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聯合報社論/當家鬧事激發的仇恨值,賴政府看到了嗎?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03 第57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當賴清德媳婦熬成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家鬧事激發的仇恨值,賴政府看到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五缺之下 別忽視傳統產業
民意論壇 信賴或賴皮 端在賴一念間
總統國情報告問答 沒有毀憲亂政
警人事權中央抓 責任地方扛
題命關天 坦誠面對命題瑕疵
美挺賴強硬路線 低估陸反應
賴「台獨自白」 凸顯中共困局
陸藉香會淡化中國威脅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如何讓數字轉譯成有意義的決策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當賴清德媳婦熬成婆
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政論節目自爆掌握幾場大型陳抗與造勢活動群眾的政黨屬性,引爆「老大哥」疑雲。而在「青鳥行動」中,有台大護理師貼文抱怨抗爭群眾深夜喧鬧,導致兒童醫院病童無法入睡,竟因此被出征。不論是遭國家機器監控或網路霸凌的滋味,賴清德一點都不陌生,如今已成掌權者的他卻選擇作壁上觀。

王義川及民進黨雖一再辯稱,這種以手機蒐集人流大數據的做法,早行之有年,還拉藍營縣市墊背。但王義川所暴露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們分析的是不同場合參與群眾的「足跡比對」,顯然是掌握個資。這已踩了民主國家的紅線,也難怪王義川要神隱避風頭。

二○一九年,蔡賴相爭黨內初選時期,賴清德秘密行程不僅頻遭曝光,周刊還跟拍到他使用台南市政府台北辦公室與黨內要角密會,賴因而公開抗議「我們不可以用國家機器,在這場初選裡面進行干預」。如今民進黨黨工王義川爆出疑似以國家機器監控群眾,身兼黨主席且曾身受其害的賴清德卻悶不吭聲。

當時被網路圍剿的賴清德,更以幾近哀求的方式呼籲蔡英文要求她的網軍停止攻擊。然而,看到多數被綠營召喚來的群眾瘋狂霸凌為小病童不捨發聲的護理師,賴清德同樣保持沉默。媳婦熬成婆的他,難道也從受壓迫者搖身一變成了壓迫者?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家鬧事激發的仇恨值,賴政府看到了嗎?
社論/聯合報
行政院長卓榮泰首次施政報告,就面對國民黨立委不杯葛但集體離席抗議的難堪場面;國民黨立委抗議卓榮泰說不排除對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荒謬的是,卓榮泰尚未收到立院公文,答不出哪些條文違憲以至於窒礙難行,就說要覆議,難怪被認為是為反對而反對,是對國會的嚴重侮辱。這也顯示,國會改革法案雖已完成修法,但朝野衝突效應仍餘波盪漾,後續政治攻防也仍在持續進行中。

朝野對立不是新鮮事,但此次衝突卻是因「當家鬧事」而起,使社會對立的仇恨值迅速飆升。過去八年民進黨在立法院將「多數統治」發揮到極致,輾壓式的立法將少數意見完全置之腦後;現在藍白立院席次過半,推動向選民承諾的政見與立法,理所當然。原本民進黨議事攻防雖占下風,論述攻防卻不一定輸;即使表決輸了,也還可透過覆議、釋憲等憲政手段反制。但民進黨捨此不為,卻鼓動民眾以「反黑箱」、「反擴權」、「抗中保台」為由走上街頭,直接進行民粹動員。

在以「青鳥行動」為名的群眾活動中,質疑民主機制、質疑對手對國家忠誠度,乃至挑起仇恨的場景,不斷上演。例如常見抗議民眾手持或放置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的「模擬遺像」,對其發出各種惡毒的詛咒與謾罵。難道只因政策立場不同,就「恨之欲其死」?民主劣化,實所罕見。

更令人不安的景象,則是各地群眾活動中竟出現打著教育團體名稱,由家長和工作人員帶著國小年紀孩童上台「反國會改革修法」的畫面。大人聲嘶力竭地做政治表態,孩童們在後面舉布條、標語當「工具人」,有如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的養成。不但是民主的諷刺,亦令人膽戰心驚。

