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外巨浪滔天、市區建物受損、巨木倒地…… 當颱風北上而去,彷彿刻在DNA的標準救災程序啟動,
慈濟人不等人來求援,分頭主動聲聲關懷:「需要我們幫忙嗎?」
山陀兒颱風過境後的第一個週六上午,高雄市左營國小傳出高分貝機具聲。為了盡快替師生們清出一個安全的教學環境,慈濟志工不得不動用鏈鋸,切斷校園�堻Q強風摧折的樹木。從枝幹切口的色澤質地來看,左營國小的校樹大多健壯堅實,少有腐爛中空的朽木,但仍不敵山陀兒帶來的瞬間強風而大量折損。
「志工願意來幫忙,我們實在太感恩!不然善後可能要一個星期。我們昨天已經做了一整天,今天真的沒有辦法再用力了……」左營國小學務主任張玉芬稍稍鬆了一口氣。
十月三日週四中午,颱風登陸高雄,超過十四級強風吹倒樹木、招牌、路燈;週五包括校長在內的二十多位教職員展開善後工作,合力把被風吹倒的校門口活動鐵閘門扶正,清除傾倒樹木及枝葉;從早上八時到下午四點,師長們使勁拖、拉、搬、掃,僅能勉強恢復學校門禁及圍牆外的通學步道,已無餘力處理校內災情。校長陳鼎華一度向軍方求援,但高雄街道充滿雜物,救災兵力優先搶通道路及恢復市容。
週五傍晚,左營慈濟志工主動來電詢問校方是否需要協助?讓校長陳鼎華如見曙光:「我們可望在週一正常上課了!」
包含左營國小在內,慈濟在高雄總計支援了五十餘所學校、公園的復原工作,不僅在地志工卯足全力,還有北部慈濟人搭乘早班高鐵馳援,彰化、嘉義等地也有年輕人自發前來盡一分力。看到眾人井然有序地鋸木頭、搬殘枝、掃落葉,高雄資深志工鄭武南讚歎:「校長們希望慈濟協助清理,週六週日志工們都來幫忙,一起做好事。」
地毯式家訪,找到受助者
七月下旬侵臺的凱米颱風,是走由東向西穿越的「傳統路徑」,而十月上旬的「怪颱」山陀兒,則是在海上迂迴滯留四天半,才從高雄市小港區登陸北上,高雄人親身經歷這兩個颱風帶來的不同災情。
「凱米那一次帶來豪雨,整個滯洪池都滿了,水灌到地下室去。這次大家有經驗,很早就把閘門預備起來,所以淹水的狀況比較少。」高雄資深訪視志工李琇釧道出自己的觀察心得:「但山陀兒的強風直接從小港進來,高雄地形根本沒有什麼屏障,所以才會造成樹倒得那麼多,建築物的窗戶、落地窗、採光罩破損,比較嚴重的就是太陽能板、水塔整組不見了。」
和凱米颱風相比,山陀兒沒有在高雄山區重演土石流淹沒民宅、山洪沖毀道路的重創,可謂值得慶幸,但轄區內兩千五百多棵樹木傾倒、十八萬戶停電、多處住宅房屋受損,災情也相當嚴重。因此慈濟人協助校園復原的同時,也展開大規模安心家訪行動,除了慰問民眾助其安心,也藉機找出需要幫助的案家,提供應急金、房屋修繕等協助。
「你訪的這一戶就算不在家,地址旁也要註明,評估是否再訪一次。但第一次的記錄,一定要寫清楚!」十月五日下午,李琇釧來到大寮區的靜思堂,仔細地向在地志工解說安心家訪注意事項。
訪視所見的受災狀況如何?是親子同住、兩老相依還是獨居?有沒有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補助?如果房子受損,房屋是自有還是租賃也要了解,每一項資訊盡可能地收集,免得漏失掉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家。如果對方不需要社福資源協助,那就送上一份安心祝福禮結善緣。
走出仍在停電狀態的大寮靜思堂,志工提起一袋袋祝福禮,兵分多路展開訪視。在十月三日山陀兒颱風吹壞輸電線路,導致高屏大停電的當下,大寮區一度有兩萬多戶無電可用,及至十月五日安心家訪當天,仍有數千戶等待復電。過程中有些志工仍習慣性地按電鈴,都沒人回應,經人提醒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一整區還在停電中。
「我昨天上去看,都溼漉漉的。」「可能鐵皮屋久了,螺絲孔滲水吧?」「我們才翻修不到六年耶!」來到靜思堂附近的街區,李琇釧遇到了在地鄉親張簡太太,詢問受災情形,如同大部分的大寮居民,她的屋損不算太嚴重,但停電造成困擾。
