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經典專欄復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我這一輩子、哀樂中年——我最敬佩的中國演員石揮

聯副電子報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高雄畫刊】提供讀者掌握高雄最「夯」的訊息,感受維持不變的人情味與不斷改變的新高雄。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9/17 第788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經典專欄復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我這一輩子、哀樂中年——我最敬佩的中國演員石揮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周漢輝/言葉
【剪影】陳偉哲/農夫
第十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贈獎典禮暨高峰對談

  今日文選

【經典專欄復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我這一輩子、哀樂中年——我最敬佩的中國演員石揮
王正方/聯合報

老舍《我這一輩子》

老舍,本名舒舍予,慣以老北京城的文化為軸,滿清末年到民國時代作歷史背景,用幽默諷刺的筆觸,寫出關懷窮苦大眾的小說,讀來身臨其境,悲喜交結、感觸深切,一時風靡大江南北,流傳至今。作品最吸引人之處是人物,道地的京片子對白,生動傳神地說事兒。

舒先生的小說及舞台劇劇本,改編拍成電影的有:《我這一輩子》、《方珍珠》、《龍鬚溝》、《茶館》、《駱駝祥子》、《月牙兒》、《鼓書藝人》、《離婚》、《不成問題的問題》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拍攝成電視劇。

在下的淺見:《我這一輩子》最能表達作者的意思,捕捉住了北京味兒。

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講述北京某基層巡警的畢生經歷。北京人稱警察為巡警,因為警察經常徒步巡邏,又名「臭腳巡」。男主角在滿清末年當上了臭腳巡,為窮苦破落的一大片四合院奔走服務。接之而來的是中華民國時代,軍閥混戰,皖系、直系、關東軍來回的在北京稱霸,民不聊生。抗戰爆發,日本人占領古都,這臭腳巡仍在老管區辦事,為世代不離的鄰居街坊排解困難,折衝緩和日本軍政府的暴力壓榨侵犯,往往力不從心。盼到了抗戰勝利,又處在國共內戰的階段,境況艱困,苦不堪言。臭腳巡走到了生命盡頭,回首來時路,他說:「唉!我這一輩子。」

「話劇皇帝」石揮扛起編、導、演三重任

一九五○年,才華洋溢的「話劇皇帝」石揮,一個人扛起編、導、演三項重任,完成了《我這一輩子》的製作。上映後是當年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一九五五年《我這一輩子》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時光匆匆飛逝,回顧中國電影,《我這一輩子》或許它略嫌粗陋、冗長,但無可置疑的,這是一部經典之作。

促成本片成功的靈魂人物石揮,飾演老舍筆下的北京巡警,他身材高,略肥,小眼睛,絕對不算個英俊小生,穿上那身警察制服,賣相也一般。但是石揮屬於在銀幕上搶眼的演員,英語所謂的有presence。這樣的人出現在銀幕,不論美醜,觀眾便不由自主地盯著看。

記憶猶新的幾個鏡頭

石先生在《我這一輩子》每場戲裡,操純正北京話,字字句句到位,舉手投足揮灑自在,渾然天成,沒有絲毫做作,他就是早年北京胡同裡,管事兒跑事兒的巡警,真教他抓準了角色的精髓。記憶猶新的幾個鏡頭:

□劇中的老巡警,資深演員魏鶴齡飾,演技亦不同凡響;他與石揮的多場對手戲,令人叫絕。老巡警的獨子小鎖兒,頑皮活潑。石揮飾演的臭腳巡在街邊目睹小鎖兒被日本兵虐打,然後一槍斃了小孩的命;鏡頭切到臭腳巡的臉,一剎那表情巨變,震撼悲傷無助,至今難忘。

□日本兵來四合院搜捕,將一年輕人押解出去。老母親哭訴哀求:老街坊巡警爺,怎麼不救救我兒子呢?臭腳巡垂頭喪氣跟在日本兵後面,他猛然舉起手來,狠狠地打自己一記耳光。

□寒冬,老臭腳巡衣著襤褸流浪街頭,他仰首長嘆:「唉!我這一輩子。」

《臭腳巡》這個角色,被石揮詮釋得如此真切動人,或許與他的個人出身背景有密切關係。本名石毓濤,一九一五年生於天津,窮人家的孩子,幹過車童、鏟煤工、牙醫學徒、養蜂、電影院門口售票……一九三七年去了上海,以石揮為藝名從事話劇表演工作。某次他說:

「就連演戲,也是因為能管一餐飯。」

石揮演的比我寫的還好

石揮先後參加過好幾個劇團,飾演僕人、園丁、流氓、警察等市井小人物為主,不論戲分多少,他一出場瞬間就光彩照人。老一輩的觀眾回憶:

