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位瑞典詩人
先說一位瑞典詩人馬丁森(Harry Martinson)的故事。
哈利□馬丁森1904年生於瑞典西南部小鎮,六歲喪父,一年後母親拋下七個孩子移民美國,他和手足便被分送寄養家庭。十六歲時他離鄉上船工作,1927年因病下船,四處遊走謀生,有時甚至露宿街頭。
1929年他編輯好歷年寫下的詩,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鬼船》,筆下鮮活的海洋世界為瑞典詩壇帶來了新氣息。1931年《遊牧族》結集,創作上的種種突破,以及豐富的意象,準確的觀察,細膩的描繪,讓他不僅備受矚目,也進入瑞典現代詩革新派的核心。1935年《荊棘開花》與1936《出路》兩本敘述航海人、打工仔生涯的半自傳小說,展現了他對敘述文體的掌握能力,回響極大;隨後幾本描寫大自然的散文及短詩,例如1945年的《信風》,也很獲好評。1949年他以新世代優秀創作者身分,成為第一位當選瑞典學院院士的勞工階級作家。
馬丁森經歷二十世紀兩場世界大戰,目睹戰爭的殘酷與原子彈終結二戰的浩劫,在聽聞美國於1952年十一月成功製造出更具威力的氫彈後極度不安,開始動筆寫長詩《阿涅亞拉號》(Aniara)。長詩共103章,描述地球因核爆、環汙、自然災變等問題,不再適合居住,人類一批批出走,另覓星球求生。一艘名為「阿涅亞拉號」的太空船在移民火星途中遭星際廢棄物撞擊偏離航道,試圖返回地球,卻發現地球已毀。載著上千人的「阿涅亞拉號」自此漂泊虛空不知所終……
這首文評家譽之為「現代《失樂園》」的史詩,用象徵手法和許多新創字彙,將讀者帶入一個科幻場景,帶入一個全然陌生的詩世界。它結構龐大,題材與內容出人意表,不僅展露了馬丁森脫俗的想像,也寫出詩人對人類脆弱且無知的憂慮與同情。全詩耗時三年完成,前29章在1953年率先發表於詩集《蟬》,完整版則於1956年面世。
▋詩人與文學獎
《阿涅亞拉號》是馬丁森最廣為流傳的作品,一出版即獲得瑞典文/學界同聲稱道,1959年被改編為歌劇,2018年再被拍成同名科幻電影,多年來已有二十多國語文譯本。2010年馬丁森的英譯者羅賓□傅騰(Robin Fulton)在譯詩選《繁縷冬青》(Chickweed Wintergreen)序中寫:「馬丁森的詩面向寬廣,但最為人讚許的,是那些結合了他對大自然微物的細膩觀察,與對宇宙時空距離深刻體悟的作品。」這是對詩人的創作非常貼切的評點。
1974年他與同為瑞典學院院士的小說家艾文□強生(Eyvind Johnson,1900-1976)共獲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對馬丁森的頌詞是:「他的文字抓住了露滴,且折射出宇宙。」遺憾的是,學院將大獎頒給兩位自家院士的決定,引來媒體強烈批評,心思敏感的馬丁森不勝困擾,誓言從此不再出書,並在1978年抑鬱自盡。
2004年,為紀念馬丁森百年冥誕,瑞典駐日大使拉斯□瓦格(Lars Varg□)在東京成立了【蟬獎】;獎項名稱來自詩集《蟬》,設獎目的是褒揚「以創作捍衛生命之不可凌辱的詩人」。【蟬獎】在曾遭核彈重擊的日本成立,是為回應馬丁森創作中的人道關懷與社會涉入;而瑞典學會以設立詩獎紀念詩人,該是瑞典再次以國家的高度,彰顯這位「二十世紀瑞典詩壇革新者,勞工階級最具原創力的作家」的文學成就吧?
