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聯合報社論/編造與影射:台灣民主要以麥卡錫主義為戒


【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28 第574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俞大□的盲點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編造與影射:台灣民主要以麥卡錫主義為戒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不必多此一舉
民意論壇 打炒房請打對大戶痛點
解決雞蛋爭議 誠實是最佳策略
儀隊操演非廉價表演
中共三面架槍只開一方 孰令致之
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 開門揖盜?
賴兩岸論述 自陷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俞大□的盲點
黑白集/聯合報
駐美代表俞大□遭爆料,濫用公帑購買沙發、床、咖啡機等用品,其妻對外交官頤指氣使,且將公務車用於私人購物賞櫻用途。事發後,俞大□作了不太有效的澄清,而賴總統和閣揆卓榮泰則說了重話。看起來,俞大□的前景不妙。

從指控內容看,爆料者是駐美代表處人員;瑣瑣碎碎的項目,應只有俞大□身邊的人最清楚。無論如何,俞大□身為資深職業外交官,竟在這種小事上落人口實,只能怪自己和家人太不謹慎。他更大的盲點是,忘了自己不是民進黨的「自家人」,隨便被告個狀,位子就可能不保。

駐美代表是我外交最大重鎮,為了區區八百萬元的官邸修繕費,就可能搞掉一名重量級大使,還真是「本輕利重」的操作!何況,外長林佳龍承認,俞大□的實際修繕費用是二七○萬,遠非爆料所說的八百萬,且傳說要購買的豪華車輛也未核准。如今,駐美代表被藏鏡人潑了一身髒水,他日後如何昂然面對美方和各國外交界?

俞大□是去年底因蕭美琴競選副總統,被調派來接任,迄今不過半年。這次他遭爆料攻擊,政界一致認為「有人想要這個位子」,因而下此毒手。畢竟,俞大□是蔡政府所派,如今賴政府新人新政,勢必要換個「貼心」的才行。丟掉八個邦交國都無所謂,花幾百萬修繕倒是條大罪,這就是台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編造與影射:台灣民主要以麥卡錫主義為戒
社論/聯合報
最近,一種說故事的方法引起各界關注。一名網紅和一家綠媒都採取這種敘事手法,創造了恐怖氛圍。這位網紅以預言家的口吻說,下半年會有十位網紅受邀到大陸拍旅遊影片,內容看似旅遊,實則是文化統戰。而綠媒則以吹哨者身分,聲稱有「資深媒體人」爆料,指陳新華社記者在某電視台政論節目坐鎮盯梢,要求大家按其腳本演出。

兩起事端看似獨立事件,卻有高度共通處。首先,兩者都用了「蒙太奇」般的散焦鏡頭,劇中沒有真實的受指控者姓名,只有朦朧的身影。前者少了涉事網紅的清單,只有數字和時間段;後者只有新華社的名稱和AI合成的記者背影,就連爆料的「資深媒體人」是誰,什麼電視台受到「教唆」,均付闕如。

其次,暗指其中涉及豐厚利益。這位網紅說,受邀網紅多為免費招待,有些自稱曾接獲邀約的網紅,更誇稱對方給付金額每年可超過千萬台幣。綠媒的報導則說,對岸是以「在中國的商業利益」為誘餌,交換電視台製作帶狀政論節目。

其三,兩個劇碼揭露後,都有執政黨背書。這位網紅爆料後,綠委立即要求政府單位研擬對策,並稱受邀網紅背後都有「中國乾爹」。而綠媒報導後,陸委會則「證實」說,該記者已輪調回中國。

連續發生的指控事件,頗有內部獵巫、恫嚇的控訴樣態,類似美國當年的「麥卡錫主義」。曾經把「促轉會」當成「東廠」的副主委張天欽說過,「間接影射的殺傷力最強」,可謂一語道破此類的手法:僅靠一支影片、一篇報導,就將兩岸民間交往塗上汙泥,繪製出白色恐怖陰影,多麼輕易!