「石揮一上台劇場鴉雀無聲,像是有某種魔力,令全場觀眾覺得那一刻最重要的事是看他說什麼做什麼;一聲輕嘆能傳入最後一排觀眾的耳鼓,左右大家的笑和淚,離開劇場後還一直想著他。」

經過石揮的精心詮釋,他扮演的角色一一光芒四射,觀眾無法忘懷。石揮在名劇《雷雨》中飾演僕人魯貴;作者曹禺心悅誠服地說:

「石揮演得比我寫的還好。」

之後他在許多名劇中飾演要角,有:《家》、《日出》、《雷雨》、《屠戶》、《秋海棠》、《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風靡上海,為他贏得了「話劇皇帝」的稱號。

熱血沸騰關懷民間疾苦的「石皇帝」

一九四○年代的上海,中國電影產業正在起步,「話劇皇帝」自然有不少演出機會。1941年他在《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之後石揮主演了《太太萬歲》、《大馬戲團》、《哀樂中年》等十多部影片,深受矚目。紅遍中國的女明星李麗華,與石揮在《艷陽天》、《假鳳虛凰》中分任男女主角;《假鳳虛凰》裡的石老大,得到無數觀眾的喜愛,場場爆滿。

四九年以後,石揮在新社會主義中國執起導演筒來,發揮他編劇導演的才能;執導的影片有:《母親》、《關連長》、《天仙配》、《雞毛信》和最為後輩電影工作者談論探討的《我這一輩子》。

熱血沸騰關懷民間疾苦的「石皇帝」,不平則鳴,寫文章也是一把好手;言辭犀利具幽默感,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評論短文,死忠讀者極多。他也發表過小說、散文,戲劇理論等文字,於今讀來仍相當有價值。

這位北方漢子,坦率真誠,經常直話直說;某次他在訪問中拿起《太太萬歲》的電影劇本對記者說:

「這是一個壞劇本,還不如《不了情》,張愛玲的劇本就很差勁。」

石揮屬於窮苦草根大眾的一員,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受盡了人間的嚴酷冷遇,看透了世態炎涼,造成憤世嫉俗、孤傲不群的性格。他曾向室友黃宗江(大陸知名話劇演員)說:「人人都是王八蛋!」黃宗江愕然:「也總有好人吧?」石揮慢騰騰的回答:「那也要先把他看成王八蛋。」

《哀樂中年》刻畫大時代的眾生百態

余生也晚,無緣親眼觀賞「話劇皇帝」在舞台上的絕活兒。卻有幸在香港仔細的看了《哀樂中年》、《我這一輩子》兩部黑白老電影。我對《哀樂中年》特別的情有獨鍾;1948年攝製,黑白片,大導演桑弧編劇、執導,本片經過修復,網上可以看到。劇情內容:

一九二○或三○年代的上海。小學校長陳紹常(石揮飾),妻子早逝,獨自撫養兒女。長子成人後在銀行工作,受老闆器重,是董事長的乘龍快婿,身分地位迥然不同。兒子覺得父親擠電車去偏遠小學校工作,有失他銀行經理的顏面,勸父親在家當老太爺就好。從無到有親手創辦了這所小學,陳紹常實在捨棄不下。昔年好友的女兒劉敏華(朱嘉琛飾演),師範學校畢業來找工作,陳紹常很高興,留敏華在他小學教書。

紹常五十歲了,兒子為父親慶生,大擺宴席,好幾桌麻將。壽星獨自在樓上看書,兒子和媳婦送大禮:在郊區買了塊地,風水好,專為爸爸建一座「壽墳」,百年後的居所已經有了。拗不過兒子一番盛情,紹常把校長職位交給敏華,每日在家中無所事事消磨時間。

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的紹常,老太爺等死的幸福日子,實在過不下去,很想找個工作,兒子反對。他常回到小學校找敏華談心,她建議:「你回來教小朋友呀!」紹常早出晚歸,偷偷在那間小學教書,頗愉快。兒子發覺後,父子翻臉,但紹常這次不肯讓步。學校的某老師,一直暗戀敏華,私下拜訪紹常,請老校長代表他向敏華求婚。紹常銜命與敏華談這件事,卻發現自己和敏華長久工作在一起,相互關懷愛慕之心已深,但是怯於表達,藉這個機會雙方定情,決定今後要在一起。

兒子和媳婦大加反對,這簡直違反倫常,不准敏華進這個家門!卸任老太爺紹常搬回學校去了。敏華、紹常帶著學生郊外遠足,見到一座興建中的「陳氏墓園」,裡面有陳紹常的墓碑。紹常和敏華決定在這個「壽墳」蓋校舍,宿舍,辦小學。新學校上課頭一天,紹常在課堂講課,傳來小孩的哭聲,隔壁敏華正臥床照顧她新生的嬰兒。