立法院完成國會改革修法後,除行政院將提覆議、民進黨立委將聲請釋憲,綠營支持者更醞釀發動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不過綠營整理的「優先罷免名單」,竟不是以立委適任與否為考量,而是根據「罷免成功可能性」作排列,對藍綠得票率最接近的藍委優先罷免,根本是把民主政治的罷免機制變成政治報復的工具。

這種社會仇恨感連地震災區都不放過。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萁是花蓮選出的立委,民進黨支持者因此鼓動抵制到花蓮旅遊,甚至說這是「花蓮人的共業」,導致不少旅宿業者遭到退房。花蓮在經歷四○三大地震重創後,竟還要面對綠營支持者無限上綱的攻擊,真是情何以堪。放眼全世界,抵制災區聞所未聞,可說是為政治失去人性。

這許多撕裂仇恨行為,民進黨都宣稱不是自己發動,而是「支持者自發性行為」。但一切都因民進黨「當家鬧事」,對失去國會多數「輸不起」所致。賴清德總統諭令綠委「反守為攻」、「肯定」青鳥行動,行政院「尊重」民眾抵制花蓮、仇視災區,都為社會仇恨值升高推波助瀾。

如果賴清德和民進黨無法理解少數總統的意義,不能接受國會藍白過半的事實,也不願遵守民主「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及憲政規範,仍不斷利用群眾和民粹當武器,這樣的對立與撕裂,必將貫穿賴清德整個總統任期,卓內閣施政也將持續觸礁。民進黨或是希望藉此累積政治資本,在可能的罷免、重選、公投或下一次選舉中獲得政治紅利,但受到傷害的將是整個台灣社會和人民。賴總統或許無法團結不同立場的支持者,但至少可以約束自己的支持者。否則,操作仇恨對立,最後遭反噬的將是賴清德和民進黨自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五缺之下 別忽視傳統產業
社論/經濟日報
民進黨前主席、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日前表示,民進黨政府的核能政策一定要改,否則企業無法生存。他並強調,不要讓20世紀的民進黨思維,約束21世紀的民進黨政府。

就在許主席這項表態的前幾天,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將協助台灣企業在日美墨地區設立科學園區,以大廠帶小廠方式,在海外建立供應鏈。政府將提供服務,直接處理涉外服務,降低中小企業往海外布局的障礙,加速台灣企業全球化。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接續表示,台灣廠商面臨缺工等問題,需要政府協助往外擴散;而台灣科技業實力雄厚,若到國外設立科學園區,會受到很多國家歡迎,要和經濟部好好協商一套機制,既能協助廠商又能和外國互利。以台灣科技產業實力,不應只協助國際大型公司,也要協助傳統產業和各行各業。

隨後,經濟部公布了今年4月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4.9%,其中電腦電子光學業成長了37.1%,成長率創十年新高;積體電路也彈升30.4%,增幅創三年新高。媒體只強調這些令人振奮的資訊,卻未說明機械設備業是在去年基期極低下,僅緩慢成長了8.2%,化學材料及肥料業也同樣只有5.1%,汽車及其零件業則是完全停滯的0.43%,基本金屬業更是難堪的-4.4%。如此下去,台灣製造業的畸形發展將益發嚴重─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件業將繼續飆長,難以承擔高昂土地等資源成本的傳統製造業,將會持續萎縮。

但是,台灣真能沒有傳統製造業嗎?比較2021年和2011年的工商和服務業普查,十年來製造業的生產毛額(GDP)成長了90.6%,其中的確以電子零件業203.0%最高,占其三分之二比例的半導體業更成長了282.2%。然而,傳統製造業卻呈現完全不同的相貌,不僅所有次行業的成長率都不到製造業平均(90.6%),連三分之一成長率都不到的包括:非金屬礦物製品(-23.4%)、紡織業(-0.5%)、皮革毛皮及其製品(+2.1%)、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3.2%)、成衣及服飾業(+21.3%)、木竹製品業(+29.9%);不到或接近50%的另有橡膠製品業(+38.7%)、化學材料及肥料業(+44.6%)、塑膠製品業(47.5%)。