馬丁森自學有成,常表示他的創作深受東方文學藝術啟發,主辦單位也覺得東亞詩人應得到國際更多重視,這是【蟬獎】專注於東亞詩人的原因。【蟬獎】最初十年由「歐洲日本研究學會」主導,2013年後轉由瑞典學會籌辦;歷屆獎主包括日本宗佐近、水田宗子、伊藤比呂美,中國北島、西川,香港西西,越南梅文奮,韓國高銀、文貞姬、金惠順等詩人。楊牧老師是第一位台灣獎主。
在俄烏戰爭與新冠疫情延宕糾纏的2022年九月中旬,【蟬獎】評審陳安娜博士(Anna Gustafsson Chen)來信,告訴我學會決定把2022【蟬獎】頒贈給我。對我,這完全是一個意外消息。
▋蟬與詩
2016年楊牧老師得到【蟬獎】,我的記事本裡這樣寫著:「2pm蟬獎頒獎典禮16.11.11台師大」。我在台下觀禮。楊牧老師得獎致詞是這樣開頭的:
「詩以蟬為歌頌的對象,古來即有,在東方如此,在西方亦然。然而對我而言,蟬與詩之間似乎一向就保存著一種哲學的或美術的消長,時而抽象悠遠,時而具體執著,都可以作為我們思維,想像的憑藉,循其象徵潛力,發展了我們的文字結構……」
是的。
如果要我選一種生物來比喻詩,應該就是蟬了。蟬有一對薄得透明幾乎虛幻的翅膀,也有甲殼保護下的扎實身體;它是一種虛實合體。最好的詩,我以為,必須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融。至於詩人,詩人無邊際的想像是虛,每一腳步的生命過程是實,詩人不也正是虛實合體的生物?
我在高雄出生,在台南成長,在台北定居,不管在哪,四周總有很多樹。《詩經》裡「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蟬聲,是我從小就熟悉的大自然聲音。順理成章,我以後寫作,筆下經常有蟬。回想一下,二十年前我第一首收入【台灣年度詩選】的詩,詩題就是〈秋蟬〉。事實是,以「蟬」入詩可以上溯魏晉南北朝,而潘安「鳴蟬厲寒音」、徐陵「蟬咽覺山秋」、薛道衡「秋氣入蟬聲」寫的更都是秋蟬。
蟬,就像櫻花,一生短暫而飽滿。但蟬另有一個更為罕見的特性:沉潛。蟬是一種懂得等待的生物,它的幼蟲可以在土壤下默默成長,等待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才出現在我們眼前。美國東岸有一種「周期蟬」,它們的幼蟲甚至要在地底隱居十三年或十七年,之後出土爬上大樹枝幹,蛻殼、鳴唱、交配、繁殖,用短短一個月完成一生的使命。
詩人必須像蟬,善於沉潛,等待,用短暫的生命,爆發出最大的能量,創作。
▋最重要的是文學
陳安娜在給我的信中寫:「評審決議將2022【蟬獎】頒予妳,因為妳詩中富含的音樂與感官性特質,以及與大自然貼近時顯露出的,渾融了敬畏與發現之喜悅,一如馬丁森的詩。」
但世界並不容我任性沉浸在大自然的安逸與純淨。一如馬丁森,我亦無法迴避身處的地球愈發難以收拾的問題:暖化帶來的旱災水患,隨之發生的森林野火、海平面升高、糧食短缺……加上瘟疫和戰爭、戰爭、戰爭:從敘利亞到阿富汗,從烏克蘭到巴勒斯坦,底層的無辜小民一群群四處流離,無音無影消失。面對這些,我寫下了〈知了,親愛的知了〉及〈落葉拼圖〉等詩,企望藉文字留住一些感受,一些畫面。
也就是在今年的九月中旬一個安靜的早晨,我又聽到蟬聲——〈感謝寧靜〉:
感謝早晨
感謝鳥,鳥巢
安穩,感謝草還綠
天空還藍,感謝太陽刷亮
每一扇窗戶
感謝沒有鷹架
感謝貓不再發情
熊蟬虎斑蟬願意等待
未知的季節
感謝第十個繆斯,感謝
失樂園和每一顆蘋果
感謝沒有轟炸機
沒有森林野火
火是一個壞情人
感謝白馬是馬噩夢只是夢
感謝寧靜
感謝文學。當我們惶惶然無所依傍,至少我們還有文學。
最重要的是文學。沒有其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