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我們家的孝順度積分制!檢測每個人孝順的程度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你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愛好者嗎?你是否對週遭充滿了好奇?【科博電子報】歡迎你一同來發掘大自然的奧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03 第12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孩子們採取行動!第一次全球氣候大罷課!搶救地球未來!!
我們家的孝順度積分制!檢測每個人孝順的程度
沒有未收到的訊息,只有他不想回的你

新書鮮讀
孩子們採取行動!第一次全球氣候大罷課!搶救地球未來!!
圖/時報出版
書名:《拿回我們的未來:年輕氣候運動者搶救地球的深度行動》

內容簡介:這世界著火了,卻沒有人在乎!氣候變遷的浩劫仍在進行中,暖化、氣候異常……帶來生存危機,世界各地的年輕氣候運動者不再沉默,他們大聲疾呼「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出賣我們的未來!」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不該予取予求,地球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年輕世代挺身而出為氣候正義而戰,向全世界展示了這個危險時刻也是一個巨大機遇的時刻。

2016年12月5日,在幾個月的抗爭之後,立石保留區的護水者得知,歐巴馬總統拒絕同意能源傳遞公司在歐阿希湖處的密蘇里河底下鋪設輸油管線。消息傳來時,本書作者娜歐蜜.克萊恩剛好跟托卡塔・鐵眼站在一起;托卡塔是一名立石的13歲少女,反石油管線運動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娜歐蜜問她對這個最新消息的想法。她說:「好像拿回了我的未來,」然後她突然哭了起來……

不論多小的年紀,都可以一起為適合居住的未來而奮鬥。17歲的雷諾茲說:「時候已經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決定,我們要讓地球沉下去,還是浮在水上。」

14歲的布朗・水獺說:「作為一個人,為賴以生存的地球挺身而出是很正常的。來到這裡實際上是一份禮物。我們只是還地球一點東西。」奧農達加人有一個古老的哲學:他們要求每一個決定都要評估其影響,不僅是對於今天活著的幾代人,而且也要考慮到未來的七代人……

年輕世代不只是這場運動的一部分,他們還是運動的領導者,為氣候正義而努力,在地球崩潰之前,盡一切力量守護地球同時挽救人類的未來。這本由屢獲殊榮的記者和氣候正義最重要的聲音之一的娜歐蜜.克萊恩與麗貝卡•斯蒂夫所撰寫的新書充滿了世界各地年輕領導人的勵志故事,讓年輕讀者全面了解當今的氣候狀況以及我們如何走到這裡,同時還提供了他們加入這場戰鬥所需的工具,以保護和重塑他們將繼承的星球。

作者介紹:娜歐蜜.克萊恩,是一位得獎記者、專欄作家、紀錄片導演,也是《紐約時報》和國際暢銷書《震撼理論》、《No Logo》、《天翻地覆》、《不能光說No》以及《刻不容緩》的作者。是氣候正義組織「飛躍」(TheLeap.org)的共同創始人。

麗貝卡•斯蒂夫,在大學時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此後持續寫作至今。她為兒童與青少年寫了許多非文學類書籍,重點在科學與歷史,包括一本為青少年讀者改編的達爾文的《物種源起》。透過她的書,青少年讀者可以探索不同的主題,比如鬼魂、機器人、細菌、進化、女性先驅、大辛巴威的廢墟、法醫破案等等。她住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搶先試閱:〈孩子們採取行動〉

他們像流水般從學校湧出,情緒高昂。細小的人流從小街流入大道,在那裡與其他兒童與青少年的洪流混在一起。呼口號、聊天,穿著從清爽的校服到豹紋緊身褲的各種衣服,孩子們在世界各地數十個城市裡形成了洶湧的潮流。他們的遊行隊伍達到數百人、數千人以及數萬人之譜。

商務人士從辦公室的窗戶往下注視,並訝異這些孩子不上學是在做什麼?商店的顧客對街頭高昂的情緒感到困惑?遊行者高舉的牌子回答了這些問題:

