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受不了情緒壓迫提出分手,男友卻威脅要自殺,錯的,難道是我嗎?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03 第12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揭露中國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筆桿子:如何有效宣傳?
絕不結束的不幸!受不了情緒壓迫提出分手,男友卻威脅要自殺,錯的,難道是我嗎?

新書鮮讀
揭露中國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筆桿子:如何有效宣傳?
圖/時報出版
書名:《和諧社會:中國,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內容簡介: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魯迅。「今天的奴隸們大多不認為自己是奴隸,而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集體、忠於國家、忠於黨,唯獨不提忠於自己。」─—中國網路作家慕容雪村。「在這片天空日月忠誠地守望……網絡強國,網在哪光榮夢想在哪。」─—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過去,我們總想像極權國家比較落後,只會使用暴力威嚇跟特務偵察。但今天中國的發展突破了西方人的想像。中共對於高科技的發展十分狂熱,除了促進經濟發展之外,更重要的,它可以在「和諧社會」的願景下,全方位控制人民的言行、乃至於心靈,而它的高科技統治體現在幾個方面:

網路:二ま二一年年初,中國網民首度超過十億人。二ま一七年十一月,騰訊超越臉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群媒體企業。

大數據整合:中國行動支付的市場規模於二ま一七年已達十七兆美元,連乞丐都會請你掃碼救濟他。

監控設備:根據世界各大城市的監視器數量顯示,排名第一的重慶有兩百六十萬台,平均每千人有一百六十八台,排名第二的深圳每千人有一百五十九台。

人工智慧:監視攝影機生產廠商透過政府相關單位,除獲得了五億張人臉的數據,更可辨識出十五億張臉孔。

社會信用體系:每個人民的行為都會被即時記錄,成為經濟、社會和道德各領域的積分,政府也會依此實施獎懲。

這些情節既如科幻電影,又像恐怖電影。問題在於,透過大量審查信息思想控制和扭曲事實,它會塑造出思想僵化、容易控制的新人類。其次,它會剝奪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空間。最後,這些科技化、數位化的控制手段越有成效,其他國家就會紛紛起而效尤,進而威脅民主社會的穩定性與價值。

當今,中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發展有成,但政治上卻重返一人獨裁,從根本上打造完美的獨裁國家。本書作者馬凱擔任中國特派記者十多年,一路看著中國人從網路獲得公民討論的權利,又見證國家設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社會監控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麻痺了人民的自主性與批判性。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他廣泛詢問一般民眾對於數位威權的感受,也深度採訪中國新創企業的主管、黨組織的各級幹部,讓讀者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利用科技手段大幅提高專制獨裁效率的中國樣貌,並提醒世人,歐威爾筆下的全方位監控國度即將降臨,人民的一言一行都將在不知不覺中無所遁形,然而我們甚至感覺不到監控,因為國家已經把監控深植於人們的大腦之中。

作者介紹:馬凱,一九六五年生,在慕尼黑、西安和台北就讀漢學。一九九七年起擔任《南德日報》駐中國記者,二まま五年到二ま一二年改派土耳其後,二ま一二年又重返北京。他在二ま一八年離開中國,目前是《南德日報》駐北歐記者,負責報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情勢。

搶先試閱:〈筆桿子:如何有效宣傳〉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並且還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新華網,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

對中共來說,日常可見的宣傳是主要的統治工具。若你以為那些看起來空洞甚至荒誕的宣傳沒有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它們的確很粗糙,但效果卻出人意料的好,更重要的是無所不在。

在習近平掌權前幾個月,全新的海報鋪天蓋地出現,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就突然被貼滿數百公尺長的文宣。這些海報色彩繽紛,給人感覺特別活潑,許多設計概念都是來自於傳統民間藝術和農民畫。

習近平上台後,北京的公共空間被全面覆蓋,而我正好見證到整個過程。一夜之間,整座城,不,全國各地都貼上大面積的彩色海報,乍看之下跟過去數十年不變的紅色條幅標語差別很大。有些讚揚習主席的「中國夢」,有些按儒家倫理要大家「對年長父母孝順」,不過大部分都是老掉牙的標語和歡樂的圖片,勾起人民對共和國早期的回憶:「歡樂的人民」(感謝黨)和「富強的中國」(感謝黨),連雞鴨也一片「和諧」(感謝黨)。跟其他的宣傳手法不同,這些海報的壽命長達數年,到我寫本書時還在,它們定期更新並佔領工地圍欄和社區圍牆。最近,這些題材登上了中國國航,每次起飛前,機上的娛樂節目都會提醒乘客,不要忘記服從長輩等傳統美德。宣傳海報的數量變多了,不久前還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明顯減少,從中國的城市街景消了。權力再度展示顏色,城市空間又變紅了。

海報鋪天蓋地的出現,一開始讓許多人感到驚奇,後來乾脆當作沒看到。有些人

則感到困惑,如作家慕容雪村。他說,有次他遇到當黨幹部的老同學,於是問對方知

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代,真的還相信這些陳腐的標語能打動人?對方回說,這些海報