平易近人的故事,刻畫出大時代的眾生與社會百態。導演手法純熟,剪接流暢自然,不落痕跡的表達了深意。片中的主要演員經過精挑細選,各顯身手。石揮當年三十三歲,飾演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動作、表情、談吐,一一用心琢磨,近乎完美。朱嘉琛清秀純樸,一顰一蹙,一喜一哀,細膩多情,何其楚楚動人!韓非演兒子,極稱職。

最難忘的是劇中的精簡對白,幽默、機智、一針見血:

「你託我向她求婚,結果她要和我結婚了。」

「你們想的可真周到,已經打算給我入土為安了。」

「中國人是個古怪的民族,對死看得這麼重要,不講究好好的活下去──最寶貴的是中年。」

踏上《霧海夜航》道具船,不知去向

大導演桑弧的編劇導演功力,經得起時代考驗,留下了這部傳世之作。

網上評語:「《哀樂中年》雖然是老電影,但情節讓人震撼,拍攝手法也毫不過時,傳遞的思想很先進,它能吊打二十一世紀百分之九十的中國電影。」評分9.3。

一九五七年,中國大陸厲行反右運動,石揮被劃為右派,受到嚴峻的批鬥。據傳他吻別新婚三年的妻子,給母親匯了最後的一次款,然後告訴朋友:「以後我不能再演戲了。」踏上他未完成的電影《霧海夜航》道具船,不知去向,再無消息。

有人這麼說:「石揮才華橫溢,戲路寬廣,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既注重內心體驗,又精於外在表現,是演技派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藝術家。他的作品歷久彌新,影響了以後好幾代的電影戲劇工作者。」

海峽兩岸年輕的或老一輩的影劇人,很多連石大師的名字也沒聽過。

石老前輩的表演藝術最令我折服;他生動自然,舉重若輕,含蓄內斂卻力道驚人。最傳神的是他的語言,往往是輕聲細語一句話,卻寓意深遠,令人思索良久。

石揮先生的拿手絕活兒傳下來了嗎?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周漢輝/言葉
周漢輝/聯合報
長按退格鍵。空白

取代重複的想法和手法

一首詩便在等你抵達


你重寫詩,樹再落葉

年輪深藏卻運算你通勤

路過不再仰望婆娑的概率


主在雲頂上,與你保持

一輩子的命運距離

觀察你以虛構落實祂


工餘寫過不少窮乏人

寫得生活也窮起來

然後詞窮了


像繁葉掉盡的季節,禿枝

與斗室的壁癌霉漬吻合

你久住其中自有枯碎


清空一室雜物,聲音

動作,而時間才最頑固

在原地收你入住逐你遷出


一處居所,一首詩

比你更富想像力

從後來倒敘你


流離、輟筆,在夜街上

未遇一人,沒有月和星

示意生命的可能,或不能


順沿街燈拐進無尾巷

石牆上餘光雕刻著影子

枝葉茂盛,還搖造風聲


四周無樹,你張望影子由來

像寫詩之始,寫沉重的葉

遭逢身輕的人,同步著地


【剪影】陳偉哲/農夫
陳偉哲/聯合報
日本Osaka Metro車廂內難得的空曠和寧靜。(圖/陳偉哲提供)
我栽植安靜。岔路的安靜、隧道的安寧、陽光的肅靜、時速的清靜、灰塵的思靜我全穩穩種進地面,如一個想當旅客好久了的農夫,眼睜睜看著晝夜拉長車廂內的時光。人潮被擦掉的當下,我迷路幾回仍堅持嚮往抵達地點的勇氣一點都沒消減。世界靜音那刻,我聽得見心跳裡鯨魚在嘶叫,並遊越55赫茲衝破一關又一關的寂寞。從孤獨出生的人,後遺症算不了什麼,要面對眼光的恐懼感著實大過一艘廢棄的遊艇。車廂失落地錯過一些驛站,悲觀之餘體重卻輕了許多,悟出得與失是公平的事。在日本列車一般準時無比,一如預先安排好的生病與死亡,我從容存活,像出口吞沒的票根,我上到地面走入有光的洗禮之後,我不會記得剛才下站的名字,光暈般模糊模糊了。

(本欄歡迎投稿,文長以300字為度,附照片一幀,稿寄:lianfu@udngroup.com)


第十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贈獎典禮暨高峰對談
聯副/聯合報
大獎得主:鍾文音

主持人:陳義芝

與談人:梅家玲、郭強生、楊澤、駱以軍、鍾文音

時間:今日下午2時30分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多功能講堂(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B1)

電話:02-2311-2940

歡迎文友共襄盛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