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心不足到大聲歡唱,從怯生生到作伴登上舞臺, 歡迎來到「瑪嘎巴嗨孩子團」,
成為自己人生的明日之星!
輕柔舒緩的曲調環繞著,為即將到來的耶誕節增添些許氛圍,二○二一年最後一堂課,幾名孩子在耶誕樹旁努力踮起腳尖,將許願卡掛上頂端那顆象徵著「希望」的星星上,彷彿只要掛得愈高,願望就愈容易成真。「希望之星」不一會兒就被寫滿心願的卡片淹沒。
有人許願長高到一百八十公分、有人希望可以考上夢寐以求的舞團出去表演、還有人祈禱爸媽可以賺大錢……童言童語寫下的純真期待讓人會心一笑。然而,也有幾張心願令人忍不住斂起笑容──
「希望我能有人愛」、「謝謝你們愛我們」、「大家唱得愈來愈好」,簡單幾句祝福和感謝,描繪著孩子最單純的渴望,不僅傳遞出在合唱團感受到的溫暖,也可以感覺得到「瑪嘎巴嗨孩子團」帶給他們的強烈歸屬感。
和助學一樣重要的事
「我們快樂地歌唱,唱出活力和希望……」在指導老師陳嬥笙的帶領下,幾十位團員圍成一圈唱起團歌,唱完最後一句「耶!just瑪嘎巴嗨」,團員扮鬼臉定格,俏皮搞怪卻不失創意。
「瑪嘎巴嗨」源自阿美族語,意指漂亮美麗,是最好、最美的總稱。二○一九年三月成團後,指導老師陳嬥笙在首次團聚時邀請大家為團隊命名,經過熱烈討論和票選,正式取名為「just瑪嘎巴嗨合唱團」。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東部社福室社工師蔡惟欣解釋,「瑪嘎巴嗨」是花蓮本會兒少培力專案項目之一,邀約慈濟長期關懷的弱勢家庭學童,隔週六下午團聚一次;二○二○年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開發更多元的學習課程,並調整團名為「瑪嘎巴嗨孩子團」,希望啟發團員探索興趣、發展潛能。
之所以成立孩子團,主要來自社工們訪視案家時的觀察。以往社會學研究談到,弱勢者容易因「階層複製」令貧困處境世代延續,變成牢不可破的困境;教育則是協助弱勢兒少脫離貧困的跳板。但實際走入這些家庭關懷,社工員發現,即使父母不再為子女的伙食和學雜費擔憂,也很有心要指導子女課業,但有時受限自身教育程度而無法如願。
慈善團體提供獎助學金,可以鼓勵弱勢學子勤奮向學、專注學習,但依據在校成績的門檻制度難以獎勵多數人。為此,慈濟辦理「新芽獎學金」,包含學業表現在內擴增為五個獎項,試圖在不同的層面予以鼓勵,但獎學金頒獎典禮每年只有一次,平時很少有機會和學子互動,花蓮本會社福團隊因而有了「兒少培力計畫」的構想。
所謂培力(empower-ment),在於讓人們發展出自我的生存優勢和社會競爭力,日後得以自立,這也是近幾年社會工作中很常被提及的概念。慈發處社福室社工師吳承澔說明,天生我材必有用,「兒少培力計畫」提供機會,協助每個孩子在安心就學之外,能夠發展各自的天賦、培養適應未來的能力。
不過,該怎麼讓來自不同家庭、年齡、性格相異的孩子共處同一個課堂?團隊思考後一致同意,「唱歌是最有感染力的媒介。」蔡惟欣補充,這也是為何一開始團名會取「just瑪嘎巴嗨合唱團」的原因。
計畫趕不上變化,第一次上課就狀況百出,團員因年齡差距懸殊,招生又沒有經過評選,學習落差之下,表現不如預期。發下歌譜,老師第一段還沒教完,已經有團員耐不住性子,甚至逕自離開座位,或躺或跑,教學秩序全被打亂。
「平日在學校課堂,學生上課時離開座位,可能會被嚴厲糾正或懲罰,但我們不希望為了方便管教,而限制孩子自由發展的機會。」蔡惟欣強調,「瑪嘎巴嗨」的宗旨是在保留孩子本性和特色的同時,找到方法,和他們分享禮節和自律的重要。
讓孩子看見「我可以」
陳嬥笙老師的教學經驗超過四十年,是教育部師鐸獎得主。幾次課堂中,她觀察到孩子們對音樂節奏、肢體表現的敏銳,卻因為缺乏學習機會和音樂環境,而未能受到妥善的指導;原生家庭的處境,也讓多數團員自信心不足而不敢開口歌唱;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常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處理而選擇退縮。「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可以看見自己的能力!」
小廷熱愛唱歌跳舞,是創團時就參與的團員,表現突出卻很沒自信。陳嬥笙看見小廷的潛能,安排她擔綱高音部的發聲角色,給予舞臺並創造機會,協助她在一次次自我挑戰的過程中建立信心。
孩子團二○一九年在花蓮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初試啼聲,臺下掌聲熱烈,勇氣倍增的小廷再次挑戰,跟著孩子團到遠雄海洋公園「快閃」唱歌;她形容這如同走鋼索,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在孩子團有夥伴,讓她不害怕!
