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如果有天中共發動對台戰爭,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23 第13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如果有一天中共發動對台戰爭,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只是想跟他分手的我,為何最後卻送了命?隱藏在交往背後的連續殺人!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案件
成長讓人有了討厭的人可以原諒,有了親愛的人想要迴避。

新書鮮讀
如果有一天中共發動對台戰爭,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圖/商周出版
書名:《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保護家人、事業、財產,需要評估的情勢,必須採取的行動》

內容簡介:如果有一天中共發動對台戰爭,如何將家人傷亡的危害降至最低?如何讓事業承受的損失減至最小?我們該怎麼做,讓這一天,永遠不發生?

身為父母,年幼的孩子,要由我們保護,避免在戰爭中受到傷害。身為兒女,年邁的父母,需要我們安排,遠離動亂,以安度晚年。辛苦拚搏的資產,不允許在戰爭中崩毀歸零。身為管理者或事業主,減少戰爭風險對事業帶來的損失,是我們的責任。

面對戰爭的風險,我們珍視的一切,要如何守護?

中共能否攻佔台灣、有多少優勢、何時發動侵略,其實可以預判。本書為你採訪請益各界專家,成為你的備戰參謀。當我們正確判斷、規劃、行動,將可以保全家人的未來,更可能永遠阻扼共軍侵略,直到共黨垮台,成為歷史灰煙。

作者介紹:謝宇程 ,主要作者與發起人。台灣公民,40歲,曾關心公共事務但非軍事愛好者,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曾職任於政策研究機構、擔任政府研考單位機要。曾多年撰寫公共課題專欄,散見於商業周刊、UDN鳴人堂、東森雲論等平台。

搶先試閱:〈誰說正義的「國難財」不能賺?─―打造反脆弱護國產業〉

自從開始探討台海戰爭與「守住台灣」的種種課題,不免常常想起幾個問題:

「面對戰爭的風險,甚至有一天萬一不幸發生,我該做什麼?」

「我有沒有盡一份心力的責任?」

「如果有,我該如何盡這份責任?」

好幾次,查閱網路上槍枝射擊訓練課程,但看著相關資料,我卻一直沒有拿定主意、徹底說服自己。

姑且不論我心裡是多麼牴觸殺害另一個母親的孩子;另一方面,我仍然無法確定:在戰爭時,我一個四十多歲的微胖中年人,踏上戰場的意義究竟為何?我戰鬥能力,不足以扭轉戰局;但我的戰死與傷殘,卻足以讓我的家人痛苦終生。

也許在十五、二十年前,我的猶豫會少很多,但不是現在─―父母都超過七十歲、孩子卻不滿五歲的現在。

當主管瞥見我看著網站出神,聽我說出當時的疑惑,她想了一會兒:

「如果真的發生了戰爭,在其中做出貢獻的方式有很多種吧?面對這場尚未發生的戰爭,防止台灣變成戰場,和踏上戰場一樣重要。

你要不要研究看看,各種專業的人,可能透過什麼樣的事業方式,讓台灣更加安全,或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更可能獲勝?」

主管一席話,打開了我思考的新面向。

守護台灣,絕不只是「捨命沙場」一個選項。運用自己的專業,甚至整合事業、產業的力量,會是台灣這樣的科技、商業強國不該忽視的護國優勢。

專家見解

王立第二戰研所團隊

台灣在製造業上有很強的實力,但過去國防產業由軍方主導,發展有限。

台灣不僅僅是晶片,還有許多加工製造的優勢、很強的零組件,甚至供應國外軍隊。然而,在國內卻沒有很好的政策引導和發展,讓這些技術在台灣應用。

台灣很多企業主其實也很願意投入,但軍方態度卻偏向消極,讓許多企業難以找到合作的方式。

中科院或許可以做一些不錯的技術,但要打入軍需產業還有困難,也不適合由軍方自己來做。

軍用科技與民用科技的界線其實是模糊的,台灣廠商若是可以加入,效益會相當大。廠商在國防工業上發展出的技術,也未必侷限軍事使用。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

國防部有《國防產業發展條例》,是目前的主要政策架構。

中科院與漢翔是目前主要的研發機構,還要將民間本身有的技術和能力再納入。

中科院預期將加強技術轉移,將研發後的軍事科技成果,交由民間協助生產。

在戰爭時期,武器研發製造工作都會納入戰時物資生產體系,由經濟部統合調動物資,協助生產。

目前已成立無人機國家隊,認證民間七八家廠商,由民間供應生產,因為各個軍種都相當需要。這樣的模式,也頗值得推廣。

投入護國事業,是「賺國難財」嗎?