上述九個成長超低行業的就業人數有57.1萬人,遠超過半導體業的30.9萬人,和整個電子零組件業的63.7萬人差異不大,而家庭人口接近200萬人。在停滯或衰退的情況下,從業人員的收入當然難以提高。無論從經濟發展理論中,強調成長應該具有「包容性」,或防止台灣所得分配進一步惡化,甚至考量地緣政治風險劇烈升高的角度來看,政府都應該重視這些行業在台灣的生存和發展機會,否則所產生的政經和社會風險將變得更加嚴重。

為了重視這些行業,政府需要更多實際的措施,而不是高官講幾句好聽話,或是協助舉辦展覽、出國促銷。這些措施可以包括提供低廉用地價格的專業工業區、大幅增加傳產研發機構的人員和經費支持,以及在公部門採購競標時給予本國產品價格優惠(美國對於聯邦政府採購有6%的國際競標價格優惠保護,部分國防部標案優惠保護達到12%)。此外,也可以考慮提供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產品生產補貼或租稅優惠等措施。試想一種極端狀況,在戰爭風險大幅升高下,製造治療槍砲外傷藥品的化學材料,若無足夠本地廠商製造,會是多大的國安風險?

政府關心台灣的資源困境和企業全球化,是值得肯定;但到海外設立園區,早在越南和菲律賓都已做過,效果絕非政府想像那麼樂觀。而在台灣產業結構畸形發展,全球化也受到高度破壞的此刻,不宜只有純經濟效率和競爭優勢的考量;以適當政策鼓勵有競爭力的傳統產業在地生根,重要性可能不亞於激勵拔尖產業,政府應有這種認知和前瞻眼光。

   
民意論壇
信賴或賴皮 端在賴一念間
鄭博文/大學退休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在野黨日前通過國會改革法案,但執政黨黨鞭已提出要釋憲或覆議,此刻賴總統若一如群眾剛包圍立院初期時,呼籲年輕人到立法院表示抗議,形成所謂太陽花2.0運動,個人認為賴總統已犯了當家不鬧事大忌,讓「信賴政府」成為笑話,變成「賴皮政府」。

現在有人放出消息想藉由憲法第四十四條的總統職權,召集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來協商,個人認為此舉非常好笑,這是要韓國瑜院長出席讓你有機會霸凌。其實憲政危機關鍵,完全在執政黨不願遵循民主政治的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只要身兼黨主席的賴總統願意退讓,憲政危機就會解除。

在野黨聯合通過國會改革法案,但執政的民進黨比人頭比不上在野黨,不但在立法院周圍地區發起支持者包圍立院,在議事場內對在野黨立委暴力相向。最誇張的是多位民進黨女立委對韓國瑜的性騷擾包夾,企圖讓韓院長無法就主席位置主持會議。整個議場亂糟糟,讓民眾看不到執政的民進黨如何令人信賴。個人觀察,從新國會成立以來,民進黨立委一直在耍賴,不願遵循民主政治的原則「少數服從多數」。

賴總統在大選前,有感蔡前總統八年執政已失不少民心,因此選舉團隊以其姓提出「信賴政府」來挽回人心,但賴總統似乎也有健忘症,忘記這八年執政的民進黨是如何處處輾壓在野黨,讓在野黨無從監督政府,以至於蔡前總統八年執政弊案叢生,引發民怨。這次大選,賴總統的得票數遠不如蔡總統,只有四成,成為少數總統,立委席次也未過半,淪為第二大政黨,就是代表已失民心,卻還幻想在立法院繼續橫行,目前立法院的亂象,就是執政黨不能願賭服輸。