當然很蠢,「但是不要緊」,然後解釋真正的理由:「我們可以將這些蠢貨貼滿全部牆壁,你行嗎?」言下之意是「我們行,你周遭的世界都屬於我們,我們貼滿你的天和地,你只不過是受我們恩惠的過客」。上面寫什麼不重要,壓倒性的展示才重要,美國加州大學政治學者黃海峰稱之為「硬宣傳」。根據他在中國的田野調查,這樣的宣傳效果可能不如所願,反而讓「人民對政府的觀感變差」,不過依然可達到目的,「展現國家權力和減少人民抗議的意願」。

十四億中國人活在黨的指示下,並被灌輸忠黨的思想。從幼兒園的數數歌和愛國歌曲開始,到了中小學有必修課程,政府單位、大學、國有企業員工每週五下午也必須上思想政治課,探究「習近平思想」最新的發展。農民從農村牆壁上書寫的大字讀到這些口號,城市人在街道的公告欄、樓房和天橋懸掛的紅布條也可看到。甚至在有些城市,計程車車頂的LED跑馬燈也一次又一次播放黨最新的標語:「不忘初心!」黨的宣傳也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以及近年為了「紅色旅遊」而擴建的革命遺址,那裡滿是受到吸引前來的學生、工人和公司員工。此外,宣傳也全面滲透到廣播、報紙、網路、電視和電影中。

二○一二年十一月習近平當選黨主席後,媒體的活動明顯受到壓抑,新聞自由空間緊縮,太固執己見的總編輯和記者被解僱,有些人甚至坐牢。

二○一六年年初,在禁止黨幹部進行「不適當」的討論後沒多久,習近平發動一個全面整肅媒體的運動。他訪問一些重要媒體的編輯部,只傳達一個訊息:今後所有媒體必須「姓黨」,沒有例外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新華社隨後評論:「重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北京給外國人看的英文宣傳報紙《中國日報》指出,媒體必須恢復人民對黨的信任,尤其在經濟成長放緩的此刻。黨媒坦率點出領導人非行動不可的真正原因,即許多中國人對中共和它的宣傳不信任。《人民日報》指出,社群媒體興起讓鴻溝擴大,「繼續下去將削弱黨領導的合法性」。習近平與黨尤其要求編輯部做到一件事:傳播「正能量」。

整肅媒體的工作如今已大功告成,像《南方周末》這樣敢言的報紙現在都不敢出聲。沒有被辭掉工作的記者,許多都改行了,在他們的勇敢獻身下,中國的新聞業曾經曇花一現。羅昌平當年是全國最知名的調查記者,其報導曾讓一名局長落馬,但後來他被任職的《財經》雜誌冷凍,只好選擇離開。他說,以前還在《財經》的時候,採訪到的資料有百分之九十可以公開,但現在只剩下百分之十,而且這還是中國最自由的媒體。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馬凱(Kai Strittmatter)《和諧社會:中國,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絕不結束的不幸!受不了情緒壓迫提出分手,男友卻威脅要自殺,錯的,難道是我嗎?
圖/平安文化
書名:《有毒關係:獻給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斷絕關係的你》

內容簡介:你不想要的關係,沒有也沒關係。你不想失去對他們的愛,所以忍受著各種痛苦和不合理,想著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改變——但這種魔法般的事,絕對不會發生。

不夠優秀的我,面對父親日復一日的言語暴力,繼續忍耐才是「孝順」嗎?為了照顧家庭,我放棄升遷機會、私人時間,家人卻都當作理所當然……多次受不了情緒壓迫提出分手,男友卻威脅要自殺,錯的,難道是我嗎?主管看我不順眼每天找麻煩,辦公室閒話四起,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為了改善與親近之人的關係,你付出了努力、犧牲了自尊,情況卻毫無改善,只能墜入無止境的自我懷疑,這樣的你,可能早已深陷「有毒關係」之中。

「有毒關係」是一種生病的人際關係,它會蟄伏於親子、職場、婚姻、婆媳等我們最常見的生活情境中,逐漸吞噬你的心理健康,無法靠著溝通或忍耐改善,只能選擇徹底斷捨離。

這本書將帶你詳細解析有毒關係的徵兆、階段、困境,釐清你的情況,並找出最適合你的解決方式。當你不幸碰上「有毒關係」,你可以選擇睜大雙眼,識破那些讓你自我懷疑的話術和技倆,保護自己,拒絕那些不夠格的人進入你的內心。真正愛你的人,現在就會愛你;不在乎你的人,你也不必跟他有關係!

