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金融業整體表現並不好。除了眾所周知的股市大跌,最值得關注的還是保險產業出現集體的管理風險。年初新冠疫情加劇,產險業積極推展的防疫險保單發生系統性賠付事件,導致前八個月虧損661億元,而使得六家公司被迫增資707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內壽險業者也受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衝擊,資產評價大幅折損,帳面淨值跌落到七年新低,其中甚至有大型壽險公司第3季淨值成為負數。為化解此窘境,金管會不得不「特案」安排「資產重分類」,協助壽險公司度過難關,而被外資批評為「監理寬容」。
保險業在台灣金融產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2006年起的15年間,保險業占全體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比率成長了七成五,對GDP的貢獻已約為銀行業的一半。金融危機若發生,處理壽險公司耗費的社會成本也不惶多讓;過去銀行及基層金融的重建賠付超過2,800億元,而處理倒閉壽險業的費用亦超過1,100億元,其中國華人壽的支出更是創紀錄的883億元天價。
政府過去監理金融機構傾向「重銀行、輕保險」,可是,隨著經濟逐漸成熟,個人及企業風險管理愈益重要,而社會邁向老齡化,退休年金的安全更是家庭生活安定的基石。因此金融安全網不能缺少保險,是國家制定金融政策必須重視的產業。
依據金融監理體制設計,金管會責無旁貸管理保險公司的安全與穩健經營,而央行則對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產業應負有鑑往知來的預警職責。2008年金融海嘯後,央行除依法執行「促進金融穩定」目標外,還以「金融穩定報告」兼代先進國家設立的總體審慎監理機構。然而,「金融穩定報告」真能發揮功能,「有效提醒」保險業今年所面臨的困難嗎?
央行過去兩年的「金融穩定報告」雖提及新冠疫情與國際利率走揚對金融產業、特別是保險業可能造成的風險,但個別機構的壓力測試仍交付金管會執行,而未能透過事件研究方式,評估整體保險產業可能受到的影響。當系統性風險事件發生時,個別機構的壓力測試總有「見樹不見林」的缺憾,對維護產業健全的助益相對受限。央行的報告若將疫情與利率對金融各業可能的衝擊多點著墨,金管會因此要求保險業提前因應,那麼今年產險與壽險業的困境或許能化解一二。
央行在穩定報告中,遵循IMF建議編製「金融健全參考指標」,其目的應不只是為求國際比較,而是要進一步透過指標推動金融業全體與分業的預警工作。然而觀諸央行各類指標,在壽險業部分僅有簡單的五個項目。這樣的資訊顯然不足以評估保險產業風險,更遑論特定事件對其可能的衝擊。IMF的建議強調跨國比較,但若要真正落實運用於國內金融產業預警工作,特別是總體社經情勢變動的可能影響,「金融健全參考指標」內容的確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重視總體審慎監理是國際金融監理由過去慘痛經驗中學得的珍貴教訓。理想的金融監理運作是,金管會在業務檢查前線獲得產業現狀回饋,而央行則掌握國際財經情勢,預測未來可能衝擊,並與金管會研議對策,形成維護國家金融穩定的良性循環。我們從今年保險業兩次遇到衝擊事件,體認到協調金融監理「既要見樹,也要見林」,顯然是一項艱巨挑戰。
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是社會關切總體金融環境的重要窗口,宜與理監事會議報告區隔,強調金融產業可能面對的挑戰及因應之道。我們因此建議央行穩定報告內容與頻率都宜增加;重視預測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對金融產業衝擊,即時提出警告促使金融業及早對應;央行金融預警雖不能防範「黑天鵝」事件,但至少可縮減孕育「黑天鵝」的發生機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