這類的陳述成本極其輕盈。既不需偵騎四出、暗夜埋伏,也不必監禁審訊;羅織罪狀,隨口說說,省心省事。但它影射的是,有一支第五縱隊就潛伏我們身旁,他們是被金錢收買的貪婪台灣人,為了錢財與北京唱和,準備出賣本土政權。其危險之處亦在於此:由於缺乏實名指控,反讓各種兩岸交流合作都蒙上賣台陰影,參與者成了「潛在罪犯」;但指控者卻未指名道姓,也輕易迴避了法律責任。

兩則故事可能都有部分真實情節。例如,邀約網紅拍片,可能是大陸網路營銷公司找到的新流量密碼,兩岸媒體合作過去亦稀鬆平常。然而,只要套上「統戰」濾鏡,將情節加上政治陰謀的套路,兩岸往來立即鬼影幢幢起來,成了紅色洗腦的雞尾酒。

如此這般的輕率指控,其實正反映了現實社會可悲的分裂對立,也顯示主政者無視這種不健康的對立,不惜對內、對外宣戰,卻缺乏積極建樹。充滿敵意的一邊藉此一紅色恫嚇讓另外六成選民懾服,綁架全民一起拱衛其政權。但其巨大代價則是:一、將兩岸的交流凍結殆盡;二、在內部製造了一批代罪羔羊群體。

先論後者,就算主政者能讓六成反對者都噤若寒蟬,但一個六成公民都被打成潛在資敵者的國家,要如何統治?前者更為嚴峻,交流若一夕驟停,兩岸誤解加深,勢將使雙方敵意螺旋急劇陡升。當兩岸烽煙一起,誰能為塗炭生靈償付代價?國台辦特別在記者會中,先明言這位網紅自己就曾去過大陸多次,使其指控落空;也指稱綠媒報導純是假新聞。最後再暗示,大陸可能恢復派團來台參加金曲、金馬獎,不會讓兩岸交流切斷。

當年美國的麥卡錫主義,不過雷厲風行了四年,就受到舉國唾棄,現反成美國歷史黑暗的一頁。任何人想靠不斷羅織叛國者來掌控權力,也絕對不是治國正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不必多此一舉
社論/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決定自任召集人成立三個委員會,被外界批評凌駕行政院職權,疊床架屋;行政院長卓榮泰最近出席工商團體活動時,兩度提到要籌辦「經濟發展委員會」(簡稱經發會),來推動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全力拚經濟,其實也是疊床架屋、多此一舉。

卓院長出席第16屆磐石獎贈獎典禮時,指出成立經發會目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只重視高科技產業,也會特別照顧中小微企業,因為公平分配才是文明的象徵。同時,他也會提出未來四到八年的國家發展目標,並且與民間企業合作,扮好火車頭的角色。

國家最高行政首長重視經濟發展,是國人所樂見。但是,從卓揆提及的內容,包括薪資、所得分配、財政金融等各方面的議題來看,這個所謂「經發會」的功能,與現在行政院所屬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的功能,幾乎完全一致;甚至「國發會」的功能比「經發會」更廣泛。也就是說,卓揆所想要做的事情其實直接交給國發會去完成即可,大可不必再去設置一個功能完全相同的「經發會」。

國發會的前身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簡稱經建會), 早期經建會的功能包括規畫年度計畫、四年計畫和長期的十年計畫,其中一些國人耳熟能詳的重大經建計畫幾乎都是由經建會統籌規畫完成的,比方說,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李登輝時代的亞太營運中心、陳水扁時代的大溫暖大投資、馬英九時代的愛台十二項建設和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這些重大而長期的經建計畫,在台灣長期經濟發展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經建會當年被稱為財經小內閣,因為行政院重要的部會首長幾乎都是經建會的當然委員。比方說,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所以財政部和主計總處必須列入;產業發展與能源需要經濟部參與,很多時候需要交通建設的支持,所以交通部當然也會有關係。而現在經濟發展使用大量能源,就要考慮碳排和空汙的問題,因此環境部也要參與討論;此外,經建計畫也需要大量人力去執行,這屬於勞動部的責任。理論上來說,經建會每周召開的委員會議,這些部長都必須參加,許多事情可以在會議中進行跨部會協調。