作者介紹:權純載,精神健康醫學科專科醫師,曾於首爾大學醫院盆唐分院參與過語意記憶網路資料庫與詞萃取演算法開發、失智症患者認知復健訓練與評分的應用程式開發等。現為仁川世宗醫院(前身為Mediplex世宗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主任兼失智症認知復健中心主任,並於2022年開設「你的身心健康診所」。

搶先試閱:〈絕不結束的不幸——有毒關係〉

「我看不到任何希望,我這輩子應該就注定要過這種日子了吧。」

這位疲勞、患有慢性憂鬱、自殺傾向症狀的四十多歲未婚女性,她的這番話使我內心感到沉重。我開的處方能幫助她改善失眠,平息她偶爾爆發的情緒漩渦,但她內心的痛苦並未獲得根本性的好轉,她仍舊感受不到自己的人生有任何希望與生機。

她是工作穩定的公務員,年薪雖然不多,但足以讓她過上滿意的生活。她擁有充分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因此也能和他人維持著不錯的關係。為了自己的目標,她認真努力,交辦的事也盡責完成。任誰看來,她都充分擁有幸福的資格。

她的問題在於身處的環境。她是一男一女中的老大,是韓國典型的長女。父親因為意外英年早逝,於是她從高中開始便擔當起家裡的支柱。她的人生並不屬於她自己,不存在青春期、叛逆期,或是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妳要趕緊站穩腳步,在經濟上協助妳弟弟才行。」因為母親的這番話,她將青春和戀愛都拋到腦後,找到安穩的工作變成她唯一的人生目標。然而,她的工作還沒完。弟弟第二、第三次重考的補習費,都由她負擔;弟弟考上大學後,想要她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語言進修和創業。那筆創業基金是由母親貸款來的,而母親的貸款理所當然由她來付。

事情發生在弟弟結婚前幾個月的某天。母親一向不太在意她的婚事,所以不斷推遲,或對她帶回來的每任男友都感到不滿意和反對,但卻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弟弟的婚事。母親興奮的樣子讓她很不是滋味,雖然當下她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不過母親的下一句話就讓她爆發了。

「妳爸爸不是有留一間公寓嗎?我打算把那間給妳弟當作新婚房。好歹我們也是男方,有間房給親家看比較體面。」

感到氣憤的她,問母親要搬去哪裡住,她的母親馬上理所當然地回答:

「我?去住妳家就好啦,反正妳看起來也不想結婚。我們母女倆就像朋友一樣一起愉快地生活、一起變老吧。」

她這次再也無法忍受了。她這輩子都把自己的一切分享給家人,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表達出反對意見,換來的卻是母親瞬間扭曲的臉與惡言,以及那把自己所有的機會與金錢,像插上吸管一般吸乾的弟弟投來的無情無義,諸如「不孝女」、「貪心的女人」、「我是怎麼把妳養大的」、「姊姊為什麼要讓媽媽那麼辛苦」等指責。更讓她感到氣餒的是,他們好像要把她身邊的人際關係也都毀掉,母親說她的改變是她現在交往的男友造成的,或說她去(她母親口中的)精神病院只學會一些糟糕的東西。

幾個月過去了,沒有什麼不一樣。她父親留下來的公寓變成了她弟弟的新婚房,她母親搬去和她一起住,交往的男友因為母親的反對分手了,她今天也過著不是自己的人生。她的家人對她毫無感謝之意,也不覺得有所虧欠與愧疚。她在外是有能力的公務員,在家卻沒有追求任何權利與幸福的資格。無論她如何探索自己的心靈、得到多少他人的安慰,只要她在這個環境裡,不幸就絕不會終結。

我們相信所有人類都是自由的,但事實上人的心靈很容易受到環境壓迫。對身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而言,環境就是人與人的關係本身。我觀察了許多那些身處於永無止盡不幸中的人後,明白了一件事:他們的身邊都有著有毒關係。在那樣的關係中,心靈再堅強的人也會變得無力、失去追求幸福的本能,最後連脫離的想法都失去,只能癱坐著痛苦呻吟。令人意外的是,這種關係並不是由詐欺犯、強盜等有犯罪傾向的陌生人所引起的,而是由一起生活、關係親密的家人、情侶、朋友、同事等造成的。

只要身邊存在著這樣的關係,人類就絕對看不見自己的內心與欲望,而會選擇放棄去擺脫痛苦,消耗所有的希望與活力來解決他人的低級野心與一時的匱乏。這種關係就像劇毒物質或細菌一樣,扮演著破壞人類心靈的角色。我稱這種在人類心靈上具傳播毒性的關係為「有毒關係」(Toxic relationships)。

有毒關係隱藏在其他正常關係之中。主導有毒關係的人,會把正常關係中某種程度的衝突與傷害當作藉口,進而主張這種反常的關係是正常的。他們將偽裝成愛的殘暴與掠奪,和包裝成集體意識的瘋狂指責與侮辱,縮小成普通關係中經常發生的衝突,反而視被犧牲者或反抗者為有問題的人。然而,在有毒關係中所發生的事,與其他正常關係中所發生的事,本質上並不相同,也與其他平凡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前後輩之間的關係完全不同。

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的幸福快樂值高於平均,並會想要得到親近的人的愛和認同,所以當領悟到自己的犧牲或愛絕對得不到回報時,就會感到心痛與痛苦。人心是非常容易被具有毒性的人們利用與背叛的,如此一來你很快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並認為人生沒有任何希望。

有些關係必須要脫離。你以為只要不失去對他們的愛,持續忍受現在的痛苦與負擔,總有一天他們就會掏出藏在內心深處的愛,補償你一直以來所經歷的悲傷,讓你找回你人生的價值——這種你所期待像魔法般的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對你有滿滿的愛的人,現在就會對你表達他的愛;現在壓迫你、讓你感到不幸的人,未來也絕對不會愛你。

