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當代散文】鄭培凱/龍井採茶

聯副電子報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26 第816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鄭培凱/龍井採茶
幾米/空氣朋友
【文學因緣】李瑞騰/勇敢追求真愛,翻轉自己的人生——關於周安儀和她的文學

  人文薈萃

【當代散文】鄭培凱/龍井採茶
鄭培凱/聯合報
老友邀我在清明前後,到杭州去遊覽,說可以到龍井村或梅花塢去走走,他有熟識的茶農,看他們採早茶,現炒現賣,帶點江南春天的氣息回去,可以品嘗上半年。桃花開時,西湖遊客太多,就不必去了,搞不好給擠下斷橋,不是鬧著玩的。到山嵐起處走走,新筍上市了,土步魚也開眼了,好好享受江南早春的閒逸,在湖山煙雨的迷濛之中,嘗嘗春天第一撥美味佳肴,可是觀光大軍無法企及的雅事。可惜我在香港冗事太多,雖然答應前去相聚,拖來拖去,還是錯失了早春的良辰美景。直到穀雨前幾天,還是因為故宮博物館安排的宮廷茶事研討會,要我去做個主題演講,才得以排除身邊瑣事,容出兩天時間,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去開會。

我在二十年前去過茶葉博物館,那時建館不久,還是草創階段,但選取的地勢很好,在龍井鄉山麓面臨西湖茅家埠一帶,環山面水,是上好的風水寶地。博物館依山而建,掩映在茂密的林木之中,四周環繞著茶園,舉目望去,一片青綠山水景色。後來還去過幾次,記得有一次館裡的負責人請我喝龍井茶,我問是獅峰龍井嗎?回答說不是,是新昌買來的,產地就不清楚了,應該是杭州附近的,品質也不錯。他說沖泡龍井,不是有些人說的85度到90度的開水,是剛煮開的100度滾水,一沖下去,香氣霎時衝上杯沿,喝起來過癮,那才叫龍井芳香呢。他示範沖茶的步驟,把芽茶放進玻璃杯裡,打開暖水壺,倒進滾燙的開水,就看到煙霧瀰漫之中,茶芽緩緩張開,舒展了早春出岫的嵐氣。我不禁問他,煮滾的開水倒進暖水壺中,又從壺裡倒進杯中,進進出出,不就降了溫,成了90度左右的開水嗎?他聽了,哈哈大笑,說沒想到泡茶整個過程的前一段,把暖水壺的緩衝忘了,說得不夠嚴謹。

算起來最後一次去茶葉博物館,也有十年之久了,是參加海上絲綢之路與茶、瓷外銷的國際會議,由浙江博物館安排,來龍井村參觀。那一次對茶葉博物館刮目相看,印象很好,因為展覽分類清晰,展品豐富了許多,收集來的文物,包括了採茶、製茶、藏茶的器具,以及歷朝歷代的茶器,琳瑯滿目。各個展覽廳展示的說明,也都力求精準,還原了歷代製茶的科技發展,還呈現了當前研究茶葉科學的前沿成果,讓我印象深刻。展覽館的設計也增加了審美情趣,粉牆黛瓦的建築,坐落於逶迤的山徑之中,廳堂之間還穿插了花廊、曲徑、假山、池塘,移步換景,饒有江南園林的韻味。

這次開會的議程,安排得簡單有趣,除了專題演講與學術交流之外,就是學術考察與實踐。在杭州考察,一般總是參觀博物館,觀賞館藏文物,甚至安排遊覽西湖。主辦單位大概覺得西湖咫尺,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遊湖,也就不必安排,倒是特意安排了實踐活動,到茶園去採茶。這天剛好是閉館休息日,館內專家為參會學者十分仔細的導賞,講解之後,就帶著大隊人馬離開展覽廳,下山去採茶了。我對製茶的具體程序與歷代茶具比較有興趣,特別記得十年前觀賞了一件唐代長沙窯的「荼□(碗)」,是複製的出土文物。再次相見,覺得比上次所見似乎色彩有點不同,便問導賞的專家,這還是以前那件複製品嗎?專家很驕傲地回答說,以前是仿品,這件是真品,是調撥來的原件文物。我一一仔細觀賞,參觀到後來,就滯後成了隊尾。最後一個特展廳陳列了私家捐獻的紫砂茶具,有些明清舊物,還有陳明遠、邵元祥、楊鵬年等名家的作品,我深感興趣,多看了一會兒,結果是參觀完畢,空蕩蕩的博物館,只剩下我一個人,不知道隊伍已經到哪裡去了。

