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的瀨戶內風光
上午九點,菜車的大聲公放送著台語歌,大聲宣告:「買菜、買水果喔──」馬崗的一天使開始了。
走向馬崗活動中心前,菜車慣常停駐的位置,鄰居叔姨陸續走出家門,圍著菜車,邊尋找想購買的食材邊話家常,或提及在外的孩子要回來吃飯才多買,或請菜車老闆幫忙張羅過幾天拜拜用的供品,或分享近日海況及各自的海物收穫。我喜歡趁機向村中的海女、海男學習四季的海如何運作。五年前還在城市上班的我,每天不分季節地在有空調的室內工作,「住海邊」僅是不想面對現實時的美麗幻想,現在的「靠海生活」,有時反而很不真實。
與馬崗的緣分從2019年10月開始,當時去了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搭船跳島、騎單車遊島波海道,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文風景,內心充滿無以名狀的悸動,後來在這座極東的小漁村找到答案。
返台幾天後的周末,參加了「島內散步」舉辦的「馬崗石頭屋:傳承百年的人海共生」深度導覽活動,原來特地飛往日本看的風景,那些可愛的石頭小巷、厚厚的防浪橋、讓人心憐的街貓……這些統統與台灣如出一轍,就在兒時常走跳的東北角貢寮海邊。
就連村民講的話都一模一樣:「我們這裡沒什麼啦!沒什麼好看的,就是海啊。我們每天都在看。」我開始持續關注海洋議題,並參與馬崗的地方活動,疫情期間興起轉換跑道的念頭,就這樣在許多志工及地方夥伴的協助下,在馬崗留了下來。
戀戀馬崗 源自貢寮童年記憶
那趟瀨戶內海之旅,雖說是開啟與馬崗的緣分,但那份悸動其實來自童年回憶。爺爺家在貢寮的龍門社區,在地人稱為「舊社」,是個夾在雙溪河與三貂灣(從鼻頭角到三貂角的海灣舊稱)之間的小山城。我從出生就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四歲才被爸媽帶至台北上學,不過一直維持著有逢年過節及連假救回貢寮的習慣。
龍門是沙丘地形,村內的巷弄上上下下,是許多孩子的祕密通道和基地。延綿三公里長的金黃沙灘更是我們的私人海灘,不用走到福隆海水浴場去人擠人。
早晨菜車放送的台語歌、夏天冰箱裡定會有奶奶準備的石花凍甜湯(我家是白糖水派,現在很多是用冬瓜糖水)、冬天吹得窗戶咻咻叫的東北「鬼」風(台語的「季」發音很像「鬼」),這些是從小對貢寮爺爺家的印象,同時是這幾年我在東北角海邊的生活日常,原來繞了一圈,我又回到兒時長大的海邊。
四時海物 滋養漁村日常
不過,馬崗的生活有個部分很不一樣,就是海岸環境。東北角大部分是岩石海岸,像龍門這樣的沙灘反而特別。岩石海岸在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藻類附著生長,在馬崗、萊萊更是一大片的海蝕平台,從古至今有著豐富的海洋採集文化。
儘管從小吃石花凍長大,卻是到了馬崗才知道,原來石花菜是人工從海岸採集而來。隨著四季,海會帶來不同的海物,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夏天的石花菜,還有秋天的髮菜、冬天的紫菜、春天的鵝仔菜,同時有許多螺貝、蝦蟹、海膽、石蚵仔等。村裡的海洋採集者,後來被冠上「海女」、「海男」的稱號,在不同節氣中運用不同的「傢俬」,以自身的能力向海討生活。
這種「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甚少為人所知,也鮮少有文字紀錄,加上村子人口老化嚴重及海洋環境的改變,這些文化恐怕很快就會消失。因此,在地的夥伴們推出了海女導覽,深受吸引的我,也開始參與導覽、田野調查及海物紀錄等相關計畫,除了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的海洋採集,也期待能傳承這樣獨特的海洋文化。
過往想像海邊的生活是無敵海景和藍天白雲,真正住到海邊後,才認清自己認識的海實在太表面。
在馬崗的這幾年,儘管學習了許多海知識,以及面對自然的謙卑,卻依舊不足。春夏秋冬看似不斷循環,每一季、每一年仍有新的挑戰。東北季風的季節已然到來,海況嚴峻的東北角海域,不論是出海捕魚或海邊遊憩活動漸漸進入淡季,但馬崗居民則正要忙碌,因為海菜來了,期待今年是豐收的「好菜冬」!
●作者簡介:「曙旅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自認是海島子民,喜歡上山下海的生活。
在貢寮山海間持續向自然學習,希望有能力時,將海角故事與溫暖傳遞給更多人,並為家鄉貢寮盡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