此外,經建會負責規畫各項重大經建計畫,而由各相關部會負責執行,但是執行成果如何,經建會並無法直接監督與考核,這個工作屬於行政院研考會的功能。也就是說,如果經建會主委不是一個強勢的首長的話,在行政制度上來說,經建會就會成為一個沒有牙齒的老虎。2015年行政院組織改造時,就把研考會併入經建會成立新的國發會,目的就是在加強經建會的功能,以確保各部會執行的重大經建計畫得以落實。所以,國發會的功能不但可以涵蓋卓揆所提「經發會」的功能,而且國發會還具有監督與研考的功能,所以其推動與落實重大經建計畫的可能性是更高的。

行政院長想要拚經濟,要提出未來四年或八年的長期經濟發展目標,這是國發會當仁不讓的責任,新上任的主委是由產業界出身,對於產業界可能很熟,但是對於如何規畫國家全面發展可能是新手上路;否則當卓院長提出要成立「經發會」的時候,怎麼不會立即反映這個是國發會的職責呢?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曾擔任過多年的國發會主委,他應該很清楚國發會的功能,為什麼也不對卓院長說明清楚呢?

卓院長願意花更多精神在拚經濟上,國人樂觀其成,但是如果因此再去成立一個「經發會」,其功能一定會與現在的國發會重疊,完全沒有必要。所以,我們建議卓揆應該責成國發會在一定期間內提出國家發展的長期願景,而此一願景不但要有可行性,並且要能加以落實。

   
民意論壇
打炒房請打對大戶痛點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繼中央銀行採取「第六波」緊縮貸款和提高利率,行政院院會昨天又宣布對被外界質疑是這波炒房元凶的新青年安青成家房貸祭出限貸一次限制。賴總統上台連續出招打炒房,猛,但真有效嗎?

「兒子啊,你欠我一個孫子!」「爸爸呀,你沒欠我一個房子,但我房貸繳的好辛苦,不敢生孩子啊!」這段超商結帳時的對話,惹得在場的民眾噗笑,這對父子苦笑以對。網路最近瘋傳青年社群用AI創作的「炒房主題歌」,炒房是現代版的剝削,賴總統、卓內閣和政治人物們,你們聽見了嗎?

記得這次總統大選前,蔡政府三申五令打炒房,哇!內政部祭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五重拳,財政部和中央銀行也輪翻上陣,好不容易,去年下半年房市呈現下跌。奈何,突然又開了新青安房貸,為下探的房價注入止跌活水,建商和代銷業者借機大吹熱銷法螺,靠一兩件表相的實價登錄,輕易地玩弄處於「資訊不對稱」劣勢的購屋大眾於股掌之中,房價因此又被炒得扶搖直上。好!限貸新青安房貸一戶有用嗎?炒房的大戶是建商和代銷業,顯然打錯了對象。

「什麼?新店中央新村巷弄裡的房價飆到每坪八十一萬元了!」居住在當地的爸媽們沒有心喜,反而憂慮起來。他們看看自己的兒女,該成家的三十出頭了,連當醫師的都喊買不起房,就不用談每月領個五萬薪水的了。

老把戲了!上台的政府不論藍綠,選前都大聲為無殼蝸牛開打炒房的前門,選後碰到「政治獻金大戶」就轉彎。中央銀行跟行政院連出的兩招打炒房,看似凶悍,仔細一看,打的是民眾,不是建商。

房價飆漲的最大炒手是建商和代銷業者。政府打炒房,很好,但請打對痛點,不能只想靠央行出手。如果要採用限縮貸款和提高利率,也不能只拿購屋人開刀,建築和營造商的土地、建築融資更要嚴格控管;不然,等於抓了賊卻放了強盜。更重要的是,財政部、內政部、金管會、公平會和經濟部都要一起硬起來。財政部用稅打囤地、囤房,內政部、公平會管控交易虛假,金管會和經濟部堵住建商貸款漏洞。民不與官鬥,財務槓桿奇高的建築業更是如此,除非政府軟腳或打假球。

賴政府別再拿股市好、游資多當房價飆漲的理由了。游資多,正是政府借發公債來大搞公共建設的有利時機,也可鼓勵更多的企業股票上市,發行新股,以擴大產業投資。政府要有大禹治水的本領,不是老怪水多。台灣躍向綠色、永續、韌性世紀,待興建的公共建設全台都有,不要選前開一疊支票,選上就假裝忘掉。

輝達、超微、台積電掀起的台股AI新旋風,最近又被建商、代銷業拿來炒高房價。全台科學園區附近幾乎找不到預售屋一坪低於五十萬元的了,不婚、不生、不養的躺平族怎會不增加呢?賴政府,好好打真球吧!

