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回饋佛陀故鄉 高山礫地長出新教室


【財經快遞】內容來自最具權威財經新聞報「經濟日報」,詳細報導國內外財經、產業新聞,及專題報導。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04 第39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大愛無形,卻有溫度
證嚴上人專區 宏觀天下 造福無量
慈濟脈動 高山礫地長出新教室
焦點專欄 環保怎麼教?
大愛無形,卻有溫度
霜雪落下,靜靜地覆蓋了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的穴水町,白雪點綴在古宅巷道間,此際正是盛產蘋果、高麗菜、白菜、蘿蔔的季節——北國冬日景緻,為旅人所嚮往;但在元旦芮氏規模七點六強震後,奔赴而來的是日本各地的醫護人員、救災人員,部分人力集結在公立穴水綜合醫院,而他們也成為慈濟志工關注的一群,自元月十三日啟動的午間熱食供應服務,從排隊取餐的人潮、要求續盤和主動合影的舉動,看得出來這頗具臺灣口味的日本料理,著實贏得人心。

然而鏡頭轉向另一面,來自東京與大阪等地的慈濟志工,要在停水的災區、陌生的廚房設備中料理出一餐數百人份量,常常在攝氏零度以下低溫中被逼出冷汗,甚至忙到午後三點多才以泡麵果腹。

日本政府的救災動員頗具系統性與組織性,例如取餐人員身著的背心,清楚標示著來自的區域和專業的身分,各功能一目瞭然。也讓人思考,慈濟人在災區發揮什麼功能?或許可以從一個小地方說起。元月十七日午餐菜色是什錦野菜味噌蓋飯,掌廚的志工認為應該要有多一點熱湯汁,會讓領餐者暖胃更暖心,機動的師兄立刻開車去找水。愛是無形的,但從一碗熱食,可以感受到愛的溫度。

《慈濟》月刊將連續兩期追蹤能登震災慈濟救援故事,本期也特別來到佛陀的故鄉,記錄志工跨年之際的忙碌行程。這段時間,全球慈濟人在各自的國度進行歲末祝福,其中較為特殊的場次,當屬佛陀出生地「藍毘尼」與開悟地「菩提迦耶」了;前者位於尼泊爾南部、後者在北印度境內,都是知名的佛教聖地;尤其在菩提迦耶的歲末祝福,今年是第一次。

近兩年來,星馬、臺灣志工長住或接棒投入,著力於確保基礎教育及提升婦女自覺。對習慣種姓階級的當地人而言,身著藍衣白褲的外國人入境安住,一視同仁地領著他們培訓謀生技能、提供醫療服務、救濟貧病弱勢、鼓勵美好價值等,是那麼地教村民難以理解;然而誠意動人,為務農而輟學的孩子們,一個個重新穿回制服、背上書包返校讀書;婦女們一位位勇於走出家門,學習縫紉與編織換得收入。從他們的歡顏中,再次感受到愛無形,卻看得見影響力。

宏觀天下 造福無量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千嬌萬態破朝霞)
能生活在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的地方,

要對自己說:「我很有福!」

能與天下這麼多好人同心付出,

合力開闊大愛,這更是福!

元旦下午,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六強震,看到新聞畫面,搖晃非常嚴重,居民也受到驚嚇;不久後,日本慈濟人視訊連線報平安,大家在東京的會所會合起來,了解災情,盤點物資;找到可以走得到、手伸得到的災區後,就開始準備熱食,在寒冷的天候中,盡量讓當地人有熱熱的東西可以吃;大鍋飯熱騰騰,大家歡喜感恩,原來素食也這麼美味。

及時動員,飯菜暖胃,保暖的環保毛毯也準備好,慈濟人盡量做得周到。哪�埵釣a,慈濟就承擔起責任,全球慈濟人都是後盾;還要把人呼籲起來,不是勸募錢,最重要的是勸募人,一起發菩薩心做好事。

慈濟即將要一甲子了,一念無私的大愛,從第一步開始,步步踏實走,同一心志會合起來,時間成就了志業。不要輕視小點滴,也要重視開路的第一步,常說:「一粒米中藏日月。」一粒米隱藏著「日」與「月」的功夫——撒稻種、育秧苗,耕犁、插秧、挲草、成稻,要用多少人的功夫?要歷經多少時日?還要陽光與水分,缺少任何一項因緣都不可。所以人人要把握因與緣,因緣會合,還要結合人力,才能成就一切。