若確定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是有毒關係的話,

你必須要脫離才行。

▶▶ 閱讀更多 平安文化 權純載 《有毒關係:獻給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斷絕關係的你》

 
神戶清酒「灘五鄉」和日本爵士樂的發源地
生田神社在神戶的市中心,與高樓大廈比鄰而居,並不特別的顯眼。但是這小小的生田神社,卻有著大大的歷史意義,以往的神戶以生田神社為中心,圍繞著她而成長。生田神社也是日本清酒「灘五鄉」的發源地。

別 Cue 我啊,英文請不要說「Don't cue me!」
Mike 和外籍同事一起和海外廠商開會。外籍同事會主持會議,Mike 特別提醒外籍同事會議中別叫他發言,他說:"Don't cue me."老外一臉疑惑,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報稅雙利多 雙薪四口最多省1.2萬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11/03 第54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報稅雙利多 雙薪四口最多省1.2萬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明年五月報稅可望少繳一點稅。財政部昨公告,一一一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至十九點六萬元,較前一年增加四千元,共二三○萬個納稅戶受惠,減稅利益約十五億元;加上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漲幅達百分之三調升的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等項目,合計減稅利益達一一七億元。

在兩項新方案帶動下,雙薪四口家庭(假設不適用身心障礙扣除額)繳納的綜合所得淨額可較前一年度減少三萬元,以百分之五稅率計算約省稅一千五百元;以最高稅率百分之四十計算,可省稅一點二萬元。

財政部參照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卅二萬五九四八元的百分之六十計算,昨天公告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為十九點六萬元,較去年增加四千元。

除基本生活費調高,財政部去年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達到法定標準,公告調升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等,也於明年適用。

以雙薪四口之家、育兩名大學子女為例,今年五月報稅的所得總額一五○萬元,免稅額卅五點二萬元(八點八萬×四)、標準扣除額廿四萬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一萬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五萬元,免稅額和扣除額合計六十五點二萬元,與基本生活費七十六點八萬元(十九點二萬元×四)比較,可再從所得總額減除十一點六萬元,另外加計薪資特別扣除額四十萬元,所得淨額卅三點二萬元。

而在同樣所得條件下,明年五月報稅的免稅額提高到每人九點二萬元、標準扣除額增至廿四點八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四十一點四萬元、基本生活費十九點六萬元,算下來所得淨額為卅點二萬元,比今年少三萬元,以適用百分之五稅率計算,將可省稅一千五百元。

 
移工轉技術人才 被疑成效差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今年四月底上路,凡在台工作滿六年以上的移工,或取得我國副學士學位以上的僑外生,符合薪資與技術條件,可由雇主申請聘僱從事中階技術工作,勞動部預估至二○三○年可望留用八萬人,但截至今年十月底,僅一二九一人申請轉中階、核准六九一人,遭質疑成效不佳。

勞動部長許銘春坦言,今年受疫情影響,移工聘僱許可可延長,導致許多雇主還在觀望,相信明年起會有大進展。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勞動部預算。國民黨立委張育美表示,年資符合申請中階技術人才的移工約廿萬人,但截至九月上旬,僅二三八人通過核准,遠不如勞動部預期。

許銘春表示,上述數據比較舊,截至今年十月底,已有一二九一人提出申請,核准六九一人、不許可兩人,目前還有三四三人待審,二五五人已撤案。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表示,明年有機會達到留用一萬人目標,勞動部也會持續加強宣導。

 
央行繳庫金額 六年進逾兆元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明年預算繳庫金額為1,800.25億元,較去年度預算繳庫數增加50.9億元,而央行明年繳庫盈餘金額,占政府歲入比重高達7%。統計顯示,央行總裁楊金龍2018年上任以來,包含明年預算繳庫金額在內,這六年來,央行累計為國庫賺進了1兆604億元。

央行總裁楊金龍今(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審查明年央行繳庫預算。翻開歷年繳庫成績單,自2010年以來,央行每年繳庫盈餘約莫都在1,800億元水準,2021年因受到疫情衝擊,繳庫盈餘驟降至1,651億元,今年上調至1,750億元。

楊金龍上任以來,央行每年繳庫金額約在1,650億至1,801億元之間,2018年起,分別繳庫1,801億、1,801億、1,801億、1,651億和1,750億元,明年預算繳庫金額則為1,800億元,六年來累計上繳國庫的金額突破兆元大關。

銀行主管指出,央行盈餘的主要來源為利息收入,央行握有逾5,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而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就是央行盈餘的主要來源;央行最大的成本則是利息費用,來自央行發行定存單的利息支出,也就是央行利用定存單從市場收資金所須支付的成本。

央行強調,該行是以穩定物價以及促進金融穩定為主要的營運目標,營運特性須考量到總體經濟層面,盈餘受國內外金融情勢影響甚鉅,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其中,外幣資產運用收益為央行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影響收益的各項因素,包括營運量、主要外幣利率及匯率,均非央行所能完全掌握;營業支出會受央行沖銷性措施及國內利率調整變動影響,亦具有不確定性。