好不容易穿過蜿蜒的山徑,在山下的茶園入口,找到了採茶的隊伍。每人分了一頂斗笠、一胯茶簍,告訴我們沿著茶畦,撿嫩芽摘下即可。這時清明已過一個多星期了,茶園在清明前後採過一茬,現在發出的茶芽是第二茬的雨前茶芽,特別留在那裡,給我們實踐項目採摘的。天氣還不錯,早晨的濛濛細雨已過,天氣雖然放晴,陽光卻躲在雲層後面,茶園還算涼爽。大家準備就緒,採茶指導特別敦囑,採上好茶芽的關鍵是,一芽一葉為好,因為最是鮮嫩,採的時候只要一掰,自然就斷了,不必用指甲尖去掐。這倒是有趣,我還以為採茶姑娘都留著指甲,以便採茶掐取呢。

根據古代茶學著作,應該是清晨採茶,在露水漸晞,日照未到之時,是採摘的最佳時刻。陸羽《茶經□三之造》說:「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芽)者,發於藂(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到了傍晚時分,又在雲層遮日的涼快之際,輕輕鬆鬆,瀟瀟灑灑,到茶園裡假扮採茶姑娘作秀,大概會遭到陸羽的恥笑的。

我記得宋徽宗《大觀茶論》論茶芽的採擇,說是要用指甲斷芽的:「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熏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宋徽宗強調「用爪斷芽」,與我們掰斷茶芽的方式不同,到底是宋徽宗說得有道理,還是現代專家說了算?這裡不但有時代的變遷,相隔了一千年之久,採摘的技術有所選擇。更重要的是,宋徽宗所講的採茶,是驚蟄之時的茶芽,他在「天時」一段中說:「茶工作於驚蟄,尤以得天時為急。」皇帝的講究,與我們老百姓不同,他說的早茶是驚蟄季節的茶芽,早於清明一個月,比所謂的「明前」要早兩個節氣,茶芽生長的情況相當不同,大概不用指甲掐不下來。

我們現在喝的綠茶,沿襲的是明代的芽葉沖泡傳統,與唐宋研末煎點的傳統不同。講究的早茶,基本上就是明前茶與雨前茶,取其新鮮清靈,感受淡雅風味。明代杭州人許次紓《茶疏》,論茶葉採摘:「清明穀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於收藏。」這麼說來,我們在榖雨之前所採的龍井茶,是明代文人雅士所推崇的上品了。

採了半個多小時,看看也有二兩龍井茶芽了,乘興而歸。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圖/幾米

【文學因緣】李瑞騰/勇敢追求真愛,翻轉自己的人生——關於周安儀和她的文學
李瑞騰/聯合報
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示意圖。(圖/李瑞騰提供)

一座文學館舍的落成

在新竹清華大學人社院與相思湖之間,明日(6月27日)吉時將有一棟「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竣工啟用。館舍由旅美小說家王默人及夫人周安儀所捐建,知名建築師黃聲遠設計。其主要的功能,除了典藏二位作家相關文學文物,並有講堂、展示室、研究室、會議室等活動空間,未來將積極推廣台灣文學;該校台灣文學和華文文學兩個獨立所,將提供充足的研究人力,以此為基地,深化台灣文學的研究,並放眼全球華文文學。

為此,離台赴美四十年不曾歸來的周安儀,將首度返台,見證這個由她和夫婿王默人(1934–2020)捐建的館舍之落成。清華人社院及台文所為表慶祝,且歡迎周安儀到來,特別企畫「王默人文學座談會暨周安儀新書發表會」。

周安儀是誰?

周安儀是誰?除了極少數新聞界前輩,今恐已少人知曉。1946年8月,她在父母短暫的台灣之行中出生於台灣,襁褓中隨父母回到上海,在1949年的大撤退中再隨雙親到了台北,那一年她三歲。

2017年,我應清大台文所李癸雲所長之邀,為《王默人小說全集》撰寫總序時,曾全面清查王默人的生平,當然也找到周安儀的不少資料,包括她於1953進復興小學就讀,1959年進北二女中讀初高,1966年進政大讀新聞系等學習歷程。也注意到她從1970年起開始從事媒體工作的經歷。

1980年代前期,周安儀曾出版二部重要的人物報導專書:《藝林春秋》(台北:聯經,1980年10月)、《新聞從業人員群像》(台北:黎明,1981年6月)。前書專訪二十五位著名畫家,包括張大千、藍蔭鼎、黃君璧、王藍、姚夢谷等;後書專訪三十一位新聞界重要人士,包括馬星野、曾虛白、楚崧秋、成舍我等,堪稱是台灣畫壇和新聞界的田野調查報告書,深具文化史料價值。周安儀受父親影響,從少女時代就喜歡繪畫,師大美術系曾經是她的夢想;而新聞是她的專業和從事過的工作,因此二書對她而言,實具有連結生命的意義。