紐約市的一萬名年輕遊行者中有個女孩舉著她的畫作,上面畫著大黃蜂、鮮花與叢林裡的動物。畫面非常豐富,上面的文字卻很嚴厲:在過去五十年中已經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昆蟲因氣候變遷而滅亡,百分之六十的動物已經消失。在這幅圖的中心,她畫了一個沙子已經漏完的沙漏。

那一天,二○一九年三月,就是第一次全球氣候大罷課。

學生罷課

第一次罷課的組織者估計,當天在一百二十五個國家裡,將近有兩千一百場青少年氣候罷課,超過一百五十萬年輕人參加了行動。他們大多數都踏出了學校──有些經過同意、有些則沒有;有的罷一個小時、有的罷一整天。

大多數學生走上街頭,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他們所學習到的世界裡存在一個深刻的衝突。學校的課本與紀錄片向他們展示了古老的冰河、奇麗的珊瑚礁以及我們星球上其他許多堪稱奇蹟的生物。但幾乎在同一時間,他們也發現由於氣候變遷,這些奇蹟大部分已經消失了。如果他們等到長大了再採取行動,那麼還有更多的東西也會消失。

瞭解氣候變遷之後,這些孩子深信,事情不能在原本的道路上繼續下去。因此,就像之前的許多團體一樣,他們也走上街頭,為改變世界而奮鬥。

但是許多這些年輕人參加罷課,不只是為了防止未來遭受損害,而是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活在氣候危機中。在南非開普敦,數百名年輕的罷課學生向他們的政治領袖高喊,要求停止通過新的會導致全球暖化的開發計畫。

一年之前,這座巨大的城市在一連數年的低雨量與嚴重乾旱之後,已經幾乎走到無水可用的絕境。這很可能是氣候變遷造成的,或至少是被其惡化的結果。

在太平洋島國萬那杜(Vanuatu),年輕的罷課者大喊:「我們要提高的是音量,不是海平面!」他們的鄰居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已經有五個小島被海水淹沒,因為氣溫升高使海水膨脹,冰河與冰蓋融化,以至於海平面正在上升。

「你出賣我們的未來,只為了獲利!」印度德里的學生們戴著白色醫用口罩大聲吶喊。德里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部分原因是:印度是煤炭的主要使用國,而煤炭是會產生汙染的燃料。然而形成可見空氣汙染的霧霾並不是煤炭唯一的問題,燃燒煤炭還會把被稱為溫室氣體的無形物質釋放到空氣中。正如那裡示威的學生所知道的,以及如你將看到的,這些氣體就是我們氣候正在變化的原因。

那天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球氣候罷課──而且這場運動是由孩子們發起與運作的。隨著第一次與接下來的幾次罷課,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要求對他們世界的未來有發言權。

在第一次氣候罷課期間,當年輕人塞滿了澳洲雪梨的街道時,空氣中也充滿了希望與決心,還有一顆彈跳的地球。

一名瑞典少女

二○一九年三月的氣候大罷課讓全世界看到一場規模龐大的青少年運動,且運動仍在發展之中。這場運動很大程度上是從瑞典斯德哥爾摩一位十五歲的女孩開始的。

二○一八年八月,十五歲的格蕾塔開學時沒有去上課。相反地,她去了瑞典的政府中心,坐在門外,手上拿著一個自己做的標語,上面寫著氣候大罷課(SCHOOL STRIKE FOR CLIMATE)。她每個星期五都在那裡度過,穿著二手店買的套頭衫,紮著淺棕色的辮子。這個單人行動就是「未來星期五」(Fridays for Future)運動的開始。

格蕾塔.童貝里,一個孤獨的瑞典中學女生,發起一場席捲世界各地的運動。

公開抗議可以是發表聲明的有力方式,但抗議並不總能使事情在一夜之間發生改變。起初人們對拿著牌子坐在那裡的格蕾塔視若無睹。不過,漸漸地,她的抗議引起了一些新聞關注。有些人開始注意到她;這些人理解她試著傳達的內容,同意她的觀點,也跟她一樣有話要說。接著有其他學生以及少數成年人也拿著標語前來聲援。很快地,格蕾塔被邀請到各處發言,先是在各種氣候集會上,然後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再到歐盟峰會、英國國會發表演說。