2022年8月,知名企業家曹興誠先生提出,要從私人資產中拿出三十億台幣,用以資助有益於「守住台灣」的計畫。

看到此消息的第一時間,我感到相當欣喜,有他的鼓勵,也許更多人將投入守護台灣的事業。而我當時已經在著手這本書的寫作,完全明白守住台灣,太需要更多專業者、團體、企業的加入。

然而,當我瀏覽此消息在網路上的傳播與討論,卻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反應令我驚訝與心寒。

「這下可好,想發國難財的人賺飽飽。」

「我們看著吧,誰見錢眼開,有國難財可賺,就開始熱心救國事業了!」

「那個XXX等好久了吧?終於等到機會了,快去搶錢吧!」好幾個關心國防的專家、學者、作者、團體,都被點名。

我很想要和有上述想法的人溝通一件事:「你有沒有想過,你眼中要『賺國難財』的這些人,以及他們的營利動機,正是『守住台灣』的支柱力量?想靠『不必賺錢、不想營利』的人守住台灣,非但不切實際,而且更是害慘台灣的心態。」

沒有「國難財」的產業體系,台灣是裸身上戰場

讓我們假想一下,如果各行各業,都毫無意圖「藉戰爭謀利」,一旦遇到戰爭,台灣將是什麼樣的情況?

醫藥與耗材廠商完全不想「藉戰爭謀利」,於是完全不依據戰爭發生的傷亡預估,預判戰場傷員將大量需要的藥品與醫材,甚至儲備存貨……會有什麼結果?

其結果是,當戰爭發生時,許多國軍在戰場受傷,藥品與醫材將快速告罄,將有更多原本可以救治的國軍死亡,更多國軍小傷變重傷。

台灣各種科技廠商完全不想「藉戰爭謀利」,於是完全不將其領先世界的自動控制、精準偵測、快速運算技術用於國防科技⋯⋯會有什麼結果?

其結果將是,當戰爭發生時,國軍仍只能使用落後時代的陳舊裝備,所有的科技都仰賴歐美協助。於是,價格又貴,溝通協調又慢,讓國軍陷入不利境地。

媒體、中國專家、戰爭研究者、國際關係學者完全不想「藉戰爭謀利」,於是不製作向大眾溝通的戰爭風險的節目,不出版探討中國現況與前景的書籍、不舉辦關於戰爭風險與因應的研討活動……會有什麼結果?

其結果將是,台灣人普遍對戰爭的風險麻木、對台灣的應戰優勢無知無覺,我們更有可能在中共的恫嚇下做出錯誤的政治判斷,在戰爭的威脅下輕易屈服,情願自廢武功,讓中共控制台灣政治與經濟命脈。

建議指控、貶損、嘲諷他人「賺戰爭財」的人們想想:當台灣沒有任何人在賺戰爭財的時候,我們得到了什麼好處?

什麼好處都沒有。我們只得到一個更無知、更容易被欺騙擺佈、在戰火威脅下更脆弱的台灣。

想像一下,如果告訴藥廠:「願意用你生產的藥救治國軍嗎?要的話,就把藥拿出來,別收錢。」很快,這樣的藥廠就倒閉了,然後什麼藥品都生產不出來。食品廠、裝備廠、軍需供應商、國防相關的知識提供者,情況都是如此:收錢,才能長久經營。

不只要收錢,任何產業都還要賺錢,才可能有盈餘再投資、招募優良的團隊、進行研發與創新,讓其產品與服務愈做愈好。

做軍靴的廠商要賺錢,以及公開透明的競爭,國軍才能有愈來愈好的軍靴。做鋼盔、做子彈、為國軍維修戰車與電子設備的廠商,所有都是如此。

希望護國產業不要賺錢,甚至不要收錢,除了忽略「賺錢才能永續經營、精進優化」,而且忽略了另一個事實:

當護國產業茁壯營利,這不是對全民的剝奪,而是為全民創造更多機會。

我們需要各種有意願「賺戰爭財」的人們,幫助台灣人建立對中國的正確理解、強化對當代戰爭面貌的整體知識、幫國軍補充優質的需求

物資、幫民眾強化因應戰爭的準備,甚至將國防武器與技術國產化……。當上述人們都發了戰爭財,台灣將更加安全,我們的孩子、父母也都將

更加安全。

任何有意願「賺戰爭財」的人們,不是鑽營機巧的小人,是保台護國的英雄。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謝宇程《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保護家人、事業、財產,需要評估的情勢,必須採取的行動》