一切都在時間中成長,也在時間中不斷地消失。對我來說,的確也是時日已過,體力、生命力衰退中,是必然的道理,所以總是把握時間。常常提醒自己,坐著也要趕快挺身一下,自我警惕「不能彎下去,彎下去就老了」,再自我提醒「抬起頭來、提起精神」,多聽聽大家的分享。

十二月從花蓮出門,每天在每個地方聽菩薩們回憶溫馨的故事;感恩資深菩薩,總是陪伴在師父身邊,幫助師父愛護著慈濟;不只是自己發心,還廣傳慈濟菩薩法,接力廣邀菩薩進來,為天下人間完成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五十八年來,要關心的地方不斷擴大,需要的人力就增加起來。

師父愛很多人,大家代替師父去愛很多人;師父向大家感恩,每一位也要代替師父相互感恩。人人這分愛合和互協,愛從小小的地方開闊再開闊,這樣的世間就是菩薩淨土。

聽人人的分享,我也很讚歎,我雖然年紀這麼大了,還有很多事情不曾看過、不曾聽過,不懂的事情很多,原來自己是那麼渺小。社會在進步,也有學不完的方法,不要認為自己懂得很多,但只要用心,就能看見天下;也要愛護在我們周圍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盡一分心力。

時時培養這一分愛心,見人愛人、見物愛物,所愛的不是占有,而是開闊心胸包容一切。善解無煩惱,包容無是非,別人對我們有批評或毀謗,總是自我檢討有否過失?有沒有因為貪求自己的利益而造成了別人的損失?自我盤點,問心無愧,沒有虧欠於人,就不要有煩惱,輕安自在。

愛惜天下萬物,關懷孤老無依,不是我們給他們多少,能付出的人是有福的人,我們因此提升生命的價值,所以要用感恩心去疼惜他們。當我們的糧食飽滿,三餐無虞,要想到沒得吃的地方;能生活在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的國度,也要對自己說:「我很有福!」有福還要再造福,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大家會合起來,成為大福大量。

每一天睜開眼睛,我總是感恩,感恩昨天平安,讓我安心好好睡著;感恩昨天的人、事、物,讓我很滿足,準備迎接祥和的今天。一大早睜開了眼睛,靜靜地聽,好像聽到極微音;心境靜下來,就能聽見靜中的極微音,聽見天地之間的天籟之音。心無雜念,只有感恩;寧靜平安、平安寧靜,這是福中人才能享受得到。

菩薩廣度眾生,用愛普濟人間,這是我們人人的本分事。能與天下這麼多好人共同一心付出,造福的快樂會讓人感覺時間過得那麼快,而且心得滿滿,彼此充滿法的歡喜,這真的是福!

高山礫地長出新教室
資料提供.吳南凱(新加坡慈濟志工
攝影.洪德謙(新加坡慈濟志工)
尼泊爾西部山區將那攸小學(Shree Jana Yuwa Primary School),校舍旁空地上十多人忙碌著,鎖緊框架、組裝組合板,冬季風雪就要到了,孩子們的教室不能耽擱。

尼泊爾西部卡那利省賈加柯特縣(Jajarkot),二○二三年十一月三日發生芮氏規模五點六強震,造成一百五十七人罹難,是二○一五年以來死傷最嚴重的地震。民宅、學校損毀嚴重,三百多公里外的藍毘尼志工趕抵勘災。

這�堛滌狎鴞a質和位於平原的藍毘尼有很大的不同,到處都是石頭;村民就地取材,以石頭建房,志工在此也看不到藍毘尼鄉間常有的茅草或土牆屋。考量師生在露天空地上課,志工決定興建簡易教室應急;由於校方會在原址興建永久校舍,志工使用組合屋,將來可以輕易拆卸或轉移到他處,地上也沒有鋪設水泥,而是採用水泥板(cement board)鋪地,便於日後拆遷。

山區資源缺乏,建材從藍毘尼慈濟據點運來,組裝人員在災區就地招募,村民在慈濟營建志工教導下很快上手,以工代賑的收入也讓受災的他們能夠溫飽。

在他鄉跨年趕工

從二○二三年十二月三日興工,志工在災區跨年;藍毘尼團隊也沒有閒著,營建志工如火如荼趕建簡易教室模板,備齊門窗、牆板等建材,在新年第一天,就交付卡車運往災區。

慈濟共為五所學校搭建三十間教室,庇蔭一千七百位學生;馬來西亞志工張�曭L以設計圖說明,教室屋頂最底層是三夾板,中間海綿,最外層是鋅板,可以隔熱、隔音。「我們採用比一般組合屋牆壁更厚的十公釐牆板,避免小朋友跑來跑去造成破損。」