格蕾塔曾說過,她這種自閉症的人「不太懂得說謊」,她都說簡短而尖銳的真話。「你們辜負了我們」,她二○一九年九月對聯合國各國領袖與外交官說:

「但是年輕人開始瞭解你們的背叛,所有未來世代的眼睛都在看著你們。如果你們選擇背叛我們,我要說,我們永遠不會原諒你們。不要以為你們可以不用負責,就在這裡,就在此刻,我們的忍耐到此為止。這個世界正在覺醒,改變即將來到,不管你高不高興。」

即使格蕾塔的發言沒有讓世界各國領袖採取積極的行動,她的話語還是讓許多其他人激動不已。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關於她的影片。他們談到格蕾塔如何激勵了他們,讓他們面對自己對未來氣候的恐懼,並採取行動。突然間,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從格蕾塔那裡得到啟發。他們組織了自己的學生罷課,許多人舉起寫著她的話的標語牌:你為什麼不恐慌,我們的家失火了。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娜歐蜜.克萊恩,麗貝卡•斯蒂夫《拿回我們的未來:年輕氣候運動者搶救地球的深度行動》

 
我們家的孝順度積分制!檢測每個人孝順的程度
圖/堡壘文化
書名:《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內容簡介:一本和媽媽一起以生死話題書寫的小書!「媽,我們現在開始提早去看哪裡有喜歡的長照中心怎麼樣?」「像看房子一樣?這麼一想,長照中心也算是我住的房子啦,哈哈哈。」「如果我失去意識被送到加護病房的話,不要無謂的替我延長生命,這段時間不是看過很多了嗎?心臟停止跳動時,使用心肺復甦術;無法呼吸時,插管連接呼吸器救命。我絕對不要用那些東西!」「嗯?妳是說不要插管治療?」

不堪日夜照護外婆的媽媽,一場暫時逃離疲憊身心的旅行,七十多歲的媽媽與四十多歲的女兒,一點一點開啟的重要對話。

原本一個人也能活得好好的90歲奶奶忽然得了阿茲海默症,70歲的媽媽與其他六個兄弟姊妹,開始了二十四小時輪流照顧生病奶奶的日子。作者在看著母親照顧奶奶的過程中,記錄下照顧年邁父母所需要做的心理準備。透過祖孫、母女三代的真實照護歷程,看見不同世代的母子面對臨終觀念與生死態度,作者見習了母親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理解與聆聽母親期望的老後生活,也預習了自己該如何從容面對終將到來的死亡。

作者介紹:申昭潾,曾在為機器注入生命的「機械設計」領域擔任九年多的兼任教授後,因關注「規畫人類生與死」重新攻讀教育學,設立了終身教育學院。

相信不只活著,死亡也必須經由正確的規畫才得以幸福。秉持此信念,現已為人類而非機器制定教育計畫長達五年。目前持續研究、發展市民的死亡教育,與學生的「校園裡的死亡教育」等計畫;於善終及生涯規畫領域中栽培後輩,探討「從終身學習的觀點所設計的死亡教育對本人及他人的影響」。

儘管活躍於學術及社會,卻是個常常被媽媽斥責為「連電話都不常打」的平凡女兒。因為一場與照顧外婆失智症期間短暫放假的母親所進行的獨特對話,認為自己疏於完成身邊重要的人的人生,所以寫下這本書,希望與大家分享看重某個人的死亡即是深愛對方的人生。

搶先試閱:〈我們家的孝順度積分制〉

媽媽的看護解放之旅第三天,我用多到讓人厭煩的程度詢問各種問題。但媽媽似乎對平常不太留意這些事的女兒,這麼突如其來的關注很是高興,拿出和阿姨、舅舅們在「家族群組」裡互傳的訊息,一一給我看。當她說明到「孝順度積分制」時,活像個有好好完成作業、想被稱讚的幼稚園學生一樣。簡單來說,「孝順度積分制」是將照顧時間換算成分數,用來檢測每個人孝順的程度。