說實在話,「信賴政府」這句文宣,不但讓賴總統穩定基本盤,也爭取一些游離票回頭,才有四成結果。賴總統五二○就職,本是國家喜慶,但執政黨的立委在五二一立法院院會,頭上綁白布條,活像在辦「喪事」,執政黨立委猶如孝男孝女,將議事廳變成公祭場,讓新政府上任就觸霉頭。賴總統未在第一時間以黨主席身分制止,鬧上國際媒體,讓自己就職典禮蒙塵,更重傷「信賴政府」形象。

賴總統上任還不到半個月,在野黨推動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多數是過去民進黨的主張,因此執政黨不應提出覆議或釋憲,否則就是自打嘴巴,會讓人民認為民進黨在鬧事,又再耍賴不服輸,是「賴皮政府」,會讓未來四年「信賴政府」成為空話,同時紛爭不斷,國事將一事無成。

   
總統國情報告問答 沒有毀憲亂政
陳清秀/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對於國家統治構造採取「雙首長制」,國家統治權行使,分由總統與行政院院長負責。總統負責國防外交等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事項,並實質掌控統治權行使(包括行政、司法、考試、監察四權)的人事權,對於國家總體施政具有實質支配影響力,並非虛位元首。從過去實踐經驗顯示,總統為國家實際領導人,行政院長僅是其幕僚執行長角色。

民主國家強調「主權在民」,總統等統治者僅是「代表」全體國民執行政務。本於民主國家「多數決原理」,本應由「多數國民」支持選出的總統,方得代表「全體國民」執政。若總統僅由未過半數的少數人民選出,卻要代表「全體國民」執政,因未經多數人民同意授權,對於多數選民而言,實質上構成「無權代理」,違反民主國家「多數決」原理。因此世界各進步國家的憲法立法例,對於總統選舉均要求過半數選民支持才可當選,以落實其正當性。如果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未獲得多數選民支持,須進行第二輪投票,產生由「多數選民」支持的總統。

我國憲法對於總統選舉,並未規定要求過半數選民支持才可當選,以致實際運作結果,由少數選民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即可當選總統,並「代表」全體國民,決定全民命運,顯然違反民主國家「多數決」原理。

又民主國家強調「民意政治」,一切施政應以全民或多數人民之意志為依歸,以謀求全體人民福祉為使命。而立法院作為國會民意機關,正是反映民意之場所,總統要「代表全體國民」執政,即應「傾聽人民聲音」,亦即應傾聽「國會」立法院的多數民意,作為代表全民執政的基礎。因此,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規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其目的在使國會了解執政者的執政理念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總統應聆聽國會多數民意,以為執政參考,落實民意政治的正當程序,才有權代表全體國民執政,排除少數總統無法代表全體國民的制度缺失。

如果少數總統不願意傾聽民意,棄國會多數選民支持的民意代表意見於不顧,導致僅考量少數人民利益,而草率決定其他多數人民命運(例如人民愛好和平,不願意戰爭),造成不顧多數民意、真正無權代理的結果,無形中走向專制獨裁的道路,而喪失總統代表全民執政的統治權正當性。

外界批評我國現行體制是「總統有權無責」,而行政院長則「有責無權」的怪異現象,不符合現代民主國家提倡應「權責相符」的責任政治精神。此次國會改革法案,要求總統應每年前來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並接受立法委員詢問與答覆,除可實現主權在民的民意政治精神外,也可落實權責相符的責任政治精神,因此可謂排除「假民主」,邁向「真民主」之路,是我國憲政法治現代化的里程碑,並不發生所謂「毀憲亂政」的問題。

   
警人事權中央抓 責任地方扛
陳子建/公(台北市)/聯合報
內政部公布新任台北市警察局長人選,不是市長屬意勾選的方仰寧,而是名單內另一人選李西河,引起爭議。其實此人事案的本質問題是:誰有人事任命權?誰負治安最終責任?

這是長久的問題,內政部說警政一條鞭,局長人選當然是內政部決定。那就怪了,既然是內政部決定,幹嘛提供名單給台北市長勾選?市長勾選了又不算數,那內政部為何不直接發布?現在局長人選由內政部決定,那以後台北市治安責任是不是由內政部一肩扛起?市長不用再管治安?

