能夠據理力爭,比提出利益交換更重要。回想上個月美國衛生部長當面稱呼「習總統」,要求老美尊敬恐怕是沒希望了。而美國能不能謹守方宣布的「對台六項保證」,還得有辦法讓它成為有效力的文件—能換到這個,可以讓我甘心吃萊劑美豬。

   
共軍只會「諾曼第」登陸?
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聯合報

國防部「一○九年中共軍力報告」內容詳盡,僅就要點分析如下:

報告稱「受限台海天然地理環境,且登陸載具和後勤能力不足,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可能國防部是以「諾曼第」或是「仁川」登陸作比擬,但是共軍登陸作戰特色在正規、非正規和不按牌理出牌交叉運用。前不久外傳075型兩棲攻擊艦會用於宜蘭地區,大家一笑置之;事實上早在民國七十七年共軍就曾在渤海灣內演練所謂的「掀蟹作戰」,意指螃蟹用筷子戳進後背即死,突襲宜蘭地區可讓國軍顛倒正面作戰,這不是笑話?

報告書分析,中共對台用兵可能採取之行動,「當共軍癱瘓國軍大部分戰力後,即展開三棲登陸,進犯台灣本島」。也就是敵之先期作戰與先遣作戰有效,才可能登陸,那麼漢光演習的火力展示,就是純粹的展示而不具任何實質意義。國軍真正該強化的是讓戰力能保存至敵登陸之前,所以應該著力於要港、機場、要塞的防衛與功能的正常發揮(如跑道的搶修、要港航道的掃雷)。如果先期作戰兵力與作戰功能就摧毀過半,重兵力寸步難行,根本就到不了灘頭,還談什麼火力殲敵?所以重點在後勤,在搶修。

在情報監偵方面,共軍透過陸、海、空、太空等多元手段,對我擴大偵蒐範圍與頻次,完整掌握我軍事動態及完備戰場情報整備與經營。這是我們軟肋,我們的情蒐手段完全談不上多元,有些界面甚至掛零。就層級言,常年停滯於戰術層面,談不上作戰層面,更從未提升到戰區層面,因此只有嘴上喊喊要打航母,航母在哪裡?沒有五百海里以上的海洋監視,恐怕是「議論未定,而敵已臨門!」建立多元戰區階層的海洋監視才是重中之重。

共軍通資電作戰能力,在妥善運用衛星、電離層構建各頻譜之資料鏈路,現代化程度極高。在電戰方面各型電戰飛機輔以無人載具、陸地機動電戰台構成強而有力的電子戰部隊,現階段已初步具備癱瘓台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有效奪取並保持戰場控制權。所有主戰艦艇均配有電戰系統,除可用於反制攻船飛彈,亦可主動干擾敵海空兵力的監視與目標確定鏈路;地面作戰部隊也配備部隊電子戰能力,已成為作戰效益的倍增器。我們要加強的地方還很多。

最近海峽風高浪急,很多政治語言充斥,「戰到一兵一卒」、「首戰即終戰」,兩者正巧對立。我的看法首戰不一定是終戰,除非整個部隊一接觸就潰散。一般如果持續打下去總有一方打不下去了,再打就是無謂的屠殺,因此就要有所謂的「終戰指導」,至於「戰到一兵一卒」那是說給政客聽的,請政客先死給我們看。

   
教召多寡其次 訓練精實才重要
呂蓬仁/公退(彰縣員林)/聯合報

國防部兵力整建計畫送立法院審議,內容提到將研擬調整教育召集訓練的頻次及天數,有效恢復後備軍人戰技,已組專案參酌美方建議與各國動員制度。其實國防部頭痛醫腳,畫錯重點,稍嫌冠履倒置之迷失錯亂。

徵兵改募兵,役期大幅縮減,二者絕對是討好役男的錯誤決策,馬前總統固然始作俑當之無愧,但蔡總統「執迷不悟」不思懸崖勒馬,延續政策亦屬「一丘之貉」,明知不對猶將錯就錯,國防部缺乏直諫專業勇氣也很糟糕,靈機一動想到要提升後備戰力,是否間接背書馬前總統「首戰即終戰」非危言聳聽?

