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拜登總統簽署生效的美國「通膨削減法案」,民主黨跟美國民眾是贏家,南韓則是氣極敗壞;台灣雖無立即影響,但面對美國越發露骨的「經濟謀略」(Economic statecraft)作為,同樣須高度謹慎因應。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包含將在能源生產投資、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工作方面投資3,690億美元、注入640億美元讓「平價醫療法」補助措施延長至2025年來減少醫療支出,以及投入40億美元解決乾旱問題。另一個「夾帶過關」的重點,是納入大型企業最低稅負制度,針對年獲利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課徵最低15%的企業所得稅率(亦即美國等在OECD國際組織推動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預計未來十年可額外增加7,370億美元稅收,因此可減少至少3,0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坦白說,這個法案的名稱與內容明顯文不對題。這個支出規模為4,300億美元的法案,實際上是拜登1.75兆美元的「重建美好未來」政策的縮水版,而且只有減少赤字、降低醫療支出等少數內容跟削減通膨有關;若以前述的預算分配比重來命名,應該稱為「氣候變遷與最低稅負法案」。但這個名稱既難懂又沒賣點,對拜登民調、年底美國大選幫助都不夠,而民眾最關注的是通膨問題,因而出現這個牽強的名稱。
回歸法案的影響,雖然在氣候變遷及減排領域,主要推動的是對內增加能源投資,順便降低對中國在能源礦物的依賴風險,但美國採取的作為對南韓、歐盟都直接造成衝擊。
首先,鼓勵電動車發展是拜登競選政見,也有助於減排沒錯,但是本法採用的方式卻有爭議,因為美國民眾購買電動車可享有新車7,500美元、二手車4,500美元的稅額抵減,但必須是在北美(美、加、墨)進行最終組裝的電動車才能申請。再者,北美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等關鍵零件,2024年起必須滿足40%原產於美國或美國的FTA夥伴國,到2026年時則需增加至80%。
以上二個已經生效的要求意圖很直白:第一是要促使投資回流,讓美國(以及美國車廠大量布局的加、墨)成為全球電動車生產重鎮,第二是要降低中國在電動車電池的主導地位,讓電池及其他關鍵零組件供應鏈重組,改為「友邦生產」(Friend-shoring)結構。然而北美電動車才有7,500美元抵減的做法,不僅歧視問題明顯,而且無疑會扭曲目前不在北美生產的南韓及歐洲電動車的競爭地位。2022年南韓現代集團在南韓生產的各款電動車於美國銷售排名第二,僅次於北美製造的Tesla;7,500美元抵減生效後,現代電動車的銷售立即出現崩盤危機,當然跳腳。不過美韓之間已有FTA,因此重要零組件的限制尚無影響,然而歐盟跟美國沒有FTA,會直接打擊到歐盟正要全力推動的電池生產鏈,所以接下來歐盟研判也會開始有大動作。未來這些歧視性做法能否通過WTO規則檢驗,尚有變數。
短期內,台灣在電動車市場利害關係不若南韓和歐盟直接,美國建設投資更可能帶來新的商機,因而削減通膨法案未引起太多關注,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台美經貿關係緊密,在技術及代工領域的合作更是台灣經濟發展命脈。當美國不再將遵守規則、維護全球經貿秩序當成天職,有愈來愈多效法中國大陸,用經濟當工具來達成政治、戰略及外交目標的「經濟謀略」作為,加上對岸的「經濟謀略」也更加多元頻繁,台商的經營成本增加不說,供應商及投資布局都要重新找到新的最佳組合。簡言之,台灣企業及政府都要立即以這個新世界為假想,展開風險評估及因應布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