 
只是想跟他分手的我,為何最後卻送了命?隱藏在交往背後的連續殺人!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案件
圖/時報出版
書名:《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

內容簡介:「親密殺人」不是「約會暴力」,是整個社會必須全力阻止的連續殺人!打開108名受害女性的判決書,揭開隱藏在「交往」背後的連續殺人!這些,都是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案件──

男子不滿前女友拒絕復合,刺殺女友47刀,甚至親吻遺體;拳擊教練分屍女友後輕生;男子攜水果刀闖入女方家要求復合不成,砍殺對方致死……

親密殺人不是突發的悲劇,更不是單一個案──

在被交往對象殺害前,多數被害人已經長期遭受暴力相向,即便鬧上警局,也怕會被報復而撤告。更有加害人在被警察釋放後,重返現場行兇得逞……

只是想分手,卻被愛過的他,在我以為最安全的地方殺害──

加害人總辯稱是她瞧不起自己、她劈腿、她拒絕我,自己才憤而殺人。死去的女性無法再為自己說話,法庭上,只有加害人的聲音嘹亮......

本書根據108件親密殺人案件,揭露隱藏在「交往關係」中的「親密殺人」真相。由於關係親密,多半案發在雙方家中、車內等私密場所,幾乎沒有目擊者,在被粉紅泡泡包裝的戀愛與約會樣貌背後,被害女性往往承受長期深層的恐懼,卻對交往對象的暴力行為束手無策,最後甚至葬送生命。我們該如何察覺警訊,司法機構可以怎麼預防與制裁?透過108位受害女性的真實遭遇,試圖提出這個社會乃至於國家,應該做出的改變。

作者介紹:李周娟 ,14年資歷的資深記者,也是女兒藝琳的媽媽、職場婦女。懷抱著「不想再讓任何一名女性死去」的心情寫各種報導和書籍。目前任職於獨立媒體「IUM」,採訪並報導了「親密殺人」。未來也想繼續深入地講述女性的故事。

作者介紹:李禎環 ,2007年加入Ohmynews,曾任企劃採訪組組長、政治部部長。曾加入「IUM」,目前任職於Ohmynews。截至2021年,韓國的實體和網路媒體超過了1萬家,偶爾會想像若是每一家都能專門深入報導一個問題,也許社會能變得比現在更好。

搶先試閱:〈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我們不知道妳的名字,不知道妳過去有著什麼樣的人生,不知道妳的夢想為何,也無從得知妳曾想如何編織剩餘的二十代青春年華。

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妳是一名二十六歲的女性上班族,對咖啡有濃厚興趣,甚至會去上咖啡師課程。妳在上課時遇見了一個男人,跟他交往了三個多月。那男人總是把妳的手機藏起來,而且不守約定。所以妳向男人提出分手,他卻在妳面前企圖自殺。

最後,妳的生命畫上了句點。

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一切。是法官以殺人罪向殺死妳的那個男人問刑的判決書第九頁的內容。這讓我們對於像這樣寫文章給妳感到愧疚。對不起,無法親自獲得妳的允許,我們對此深感遺憾。

我們搜尋了二○一六年到二○一八年間,「雙方未以法定婚姻狀態交往而後殺人的事件」的判決書,最終找到了一百零八篇判決書,它們是針對使一百零八名女性失去生命的男性所寫下的判決書。

妳的故事尤其在我們心中縈繞不去。二十六歲的妳該有多麼閃耀動人?泡咖啡時又會是多麼慎重呢?在住處安然入眠時的妳,又曾作過什麼樣的夢?我們試著想像妳的各種日常點滴。

和那個男人交往不到百天,用心經營二十六年的生活就此四分五裂。當妳提出分手,那男人卻在妳面前說要自殺時,妳一定很害怕;當那男人直到凌晨五點都不肯放妳回家時,妳又有多恐懼?當那男人把遺書寄給妳的老闆,上頭寫著如果分手就要死給妳看時,妳的處境又有多艱難呢?