國安太平首建立在海不揚波,執政者若躍馬橫戈成天作挑戰解放軍動作,再多戰備徒枉然。況且武器也得有人操作,志願役少素質堪虞,短期兵退伍屁股拍拍走人,甫度過摸索期進入狀況,已將待退交棒徒弟,服兵役類似串門子,這種傳承的部隊怎能打仗,這點阿根廷與英國福克蘭戰爭就告誡我們了。

後備點教召根本一日捕魚三日曬網之一曝十寒,而且那種速成軍事複習,據筆者「豐富經驗」乃丟三落四,訓練馬虎。點召一天往返營區,儼如一日生活圈,來去匆匆能學到什麼雜耍,看完莒光教學領車馬費即各自不敬禮解散,通常聽政令宣導甚或政黨宣傳,難怪選舉時徵召頻繁,他軍我民都在混時間,達不到戰訓效果的。

教召則由十天遞減七天到五天,表面打靶、行軍、演習樣樣來,好像部隊精華濃縮版,其實「遊戲人間」敷衍了事態度,連表情嚴肅內心輕鬆都做不到,難怪營長感慨帶後備軍人「大好大壞」,因為「死老百姓」叛逆且解召黑函滿天飛。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平時養兵少,戰時用兵多」是後備軍人建立宗旨,過去正規現役六十萬大軍,加上數百萬後備軍人待命動員,戰備潛力無限。牛牽到北京不會變蠻牛,豬送到南京不會變神豬,所以少爺兵卸甲歸田還是草莓族後備兵,筆者膽敢斷言,我輩五年級生之前的後備軍人還勉強能重披戰袍,之後的恐不行了,但能戰的垂垂老矣,老當益壯能幾?

建議國防部,教召多寡其次,訓練扎實才重要;就像工作或讀書講求效率,硬要上滿八小時才下班,硬得讀幾個鐘頭書才休息,皆錯誤認真方式。

兵源少、役期短、軍法廢,度假式當兵,即使軍紀三令五申猶是違紀頻傳,歌舞昇平數饅頭撕日曆,戰火一起牛氣翹頭,「老子不幹」開小差,震耳欲聾砲響就嚇昏了,故而見微知著,國防軍事不能宴安酖毒,國防術語更不能老拾人牙慧,培養搴旗斬將驍勇善戰之士,各個披肝瀝膽,提升軍心士氣方為要務。

   
民意勝朕意 川普中東再挫
陳能鏡/公(台北市)/聯合報

川普八月中旬高調宣布,以色列與阿聯大公國達成和平協議,兩國將展開全面外交關係,另有數個阿拉伯國家將跟進,中東和平在望。世界知名媒體、學者專家亦紛紛預測,摩洛哥、蘇丹、巴林及阿曼四國將追隨阿聯腳步。八月卅一日,以色列和阿聯之間展開歷史性直航,以色列專機也首度獲同意飛越沙烏地阿拉伯領空。

不過,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日前走訪摩、蘇、巴三國,受訪國領袖當面告知不會與以色列簽約及建交,川普中東謀和努力再次重挫,無法為十一月大選加分。

民意高漲,宮廷外交失利。一一年阿拉伯之春民主革命後,中東各國民意高漲,示威遊行時有所聞,君主集權亦無法隻手遮天。但川普並未了解該區域政治變化,授權缺乏涉外經驗之女婿庫許納規畫中東和平大計,以宮廷外交之術,遊走各王宮,與沙烏地、阿聯、摩洛哥等王室實權人物建立緊密關係,也確實促成此次以阿(聯)和平協議,但並非處處可行。