「冰箱不能冰啊,食物壞掉了!」張簡太太表示,沒電的這幾天吃泡麵度日,由於家�堥抩a馬達抽水使用,一旦停電,水龍頭也沒水了,因此得從外面提水回家。對於年已七十、腿腳又不太好的她來說,沒電又停水的日子相當辛苦。
「這�堶惘釧桫恁A很好吃的。」了解家戶狀況後,李琇釧恭敬地遞上大紅色提袋,代表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送上祝福禮。十月五、六兩日,慈濟志工在高雄就訪視了九百三十八戶居民,並對房屋受損又無法自力修繕的弱勢、獨老或兩老相依者,提供適切的修繕協助。
旗津區修繕,巷弄間大事
談到房屋損毀的狀況,慈濟高雄災害應變中心總召潘機利表示,需要修繕的受災戶以旗津區為最多。其中有位個案是獨居的八十歲楊阿嬤,她住在旗津北端海軍第四造船廠附近,原本的居所是一間只有三面磚牆的小平房,靠馬路的門面僅用薄木板區隔室內室外。
山陀兒颱風肆虐過後,阿嬤的門還在,但面對道路的木板牆卻垮了,熱心的鄰居趕緊拿回收的廣告帆布遮蓋,讓老太太保有基本隱私。潘機利、李琇釧等志工團隊登門造訪,除了送上祝福禮安慰老人家,也馬上聯繫專業的修繕志工,備便烤漆鋼板、C型鋼等材料,就地裁切、焊接、鎖螺絲,趕製房屋正面的牆與窗。
「牆是三點三米高,六點三米寬,上面的窗戶是一米乘一米二,所以我們工班十幾個師傅在那邊做,做到大概晚上六、七點。」潘機利表示,修繕工事在十月十日慈濟志工到旗津勘災後第四天完工,除了把門面修補回來,也丈量室內空間,評估浴廁空間的改善,好讓老人家生活得更舒適、更安全。
在本地志工全體動員、外縣市法親鼎力相助之下,高雄的安心家訪,大致在雙十國慶前告一段落。而家訪後新發掘個案的長期關懷、濟助,業已陸續進行。對於所有完成培訓獲得上人授證,承擔起慈善關懷使命的慈濟人來說,這都已經是深刻印在腦海�堛獐郱ロ@業程序,不僅要做到,還要精進再精進,並廣結更多的善緣。
「凱米颱風之後,上人特別強調,我們慈濟要跟鄰里長或者公部門密切合作。」李琇釧以旗津區的訪視關懷為例說明,這是高雄慈濟人第一次在這個近海離島區展開災後復原行動,對當地其實還很陌生,有賴在地鄰里長、鄉親帶路穿街走巷,才能找到需要幫助的人。而當慈濟人以具體行動,做出實際成效時,鄉親們的反應也很熱烈。
「當那位阿嬤家修繕完工的時候,里長還有整條巷子的人都跑出來了,給我們很大的鼓掌聲、歡呼聲。」李琇釧語帶振奮地說。
同理受災戶,面對面關懷
每當颱風來臨期間,擔任災害應變中心召集人的潘機利,幾乎每日駐守高雄靜思堂。他經營成衣商場,七月凱米颱風造成大範圍淹水災情,也影響到他的門市,但他依舊專心投入救災。當六龜居民撤離避難,他考慮鄉親緊急離家,於是發心結緣,安排他們到商場選購合適衣物應急。
他回想二○○九年莫拉克風災,自己位於旗山的成衣商場損失慘重,很多新衣泡水報廢。「當時旗山區還屬於高雄縣,所以我就一直等縣政府的人過來旗山評估補助,那時候想著要把淹水高度報得高一點,就會得到更多補助。」
然而這個不好的念想終究沒有成真,潘機利等了一整天,反倒是慈濟志工先來了,不僅送上熱騰騰的香積飯,還有上人的慰問信,讓他確信,慈濟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
「所以現在投入防救災,我覺得自己比較能同理。知道受災的人需要什麼,受災戶的心情感受,或者失去家人的那種痛。面對面的關懷,真的很重要。」回想受災、救助的心路歷程,再對比凱米、山陀兒颱風的應變情況,潘機利坦言,雖然大家不敢掉以輕心,但看到各地的災情,還是有「嚇到了!」的震撼,他肯定慈濟人走入社區的正面效應;也提醒法親們,面對極端氣候加劇的趨勢,大家不可輕忽,一定要更戒慎虔誠。
「高雄很少有這種強烈的颱風,那種瞬間致災的強風暴,很多居民都受到驚嚇!我們送上安心祝福,就是安他們的心,給他一個安慰一個助力,告訴他,你並不孤單,證嚴上人還有全球慈濟人的愛與你同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