妳或許會為自己和那個年長九歲的男人交往感到後悔莫及,或許還會心想,早知道就不要上什麼咖啡師課程,我們很擔心妳會怪自己「沒有看男人的眼光」,但這不是妳的錯,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只是我們仍免不了去設想「假如」。當男人寄出遺書時,當男人不放人時,假如有人能伸出援手的話……假如警察能介入,把那男人從妳身邊拉開,假如能把置妳於死地的種種「前兆」都清除掉,或許妳就不會離開了。

假如真能如此……二○一八那年是二十六歲的妳,今年應該二十九歲 了。搞不好妳會為了即將邁入三十大關而徬徨失措,或為了追尋其他夢想去進修,過著理所當然的每一天。偏偏少了那些「假如」,妳無法迎接三十歲的到來,這讓我們耿耿於懷。

當約會添加了暴力,玫瑰色的戀愛隨時都可能轉變為血色,我們認為,「約會」這個字眼並不足以形容這種飽含痛苦與死亡的事件。這是「親密殺人」,所以我們以此命名。二○二○年十一月,我們於OhmyNews刊登的《親密殺人》深度報導,引發了熱烈迴響。

這不是「約會暴力」,它絕對不只是以暴力作結。在暴力的盡頭,是以殘忍手法致人於死地。我曾被勒住脖子,被人以刀相逼。我需要一個能夠揭露其嚴重性的字眼,那並不是一般的「約會」,也不只是「暴力」。我希望往後大家不要再使用「約會暴力」這個詞,而是使用「親密殺人」。──Twitter @winterain***

「親密殺人」這個詞非常精準,足以引起警覺。我想要捍衛女性的生存權,捍衛生命不受威脅的人生。──Twitter @DND***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李周娟,李禎環《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

 
成長讓人有了討厭的人可以原諒,有了親愛的人想要迴避。
圖/有鹿文化
書名:《明天還能見到你嗎:You only live once and once and once.》

內容簡介:寫了喜歡的東西、明天可能棄如敝屣。但喜歡就是喜歡過。謝謝今天的世界,我們曾經在這裡。

本書是許瞳「現在進行式青春三部曲」最終部。首部曲《裙長未及膝》寫十六歲台北女高中對未來的想像;二部曲《刺蝟登門拜訪》聚焦大學新鮮人的主題;做為最終部的《明天還能見到你嗎》,則在疫情的時代脈絡下,思考離開學生身分、面對未來、該如何活著……千禧世代的切身與認同問題。

身為網路原生世代的許瞳,以青春與城市書寫為切角,穿越虛擬、踏出房間、回到真實世界,她記錄家庭、自我與同世代青年的故事,輻射至社會上隱而未現的他者,以及在世紀疫情席捲之下,被籠罩在暴風圈內的青春紀事。

成長讓人有了討厭的人可以原諒,有了親愛的人想要迴避。

生活不是寫作的材料,但寫卻是她活著的證明。

明天還能見到你嗎?或許故事中你能看見自己。

「文學不能助人找到真實,只是打出一把鑰匙,重返當時其中一人的房間。在這個故事裡,鑰匙通向我這版本的世界。如果你順利登入,我會在裡頭歡迎你:幸會幸會,很高興你發現這本書。」——許瞳

作者介紹:許瞳 ,一九九九年生。寫作始於北一女中人文社會班。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倫敦大學學院(UCL)MA Digital Media: Critical Studies 畢業。

出版華文圈「十八歲以下」創作者作品,關注年輕世代的青春書寫。曾任紀州庵文學森林、臺灣文學基地駐館作家。曾於 TEDxYOUTH、《聯合報》年度女性專題等場合公開演講。書評、散文作品及影評見刊於《聯合文學》《幼獅文藝》及 BIOS MONTHLY。

搶先試閱:〈自己的房間〉

以前我會說︐你想進來嗎?現在我改問︐你想跟我開房間嗎?

在網路滑到英文梗圖︐是一張情侶對話的聊天截圖︐A說:「寶︐我需要一點空間(space)︒」B在深夜回了一個:「I」︐過了一年再回一個「love」︐再一年︐「you」︒我笑好久︐笑著笑著卻哭了︒

Space一詞多奧妙︐既表空間也表時間︐不像中文僅能擇一表之︒戰爭時我們「用空間換取時間」︐分手時我們相信「時間能淡忘一切」︒仔細想來︐是語言把空間變成時間再變回來︒班雅明覺得作家是一種工程師︐有權用語言建設世界觀︒這感覺好好︐我也想當作家︒

我在渴求個人空間的青春期︐崇拜班雅明︐還愛慕吳爾芙︒所以在還沒理解脈絡︐只求�˙X與理想的年紀︐便把他們的話當IKEA型錄讀了︒於是當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說:「門上的鎖意味著獨立思考的能力」︐十五歲的我如獲天�ㄐG稿紙是門︑筆是鎖︒我用語言造空間︐把時間放進去︐哪邊不用了便出外採集狩獵︐還未釐清寫作建造的堡壘能為誰帶來什麼︐只是不斷砌磚堆土︐把真實世界的可觀可聽謄寫進來︒