事實上,自從外婆出院後,家族群組比起之前安靜許多。沒有人主動詢問或提出照顧相關的想法。

潭陽外婆生了七個孩子,那個年代的老人家幾乎都是如此,眼裡除了大兒子之外,還是大兒子,他們總說自己沒辦法餵飽女兒們,一直秉持著這個觀念活到現在。由於外婆將第二個兒子視同女兒們,阿姨們就經常開玩笑說小舅舅和她們排在同個地位。如果按照外婆疼愛順序排名的話,第一名是大兒子,其次是女兒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小兒子,最後則是女兒五號。大兒子、小兒子和二女兒住在首爾;女兒一號、三號、四號及五號則住在光州。因此,外婆主要由住在附近的女兒們照顧。

看護隊長由女兒一號,也是我媽媽擔任。壓力大到覺得頭快炸開的某一天,媽媽在家族群組裡向大兒子發送一封訊息,內容是希望他好好盡孝,與「李女士」(即外婆暱稱)分享他的愛。

下週一過來

一直到星期六為止

請和李女士分享愛

不知道為什麼,家族群組變得更安靜了。於是,媽媽再次發送訊息,說明照顧失智症不只是「盡孝」而是「義務」。

現在是檢查各自孝順程度的時間 ^^

其實不是盡孝

而是義務!!!

要開始計算孝順分數囉∼

終於,住在首爾的大兒子雖不在群組回覆,卻以個人私訊的方式回應了。為了試圖縮短照顧時間,他開始施展撒嬌戰術。

大姐 ^^

一週有點太長了

請減少一點天數吧∼!

因弟弟的撒嬌,媽媽將時間打了折扣。

好!

我就大方一點

三天兩夜 ^^

可以吧???

家族群組內只有希望盡量「輪早班」的女兒三號,在看了看氣氛後,機靈的傳來訊息。

我可以安排一個晚上

如果還有其他空缺需要替補再跟我說

要臨時照顧的話也很歡迎

還有

請幫我計算白天五小時以上的分數

義務成績∼∼∼♥

大兒子成功將一週的照顧時間砍成三天兩夜;傍晚後盡量不安排看護的女兒三號,認為白天照顧五個小時以上也算「成績」,要求納入「積分」。

越聽越覺得「孝順度積分制」的想法無比絕妙,我開玩笑說,國家應該要向全國國民推行這個制度。媽媽聽了反而有點難為情,覺得自己硬是要求弟妹們盡孝,為此苦惱很久。

事實上,是其他家庭的例子,給了媽媽孝順度積分制的靈感。某個社區裡住著四男三女的家庭,大兒子從小因獨佔父母的愛,養成了目中無人的性格。後來母親罹患癌症,大兒子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經常回老家騙錢。最後,母親過世,原先負責照顧的大女兒說要主理喪禮,想當然爾,長男因此大發雷霆,引起家裡一陣混亂。不過弟妹們反對讓總是恣意妄為的長男處理,一面倒的支持將喪禮和財產分配等事情交給大女兒統籌。

他們計算母親抗病期間子女們各自盡孝的程度,以此分配財產加上白包的金額。評分準則有:零用錢、回家探望、外出用餐、飲食、醫院照顧、打電話等十項,更澈底審查每個項目的執行次數。

遺產紛爭在每個家庭都很難不遇到背後說閒話的情況,但依據孝順的貢獻程度合理分配的故事,為媽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據說,實際上該家庭還跟電信公司調閱通話紀錄、調查信用卡的消費明細,盡最大可能蒐集佐證。但不論多合理,這個制度本身非常複雜,如果家人們彼此想法分歧,無法同心協力的話便很難實行。幸好我們家孝順度積分制的創立者是身為長女的母親,加上阿姨、舅舅之間感情很好,願意一起執行,使這個制度能夠奏效。

