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去年十月對大陸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迄今已進入第九個月,港媒報導,歐盟官員三日告訴大陸汽車製造商,歐盟執委會預計七月四日起對大陸製造的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這可能會導致本已緊張的中歐關係出現新的裂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日則強調,歐方若推出任何損害中歐經貿合作的措施,中方不會坐視不管,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歐雙方人員三日在布魯塞爾會面,並就反補貼調查舉行聽證會。大陸汽車製造商在會議中被告知,臨時關稅將於七月四日起徵收,但對方並未透露關稅水平,預計下周才會私下通知各家公司適用的稅率。接下來,歐盟執委會將有四個月時間與各成員國協商,將臨時關稅變為永久關稅。
外電報導,受影響的大陸車企已就歐盟執委會在不按照歐盟慣例,即在關稅生效前四周通報稅率的情況下徵收關稅一事,尋求法律諮詢。
目前歐盟對汽車徵收的進口稅率為百分之十,德國之聲引述專家分析,稅率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百分之十五至廿五。但法廣報導,榮鼎集團分析師認為,鑒於其他市場徵收的關稅更高,低於百分之五十的關稅不太可能阻止所有大陸電動汽車進口,並進而保護歐盟的產業。
相較之下,美國政府已在五月宣布對大陸電動車在內的一批目標戰略產品加徵高額關稅。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四日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按計畫將在八月把大陸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四倍,由現行百分之廿五增至百分之百以上,並指「這對美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格蘭霍姆表示,美國需要擁有電動汽車這個產業,必須對此採取強硬態度,如不提高關稅,只會把整個領域拱手讓給中國,就像太陽能電池板那樣。
針對歐盟可能加徵關稅的行動,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刊文稱,歐盟加稅幅度遠低於美國的原因在於,大陸出口到歐洲的新能源車比率近百分之四十,且很大一部分是歐洲車企在中國生產,再出口到歐洲,加徵關稅將實實在在影響中歐關係,傷害的將是中歐共同利益。
與此同時,在葡萄牙訪問的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四日會見葡萄牙經濟部長時指出,歐方近來採取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嚴重干擾雙方產業互利合作,他還說,「保護主義不是出路,而是一條危險的死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