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是遊走兩岸的特殊族群,過去是兩岸連接的臍帶,現在卻夾在台灣與大陸的對立之間,過去他們曾是台灣政治發展的重要動力,現在則身陷在藍綠的對抗當中。台商對大陸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可是在外資大量湧至、陸企茁壯後,當局重視台商的程度不如以往,反而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成為替罪羔羊,動輒以政治標準苛求,台灣這邊罵這些企業是紅色,大陸那邊罵這些企業是綠色。
過去有許文龍的奇美、殷琪的大陸工程,後有王雪紅的HTC,現在則是遠東企業被大陸當局以環保、勞工等違規為由,處以鉅額罰款。誰都知道,罰款的理由不過是藉口,真正原因是大陸要處罰日前公布的三名台獨黑名單背後的金主,而遠東企業因為依法申報,查有實據。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日前在聯合報投書,呈現出台商企業的難為與尷尬:一方面離不開大陸的市場與生產基地,所以要表態反對台獨,但另一方面,徐旭東強調,他希望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支持辜汪香港會談時主張的九二共識,則是反映出大部分台灣人的心聲。
政治捐獻,本來就是民主政治常態,妄圖干涉,難以被任何國家與地區所接受,目前澳洲與新加坡都已經分別制定「反外國干涉法」,可見一斑,中國大陸應該尊重台灣地區有不同的政治制度。
其次,大陸部分小粉紅所謂「賺中國人錢,從事反中勾當」,本來就是說不通的,貿易投資本來就是互惠互利的,遠東或其他台資企業,如果虧本,即使再愛國,也不會在中國投資設廠,同樣的,對於台商的投資設廠,大陸也應該從經濟考慮,不應該滲入政治。
同樣複雜的,還有在大陸台灣人的政治態度,居住在大陸的台灣民眾,包括台商、台幹、台生等,在全盛時期的2016年,高達200萬人,將近台灣總人口的9%,現在少說也有100萬人,這些人的投票意向,許多研究都顯示,看似傾向藍營,其實藍綠都有,堪稱是左右台灣政治的關鍵族群。
不可諱言的,台商回台發展,的確成為台灣經濟復甦的力量,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GDP)達2.54%,高於韓國的-1.9%,今年更高達6%,韓國勉強達到4%,不過台幣今年升值2.25%,韓元卻貶值8.35%,一來一回之間,更讓台灣的成長,令韓國人艷羨,如果趨勢不變,IMF已經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國民平均所得將超越韓國。
有人認為在舉世一片蕭條之際,台灣經濟這兩年特別好,是因為與大陸隔絕,甚至如徐旭東在投書中指出,某些輿論讓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投資彷彿帶有一種罪惡感。可是恰恰相反的,台灣經濟的成長,反而要歸功於兩岸貿易比重愈來愈高;根據財政部公布台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金額,不但在今年前十月增加到1,546億美元,出口比重接近歷史新高水準(42.5%),而且到今年10月,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更擴大到86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705億美元明顯擴大。
政治與經濟應該要清楚劃分,台商與外商應該一視同仁,不應有區別對待,過去大陸為爭取台商,以照顧台胞為名,有過優惠條件,但台商現在也寧可在立足點上平等,而不願遭到歧視性的政治限制,我們更期待,中共政協主席汪洋據說將出席兩岸企業家峰會、海峽論壇,大陸應該趁此機會,對台商表達歡迎的政策。
在台灣方面,民進黨政府肯定會藉此大做文章,渲染大陸以政治手段介入商業活動,進一步抹黑兩岸關係,把國民黨打成中共幫凶,但是這只會淪入跟大陸一樣,把台商議題政治化,民進黨政府真正應該做的是,善待台商,協助他們爭取被公平對待,不應有看笑話的心態,台商才是幫助台灣度過難關、創造經濟奇蹟的功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