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當孩子遭受不當騷擾,請父母「別用憤怒表達愛」
許多人都聽過「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此話並未說明「愛」與「責」之間的深層關聯,卻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上演,例如當孩子打翻牛奶、感冒生病、摔倒受傷或晚歸時,最親密的人常會脫口而出讓人感到洩氣的責備話語,這不僅讓對方受傷,也讓關係中累積了無形的距離與壓力。
代代相傳的反應模式
當我們受挫或脆弱時,渴望的其實是親密之人能給予關心、安慰、保護、支持及協助,才能幫助我們重拾安全感,在生活中穩定成長。然而,當這些期待落空,不只會感到失望,甚至產生被遺棄的恐懼。
「恐懼」這一情緒,經常促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產生「戰」或「逃」的反應。
「戰」,即不甘示弱,甚至以憤怒的方式攻擊或指責對方,這是出於對對方或自己的失望;而「逃」,則是築起一道防護牆,透過冷漠或忽視來遠離對方,以避免再次受傷。無論是「戰」或「逃」,這樣的互動模式最終在親密關係中留下隱性傷痕,使人輕易感受到「我是不被愛的、是不夠好的」,重創內在的安全感。
許多父母在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類似的互動模式,他們的父母未曾示範情緒的正面表達,或引導他們如何有效調節情緒,因此在壓力大或失控時,便可能不自覺地重複過去在原生家庭中學到的互動模式。這是他們熟悉的情緒反應方式,進而在代際間持續傳遞這些負面模式。
憤怒背後的真正情緒
我們可以理解父母為何深信「愛之深,責之切」或選擇「用憤怒表達愛」:當父母的脆弱被觸及、安全感崩塌,恐懼會伴隨而來,而憤怒攻擊是第一時間的本能反應。憤怒是一種強烈且即時的情緒,能在瞬間釋放壓力,但它也經常掩蓋了其他脆弱情緒,好比焦慮、無助及害怕。
例如在前文中,當母親得知女兒遭受不當騷擾,除了對肇事者生氣外,內心也可能自責未能保護好孩子,甚至擔心自己是否是個不稱職的母親。她可能對無法掌控家人的安全而焦慮,甚至被「萬一」的災難化思維給淹沒。然而這些情緒往往被迅速轉化為指責孩子的憤怒,藉此將自責和焦慮感轉移出去。這種「戰」的反應會讓孩子選擇「逃」,築起一道牆遠離母親的怒火。更遺憾的是,這樣的憤怒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問題的根源,無法理解其中隱藏的關愛。
如何打破負向循環
若要改變這種模式,父母可以透過相關書籍、心理成長課程或個別諮商,先學習覺察並分辨自身真實情緒,例如擔憂、害怕或失望。
當自己處於脆弱狀態時,除了覺察,也學習照顧好情緒,例如安排獨處的時間、設立健康的個人界線,或嘗試向信任的朋友傾訴,如此同時是對自己說:「我是重要的!」此外,建立支持系統分擔壓力也很重要,育兒是充滿挑戰的過程,單打獨鬥易耗損身心。
當父母在穩定的狀態下與孩子溝通,以傾聽和同理取代指責和控制,不僅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也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表達關心,進而建立更親密、健康的親子關係。憤怒或許是最本能的反應,但愛應該是我們最終的選擇。在安全感中成長的孩子,也會更有能力去同理和照顧自己及他人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