   
解決雞蛋爭議 誠實是最佳策略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蛋價大起大落,國內雞蛋產銷失衡依舊無解。經過近三年的調控,雞蛋產銷仍存在諸多問題,顯非官員一句尊重「市場機制」可以卸責,主管部門應面對問題並需虛心檢討修正。

當前蛋雞產業輔導和產銷管控,係根據中央「重要畜產品生產申報預警處理要點」,規定蛋雞於進養前,即應予辦理申報,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受理;當產蛋雞總數達二五三○萬隻時,畜產會應發布第一次預警,籲請業者適量減產;當產蛋雞數量達二五六○萬隻時,應發布第二次預警並研議處理措施。當產銷失衡時,將協調畜牧團體發揮自主功能自行減產;收購市場過剩雞蛋;獎勵淘汰逾齡寡產母雞、蛋種雞,減產蛋雛雞。當產地價格在直接生產成本之九十五%以下時,可啟動緊急處理機制。該要點不僅有待落實,且缺乏罰則,難以發揮預期效果。

此次農業主管部門委由中央畜產會,自國外緊急進口雞蛋來補足國內缺蛋困境,緩和民怨,本屬合理,卻又疑雲重重:一、以超思如此五十萬元的資本額,且是否有進口雞蛋的人脈、資金和貨源,何以雀屏中選?二、農業部要如何確保畜產會及超思可以如期完成任務?如何管控風險?三、自日本進口雞蛋雖沒公式可算,但還是有「平均」價格、當初的市場價格、「行情價」,且已完成交易,配合成本分析等是可得出合理的價位,還是可受公評。四、緊急進口雞蛋最後有多達五千餘萬顆過期,只能銷毀轉作堆肥,進口決策過程應讓外界知曉,並負起政治或行政責任。五、進口雞蛋輸入許可的是亮采公司,但中央畜產會付款對象卻是超思公司,還有與超思的合約疑雲,農業部應要求中央畜產會說明。

畜產會成立的宗旨是為有效實施畜牧產銷制度,促進畜牧事業之發展,均依法訂定任務,建立產銷調節機制,達到事前預警、穩定產銷之目標,是政府與畜牧產業團體間重要的溝通橋樑,但該會做到了嗎?

儘管買生鮮雞蛋不適用採購法,但「冷藏倉儲租金和運費」仍須遵守採購法,而農業部已坦承畜產會並未依採購法作業並函請台北地檢署調查。政府機關想要自證清白,對於立委及外界提出的諸多疑點,應主動提供資料,這是義務不是權利!

   
儀隊操演非廉價表演
王微曦/公退(台北市)/聯合報
筆者家居中正紀念堂附近,招待中南部親友去中正紀念堂大廳看禮兵儀隊交接操演,是一個亮點節目,尤其孩子們更看得眼露敬佩。國防部長顧立雄可知,這跟當年湯姆克魯斯演「捍衛戰士」、美國青年從軍人數大增一樣?國軍現在招募困難,看了雄壯威武的禮兵,說不定孩子們以後會想當軍人呢!

國軍禮兵儀隊操演,也是外國觀光客來台觀光的熱門觀賞項目之一,沒有大廳禮兵儀隊操演,就算移到自由廣場,相信觀光人數會少掉不少。畢竟又有多少民眾願意在大太陽、甚或大雷雨底下看操演?