教室啟用,志工送上課本教材,還帶來藍毘尼慈濟職訓班學員製作的手工皂、絨線帽分送。張�曭L說:「我們要感恩藍毘尼的以工代賑志工,初步組裝,把框架燒焊好才運送到災區;山區路況不佳,卡車半途還需改用拖拉機運載。」有些學校甚至動用拖拉機都無法到達,百位村民接力搬運建材。

元月中旬,山區氣溫在攝氏零度徘徊,曲貝尼中小學九間簡易教室已全數完工,第一段援建任務結束,後續將再搭建四間簡易屋做為學校宿舍。已有幾位發心又肯做事的村民,是慈濟在當地的種子;元月四日,他們千里迢迢來到藍毘尼參加歲末祝福,此刻已是一家人!

環保怎麼教?
撰文•李秋月 插畫•鍾庭嘉
問:我想和學生分享環保的重要性,但家長希望我花多一點時間提升考試成績。兩者該如何取得平衡?

答:教育的目標在培育五育並進的學子,國高中師生的確有升學壓力、進度壓力,但環境教育之路雖迢迢,不教、不落實,地球公民馬上會自食惡果。

如何在提升升學考試成績與分享環保的重要性之間找到平衡?老師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善用影音資源

一堂課挪出五分鐘,師生共同觀看簡短的環保影片,既不會影響上課時間,還能增廣見聞。

我最喜歡用大愛電視的公益廣告,還有些學術機構或環保團體製作不少發人深省的影片。記得和學生共同觀看一隻北極熊躺在漂浮的冰上,隨著漸漸往下沉的冰山,北極熊揮著手輕柔地唱著:「時間到了,我必須要和你說再見。」最後北極熊和冰山慢慢沉入海底……沒有血腥、沒有大聲疾呼,有的只是令人窒息的不捨!

學生A先發問:「老師!我們可以如何救北極熊?」學生B問:「現在還有多少北極熊?」我要他們回家先查資料,隔天再分享所得。

第二天他們分享時,提到茹素可以減緩地球暖化,北極熊就有家可以住;有人分享:「由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關係,北極暖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四倍。」還有人說:「從一九八○年代以來,位於加拿大最北的邱吉爾鎮,北極熊數量下降了近一半。」這些環境現況讓學生開始有意識地減少葷食,環保種子在他們心中悄悄生根、發芽。

體驗才有體會

我發現小學環保教育做得很好,也很落實;到了中學,老師不再推廣,成了環保的斷層。

有時因為趕課程進度,不允許看影片的時候,我就發短文讓學生看,兼寫心得,既能增加常識也能練習寫作文的手感。

幾年前《二○一二》這部電影上映時,我鼓勵學生們去觀看;不久,在《國語日報》看到莊曉明先生的佳作〈自然的浩劫〉,馬上印給學生寫心得;其中一段話幾乎每位學生的心得都會提到:「健忘倒是成了人們形成累犯的最佳藉口,上蒼點不醒愚昧的人們,只好藉由毀滅性的力量來警告,一次又一次的異常天候,一件又一件的災害……」

藉著這樣的短文,學生開始省思:「人類對地球做了哪些可怕的破壞?」「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節能減碳?如何做到不破壞生態?」

為了加深學生環保觀念,我曾利用假日帶著學生和家長到公園撿垃圾、到壽山淨山,學生回來的心得滿滿:「很多居民亂丟菸蒂,今天我撿了上百根菸蒂。」「有人把沒喝完的飲料罐塞在樹枝中,導致我們要爬樹去撿,還灑得同學滿身臭味。」「這麼美的壽山竟然到處都是用過的衛生紙、垃圾袋、飲料罐,我們要站出來疾呼『愛地球,人人有責』。」

因為親身體驗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少用免洗碗筷,出門自帶環保杯;看到同學喝飲料會相互提醒:「喝完洗乾淨,再丟回收桶。」

現代人生活變遷快速,環境問題如影隨形逼近,推廣環保是刻不容緩的事。就算在升學壓力之下,當教師的我們只要善用短片、文章等資源,就可以效益良好,讓下一代幸福、快樂地繼續活在藍色星球;我們也要堅持利用時間推動環保,盡一分地球公民的責任!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87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