此外,她更以新聞眼穿透社會轉型間都會女子的艱難處境及幽微心境,1970年以降陸續寫了不少小說(和散文),收集在《女人心》(台北:黎明,1984年5月)中的十六篇作品,是她奉獻給台灣文壇的寫作成果,銳利中見柔情。對於周安儀來說,小說是她和王默人結美善因緣的關鍵媒介,是她一生至愛的文類。

重拾小說之筆

1980年代中期,周安儀和王默人被迫先後離台赴美,二度漂流的苦恨,是一本艱難的生命之書,切斷和台灣的一切牽繫,也停掉了他們的文學彩筆,而這一停就是三十一年。此其間,她在殘酷的現實中安頓身心,作為一位地產經紀人,為生存的拚搏經歷,讓她洞察美式資本主義社會人際之間的算計與折衝,深刻體會遷移者之於居所的慾求,她重拾小說之筆,織染豐富且深刻的移民及創業經驗,精準對應相見□不見、前浪□後浪的對立關係。我們發現,經由小說寫作,她在漂泊中深入機智巧詐的內核,藝術性地折射了文化差異中人性糾葛;有時回望家園,她在記憶深處苦苦覓尋最初的自我。

從2015年的夏天開始,周安儀居家寫作不輟,近十年間,她出版了四本小說集:《相見不如不見》(2017)、《前浪和後浪》(2020)、《搏》(2021)、《似水流年》(2023),全部由台灣的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而小說仍在書寫中,她更誠懇率直寫了她七十幾年來在台美二地的人生,那就是剛出版的《追憶似水流年——周安儀回憶錄》(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24年4月)。

拚搏的人生

周安儀的回憶錄,書凡八章,前序(王鈺婷)後跋(周安儀)都有,並附新詩五首,一首追憶雙親,四首為亡夫王默人而寫,情真意摯。周安儀平靜地追憶她的過去,我們讀來卻覺驚濤駭浪。用她一篇小說的篇名「搏」以為概括,堪稱是拚搏的人生——她拚搏身體,拚搏愛情,拚搏事業,拚搏文學,積極創造她個人的生命價值。

本書第一章先寫她一生四劫,各有化解之方,其中第二劫是小兒麻痺症,她堅持穿了十年的特製皮鞋,最後完全痊癒,這是她與肉身殘疾之拚搏,顯示她不向命運低頭的個性,應是她生命的本質。第三、四章涉及病痛、意外傷害之處甚多,晚年追憶,猶凶險歷歷。

其次是為愛而拚搏,我先前讀王默人自傳體小說《跳躍的地球》時,對於鄒晏麗之夜奔黃可仁,已驚嘆連連,但那是男方之言,而且是小說之筆,現在讀現實中女主角的自述,乃大讚嘆其勇敢追求真愛,翻轉自己的人生。這是第四章的重點,從相識、相愛、相知、相惜一生,牽繫家庭糾葛、報界文化、商場鬥爭,甚至政治壓迫等複雜的客觀環境。

赴美之後,先是賡續在台時期的新聞工作,涉及華社中文報業的現實;決定轉業後,她努力成為一位傑出的地產經紀人;最後自組公司、走向創業之路,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拚搏這樣的實業,要付出多少心血力氣,尋常筆墨難以描述,只能從她數本小說集去剖情析采,細細體會其中奧義。

周安儀最後的拚搏已氣定神閒,她在繪畫和小說之間斟酌,王默人建議她以過去長期的地產經紀履歷為素材,用小說去寫人心人性。是啊!那不正是回到最初因小說而緣定三生的狀態嗎?在台灣時,曾經那麼辛苦才得有一個居所,到美國卻在買屋賣屋中生活,最終把這屋那屋轉化成新竹清華園南校區一座精緻的文學館舍,而周安儀將牽引著王默人的文學魂魄,歸來。


  訊息公告
《幻幻之交》長大了,還需要想像的朋友嗎?
雖然《幻幻之交》整體的質感偏向是閤家觀賞的那種家庭電影,小朋友可能就是看看可愛的幻幻,電影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仍然需要一些年紀,適合已經長大的觀眾,已經脫離需要自己想像朋友來陪伴自己的時期,但又能夠理解為什麼小朋友會需要有這樣的朋友存在。

求職面試三大必考題快準備起來 面試禁忌千萬別踩紅線
求職網發言人建議「Z世代」的畢業生,若想避免誤觸「應徵地雷區」,大家應該採取以下這些「求職教戰守則」。面試階段有「三要、三不」原則。首先「要」服儀恰當、整潔:配合應徵行業、企業文化,選擇服裝以及適當的妝髮造型,並塑造有條不紊的形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