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又換人做了。名著「誰是首相」在現實上演?
前首相特拉斯上任不久,就因為公布「迷你」預算,導致金融市場激烈動盪,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貶到歷史低點,3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3.5%竄升到5%以上,不僅推升房貸利率,更使年金面臨破產威脅,金融與經濟雙雙陷入危機。到10月25日特拉斯正式鞠躬下台,前後僅44天,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職最短的首相。同日新任首相、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入主唐寧街10號,短短八周英國就換了兩位首相,經濟學家桑默斯表示英國已淪為「次新興經濟體」,布蘭查更表示特拉斯的計畫足以被教科書列為負面範例。
罪魁禍首,則是總額為450億英鎊的預算計畫;雖然號稱「迷你」,其中卻包含英國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計畫中既未大舉削減政府支出,又缺乏資金來源以挹注減稅漏損,全靠擴大舉債彌補缺口,利率勢必升高。何況減稅政策又將刺激需求,進一步推升通膨,英格蘭銀行(央行)不得不把利率拉到更高。如此離譜的預算計畫,金融市場反應激烈乃屬意料中事,許多民眾也蒙受重大損失,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度重挫。保守黨為保住政權,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綜觀所謂的「特拉斯經濟學」,其實是源自於英國現實世界糾結難解的經濟問題,以及保守黨內一派人士的意識形態信條。金融海嘯之後英國經濟成長一直停滯不前,特拉斯與前財政大臣夸騰等保守黨新銳堅信元兇是投資不足,因此高舉「佘契爾自由市場原則」旗幟,依循「供給面經濟學」推動改革,主張透過減稅來刺激投資及生產以提振經濟;只要能締造經濟成長,則減稅將具有自償能力,擴大舉債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特拉斯犯下的第一項錯誤,在於「特拉斯經濟學」與「佘契爾主義」的時空背景截然不同。1979年佘契爾上台時,英國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為83%,嚴重抑制經濟活動,因此佘契爾分兩次將稅率降到40%,並解除法規管制,自然有助於刺激投資及經濟成長。但現在特拉斯計劃將目前的最高稅率由45%降到40%,幅度有限,且英國的法規比大部分先進國家更為寬鬆,因此減稅最可能的結果將是財政惡化,導致利率升高,打擊投資意願,甚至排擠公共投資,對經濟成長反而不利。
第二項錯誤,則是英國「脫歐」之後,許多保守派政治人物相信他們比專家更行;只要領導人有膽氣,就能無視財政部、英格蘭銀行,還是金融市場這些體制。特拉斯就任後隨即罷黜財政部首要事務官,「迷你」預算提出前又未照例先送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諮詢。新內閣強暴了既有體制,最終遭到體制反噬而黯然下台。
基於當前國內外客觀環境惡劣,政府若要鼓勵投資,應該大力消除下檔風險;最低限度,政府絕不能成為下檔風險的主要來源。企業投資低落的元兇是不確定性太多,而現在最大的不確定來源便是特拉斯本人。
蘇納克接任首相,他這一派秉持的經濟理念是只要使公債殖利率偏低,經濟就會成長,而高稅率政策能夠讓公債投資人放心,壓低殖利率,因而有利於經濟成長。基於他的穩健作風,目前10年期殖利率已降到3.6%,英鎊對美元也回升到1.14以上。然而事實卻是近年來殖利率一直維持超低水準,廉價資金只造就房市及股市泡沫,經濟卻始終欲振乏力,證明他的政策雖可能使市場撥亂反正,但難以恢復經濟成長動能。
蘇納克當前面對的首要難題,是通膨率已經超過10%,央行勢必繼續升息,對金融市場及家庭財務造成更大壓力,而加稅又將壓抑民間投資,因此經濟很可能陷入停滯膨脹。這原本是特拉斯的負擔,現在將由他來承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