 
馬士基悲觀明年貨櫃需求
編譯陳律安、記者黃淑惠/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航運巨頭馬士基發布第3季財報優於預期,但該公司卻於2日示警,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下,下修今年貨櫃需求的預期,同時悲觀看待明年的前景,因此拖累該公司股價同日盤中重挫6.75%。

馬士基第3季的財報仍相當亮眼,息前稅前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增至108.6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69.4億美元,也優於市場預期的97.8億美元;上季營收也勁增37%至227.7億美元。馬士基重申今年的基本EBITDA約為370億美元。準此,業內預期,國內航商長榮(2618)、陽明的第3季財報應該也不看淡。

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說,很明顯的,在上季運費費率已觸頂,並開始趨於正常,原因是需求減緩和供應鏈吃緊的形勢緩解。他表示,在俄烏戰爭、歐洲能源危機、通膨竄高、全球衰退等利空充斥之際,航運業的前景烏雲密布。

對於馬士基的看空言論,業內人士說,這不是新觀點,但因該公司為全球第二大航商,因此被視為風向球。不過,國內指標航商看法則相對持平,認為明年在IMO減排新規的限制下,運力將大幅下降,兩年內船舶數恐首度出現負成長,也將繼續牽動運價。

馬士基說,由於全球景氣降溫可能延續至2023年,因此今年全球的貨櫃需求可能下滑2%~4%,該公司原本的預期為成長1%到下滑1%之間。該公司並預測,2023年全球航運市場將持平或是下滑,且面臨下行風險。

不過,業內人士指稱,國際海事組織(IMO)新環保法規包括全球船舶效能指數(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兩大碳排環保新規即將於2023年1月上路,根據市場規範,所有船舶將分成五級從A到E,D、E兩個評等的船舶,將不符標準,也恐面臨淘汰命運。

根據德國一家公司開發的Ship Review平台,應用IMO的方法,並使用經認證的監測、報告和核查數據,對4萬艘船舶的碳強度進行了評估,估算D級的船舶達13.9%,而E級的船更高達21.8%;也就是說,全球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船舶,無法通過明年的碳強度評級。

根據了解,明年全球所有5,000總噸及以上的適用船舶,須接受由A至E的碳強度評級,評級D和E為不合格,評級結果透明公開,而且評級標準也逐年提高。關鍵是老舊船改造成本高,買新汰舊是必然,而有新船的航商就有競爭力。

延伸閱讀》

貨櫃運價本周有望止跌

 
國際財經要聞
歐洲天然氣供應 可能受限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天然氣價格2日盤中大漲,儘管氣候異常溫暖和需求低迷,交易商仍審慎評估今冬天然氣供應可能受限一事。

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盤中勁揚8%,此時市場正聚焦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流量。德州LNG業者Freeport今年稍早受火災重創營運,迄今尚未向聯邦政府提交重啟計畫,引發外界揣測該公司可能無法如期在本月復工。

這使市場對能為全球供應稍做緩衝的LNG來源感到緊張不已,尤其是在俄羅斯減供天然氣後。隨著入冬氣溫降低,可能推升天然氣價格大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此事件對歐洲能源發電占比施加的壓力,日前曾推升天然氣價格觸及每MWh 340歐元新高價位。

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基準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TTF)的期貨合約價,2日盤中大漲8%至每MWh 124.25歐元。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盤中同步上揚8.1%。

根據Maxar公司的天氣預報,目前看來,西歐多數地區未來兩周的氣溫將高於季節性常溫,較寒冷的氣溫只在歐洲東南部地區。歐洲天然氣庫存逼近滿載量的95%,可為供暖需求提供緩衝。

供暖需求延後和工業的天然氣消費減少,使歐洲天然氣供應可暫得喘息。船舶追蹤數據顯示,由於氣候異常溫和,至少四艘航向英國的LNG船延後卸貨供氣。

此時政治人物正考慮採取更多措施協助市場因應冬季的潛在風險。例如,德國正擴大幫助須因應能源帳單高漲的消費者。衛報報導英國正測試停電緊急計畫,並引用文件警告說,在合理的最壞情況下,能源部門可能嚴重中斷長達一周。

不過,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預估,TTF價格到2023年第1季預料降至每MWh 85歐元,將比當前價格跌約三成,原因包括歐洲天然氣庫存滿載,可應付冬季需求,秋季氣溫比預期更溫和,以及液化天然氣供應過剩。

 
Fed第四度升息3碼 暗示接下來政策可能調整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灣時間3日凌晨2時宣布升息3碼,並暗示接下來政策可能有所調整。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應聲跌破4%,美股三大指數維持漲勢,道瓊漲逾300點。

這是聯準會今年來連續第四次將基準利率調高0.75個百分點,聯邦資金利率區間來到3.75%∼4%,是2008年元月以來最高。Fed今年來已在3月、5月分別升息1碼及2碼,6、7、9月均升息3碼,加上這次是連續第四次升息3碼,持續以1980年代初期以來最積極的步調對抗通膨。

