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人解憂療鬱帖》
內容簡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古今中外不論王族顯貴、騷人墨客乃至黎民百姓,皆為種種事理人情愁更愁。憂鬱也伴隨著那彎月亮,始終縈繞在古人與今日的我們身邊。請跟著精神科醫師廖泊喬一起解讀憂鬱、療癒自我!
結合「古典韻文」與「精神醫學」,廖泊喬從文學史料中的隻言片語,觀察諸多古人在愁、悶、煩、苦、沉鬱等情緒低落時的不同樣態,同時透過現代精神醫學的觀點,來分析他們處於憂鬱的何種狀態、憂鬱形成的可能原因。
《古人解憂療鬱帖》自別愁起,介紹何為憂鬱情緒;並隨著病程進入解憂階段,說明當憂鬱情緒爆發時,不同性別、年齡與生活習慣可能產生的身心變化;最終透過療鬱,告訴讀者當自己或身邊的人陷入憂鬱情緒時,該如何療癒憂鬱與創傷。
為古人解憂之餘,亦跟隨社會脈動,討論今人焦慮與壓力對於身心的影響、經前不適與產程憂鬱、自傷與自殺等主題。允為一副橫貫古今、融合文學典雅和科學務實的解憂療鬱帖!
作者介紹:廖泊喬 , 1988年生,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於精神醫學與文學之中繼續學習。作品曾獲得蘭陽文學獎、臺南文學獎、磺溪文學獎。著有《文豪酒癮診斷書》。
搶先試閱:〈原應比翼雙飛,唐玄宗在楊貴妃死後過得如何?〉
歷史中開創唐代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在位後期卻出現了安史之亂,許多人指向唐玄宗專寵楊貴妃才導致這場禍事,為此,唐玄宗被迫在馬嵬驛賜死楊貴妃!
後世文人感受到唐玄宗的痛苦與憂愁,化為文字極力描繪,清代洪昇所著的傳奇《長生殿》,更用整整一折〈哭像〉來鋪陳唐玄宗的心情轉折,其中,唐玄宗的反應正好可以用「悲傷五階段」來解讀!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
杜牧只用兩個特寫鏡頭描寫一句話,相當含蓄地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而無所不用其極!但杜牧應該相當挫折,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考試中的考題不太關心「這首詩的作者是哪一位?」較少人強記這是杜牧的詩作,反倒喜歡考「從妃子、荔枝等暗示可看出,這是在描述哪兩位的愛情?」比起作者本人,更多人關心的是故事的主角—唐玄宗與楊貴妃!
史書微言大義地特別記載了這一段:「妃嗜荔支(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要有多快的速度,才能讓荔枝經過千里運送而味道不變?有人把這一段當成國君荒唐昏庸與貴妃恃寵而驕的明證。
李白是兩人甜蜜愛情見證者
然而,換個角度,同時也有人想,唐玄宗顧不得眾臣的反對與史官的記載,為了博得愛人一笑,仍下達這樣的命令,如此的愛情有多深厚?楊貴妃要有多美麗,才能讓夫君願意這樣做?李白是位重要見證人。當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沉香亭前賞牡丹,便要李白進宮為他們寫出新詩,那便是有名的〈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奉旨創作,既要形容當前盛開的牡丹花,還要同時描繪眼前的貴妃美人,這對他來說不是難題。他先形容這位美女是如此美麗,雲霞想成為她的衣裳,連花都想替她點綴妝扮。再來,李白還要把老闆唐玄宗寫進來。他描述貴妃受到君王寵愛之後更加美豔動人,就如同春風潤澤,吹拂過欄杆,花上沾著晶瑩的露珠而更顯顏色鮮豔。最後,李白把楊貴妃直接比喻為仙子。他說,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見到這位美女,那就是在西王母的瑤臺上才能遇見她!