隨著我對孝順度積分制讚不絕口,媽媽也趁勢自豪地炫耀了一番:與別人家制度不同的是,她雖然沿用原有制度,卻加入了中間結算的規則,不在最後才一次性結算外婆的財產,而是以「中間積分結算」的方式慢慢分配,希望外婆離開之前可以享受到「超多」孝順。「這麼做,不是也能讓弟弟妹妹們,感受到遠道而來盡孝的滋味嗎?」媽媽說道。

就像家人們討論以「對外婆投入的愛和時間換算成分數」的制度一樣,媽媽會在每個需要做重要決定時,給大家發言權,並將其視為之後分配財產的準則。太厲害了!不久後,「孝順績效圖表」也許會掛在外婆房間的牆壁上。

無論是對七十多歲的大女兒,或是六十幾歲的小兒子而言,照顧九十多歲患有失智症的年邁母親並非易事,即使內心仍是花樣中年,身體年齡卻已步入老人的行列,多虧孝順度積分制,每人的看護時間分配得還算平均。家族群組聊天那週,大兒子照顧母親三天兩夜後回家了,接著由媽媽與可靠的支援軍女兒二號輪流看護五天四夜。這段時間女兒三號和四號則會趁自己空閒的時候前來替補照顧,或幫忙處理各種雜事。

這幾天是女兒二號負責照顧的時間,媽媽宣布決定每個月頒發感謝獎金給女兒二號。雖然生性善良的二阿姨極力推辭,但媽媽說這份獎金代表其他兄弟姊妹對她的感謝,必須接受,堅決將那筆錢送了出去。雖然依各自時間安排、統計看護時程也是一份苦差事,但媽媽笑著說願意盡孝的兄弟姐妹多、可以分配的人力多,就是最大的祝福了。

真是神奇!「孝」本身其實是無形的概念,但在聽完媽媽講解孝順度積分制後,竟然覺得手裡好像握有什麼東西似的,彷彿由溫暖的血和肉構成,存在著實在的重量。對養育我們時偎乾就濕的父母晨昏定省,成為因辛勞而磨破雙手的父母其手腳,假如與父母因關係疏遠而情感淡去,那便不是孝了。但即使是親密到連家裡有幾個鍋子都一清二楚的兄弟關係,就算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孝,強求大家來照顧父母的那一方還是會感到有負擔,被要求的一方也仍會感到痛苦。因此,為了盡可能不強迫任何人犧牲,考量各自的處境和情況後,讓大家自發性的實踐,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制度更加人性化。

家族裡的七兄弟姊妹自發性實行義務,將孝換成分數累積,連同零用錢一併分配,逐漸成為一種使彼此情感更加緊密的家庭文化,家人們也因此共創了美好的家風。最重要的是,希望這個制度可以讓外婆的餘生更幸福。曾經一度安靜的家族群組,今後也會以不間斷地撒嬌、包容和歡笑熱鬧著!

▶▶ 閱讀更多 堡壘文化 申昭潾(신소린)《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沒有未收到的訊息,只有他不想回的你
圖/天下雜誌
書名:《我們的感情校正後不必回歸》

內容簡介:獻給過度體貼的你——在涼薄的人心中,深情尋找愛的可能,那是自欺欺人的遊戲。你必須主動為愛鬆綁,你的手才不會勒得疼。「有一種愛情叫舒服的生活,那該是你的生活;你毫無底線地愛他,只會讓他沒有節制地消耗你。」長大了也不是什麼都能看得明白拎得清,誰沒有糊塗一頭栽的時分?