局長領導管理北市警局所有員警,對北市治安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不管是政策制定、預算運用、領導風格、人事調動,管理手段等都攸關治安良窳。尤其在配合市長施政上更不可或缺,各局處重大活動都有賴警察局鼎力配合與協助,警察局長對市長的施政成效是何等重要!更何況每年媒體還要做縣市首長治安滿意度調查。不管從組織理論或權責明確的觀點,警察局長的遴選任用應由市長決定,治安成敗也應該由市長一肩扛起。

警政一條鞭的真義應該是,內政部在政策面、制度面、法規面做好全國一致的標準,供各縣市政府警察局遵循、配合執行。譬如人事制度面,必須經過哪些重要職務歷練、教育訓練才符合遴任標準、列入名單,縣市首長只能從這些名單中去遴選任用,然後治安的責任自負。否則權責不明的狀況持續,有人事任用權時全力爭取,有治安責任時相互推諉,終究不是民眾之福。如果發生類似游錫□擔任宜蘭縣長時,因爭取警察人事權而不讓縣警察局長出席縣政會議,那更是警察的不幸。

   
題命關天 坦誠面對命題瑕疵
簡麗賢/高中物理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植物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出自何者?這是日前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自然科的一道考題。教育局最初公布答案為「二氧化碳」後,立即引發議論,部分考生申請釋義,教育局經命題教授評估後,維持原公告答案,因未解釋原因且影響部分考生進入複試的權益,網路持續熱議,亦呈現高中教師與專家學者討論該題答案的科學根據和合理解釋。教育局經徵詢多方領域專家學者意見,緊急召開教甄委員會,重新審慎討論此題,最後決議認定題目瑕疵,因「題幹意義未清晰界定問題」,修正為送分題。

植物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氧來自水,這是高中生物學課程中提及的知識和概念。生物科教師認為答案為水的理由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轉變為氧氣」,機制應為水經光合作用分解為氫離子和氧氣,氫離子將二氧化碳轉變為葡萄糖,氧氣則釋放到大氣中;微生物學家凡尼爾在一九三○年提出假說,認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來自水,一九四一年,有科學家利用同位素氧18,標定二氧化碳或水裡的氧,證實假說。

然而,科技日新月異,科學家孜孜矻矻實驗,可能也有新發現,例如植物行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是否一部分來源也自二氧化碳?只是尚未寫進教科書。

閱讀此則新聞,筆者感受良多。教育局能慎重看待考生的權益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科學傳播影響力,徵詢領域專家學者意見,召開教甄委員會,重新審慎討論此題,最後修正原先公告結果,並適切處理考生複試的權益,值得按讚。坦誠面對外界的質疑,勇於承認疏失,站在科學事實和理論實驗依據,就事論事,才能教育學生科學工作者不固執己見、不盲從附和及不妄下決斷的科學態度。

筆者多次應邀協助不同性質的命題、審題和組題的任務,深刻體會入闈工作的艱辛,尤其面對題目不能出錯,不能超出命題範圍,須在一定時間完成等,以及承受外界評論或酸言酸語無理性論述的壓力,淪肌浹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命題審題和組題的工作可說「題命關天」,「看似平凡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現在網路發達,自媒體與社群蓬勃發展,攸關升學或工作權益的考試,部分試題可能登上新聞媒體版面,試題語言和品質攸關考生權益,因此命題、審題組題等是相當耗時的任務,必須同時具備「分辨、篩選、診斷、評鑑」的功能,才能設計一份取材內容具代表性、敘述精簡扼要、題意清楚明確、避免爭議性文字,題目須能讓大多數考生快速理解、能在時間內完成,又兼具鑑別度的考題。

   
美挺賴強硬路線 低估陸反應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賴清德總統五二○就職演說,不僅未因雙少數而限縮權力行使,揭櫫中間溫和兩岸路線,反倡議挑釁的兩國論。大陸社會普遍負面評價,稱此為「台獨自白」,激發鷹派勢力及對台強硬路線崛起。大陸國防部長董軍在「香格里拉對話」就狠嗆,對待台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並稱和平統一前景正遭到破壞。