據說李白在短時間內一揮而就,詩句不露痕跡地讚揚楊貴妃的美貌。〈清平調〉共有三首,第三首中的「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一句更把楊貴妃的美色、牡丹的豔麗與唐玄宗的愛戀欣賞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李白的詩句可以說是兩人當時的愛情見證,這段愛情,歷久不衰,長年是民間百姓之間街談巷議不斷的話題。
美好的愛情,悲淒的現實
可惜,好景不長,楊玉環被唐玄宗封為貴妃十年後,也就是天寶十四載(西元七五五年)那年,安史之亂爆發。隔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從長安(今中國陝西西安)逃到蜀地(今中國四川成都),路上經過馬嵬驛時,軍士又餓又累、憤恨不平,覺得是楊貴妃與堂兄楊國忠造成了這場禍事。以陳玄禮將軍為首,軍士們要求唐玄宗要處死楊貴妃與楊國忠,才願意繼續追隨他。唐玄宗不得已,只好賜死楊貴妃,之後再讓陳玄禮等人檢查,軍隊才得以重新整隊,繼續前行,史稱「馬嵬驛兵變」。
楊玉環的故事在馬嵬驛死去時也就結束了,那唐玄宗呢?他的愛妃過世了,還是被自己賜死的,不知道當時他有多痛苦?再加上當時唐玄宗仍在名為「幸蜀」的逃難中,兒子李亨卻跑到靈武自立為君,雖然尊封自己為太上皇,但他心裡明白,實權已不在自己身上,這讓他的未來蒙上了深深的陰霾。
白居易成為兩人生死愛情代言人
五十年後的白居易揣想了唐玄宗當時的心情,當時的玄宗應該是又悔又愧,對楊貴妃也是日日思念吧?一天,白居易和好朋友陳鴻、王質夫一同出遊,提到了兩人的愛情故事,王質夫建議白居易:「若沒有厲害的人把玄宗與貴妃的事寫出來就可惜了。你詩寫這麼好,又這麼多情能感動人,不如就試試看吧。」
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長恨歌〉,而同遊的另一位好友陳鴻,則替這首詩歌作傳,放在〈長恨歌〉之前,這便是同樣知名的唐人傳奇〈長恨歌傳〉。白居易等人寫作當時的皇帝是唐憲宗,是唐玄宗的五代孫,能以當朝皇帝的祖宗為主角來書寫,白居易和陳鴻也真是大膽。
〈長恨歌〉第一句是寫「『漢皇』重色思傾國」,雖是假借發生在漢朝的事情,但句句都在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白居易極力形容楊貴妃的美麗─回眸一笑百媚生,他也和杜牧、李白一樣,寫到唐玄宗如何寵愛楊貴妃─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無數後宮佳麗中,皇帝的寵愛都集中在了楊貴妃一個人身上。
美好的愛情若加入了現實兵變,會是怎麼樣的強烈對比呢?白居易描繪了楊貴妃死去當下的速寫畫面─「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陳玄禮帶領的六軍停滯,要求賜死楊玉環才願意前行,而畫面便停留在無可奈何的唐玄宗與情意深厚卻被賜死的倒地美女身上。「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時候的唐玄宗悲痛欲絕,美好的愛情化為動亂中的悲劇。
楊貴妃過世了,詩歌情節到這裡悲劇收尾也行。但白居易想追寫,因為唐玄宗那時還留在世上,他在經歷了生離死別之後會是怎樣的景況?〈長恨歌〉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來描述唐玄宗的自處,有悲傷寂寞、有夜半失眠、有懷想憶舊、有觸景生情。「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從未停歇,陰陽相隔一整年,他疑惑為什麼日夜思念的貴妃都沒有進入他的夢中呢?
夢中找不到便在天地間繼續尋覓。詩歌末尾,白居易層層渲染唐玄宗的那份情意執念。「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他請了道士來幫忙找楊貴妃,但上天下地仍找不到她的蹤影。
最後的最後,終於在虛無縹緲的仙山中找到。原來楊貴妃也在仙山中思念著他,雖然兩人分別在天上與人間,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想要傳達的,便是天長地久總有盡頭,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生死之情如同人世間你我的真情,是久遠而沒有盡期的。在白居易的筆下,唐玄宗的真情歷久未消,而他的痛苦悲傷、懊悔自責,似乎透過這樣的追尋,在漫長時間中逐漸放下了。
從〈哭像〉觀察唐玄宗的悲傷五階段
白居易不是用高不可攀的君王角度去描述唐玄宗,而是把他當作一個實實在在有感情的人,以「情」字貫穿整篇詩歌,更花了大篇幅去揣想唐玄宗在楊貴妃死後的心境。到了元代,白樸繼續創作出雜劇《梧桐雨》,而清代洪昇的傳奇《長生殿》更是細緻地步步探索了唐玄宗的悲傷與表現。
一個人面對失去(loss)時,身心會有各種反應。「失去」包含親朋遠去、感情生變、工作結束、弄丟事物等,是從原先「有」到「無」的一段過程。人世間的重大失去莫過於死亡,失去生命之後便再也回不來。唐玄宗碰到的失去,便是愛人楊貴妃的生命永遠不再回來,更難以言喻的痛苦來自於,這是出於他自己的命令。
