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承諾要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但府院宣傳亮眼的數字背後,台灣經濟卻充滿隱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引用三項指標,戳破蔡政府執政下的經濟真相,台灣人民的薪資成長近乎停滯、所得分配惡化,經濟成果只有少數人享受。工商團體也呼籲,台灣內部低薪、缺電等問題,能源政策應重新檢討。
檢視蔡政府七年經濟成績,官方統計,七年來,台灣股市規模、總體經濟皆是倍數成長,基本薪資也成長三成。經濟部也強調,兩岸經貿並不依賴ECFA,貿易夥伴已從中國大陸轉向國際市場;陸方四月透過世界貿易組織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二四五五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我方則強調「若中國採取報復反制手段,對台灣影響非常小」。
官方強調經濟表現亮麗,也宣稱薪資中位數成長,不過,曾任金管會主委、財政部次長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攤開三項指標戳破蔡政府包裝後的數據。
曾銘宗表示,當官方提出薪資中位數成長時,實質經常性薪資僅成長二一四四元,等於一年只增加三○六元;進一步看所得分配,依照所得稅廿分位申報統計資料,二○一六年的第一分位是第廿分位的一○四倍,到最新資料二○二○年,已達一四九倍,所得分配嚴重惡化,代表「經濟成長結果只有少數人享有」。
另外,蔡政府總是批評馬政府太依賴中國大陸,但曾銘宗指出,馬政府時期對陸出口占比只占四成,蔡政府執政後也達到百分之四十二點三。
去年九月到今年四月,台灣出口已連續八個月衰退,工總理事長苗豐強說,大陸仍是台灣最大市場及最主要投資地區,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攸關台灣產業,當務之急就是訂定積極的對陸經貿政策,恢復正常交流。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說,台灣內部低薪、缺電等問題,能源政策應檢討;政府靠向美國,但還是必須以台灣利益為優先,兩岸關係緊張已造成經貿障礙、旅遊停滯,海基會、海協會復談才是長久之道。
長期研究兩岸經貿的台灣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表示,蔡政府以南向政策作為重點,廠商確實展開對東南亞的投資,但不可諱言,許多都當成兩岸僵局中的短期避險;台商回流後,技術研發、競爭模式,沒有更多的精進,多在「五+二」中尋找套利空間,卻難以創造附加價值。
張弘遠表示,蔡政府在這七年,帶台灣度過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兩大危機是不容易的。遺憾的是,台灣的路卻沒有愈走愈寬廣,「執政黨的政治目的過度與黨立場相連」,也失去廠商自主性、經濟調整空間。
張弘遠說,在地緣政治氣氛中,蔡政府找到依靠美國的路徑。但當美中關係正在調整時,台灣對外經貿受到影響;對內,物價上漲、通膨,就業與經濟的擔憂,也在台灣社會積累,「這種積累是慢性病」,讓整體社會發展失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