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紐約時報新視界:化毒為藝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幸福講義 後疫情時代的安心處方
世界講義 紐約時報新視界:化毒為藝術
2021/10/27 第1439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後疫情時代的安心處方
文/呂桓毅 中醫師

如何養好肺,快樂自由的呼吸

隨著臺灣近日的新冠肺炎確診數穩定下降,社會陸續解封,感恩你我都平安健在。生命充滿無常,在死亡的面前,我們學習重新珍惜生命。有人說比起死亡,更怕沒有好好活著。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有其意義,即使是疾病,背後也有生命的禮物。後疫情時代,我們怎麼安心重啟生活?當時序進入秋季,以中醫角度與你分享如何養好肺,快樂自由的呼吸。

新冠病毒會攻擊我們的呼吸系統,重症患者需要靠體外的呼吸輔助器來維持生命。呼吸是重要的生命徵象,人一輩子都必須呼吸,但是你有好好呼吸嗎?

正確的呼吸可以滋養身體,東方的氣功與瑜伽強調腹式呼吸,當我們使用腹式呼吸時,橫膈膜下移,可以促使我們的肺活量被充分運用,也可以平衡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讓我們產生平靜的感覺。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因為生活的緊張、匆忙,其實呼吸很淺,只到我們的胸部,沒有到腹部,我們的胸闊、肩膀都很緊繃,這樣的慣性侵蝕了生活的愉悅感。如同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呼吸,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藉由調整呼吸來安定我們的情緒。

重啟生活關鍵的身心資糧:愛、信任、希望

進入秋冬,是休養生息的階段,古人說秋收冬藏,會在這個時節囤積食物,度過寒冷的冬季。從去年初疫情爆發走到現在,雖然國際間仍然頻傳病毒變種,經歷好幾度的再爆發,然而,死亡率也因為疫苗的施打率上升而控制住,病毒開始流感化,也許這就是新生活的型態,我們必須重新習慣。

重啟生活的關鍵是囤積身心的資糧:愛、信任、希望。讓愛意經常流動,增加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助合作,提醒彼此,我們並不孤單。堅定地信任宇宙,相信生命必定蒙福,就算是面臨低潮,我們仍然領受著恩典,老天總是以我們預料之外的方式給我們伸出援手。並且,永遠抱持希望,黎明來臨之前總是特別黑暗,然而,希望是黑暗中的一點火光,只要有希望,前方的道路就會愈來愈明朗。

養肺的三個方法

在身體保健方面,秋季首重養肺,肺就像身體的救火隊,呼吸吐納,吸入好氣,排除濁氣。在中醫的時間醫學理論中,秋季天地間充滿著燥邪,燥邪容易傷陰,消耗體內的津液,反映在我們的頭面部,容易眼睛癢、鼻子癢,在呼吸道方面,容易乾咳,皮膚容易乾癢。

一、色白食物潤肺

像是白木耳、百合、蓮子、薏苡仁、白蘿蔔……等,可以滋潤我們的肺部,肺部需要濕潤才能夠進行氣體交換,如果太乾燥,就容易咳嗽、氣喘,尤其每年的季節轉換,經常是氣喘患者好發的時候。另外肺主皮毛,有些人的皮膚乾癢也跟肺有關,身體少了津液的滋潤,油水不平衡就會乾癢,藉由多吃色白的食物,可以改善身體乾燥的問題。

二、每天大便通暢

肺與大腸相為表�堙A意思是以中醫的觀點,呼吸道和腸胃道有很高的關聯性。那些排便不乾淨或是容易便祕的人,有可能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問題,因為身體的毒素沒有排掉,被再吸收回來,會在體內發炎,讓身體燥熱、疲倦,呼吸喘促。有句話說「若要長青,腸要常清」,每天規律的排便,避免宿便在體內滯留太久,可以讓人更有活力。排便不順暢的朋友.可考慮吃上面提到白色又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幫助潤腸通便。

三、笑口常開

肺主悲,有一個醫學實驗研究發現,那些發生肺部病變的朋友,比較傾向不表達自己的情緒,仔細追蹤原因,源自於小時候與家人的疏離感,沒有表達情感的習慣,習慣壓抑情緒。無形的氣結有可能變成有形的疾病。

常聽到有人說,人生如戲,但是我們活著要有一點出戲,或是多一點幽默感,不能入戲太深。所有乍看是負面的事件,其實背後都有生命的禮物。中醫理論喜剋悲,要怎麼樣才能快樂呢?事實上,快樂不是用找的,而是接納所有的發生,安住當下,如果能夠細細的感受每一個片刻,就能產生自然的快樂。快樂並不合理,這種快樂與外界、他人沒有任何關係,不在於你成就什麼,你是什麼身分,只是單純體驗生命。

從二○二○年初新冠肺炎大流行到現在,所有人都過得很不容易,與人生相比,疫情只是一個小的時間片段,面對整個人生,我們需要囤積充足身心資糧,才能克服生命難關。祝福所有朋友都能勇敢的重啟生活,快樂自由的呼吸。

 
紐約時報新視界:化毒為藝術
圖說:這幅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拼貼畫,靈感來自於討論農藥與環境污染的同名自然文學經典著作(照片/紐約時報提供)
文/Emily S. Rueb;呂玉嬋節譯、紐約時報

醫院技師歐烏曼,以藝術「代謝」創傷和悲傷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初,在紐約醫院工作的歐烏曼自願負責檢驗快篩試劑,令人難過的是,許多檢驗結果是陽性。

歐烏曼說,他是第一個知道結果的人,他獨自在寂靜的實驗室中,卻能感受到頭頂正在醞釀一場威力強大的暴風雨。一天晚上,他又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心中充斥著不祥的預感。接著,他突然靈光乍現─他要利用實驗室隨處可見的「生物危害」標籤貼紙創作。

歐烏曼的童年充滿創傷,他說,為了「代謝」創傷和悲傷,他求助於藝術,將無形之感轉化為有形之體。

從二○二○年四月起,他不停用剪刀分解鮮明的生物危害標籤,然後在曼哈頓公寓的地板上,以外科手術般的精確度重新組合,成為獨樹一格的藝術作品。

生物危害標籤的主色是紅色和橙色,在自然界中,這兩種顏色會向潛在的捕食者發出毒性和危險的信號,也就是所謂的「警戒作用」。對歐烏曼而言,這兩種顏色也表達了個人情緒的毒性。他解釋,悲傷和創傷本身沒有毒,但如果不能以健康方式處理,它們可能導致毒性產出。他說,創作每一件作品的過程─切割標籤,拿在手中思考它們應該在哪�堻s接─讓他將自己的負面情緒轉移到紙上,重新建立疫情之於他的意義。

除了在醫院擔任技師,歐烏曼也是一個城市自然學家,正在接受園藝治療師的培訓,希望日後能幫助患者從事園藝或其他以植物為基礎的活動,進而改善身心健康。歐烏曼也相信飼養蝴蝶或飛蛾具有療癒效果,因為「在照顧一個小東西的過程中,你也在照顧自己。」

 
Copyright ©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