宣布禮兵儀隊等退出中正紀念堂大廳,其實也不是國防部長該管的小事,顧立雄只不過是受到深綠台獨分子的壓力,甩鍋給文化部而已,竟要文化部作最後決定。

筆者倒是希望文化部長李遠,能夠有勇氣頂住這不合理的甩鍋,就讓中正紀念堂的一切保持現狀吧!畢竟到大廳看禮兵儀隊操演,早已是中正紀念堂文化的一部分了。

   
中共三面架槍只開一方 孰令致之
孫揚明/資深媒體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中共於廿一日公布了關於懲治台獨分子的「意見」,台灣各界大譁,民進黨政府更是利用掌控媒體後的解釋權肆意發揮。賴清德以總統之尊,表示台灣會有「百分之九十的民眾受到波及」,陸委會甚至直接把赴陸旅遊列為「橙色」示警。這些動作使得整體的真實情況更為混沌,等同擴大中共在相關問題上的解釋權,反而是幫了中共來恐嚇台灣人民。

其實,在中共這份文件的「總體要求」中,在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明白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統一合法政府」的說法,在此卻不存在。甚至在第二項「準確認定犯罪」一節,也同樣循此脈絡。

最有意思的是,被民進黨渲染最凶的「準確認定犯罪」,其中第三款是「通過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方式,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其實「不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這個說法,最早出於美國柯林頓政府一中政策,時為李登輝訪美後,美方對北京的承諾。其他所謂「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罪責,是在要圖謀分裂的前提/目的下才存在。至於所謂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其實,不也正是我國刑法「內亂外患罪」的刑度?

如果用調侃的角度來看,中共的相關部門想必是花了不少力氣與腦汁在這些彎彎繞繞的思考上,意圖為「既要堅持九二共識,又要打擊氣燄日漸囂張的分裂份子與外部勢力」尋找著力點。顯然這偏向是針對兩岸關係中的分離主張,而不論其名稱為何,都包括在這個打擊範圍內,卻單單沒有把「依中華民國憲法主權規範而定位的中華民國」納入。不能不承認,中共此一作法與主張,居然沒有否定中華民國憲法與九二共識。

回過頭來看九二共識在我方內部的相關歷史法制進程,九二共識基本上滿足了兩個內部結構性的要求。一是符合憲法所定位的原則:民國八十年第一次修憲,把兩岸關係的現狀定位為「一國兩區」之後,隨後還頒布了兩個解釋性的輔助文件-《國統綱領》與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國統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一個中國的涵義》解釋文。二則完全符合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以及憲法本文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故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決議,不得變更之」。所以分裂主義的主張者反對九二共識。

更悲哀的是,這份「意見」恐是中共早已算計到此後「三面架機槍,只准走一方」,然後把九二共識置於唯一的出口,等我上談判桌。但有沒有人能告訴我,孰令致之?

   
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 開門揖盜?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民進黨立委主張去除「對獨裁者的崇拜」,讓三軍儀隊撤離中正紀念堂大廳。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說,已經和文化部協調,將三軍儀隊移到自由廣場上進行操演,細節等文化部拍板,大廳銅像仍「適當戒護」。筆者以為大謬,無異開門揖盜。

應以「國家統一」為志的中華民國,因台獨甚囂塵上,業已形骸化,但對蔣委員長的基本尊重,則比不上封建王朝;尤以顧部長為外省子弟,若無播遷來台的蔣氏,使其得以在台灣就學成長,哪能到綠朝攀龍附鳳?何故視蔣氏為寇讎?

中正紀念堂之前有潑漆事件,當時有儀隊在場,尚且不能阻止,今盡數撤往自由廣場,是何居心?且顧部長稱會有適當戒護,難道是更加嚴密、荷槍實彈,或更單薄鬆散?且就法律而言,慈湖潑漆案件遭追訴歷歷在目,焉能不考量判決先例,反倒給激進人士開綠燈?

或謂筆者是維護威權,立場偏頗?舉慈湖案為例,當時相關被告都面臨民刑事追訴。刑事部分,一審依依毀損等罪各判處拘役,二審考量他們因個人政治理念犯案,給予緩刑兩年定讞;民事部分,卻因國防部後備指揮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請求權已罹於兩年時效而消滅。雖然如此,仍足以說明其違法。未來若中正紀念堂又發生類此情況,因故意損害罪需要告訴乃論,若國防部撤離紀念堂大廳移交給文化部,國防部無告訴權,文化部又不追訴,豈非變相縱放人犯?

且當時慈湖潑漆案因陵寢官在場,尚可以刑法第一三五條妨害公務追訴,若撤離儀隊,大幅減少妨害公務機率,怎能說不是司馬昭之心?綜上,顧部長法理精湛,何以作出如此規畫、落人口實?