或許你愛過人,卻不見得看見愛情的真正模樣,有多少次,因為別人的不愛而變得卑微,失去自己?在感情裡放棄自己永遠換不來得到,只有兵敗如山倒的失去。你我都一樣,在忙碌的生活裡偶爾偷懶,偶爾立志向上,偶爾收獲被愛的歡心,偶爾錯付了真心。但好在我們還有時間,把自己重頭愛一遍。可以在考試上不及格,事業裡栽跟斗,但在人生的感情,一定要想明白過關。

作者介紹:明星煌,台灣青春文學代表人物,2018年台北國際書展,30歲以下讀者最喜愛男作家。起初,他是不願意再寫散文的,因為訴說真實的生活風景太難,不經意寫得深刻便觸痛人。痛別人,也痛自己。後來,接到一個被公司辭退的年輕讀者私訊,感謝因為閱讀他的文字,獲得被激勵的正能量,因此豁然心安。

搶先試閱:〈沒有未收到的訊息,只有他不想回的你〉

在愛情的對話裡,你有多愛他,你就有多孤獨。

#秒回 #emoji #已讀不回

BGM:〈魚〉(演唱者:聽到會感動落淚的Band——怕胖團)

編按:與其用一萬個理由合理化他的「已讀不回」、「不讀不回」,不如學會用適當的距離維持彼此的溫度,或者乾脆一點,兩句話結束在愛裡孤獨的狀態。新生代作家明星煌在新作《我們的感情校正後不必回歸中》以35篇散文× BGM歌單,以七分溫柔三分犀利的口吻爬梳愛情,陪你醞釀面對感情的勇氣。

一箭穿心是什麼樣的感覺,就是你看見這句話的滋味,我們都一樣,誰都體會過這種他不夠愛你的為難。

當他沒回訊息給你的時候你不要想太多,不回訊息的他可能是死了。哦!當然也可能是在忙,萬事皆有可能。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常常看著對話視窗,他連已讀都沒有,你從LINE跑到IG,看見他明明在線上,然後你又在IG裡傳訊息給他。他依然沒有回。

我們從源頭討論起,你對他說話的口氣,決定他愛你的速度。就一點,不要讓他覺得你一找他就沒好脾氣!人天生有趨吉避凶的本領,你讓他覺得你是個麻煩精,換作是我也天天對你視而不見;相反的,讓他覺得你訊息來就有好事情,或是好心情,就算學他跟兄弟一樣對話裡充滿搞笑的迷因圖,他也會迫不及待地點開來看。

少點情侶必做的一百件事情和什麼脾氣最速配的星座排行,說真的,你看過哪個男人轉發迷因限動是關於那些。

你寧可發一隻貓在照鏡子都比發情侶語錄和哪個星座該死給他看好。

想要他不能沒有你,覺得與你說話是高品質享受,就要忍住訴苦的衝動。這樣就算沒有白痴可愛的哏圖,他也會想點開你的對話視窗,跟你大事分享、小事閒話。

你與他的時刻回覆,只是在比較誰更無心。

無心的那個就贏了。無心不是說比誰比較不愛,而是比誰的生活比較精彩。當你有美好的事業要經營,有愛自己的家人要問候,有著迷的運動或電視劇要追,你真的沒空時時刻刻滑手機管他吃什麼,他不要中毒或撞到電線杆就好。

當然,有一種不回覆訊息能夠得到諒解,就是他誠實地說:「我看到了,但我就是不常回覆訊息,我找你也並非是有求於你,而是我想回覆了,我對天下眾生平等,四季皆然。」你對他秒回,他對你輪回,這就是他的個性,如果屬實,那你真的沒什麼好怪。你愛上的就是這樣我行我素真隨興的他,也別奢望他為你改了,男孩子倔強,男人固執,男孩子怕被束縛,男人對自由有幻想,無論你愛的是男孩還是男人,他─都─不─會─為─你─改─變!

他可以秒回同學約他打球的訊息,他可以秒回兄弟揪他喝酒的邀請,但對你的談情說愛,那是他擺在電動和工作功課之後的選項。不是他不愛你,是因為他是男森。(如同很多時候妳會說因為我是女森來解釋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

你可能會覺得,他不跟我聊天,可是他跟誰誰誰、某某某可是經常訊息呢。不用去看他的通話紀錄,別打探他的聊天過程,他要是夠安穩,就是調侃女孩說「幹嘛出去玩不揪我!」也只是他真的圖熱鬧,他要是有心想出軌,他會說盡甜蜜齷齪的話,然後長壓句子刪掉。