團員欣欣和妹妹媃媃,每逢假日會到七星潭陪伴媽媽擺攤;有一半阿美族血統的她們,偶爾會穿上傳統族服招呼顧客,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與她們合影留念。
兩姊妹很活潑,也熱愛表演,但媽媽孫女士忍不住透露,欣欣喜歡唱歌,卻時常搶拍或跟不上,還常常自己升降key,連不善節拍的爸爸也常拿她的五音不全開玩笑,導致欣欣只敢在家人面前表演舞藝,不敢隨意開口唱歌;直到加入孩子團,不只歌唱進步,也變得更勇敢。
孫女士分享,孩子團在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初登場時,欣欣剛好站在麥克風旁,「她站定位後,看到麥克風在眼前,很緊張、壓力很大!」不過,欣欣還是勇敢地完成整場表演。「看她在臺上唱完,壓力瞬間釋放的表情,我知道,那次演出對她來說是很大的突破。」
每回團聚結束,姊妹倆都會開心地和父母分享點滴,「一下說哪個大哥哥或大姊姊怎麼樣,或者老師講了什麼,還有某個同學做了好笑的事……」孫女士笑說,平常上學時,姊妹倆要三催四請,拖到快遲到了才出門;但只要是去團聚,總是自動自發,前一晚就準備好隔天要帶的東西、想好要穿什麼衣服,出團表演前還會主動在家�婼m習。
如今孩子團已經成為她約束兩姊妹的祕密武器,只要欣欣、媃媃沒有乖乖寫作業、東西亂丟或是偷懶沒有洗自己的餐具,而且屢勸不聽時,「我就會警告她們,再不聽話就不能去團聚,她們馬上變乖,生活也比較自律。」
心理學研究指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業表現、事業成就及健康情形。所謂的自律,不只是循規蹈矩或照章行事,而是能夠延緩一時的滿足以做出好的選擇,例如美國史丹佛大學在一九六○年展開的「棉花糖實驗」證實,一個人愈能「自我控制」與「延遲享樂」,為所期待的獎勵堅持、忍耐,愈可以隨時準備好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
自律無法瞬間發生,孩子團希望藉此讓團員在社會支持下養成這項好習慣。就算不喜歡唱歌也沒關係,只要願意參加,「我們就邀他來這邊交朋友!」蔡惟欣說,合唱是讓他們走出家門的媒介,「多與人互動、產生正向連結,建立自信並培養自律,期待每個團員都能在過程中挑戰自我,活出更好的自己。」
蔡惟欣分享,有些孩子參與後,又帶動家�堥銗L手足一起來,「甚至有全家的孩子都來了,那種氛圍就蠻不錯的!」去年九月二十八日,團員傳來祝福:「教師節快樂!謝謝你,辛苦了!」讓蔡惟欣熱淚盈眶,「我是社工師,從沒想過做了這些,孩子會把我們當老師……」短短幾句話,對社福團隊來說,是肯定也是鼓勵,讓成員有信心和動力,持續在「兒少培力」上默默耕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