賴總統何以有如此底氣,竟罔顧藍白國會多數及主流民意,悖離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預設之「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區」定位,同時無視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嚇阻及威懾。若無美國力挺,即便其具強人性格,恐未必敢孤注一擲。

美國一直強化全球民主聯盟以及印太戰略對中圍堵,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有其戰略角色。賴強硬且極具挑釁性的兩岸政策,若是美國授意或默許賴刺激大陸,那中美戰略競爭趨緩的說法似難成立。美國務卿布林肯強調持續與賴政府合作,也不擔心可能導致台海衝突升高,顯然這是屬於美對中長期發展之遏制戰略,試圖以台遏制中,分散其發展動能並產生內耗。但此舉可能導致中俄戰略合作及結盟更為密切,刺激中國解決台灣問題、俄羅斯解決烏克蘭問題。

美支持賴採取強硬兩岸路線,有服務於拜登總統選情意涵,卻低估中國對台灣問題的反應。儘管美宣稱不支持台獨,但操作台灣議題國際化,激化兩岸衝突。從美主流媒體評論賴對中釋放善意算是過關的說法,美政府及媒體恐過於樂觀。

賴總統的兩岸論述凸顯兩岸互不隸屬,彰顯台灣主體性,但以中國替代大陸、中國與中華民國並列,及台灣是國家名稱的說法,對國家安全及兩岸和平的損失,恐非政治理性計算所能衡估。縱使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及美國印太司令早皆已警示二○二七年兩岸恐有戰爭風險,賴也並未回歸中間路線以避險。

總統大選過程中,陸宣布針對台灣二五○九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研究取消一部分或全部ECFA、對十二項石化業產品取消關稅優惠。賴當選後,大陸宣布與諾魯建交、懲罰五名台獨名嘴。賴就職後,解放軍舉行環台軍演威懾、要求藝人表態中國人身分認同,又中止ECFA一三四項產品關稅優惠,凸顯對台政策硬的更硬。

大陸當局始終倡議對台政策要具有戰略自信及定力,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動權及主導權,故有些兩岸交流似未受到賴執政影響。如六月十五日舉辦海峽論壇,滬台雙城論壇亦擬於七、八月舉行,且邀請上海市長龔正訪台也不變。

大陸對台政策兩大主軸是反分裂與反干涉。川普從美國利益出發,重視雙邊主義,索求盟國提高保護費,未來對台灣亦然;拜登則打民主、自由、人權牌,強調國際多邊框架圍堵中國。若川普上台恐會促台加大軍購,在貿易協議上壓迫台灣讓步,先進科技產業遷美,台灣也只能被動接受。

然無論拜登或川普,皆將台灣視為戰略馬前卒及棋子,甚至是棄子。美固然會制約賴勿採取更為躁進路線,但也會要賴配合,採取強硬或柔軟路線,服務於美國選舉及印太戰略圍堵中國之需要,最終皆使台灣成為遏制中國之工具。

台灣在兩岸交流中應展現自信及軟實力,在民主基礎上發揮燈塔效應,催生大陸民主化,降低武統台灣的風險,善用民主軟實力來建構兩岸和平穩定新局。然賴若追求兩國論目標,反激化中華民族國族主義與台灣主體意識衝撞,致與和平目標遠離,苦嘗戰爭惡果。

   
賴「台獨自白」 凸顯中共困局
記者/林則宏/聯合報
多數人大概都沒料到,「台獨金孫」賴清德總統會在就職第一天就化身為「台獨戰狼」,發表被北京視為「台獨自白」的就職演說。

回顧歷任總統,李登輝是直至即將卸任前才提出「兩國論」;陳水扁是在上任二年後說出兩岸是「一邊一國」;蔡英文則是在第二個任期提出「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但賴清德卻是一上任就發表「台獨自白」,絲毫不顧忌可能因此撥快中共武力犯台的倒數計時器。這其實也凸顯出當前北京對台工作的困局:軟也軟不下去、硬也硬不起來。