胡適曾寫道,兒時,慈母對他說:「天涼了,多穿上衣服。」胡適調皮回曰:「涼(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了!」日前,黃埔百年校慶,最重要的抗日事蹟被有意刪除,亦不見蔣校長肖像,實屬不倫不類!復給蔣校長在中正紀念堂「穿小鞋」任人羞辱。真也該說:「黃埔什麼?蔣校長都不校長了!」

   
賴兩岸論述 自陷困境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大陸當局選擇在賴清德總統就任滿一個月公布懲治台獨分子的「意見」,主要是針對賴就職演說的台獨自白宣言。儘管目標是鎖定懲治「少數台獨頑固分子」,但實質上是針對賴堅持「新兩國論」的具體回應。從就職演說到美時代雜誌專訪,再到陸軍官校校慶,賴依然定位兩岸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大陸對台政策固然強調兩岸融合及促統,卻在海峽論壇結束後,以迅雷不疾掩耳的發布意見方式,替代法律懲治台獨分子,其作用在於產生反獨促統目標,產生立即威懾效應,意圖遏制台獨政權發展及新兩國論擴散。大陸對台政策既強調硬的硬,也重軟的更軟。

首先,「意見」產生之嚇阻效果,具有對內宣傳及對外警示作用。對台政策強調反台獨及反干涉,既針對台獨分裂主義者,也要排除境外敵對勢力干涉。面對民進黨持續三屆執政,從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到賴清德主張「新兩國論」,大陸當局須回應激進派及武統派訴求,打擊倚美謀獨、聯美抗中及以武拒統的民進黨政府及美日境外勢力,避免民進黨抗中路線過度鑲嵌於美國的印太戰略,甘願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這顯示「意見」凸顯反制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目標,防止美日境外敵對勢力對台灣問題及兩岸統一造成阻礙。

其次,「意見」揭示對台司法管轄權及長臂管轄權運用。陸委會聲明回應意見,聲稱大陸對台灣「不具司法管轄權」,大陸法律對台灣民眾「毫無約束力」。從「意見」所提終身追訴、通緝、缺席審判檢視,大陸藉由意見展現對台司法管轄權,也對台獨頑固分子施加長臂管轄權,終身追訴,若兩岸統一將會遭刑事追究。

從另一角度來看,「意見」不僅藉由懲治台獨產生寒蟬效應,可消極減少支持台獨主張者;也能激發擴散效應,積極增加統一支持者、反台獨分裂者,擴大化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統一戰線聯盟」社會基礎。

最後,「意見」強力遏制去中國化及「新兩國論」發酵。對比歷屆民選總統就職演說,李登輝早期倡議國家統一、兩岸中國人及同屬中華民族;陳水扁則提出「四不一沒有」、兩岸「未來一中」、建立兩岸特殊關係,宣稱同文同種。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提及文化血緣關係。扁與蔡皆無倡議統一,僅提兩岸人民尚存文化血緣淵源。

至於賴清德就職演說中,不僅沒有國家統一願景,也無中華民族認同。就職演說未像蔡英文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無論及兩岸人民歷史血緣關係,朝向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族認同方向發展,更在兩岸定位上往「新兩國論」推進。

賴主政下的兩岸論述,可謂是構成台灣安全明顯而立即的危險,自陷安全困境。同時,民進黨也強化批判藍白為大陸「在台協力者」、被統戰的力度,加深台灣社會和政黨互不信任、對立及衝突,這將形成內憂外患的兩岸政策治理結構。

   
休日小確幸 Day Off耍廢時光
結束一週忙碌工作,休假日就該好好犒賞自己。到高雄港邊逛逛手作市集、飲茶觀展感受生活藝術;或在美濃水圳旁悠閒漫步、沈浸書香喝一杯氣質加分的咖啡。一趟說走就走的小旅行,理直氣壯地耍廢、放慢腳步體驗高雄美好!

女性私密處拉警報 要如何才能預防?
引起私密處感染的原因很多,醫師指出,細菌性陰道炎與念珠菌感染陰道炎,通常與生活作息、飲食、清潔不當有關係。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第一步,還是多喝水、不憋尿,同時要穿著透氣的內衣褲,而且性行為前後都應該做好衛生管理等,才是杜絕私密處反覆感染的不二法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