華爾街日報報導,聯準會官員在決策會後聲明中坦承,可能需要時間才能知道今年如此快速升息對經濟的影響為何,「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和通膨影響的滯後情況,以及經濟和金融情勢的發展」。

聲明還提到,需要繼續升息以讓貨幣政策的立場足以對經濟產生限制性影響,讓通膨隨著時間回到2%目標。

聯準會主席鮑爾將在2:30舉行記者會。

 
Fed如預期升息3碼 下月速度放緩但還沒升完 美股臉綠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美東時間2日下午2時(台灣時間3日凌晨2時)宣布,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3碼(0.75個百分點),至3.75∼4%,是2008年元月至今最高水準。會後聲明暗示政策可能有所調整,但也重申仍會繼續升息抗通膨。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決策會後記者會上表示,聯準會將考慮在12月的下次會中,放慢升息步調至2碼,但他也說,聯準會尚未決定要這麼做,還提醒利率的最終水準可能比官員9月時預估的還高。

他說說,比起何時放緩升息速度,利率究竟要升到多高,以及限制性貨幣政策究竟要維持多久,這兩個問題現在顯然更重要。

鮑爾也提醒,升息步調放緩不代表聯準會認為升息的工作已經結束,「以為這就代表暫停恐怕是言之過早」。

美股在決策出爐後一度應聲漲逾300點,但之後一路震盪,最低跌逾500點,標普500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更深;美國10年期公債一度跌破4%大關,但之後又反彈回升。顯然這種鴿中藏鷹的說法嚇壞市場。

聯準會官員在決策會後聲明中坦承,今年來快速升息的效應,可能要花一點時間才會在經濟體系內反映出來,「委員會將考量貨幣政策緊縮的累積效應、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膨的滯後、以及經濟與金融發展」。

多數官員在9月會議中預測,今年底左右利率將需要升到4.4%,而明年至少還需再提高1碼。如果官員維持如此展望,代表12月中旬會再升息2碼。

 
Fed升息3碼 美股翻紅再翻黑 道瓊收跌500點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2日會議決定第四度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達到3.75%-4%區間,符合預期,並計劃繼續升息,但暗示接下來有可能縮小升息幅度,美股一度翻紅;之後主席鮑爾又發表「鷹派」談話,美股再度由紅翻黑,道瓊指數收盤大跌500點。

會後聲明中新增一段內容,有可能是在暗示接下來將會減緩升息速度。聲明中指出:「在決定未來提高(利率)目標區間的速度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積緊縮程度,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與通膨的時間滯後因素,以及經濟與金融動向」。

聲明中並指出,「委員會預料持續提高(利率)目標區間將屬適當,以符合貨幣政策有充分約束力,使通膨隨著時間回歸到2%的立場」。

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考慮暫停升息「非常不成熟」;他也似乎不大相信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有很長的時間滯後期。他強調,由於預期Fed升息,金融情勢趨於緊縮,對經濟的衝擊正加速中。他並表示,他在考慮經濟展望時抱持「中間」立場。

他並強調,如果Fed的確升息過高,Fed擁有充足的工具來刺激經濟。

聯準會先鴿後鷹,股市也隨之不斷「翻臉」,紐約三大指數終場全數收黑,道瓊跌505點或1.55%,標普500指數跌2.5%,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更跌逾3%。費半指數也跌超過3%,台積電ADR收跌1.5%。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跌破4%,但之後又彈回4%以上。

另外從11月3日起,Fed將提高多項利率。第一,Fed支付準備金餘額的利率提高到3.9%。第二,操作隔夜附買回合約的最低利率提高到4%,總金額限制為每天5,000億美元,但操作上限可在主席監督下暫時提高。

第三,操作隔夜附賣回合約的最低利率提高到3.8%,總金額限制為每天1,600億美元,但操作上限可在主席監督下暫時提高。

第四,一級信貸利率(前身為重貼現率)提高0.75個百分點,達到4%。

縮表作業維持每月公債600億美元,房貸擔保證券350億美元;容許再投資金額稍稍偏離計劃金額。

 
RISC-V又添新芯 SiFive發佈P670和P470處理器
集微網集微網

集微網消息,昨日(11 月 1 日)專注 RISC-V 計算的 SiFive,Inc. 發佈了 P470 和 P670 處理器,均採用 5nm 工藝。

P670 處理器最大頻率可達到 3.4GHz,包括 2 個 128 位矢量 ALU 並滿足RISC-V Vector v1.0 規範。

而 P470 最大頻率同樣達到 3.4GHz,包括 1 個 128 位矢量 ALU 。此外 SiFive 還預告了將要發佈 P450-P470 不包括矢量單元的面積優化版。

 
聯準會11月利率決策聲明全文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聯準會(Fed)11月利率政策會議於台灣時間3日凌晨2時結束,會後照例公布決策小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聲明,與上次會後聲明最大的差別集中在第三段,且包含暗示下次升息步調可能放緩的訊息。此次會後全文如下:

最近指標顯示支出和生產走軟。近幾個月就業成長持續強健,失業率維持在低點。通膨仍居高不下,反映的是與疫情相關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價格較高,以及廣泛的物價壓力。