為表達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不滿,北京隨即於廿三、廿四日發動對台軍演,同時配合聲勢浩大的文宣戰。然而,投資人對於中共費盡心思部署的各種「文攻武嚇」,反應早已明顯鈍化。

而在軍演被台灣股匯市無視後,大陸隨即於五月卅一日宣布,六月十五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一三四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

儘管這項經濟反制作為,直接受影響的廠商可能會感到痛,但絕大多數台灣民眾還是無感,而且北京這項作為還可能正中某些獨派的期望──讓兩岸經貿盡可能「脫鉤斷鏈」。

至於近期眾多台灣藝人接連對兩岸關係做出政治表態,這樣統戰操作在台灣內部產生的效應,絕對會與北京希望促成的兩岸心靈契合背道而馳。

但北京真不知怎麼搞對台工作?事實上,習近平上任初期,在二○一五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就曾提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不只兩岸問題,中國今天面臨的主要問題,基本上全都得靠中國的持續發展進步來解決,而這種發展進步不能只停留在軍事、經濟等會讓人忌憚的硬實力上。

如果哪天台灣民眾會像「瘋日本」一樣「瘋中國」,一有假就想往大陸各地跑,會在社交平台分享中國各種山光水色和好吃好玩的東西;如果世界上有愈來愈多人想方設法移居中國,甚至想取得中國籍、變成中國人,到了那個時候,應該也就沒有所謂的「台灣問題」了。

另一方面,若中共對台工作一再受挫,對台灣而言也絕對是禍不是福。如果軟硬兼施、使盡各種辦法,台灣還是日益走向分離甚至敵對,北京當局動用準備多時的最終手段:訴諸武力解決的可能性就會大幅上升。

對中共真實存在的武力威脅漫不經心,甚至將各種被北京視為挑釁的言行視為勇敢的表現,一再「草螟弄雞公」,是台灣的一大危機。

針對賴總統五二○就職演說,大陸官方目前仍定調為「台獨自白」,視為其個人政治表態。但若賴政府持續冒進,所有台灣人民就該認真看待,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關於做好戰爭準備的示警。

   
陸藉香會淡化中國威脅
林穎佑/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聯合報
二○二四年香格里拉對話,解放軍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正式會面交流,這是自二○二二年以來的首度面對面會談。雖然在會中呈現各說各話的模式,且在中國軍事指揮體系中,國防部長本來就未居於重要的指揮核心,但作為軍事外交的窗口,在恢復兩軍互動上仍然具有象徵的意義。

須注意的是對比美國,此次中國積極與媒體接觸,並舉行多次記者會,可見其在媒體公關上做足準備,配合在六月二日董軍演講的強硬態度,可見中國期望透過軟硬兼施的方式,運用兩手策略,達成形塑中國大國形象的戰略目標。

董軍劍指台海?從時間軸看,香格里拉對話就在中國「聯合利劍─二○二四A」演習以及南海中菲海上衝突之後,也因此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會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對中國而言,也希望藉由香格里拉對話的機會,對外表明自身立場、說明軍演動機與消弭中國威脅的論調,這些應是此次對話中國的戰略目標。不論是在董軍與美防長的會談或是在大會的演講上,都可以看出中國可以在南海與其他國際問題上與國際協商,維持區域穩定;但台海問題是中國永遠的紅線,不能與他國妥協。畢竟對中國來說,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國內議題,是不可能變動的原則。

在美中防長會面之後,董軍在路途上與美國記者會面,其中刻意藉由擦眼鏡的空檔來與媒體互動,並且談話的內容是熊貓的輕鬆話題,並無過分強硬的發言。這應是刻意計畫的作為,不會是一突發事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媒體展現相對友好的互動。這或許也與董軍過去豐富與外軍交流的經驗有關,特別是其軍種背景海軍為天生的外交軍種,對於對外交交流有一定的經驗。除此之外,此行解放軍代表團也多次與各國代表互動,其有可能恢復二○一四年左右積極拓展外事的行動。