以沙國為例,實際領導人穆罕默德王儲正面臨油價不振引起的國家財政惡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危機,國內人心浮動,不敢貿然評論以阿和平協議,只能透過親王室媒體探風向,發現大部分國人無法接受阿聯之舉。一星期後由外長費瑟親王宣布,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簽署國際認證的和平協議前,沙烏地不會步阿聯後塵與以國建交,逼迫庫許納不得不承認以沙建交前景不樂觀。摩洛哥國王也鑑於國內政經危機恐嚴重影響明年大選,當面告知來訪的龐培歐,摩國不會與以建交。中東各王國不追隨阿聯與以簽約建交,意味川普宮廷外交失敗。

阿聯與以色列外交關係全面正常化消息公開後,主導本案的阿聯王儲被貼上叛徒惡名,認為他背叛同屬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人、合法化以色列對西岸的占領及預告巴勒斯坦建國的遙遙無期。巴林國王在接見龐培歐時表明,巴林只有在巴勒斯坦建國後,才會與以色列建交。沙國外長則堅稱,沙烏地願在阿拉伯聯盟於○二年通過的「阿拉伯和平倡議」的基礎上,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換取巴人建國及以色列完全退出占領區。只有在以巴兩國同時存在,阿拉伯人才會承認以色列人的生存權,中東才會看到和平的曙光。

川普片面退出核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展開經濟制裁,企圖以極限施壓造成伊朗政權更換,逼迫伊朗攻擊沙烏地、阿聯等國煉油設施或油輪,造成海灣國家安全莫大威脅。學者專家曾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來推論,巴林、阿曼、沙烏地等海灣國家會跟隨阿聯與以色列建交,但這些國家卻能秉持一貫立場與政策,不因國安威脅而背離民意與民族大義。

川普於一六年擇定沙烏地及以色列為就任總統首選外訪國,宣示推動中東和平大業的決心,但遲遲才提出的「和平願景」卻是最短命的中東和平倡議。日前又企圖利用以阿和平協議帶動更多阿拉伯國家加入,但卻又雷聲大雨點小,無法帶來勝利,但不會衝擊其選情,因為外交一向不是美國大選的關鍵議題。但台灣卻恰恰相反,外交政策成敗與決策透明度牽動選情及執政滿意度,在位者不得不慎,莫以川普為師,亦要慎防勿成川普之棋子。

   
勞保年改溯及既往 勞工怎麼辦?
謝棋楠、徐廣正/文化大學勞動暨人/聯合報

勞保年金改革草案預計年底出爐,勞動部長指出,一定會溯及既往,否則對年輕人不公平,目前請領老年年金的一三三萬多名退休勞工,年金將會少掉三分之一。消息見報,引起已退休及屆退勞工惶惶不安。

對於溯及既往,議者多評論國家違反誠信原則,然而面對破產的精算結果,恐怕也是不得不的選項之一。我們認為切不可忽視勞保權益人的參與權利、重蹈一例一休修法反覆的覆轍。人類社會制度的規範本來就會因為條件不同可能改變,但若因此牽涉利益的重分配,現代化的民主國家首要尋求程序的正當。所以我們主張應當透過社會對話、勞資協商等完整的溝通協商,解決這些利益重分配的結果,以免淪落到只辯論法律原則而忽略當建立更好的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之目標。

勞工團體經常提出以下問題:一、除了變更所得替代率外難道別無他法?例如將設算投保薪資期間拉長,以避免低繳高領;又例如調整年資給付率是否可行?改成分級不同給付率,而非劃一定率,那麼差異化給付率又當為如何設計?二、是否將國家相對撥補做部分改變?對低投保薪資可相對提高撥補計算比例,從而減少高投保薪資反而多提撥的劫貧濟富行為。三、是否退休年齡可更彈性化?讓勞工可有更彈性的退休年齡選擇。又若重回職場是否可以有併計年資可能?