俄烏戰爭導致巨大的人道和經濟苦難。戰爭和相關事件對通膨帶來額外的上升壓力,且對全球經濟活動帶來沉重壓力。委員會正高度關注通膨風險。

委員會力求達到充分就業,並讓更長期的通膨率達到2%。為了支持這些目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資金利率的目標區間提高到3.75%至4.0%。委員會預期繼續調高目標區間將是合適的,以便讓貨幣政策的立場達到足以限制經濟,讓通膨隨著時間回到2%的目標。至於未來利率目標區間的上升步調,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累積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和通膨的影響的滯後、以及經濟和金融發展情勢。除此之外,委員會將持續縮減持有的公債、機構債和機構抵押擔保證券,一如5月發布的「縮減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計畫」所描述的內容。委員會強烈承諾,要讓通膨率回到2%目標。

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委員會將持續關注後續資訊對經濟前景的意義,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委員會達成目標的風險,委員會將準備好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委員會評估時將把廣泛資訊納入考量,包括公衛數據、勞動力市場狀態、通膨壓力與通膨預期指標,以及金融與國際形勢發展的數據。

支持本次貨幣政策決議的有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副主席威廉斯 (John Williams)、巴爾 (Michael Barr)、鮑曼 (Michelle Bowman)、布蘭納德 (Lael Brainard)、博拉德 (James Bullard)、柯林斯 (Susan Collins)、庫克 (Lisa Cook)、喬治 (Esther George)、傑佛森 (Philip Jefferson)、梅斯特 (Loretta Mester) 和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要聞
藝品交易節稅 留意兩限制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活絡藝術品拍賣市場,去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法,增訂文物或藝術品等透過展覽、拍賣活動,所產生的財產交易所得,可以採分離課稅。南區國稅局提醒,一、適用對象僅限個人;二、自行創作的藝術品,並非財產交易所得,不能採用分離課稅,屬性為執行業務所得。

國稅局官員表示,透過經文化部認可的文化藝術事業,在台舉辦展覽及拍賣活動,交易藝術品產生的財產交易所得,依據文獎條例規定,可向文化部申請適用分離課稅;由文化藝術事業於給付成交價款時,從6%的利潤率中扣繳20%稅款,免併入綜合所得申報。但要留意,此項節稅優惠僅限個人才適用。

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買賣藝術品所產生的財產交易所得,過去要併入其他各類所得辦理結算申報,並依照5%至40%的累進稅率繳納綜合所得稅。不過,修法後個人可用分離課稅,達到節稅效果。官員表示,文物或藝術品交易收入,以成交價額的6%視為所得,再依20%稅率扣取稅款。舉例,拍定價1,000萬元的藝術品,只要繳12萬元(1,000萬×6%×20%)所得稅,實質稅率一律為1.2%。

此外,國稅局官員提醒,如果藝術品是個人自行創作,那麼在交易時就不能使用分離稅制,因為拍賣自行創作的藝術品所產生的所得,應列入執行業務所得,不屬於財產交易所得。而計算所得的方式為,藝術品拍賣價格減除各項成本、費用後,依5%至40%稅率申報繳納綜合所得稅;但如果無法列出實際成本,則依照減除規定費用標準的推計所得。

國稅局官員說明,以2021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來看,類別為書畫家或美術工藝家的藝術工作者,包含畫家、雕刻家、多媒材藝術家等,申報必要費用從30%至62%不等,可依照實務狀況扣除申報。

舉例,若某書畫家將個人作品以新台幣200萬元拍賣,則可以將60萬元(200萬×30%)扣除後,併入綜所稅申報。

 
規劃興建信義兒福案 大陸建設跨足公辦都更
記者朱曼寧、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建設首度跨足公共住宅領域,昨(2)日與國家住都中心簽約「信義兒福B1-2、B3-2基地公辦都更案」,預計規劃興建兩棟14層樓大樓,一棟為商業空間及出租公寓,另一棟則打造優質住宅,全案預計2028年完工。

大陸建設執行長廖淳森表示,相較民間自辦,公辦都更案整合性更高,又有政府的公信力在,所以從十年前就開始籌備此案,如今成功跨足公共住宅領域,也希望將大陸建設過往規劃高級住宅的經驗及住戶體驗移植到本案上。

今年房市降溫,廖淳森指出,現在市場上幾乎已經沒有投資客,不少開發商也在轉型,朝向自住為主,而大陸建設自2017年起開始調整策略,逐漸走出差異化的產品。

 
台新金手握190億 伺機併購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新金控(2887)昨(2)日舉行第3季線上法說會,由金控總經理林維俊主持,法人關注台新目前持有彰銀股份情況。林維俊說,現在還在台新金控帳上,隨時準備可以出售的彰銀股份,還有超過5.1億股,另外,帳上現金足夠,現階段無需增資。

另外他也鬆口,手上這麼多現金,未來不論是併購或增強子公司體質,皆是考慮方向。

受疫情、股債市雙殺重擊,金融業今年掀起一波增資潮。台新金是否跟進?林維俊坦言,目前國內所有的金控公司裡面,台新金控很不一樣的是,現在就有190億現金存放在銀行定存,手上有這麼多現金,未來不論是併購或增強子公司體質,皆是考慮方向。