其目的除了對外軍事交流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期望藉由軍事外交來淡化中國威脅論,特別是期望宣達對台灣的軍事演習是針對台獨,並不會威脅其他國家,只要外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就不會有事。這也是中國一直以來希望在國際上與他國界定清楚的部分。

因此對我國來說,從年初開始的諾魯斷交到聯合利劍演習,都代表中國的文攻武嚇,特別是在進行對外交流的同時,逐步切斷我國與外國的連結,以及台海安全與區域穩定的關係,這是我國未來需要提防的一環。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如何讓數字轉譯成有意義的決策
郭瓊瑩/聯合報
近年因為極端氣候變遷,強降雨導致都會區其內水與外水宣洩不及,經常造成局部地區淹水。對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但卻有二百年防洪計畫的大台北盆地而言,的確難有自然親水之機會。

治水勢必由整體集水區之大涵構為解方。淡水河流域防洪計畫亦已不斷調適迄今,惟強降雨對盆地而言,即使已有長期宏觀之治水防洪計畫,仍必須解決因都市開發產生的「內水」溢流問題,俾確保住民安全。

解決士林區局部淹水問題,市府擬於綠意盎然的福林綠地,開挖設置地下二層的混凝土滯洪池。日前出席了「福林治水園區」會議,水利處針對「基隆河流域逕流分擔」及「士林集水區降雨容受度提升」等議題有了詳盡的圖文數字簡報,對業管單位之用心與科學分析有進一步了解。

只是經多方交叉討論後,未能釋疑的是,系統性問題可以理解,但為何滯洪池之選址沒有替選方案?為何不溯源到集水區上游,更周延的治本控制?分擔逕流是公私部門均應有的責任,但治標式的回應民意需求,卻要投入數億經費破壞綠地植被,且未能保證百分百風險迴避?

在○與1之間,在社區、地區與整體集水區之間,是否得以有更宏觀且跨域的事業主管權責範疇分工整合、綜效評估暨風險減壓?

官方工程科技相當「專業」,惟這些數字與圖文從未主動向全民宣導揭露。若以台灣每年治水所投入之數百億經費而言,何謂「絕對安全」、「零風險」、「可接受的風險」、「韌性城市」、「海綿城市」、「逕流分擔」…對百姓而言是無感的文字與數字。更遑論運用納稅者以「億」為單位之經費,去回應治標式的少數「民意」。

近十多年來,以美國主導提升國家競爭力所倡議推動的STEM政策,早已入滲到跨部會且更提升到白宮層次。亦即,連美國亦警覺到要維持世界強國本位,不深化創新科技教育之基礎培力,將漸失競爭力。

換言之,傳統具優越感之科技知能,已不足以因應今日乃至未來複雜快速的國際競爭變遷。除了數理科學教育外,仍需融入文化創新的知識與智慧,包括人文、設計、藝術、語言、溝通,且必須能刺激創意創新、解決問題,並得以引導創業。

「福林滯洪池」只是個小小案例,它顯示了單向標竿的解方,仍不足以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系統性解方與生活福祉。如果滯洪池之選址、容量計算…即便均合理達標,但最終被破壞的綠地,生態機能是否可復原,且具美感綜效?這正是自STEM到STEM+C(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藝術美學及文化)應再突破之另一標竿。(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2024大阪環球影城必吃美食推薦!
許多人到大阪旅遊都會安排一天到環球影城遊玩, USJ 除了有許多好玩的遊樂設施之外,園區內也有許多必吃的限定美食,本番 JUKSY 就替讀者們統整了 10 個到大阪環球影城必吃的美食,近期有要去的直接手刀收藏就對了!

矽谷創投業者 今面臨世代交替
領英創辦人兼長期創投業者霍夫曼不再是創投公司Greylock的代言人。莫里茲在紅杉資本效力38年,去年夏天正式跟這家投資公司分手。喬丹在安德立森霍洛維茲當了12年的頂級投資者,於5月離開。綜合來看,持續不斷的離職讓人感覺到創投業正處於一個轉型時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