你無從追查起。在愛情裡,你只能信任。我聽過太多因為「直覺」另一半有鬼,然後翻他手機的人,後來不管對方有沒有鬼,他們都大吵一架,從疑似出軌吵到人品問題,延伸到走不下去,落定在我不想理你,名分完成於我們分手了。

適度的問候,不打擾彼此的生活,才是訊息該維持的溫度。你說:「他是我男朋友/女朋友!還要保持距離?」

為什麼不用,是誰說情人就不用留給對方呼吸的空間?你看你爸你媽,他們二十四小時都黏在一起嗎?如果他們都黏在一起,有沒有吵架的時候?疫情剛發生的時刻,海外各處都掀起了「疫情離婚潮」,你把這關鍵字打上網搜搜看,由此可知,距離連夫妻都要保有。黏得太近,註定要噁心彼此。

人都有缺點,距離是稀釋那些不完美的時間,彼此都思考下一次怎麼變得更好,於是對方才能愛得更愉快。

現代通訊的方便,反而使感情更容易被摧毀,你還在氣頭上,對方就來訊息;對方還沒打算原諒你,你就傳了可能會被誤會的文字給他羅織罪名。

你要懂得訊息限量。你們可以有說不完的話,但沒有非得一天說完的話。

你很開心他主動開啟話題,但也不惆悵他發貼圖離場。

你以為他滿富情緒的一句話,不過是他無心發送的回答。他更在意的是要去拿熊貓外送。不要多想,不要多心,不要自己嚇自己。

真正的好感情是聊出來的。愛情的本質是朋友!愛情是友情的PLUS版本,一如iPhone,愛情多的是可以親吻與纏綿,但不要把閃閃發光的附加價值變成主要功能,那樣會使愛情低俗化,所愛的對象也會淪為發洩欲望的工具。

所以,會聊天很重要,在愛情裡對愛的人會聊天更重要。

好啦!我也知道,有的時候妳很明白,他不回妳,是因為他不愛妳。

是的,扣除剛剛講的可以法外開恩的特殊情況,比如他天性使然,比如不回的時間剛好是緩衝情緒的距離,此外,他就沒未收到的訊息,只有他不想回的你。

你的平平靜靜,只會換來他的渺無音訊。期待他與你無話不談,那不如早點約自己的兄弟或閨密聊天去。

他不是名導是枝裕和,擅長用大面積的沉默來表達深沉的感受,他只是懶。終於在夜深人靜時,你才「摸到」他有多愛你,摸到你冷冰冰的手機,和苦無他答覆的訊息視窗。

他愛你。在和他的愛裡,你有多愛他,你就有多孤獨。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所以他對你可有可無。面對這種情況,還要多說什麼,你期待我告訴你什麼?

別說了,動作俐落點。你要理直氣壯地告訴他:看好了渣男,我只示範一次,在兩句話內跟你分手!

你:「我們分手了。」

還是你:「已讀不用回。」(對方已讀顯示)

(對方正在輸入訊息……)

(你已把對方封鎖)

爽。

▶▶ 閱讀更多 天下雜誌 明星煌《我們的感情校正後不必回歸》

 
全球電池荒!台泥擲百億搶市占、台塑組艦隊拼商機、鴻海也想大幹一場
攤開台泥財報,可窺知一二。財報顯示,2008年以後就沒賺過錢的能元,去年第三季竟轉虧為盈,而這個背後,對台泥集團、對台灣電池產業來說,代表的是一場好久不見的機遇:一場「全球電池荒」引發的蝴蝶效應。這場機遇,更讓這家台泥在1998年投資成立的電池公司,終於在去年開始對「車廠」出貨。

擋不住的元宇宙!進入虛擬世界必懂這些英文單字
臉書在去年(2021)正式宣布改名為Meta,微軟也宣告將開發元宇宙(Metaverse)虛擬辦公室服務,科技巨頭紛紛開啟元宇宙的新世紀,媒體更將2022封為元宇宙超級年,而究竟元宇宙對一般人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本次就來了解元宇宙這個新科技對使用者帶來的影響,一起從相關報導學英文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