林維俊說,台新金在今年8月10日,賣出10億股左右的彰銀持股,現在這一筆資金還在台新金控手上,因此完全沒有辦理現增的需求,「因為手上就有這麼多現金」,未來會不會再尋找適合的方向,也許是可以考慮併購,或是可以增加子公司的體質,對子公司增資,這些都是可能的方向,但目前來說金控沒有必要增資。

針對握有彰銀持股,林維俊表示,台新金原先有大約23.4億股的彰銀持股,在2021年6月在集中市場有出售2億股,當時為了保德信人壽的交割,後來比較大的動作是包括發行交換債,有提撥大約2.5億股到集保專戶,後來有發行己種交換特別股,又提撥3億股到集保專戶,後來在集中市場有稍微出售2,200萬股之後,有一筆大額鉅額盤後交易是10.5億股左右。

他說,到目前為止,若排除放在保管專戶的交換債和交換特別股的5億多股,現在還在台新金控帳上,隨時準備可以出售的彰銀股份,仍有約超過5.1億股。

台新金第3季稅後純益83億元,每股純益(EPS)0.58元,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6.06%,每股淨值12.27元。

林維俊說,台新金第3季獲利年減53.6%,除了受到前述大環境影響外,亦受到去年併購保德信人壽後續衍生評價變動以及因啟動彰銀處分導致相關會計處理變動的影響,若排除前述影響,其年減幅度縮小至三成以內。

銀行部分,台新金控財務長賴昭吟表示,隨著美元利率升息,NIM(淨利差)逐步往上走,從第1季到現在漲幅在第3季比較明顯,台新銀第3季NIM為1.26%,季增7個基點;存放利差為1.59%,季增9個基點,預估全年的NIM可望維持在1.22%至1.23%之間。

 
自閉症失能理賠 有望鬆綁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我國對自閉症患者的失能理賠,將有進步性做法。據了解,壽險公會已發函金管會保險局,建議不能僅以自閉症屬精神疾病拒賠,也不能要求被保險人須等到15歲法定工作年齡才能申請理賠,但希望由保險局出面發布規範。

上述改變對於投保失能扶助險,或是學生團體保險的自閉症被保險人而言,可謂開啟一扇希望之窗。壽險公司不能再用,自閉症屬於精神疾病,或是須等到15歲才知道有無工作能力,做為不賠失能保險金的託詞。

壽險界人士昨(2)日指出,保險局指示壽險公會研商自閉症患者失能程度理賠認定標準,公會已經把建議的方案呈報保險局,有三項重點。首先,為了避免聯合行為疑慮,公會不會自己制定指引或原則,「我們希望由主管機關核定或發布」。

其次,壽險公會徵詢專業醫生意見後,認同自閉症可能兼具神經障害,非僅精神障害而已,壽險公司應審酌被保險人有無合併癲癇、智能障礙、發育遲緩、語言障礙等症狀,去判定是否屬於中樞神經障害。

壽險公司主管說,現代醫學認為,自閉症患者如果有癲癇、智能障礙、發育遲緩、語言障礙等症狀,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機率很高,既然腦部都受損了,就不能全把自閉症說是精神疾病所導致,進而規避失能給付。

第三,自閉症患者的失能理賠,還涉及被保險人是否具有工作能力。壽險公會建議,把被保險人按年齡,分成四個級距,壽險公司應按各年齡層的治療狀況去判定,不能一開始就說,被保險人須等到15歲法定工作年齡,才能申請理賠。

例如,三到七歲(不含)的自閉症患者,若醫生已評定兩項以上遲緩或障礙,或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壽險公司應依個案實際狀況,參照失能給付表進行審定。

七歲到15歲(不含)自閉症患者,如經醫師診斷其症狀合併其他醫學上不可復原之症狀,如極重度智能障礙或腦部有不可回復之傷害,壽險公司應依條款進行審核,判斷被保險人失能等級。

 
國泰金 高雄亞灣設資訊中心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培育雲端與金融科技人才,發展金融創新應用,國泰金控(2882)與高雄市政府、亞馬遜網路服務,昨(2)日在2022AWS高雄雲端產業峰會中共同宣布,啟動高雄國泰金AWS國際金融創新中心計畫,國泰金於亞灣成立資訊開發中心,作國泰金的雲端開發基地,目標未來三年要招募上百位雲端技術人才。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近年國泰金進行全集團數位轉型,累積了金融加科技的力量,並持續運用這些力量與地方協作,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在台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今年在與高雄市府和AWS的合作下,國泰很榮幸成為第一家進入亞灣區的金融業資訊開發中心,期待透過三方合作,讓高雄成為金融創新的絕佳試驗場域。

李長庚說:「我們將培養技術人才的視角從台北拉至全台灣,這次希望不只針對在地學生或年輕人,培養他們雲端能力,我們也把高雄資訊開發中心當作國泰金控雲端開發基地,希望未來三年可招募上百位雲端技術人才,期待與在地夥伴一起在高雄共創未來金融樣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