我國勞保年金制度衡諸國際比較確實獨樹一格,政府撥補究竟是恩給還是負所得稅?說法莫衷一是。又職業工會加保者與企業勞工加保的政府撥補待遇不同?正因為拋棄基礎年金概念及原則後,更造成理論上難以周全的解釋及應用。面對少子化的時代環境,年金改革不能夠純以財務改善觀點論之,更會影響中高齡的勞動投入。

讓退休年齡的選擇性更彈性化,必須重視自由意願雇用(employment at will)的法制支撐,在台灣勞基法的解雇規範,一方面限制了雇主可以自由決定解雇已經不適用的員工。另一方面中高齡勞工也並不領情,對於屆齡前跳槽選擇反倒造成限制。

二○○八年我國通過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五歲的立法,於今恰可檢視其對勞雇雙方的意願影響,縝密規畫進一步提高退休年齡或延退方案,俾要放鬆政府干預又要使勞資雙方皆因彈性化選擇而更能調節雙方之利益衝突,為此是禱。

   
高階工程師 更要會做低階工作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聯合報

我們常常聽到,工程師要有創意,這當然是對的,可是我認為應該檢討的是工程師的能力。以軟體來說,我們會寫相當多的應用軟體,也會利用作業系統中所提供的函式庫,所謂函式庫,裡面就是很多程式。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程式寫很多有趣的軟體,比方說,函式庫裡的程式可以使我們善用滑鼠,也可以讓我們的軟體和別的電腦互通。

這些函式庫內部的程式當然有指令,這些指令絕對不是普通加減乘除的指令,多半牽涉到硬體。習慣上,函式庫內部的程式是低階程式。要發展出這種程式,勢必要了解硬體,在我國,能夠使用這種程式已經不容易,會發展這種程式的人是相當少的。所以,如果我國想發展一個新的作業系統或者一個新的電腦語言,會很困難。

在硬體方面,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很多電機工程師會利用晶片,但是很少人知道晶片裡面是怎麼一回事。晶片裡全都是電晶體以及其他的元件,但是會設計這種線路的工程師實在不多。有很多工程師會設計相當高階的電路,這種線路裡沒有電晶體,是所謂的數位線路,然後利用外國軟體將這些高階電路轉換成含有電晶體的線路。這個轉換是必須的,因為半導體公司只認識低階的電路。

我們應該很坦白地承認自己和先進國家仍然有很大的距離。我們常常羨慕先進國家可以發展出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絕大多數的人誤以為這是因為先進國家的工程師極有創意。他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先進國家有眾多工程師是在低階工作上非常有經驗的,比方說,要發展一個作業系統,必須要有工程師非常了解電腦硬體。要能設計效率非常高的電路,就必須對電晶體有非常好的了解。

現在有非常高階的電腦語言,這種電腦語言的好處是使用上非常方便。但是任何高階語言都是利用低階語言發展出來的。所謂低階語言,是和硬體關係非常深的語言。懂得低階語言的軟體工程師,因此其實是非常高階的軟體工程師。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一點。

同理,含有電晶體的線路常常被稱為低階線路,如果某一位工程師能夠設計這種線路,他的線路可能比較不耗電,可以快速地得到答案,而且有可能避免雜音,這種工程師就是所謂的高階電子工程師。

高階工程師是不容易培養的,我們的教育界仍然要設法培養這一類的工程師。值得注意的是,高階工程師必須肯深入地了解很多事情,因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學會所需要的學問。值得擔心的是,青年學子肯不肯接受這種挑戰,埋頭苦幹,從最基本的學識學起。要知道,沒有深入了解基本的學識,搞不出所以然來。

   
保險三「備」券 打造安穩生活
三倍券發放的目的,旨在振興經濟,事實上,保險也有三「備」券,就是要備足醫療、退休規劃及家庭這三大面向的保障,呼籲民眾善用保單提早準備,進入人生下半場時,才能讓退休生活樂無憂。

Validic串接多元數據 發展數位健康醫療生態系
美國一家健康數據服務平臺業者Validic,早在COVID-19疫情之前,就已經可以連結350個用戶,並且每月有數十億次的數據交易,形成強大的健康數據生態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