我們要來從《長生殿》傳奇中的〈哭像〉一折,觀察唐玄宗的傷痛表現。若是用「悲傷五階段」的角度來看,相信能更理解唐玄宗的反應與表現。
第一階段—否認/隔離(Denial and Isolation)
唐玄宗在馬嵬驛親自賜死了最心愛的楊貴妃,這應該是任誰都無法接受的巨大悲慟。碰到這麼痛苦的外在刺激,腦部會自動開啟保護措施,預防自己因為殘酷的事實而陷入過於劇烈的情緒中,其中,最決絕的方式或是否認外在發生的整個事件,或是不願相信、不去接觸,全然把自己隔離起來。這便是悲傷的第一階段「否認/隔離」。
〈哭像〉中的唐玄宗從馬嵬驛逃經劍閣、留「幸」成都,請工匠用檀香木雕成楊貴妃的樣子,看到刻像之後,唐玄宗終於崩潰了。而在這之前,唐玄宗一路上都是築起心牆,將痛苦的情緒與自己分隔開來,在他看到楊貴妃刻像的那一剎那,他開頭唱出的,便是典型的「否認/隔離」心境:
別離一向,忽看嬌樣。待與你敘我冤情,說我驚魂,話我愁腸。
唐玄宗苦苦地對著刻像喊了聲「妃子啊,好久不見」,他似乎僅僅覺得兩人只是小別一陣,楊貴妃根本沒有離開。看著刻像,唐玄宗自然而然地想要訴說他最近有多麼痛苦、多麼害怕,他似乎忘記或沒有注意到,這些害怕與痛苦,全然是和楊貴妃的死亡相關。
唐玄宗不自覺地在這一大段逃難生活中,否認了貴妃的死亡,看著刻像,唐玄宗似乎仍然疑惑:「怎不見你回笑龐,答應響,移身前傍?」眼前的楊貴妃怎麼不言不語、不聲不響,連稍稍靠近自己也不肯?終於,唐玄宗才猛然看到了現實面,驚訝地大喊一句:「呀,原來是刻香檀做成的神像!」
唐玄宗在現實中失去了貴妃,但若是不去接觸現實慘狀,不用承認自己情感地否認一切,似乎也算是當下保護自己的策略之一。
第二階段—憤怒(Anger)
遇到重大事件刺激而把自己隔離起來,是神經最先進行的自動保護措施,然而隔離並不是長久之計,隨著時間過去,腦部會嘗試去面對現實狀態,並感受這些浮上來卻難以處理的情緒。可以想見的是,當面對現實的痛苦實在太強,難過、挫折等不舒服感在一時之間難以消化,若此時的情緒轉換為「生氣」,似乎會好過一點。不管是怪罪自己,或是化成怒氣轉移到他人身上,都能找到理由、有個抒發的出口,以減少面對現實所帶來的不舒服感。如此,對自己或對其他人生氣,便是悲傷的第二階段─憤怒。
〈哭像〉之中,唐玄宗第一個想到的怪罪對象,便是勸他要殺掉楊貴妃來安定軍心的陳玄禮將軍。唐玄宗唱到:
惡噷噷單施逞著他領軍元帥威能大,眼睜睜只逼拶的俺失勢官家氣不長,落可便手腳慌張。
唐玄宗不滿陳玄禮以將軍自恃,眼睜睜地看自己失勢而慌張;他也埋怨陳玄禮在路途中刻意延遲緩慢;更記恨陳玄禮在自己落魄時鼓譟軍民,假借六軍名義來強逼自己賜死貴妃。唐玄宗把內心複雜的負面情緒轉向其他人,透過憤怒,才能稍稍釋放他隱忍許久的情緒。有了這樣的情緒開口,唐玄宗似乎也不再全然否認愛妃已然過世的事實。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Bargaining)
憤怒的情緒盤踞在腦中,要冷靜思考是很困難的。當憤怒逐漸平息,理性思考才開始有空間運作,然而,情感上仍然無法面對這麼大、這麼直接的痛苦刺激,這時候,思考的主題便會迂迴地轉變,從最初的全然否認,到悲傷的第三階段─討價還價。這一件事能否透過什麼方式恢復原狀?無論透過任何手段或方法都好,只要能改變發生的事實,或僅僅延後發生的時間,自己便可以稍稍緩和痛苦的情緒,暫解揮之不去的內疚與罪惡感。
唐玄宗怪罪陳玄禮並發洩了一陣情緒後,便開始想:「自己是不是能夠多做一些什麼事?是不是只要那樣做,楊貴妃或許就不會死了?」唐玄宗這時的高張情緒仍占大部分,因此他的討價還價沒有往最根源的造反緣由去思索,也沒有往國政人事去想,唐玄宗僅是很直覺地回憶不久前賜死楊貴妃時的情境:
我當時若肯將身去抵擋,未必他直犯君王;縱然犯了又何妨,泉臺上,倒博得永成雙。
唐玄宗猜想,若是自己意志能強硬些,陳玄禮就不會如此逼迫,這樣或許楊貴妃能保住一命;唐玄宗更想,陳玄禮這樣逼迫自己也不要緊,自己跟著楊貴妃一同死去,在陰間兩人仍能重逢,是不是這樣就能永遠在一起了?不管怎麼做,唐玄宗想的都是「若自己多做或少做什麼」,現在就不用這麼痛苦,一個人面對艱難的處境了。
這時候唐玄宗接受楊貴妃過世了嗎?理性上他明白,情感卻仍然放不下。討價還價的過程,便是一步一步在情感上逐漸接受的過程。
第四階段—沮喪/憂鬱(Depression)
當情感上真的準備接受這件事實,會慢慢感覺到憤怒與討價還價不那麼有用,甚至只是不願意直接面對的藉口。當感官一觸碰到浮起來的事實,痛苦便會直接襲來,這就是悲傷的第四階段─沮喪/憂鬱。這樣的憂鬱是多層面的影響,從心情低落、思考負面、無助無望感,甚至到體力下降等生活改變,身心會用許多方式表現出來。憂鬱便是因為這時已不用其他方式逃避痛苦,當與事實直接面對面,便需要時間一步步消化。
唐玄宗回顧著往事,思考是否能做些什麼挽回一切,心中感受也越發明顯。他問自己:「如今獨自雖無恙,問餘生有甚風光!」雖然自身安好,但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未來,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呢?「只落得淚萬行、愁千狀!」只剩自己在人世間痛苦憂愁。「人間天上,此恨怎能償!」分隔兩地,唐玄宗自問,要怎麼彌補自己的內疚與苦痛,又有誰能明瞭呢?