十七歲︐我寫了第一本書︐誇口要為「我們的世代」打造迪士尼樂園:把無聊生活寫得五光十色︑邀請友人入園穿上可愛布偶裝︒我得意洋洋︐時間在文字的樂園裡是不會流逝的︒砌好寫作的房間︐給讀者一把通往那裡的鑰匙︐自信誰都能在裡頭找到記憶的仿真品︒可能就像玩完六福村急流泛舟︑渾身濕透離場時︐在門邊的電視牆上看見自己下墜前的搞笑特寫︐還可用台幣兩百元買下護貝照一張︒

會這樣比擬︐是因為小六那年畢旅︐有幸在六福村與愛慕的男生同舟︐離場時我真的買了一張那樣的落水照片︐還變態惺惺把它壓在學校桌墊下︒有天同學在教室感性閒聊︐我趁氣氛曖昧向他指著照片:「你看我們︒」男生回我:「我好醜︒」

寫的人一廂情願︐卻忘記被寫的人有權被遺忘︒

遺忘與記得是等重的︐寫或不寫比文彩更費工夫︒二○一一年西班牙發起公民運動︐控訴Google在搜尋目錄任意留下利害關係人的活動軌跡︒十年前房屋遭法拍的男子︐因為有案在身︐至今求職困難︒就像搜尋引擎︐寫作起初是為了幫助失憶遲緩的自己︐找並且引用生命中深刻感念的事情︒並非每句說出口的話︐都有被轉錄的必要︒

我的第一次寫作公開後︐掌聲固然有︐抗議聲也多:小學暗戀的男同學相隔十年︐才莫名其妙地從書裡接獲告白︔被我寫成傲嬌學霸的國中同學︐抗議書中側寫有違他的自我認同︒甚至事隔幾年自己重�ㄝ悜�︐也羞赧發現當年的超經典成了黑歷史︒

於是玻璃心如我︐又感覺挫折:文字終於使我感覺在場︐難道書寫必定使人受害?算了算了︐那都不要寫了︒友人與我討論寫作瓶頸︐聽到這裡︐突然想起我是獨生女︐「你是否常感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這麼一問︐腦袋突然閃現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片末畫面:孤守空巢多年後︐男主角走進家中舊房間︐氣急敗壞發現妻子離去後︐所有珍寶仍完好無缺擺在裡頭︒啊︐原來自我中心的意思是︐感覺世界只有自己︐或者只有自己可以感覺世界︒

不久前我離家住了一陣子︐不寫作︐但有了自己的房間︒

那陣子︐我時常思考第一人稱敘事的必要性:倘若不曾呼風喚雨︐平凡小民的一己之事有何可看?但挪用他人之事大做文章︐是否是一種生命的剽竊?想通以前︐我不敢素顏出門︐甚至不敢回家︒我閉門焚香︐通靈班雅明和吳爾芙:欸︐如果我寫不出那個所有人都如獲天�ㄙ漸@界︐故事該怎麼演下去?

班雅明說︐把你手裡那只塞滿廢紙的行李箱丟了︐回家看看吧︒於是我搭上北向的公車︐在深夜巷口遇見我爸︒我向他揮手︐他提著兩大包︐視線穿過我腦門︐三秒後才對焦我臉上︒久別重逢︐我準備發表和解的演說︐他皺了下眉頭說︐我要倒垃圾︒感覺北爛︐我們沒有話說︒時間不曾靜止過︐可是這不就是活著的感覺嗎?

寫之前︐有想過說出來嗎?這是常識︐但我直到現在才理解︒

吳爾芙說︐別再逛宜家家居新店店了︐世界不是找個房間找個人︐進去牽牽小手就好︒你會無話可說︐你會掃地出門︒外面還有很多很多的房間︐或者沒有房間︒

⏩⏩閱讀更多 有鹿文化 許瞳《明天還能見到你嗎:You only live once and once and once.》

 
和平島時空旅讀 大航海時代的遺跡與榮耀
和平島,在尚未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以前,實則包含著舊名為「社寮島」的本島「和平島」,與兩座離島「中山仔島」、「桶盤嶼」。橋梁尚未興建的古代,位置堪稱遺世而獨立。然而,因著為大海包圍,在仰賴水運的往昔,也擁有了四通八達的優勢。獨特的地理條件,讓它有了許多空前絕後的「第一」。

「刷代幣」英文怎麼說? 認識常見【搭乘公交】實用英文
搭乘公共交通是一種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方法,當然在這之前也需要一些計劃和準備!在旅行前,建議可以先研究當地的交通系統,了解購票方式和交通規則。快來認識旅遊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會的實用英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