唐玄宗的痛苦心情,讓他的思考也都較為負面。他後悔自己無法抗拒臣民的逼迫,也自責沒有跟著楊貴妃一同死去。自唐玄宗看到楊貴妃刻像的那一刻起,他就全然否認,仍自顧自告訴自己,兩人僅僅是小別。然而,當眾人把貴妃刻像入廟安座後,唐玄宗才在一次次的上香與敬酒中,揭開原本努力逃避面對的情緒。他極力抒發自己的痛苦:
記當日長生殿裡御爐傍,對牛女把深盟講。又誰知信誓荒唐,存歿參商!空憶前盟不暫忘。
唐玄宗回憶,當初兩人在長生殿裡的海誓山盟,就如同織女牛郎一般,誰知道當時的信誓旦旦,都變成了無法兌現的荒唐之言。唐玄宗哀痛地說:「現在兩人一生一死,像是參星商星永不相見,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獨自空想,片刻不忘。」
「今日呵,我在這廂,你在那廂,把著這斷頭香在手添悽愴。」唐玄宗真實地感受到失去一個人的痛苦,這時真的是陰陽相隔了。眼前的香正好在唐玄宗面前斷裂,傳說這是要遭到家破人亡的報應,但他已無法壓抑爆發的情緒,老淚縱橫的他只能哀戚地完成祭拜儀式。
第五階段—接受(Acceptance)
隨著時間過去,心情逐漸平復,雖然眼前的痛苦現實仍然沒有改變,但心中已開始瞭解現狀就是這樣,做什麼努力都不能也不會改變了,這便是到了悲傷的第五階段─接受。接受人生的失去,帶著這段「失去」與伴隨的記憶,重建自己的生活。
祭拜儀式結束後,唐玄宗終究要離開祠廟,與楊貴妃分別,這些,他都明白,但他要用什麼方式接受呢?
出新祠淚未收,轉行宮痛怎忘?對殘霞落日空凝望!寡人今夜呵,把哭不盡的衷情,和你夢兒裡再細講。
唐玄宗淚猶未乾,對著夕陽雲霞,不情不願地上了馬。他知道,回到行宮後,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理性上,唐玄宗接受了這樣的事實,但感情上,他多麼希望仍可以回到以往兩人相伴的時光。唐玄宗只好盼望著白日無法實現的願望能在夢中實現,期望自己在夢中能與楊貴妃好好暢談心底的話。唐玄宗就是帶著這樣的寄託,繼續度過他獨自一人的後半生。
唐玄宗眼睜睜看著楊貴妃離開人世,之後傷心了一大段時間。他獨自一步步走過了悲傷的五個階段,直到終於回復。如此,唐玄宗所面對的是一般人都可能面臨的傷慟(bereavement)反應,也就是一個人失去,或被剝奪某些人事物時的身心狀態,尤其常指「失去重要他人」時的反應。
「傷慟」是許多人失去摯愛後曾有過的經驗,因為「失去」而引發的強烈悲傷與痛苦,會與憂鬱症症狀有許多類似的表現。兩者同樣會傷心、會難過、會失眠,也會失去胃口,然而傷慟幾乎被認定是一個普遍的反應。其中,傷慟與憂鬱症症狀雖然不容易區分,但就細節來看,仍然有些程度上的差別。
⏩閱讀更多 聯經出版 廖泊喬《古人解憂療鬱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