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商務部於12月15日公布「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措施構成貿易壁壘」調查報告及產品清單,朝野對此行動反應不一,政府主張分散出口及訴諸WTO法律程序,民間相關企業則憂心忡忡,擔心受到提高關稅或限制進口之制裁;果然大陸21日公布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
然而不論政府或民間,一致的看法是,台灣競爭力較強之產業,如半導體製造與手機晶片設計,將不致受到影響。這說明了,國際之間的產業競爭,最終靠的是產業實力,而不是政府的保護。
支持政府政策的學者認為,ECFA早收清單減稅的工業產業或農產品,在過去13年的保護期間內,並未精進成長,如今競爭力仍不如中國產品,回歸正常課徵關稅,應該怪的是自己。其實細思這個說法,亦不無道理。
知名經濟學家李嘉圖,在106年前提出的「比較利益」理論,奠定了國際貿易互惠的基本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全球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優質廉價的商品與服務。
除了兩岸間簽署之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台灣一直企圖加入CPTPP,及與其他各國簽署FTA或BTA,其實這意味著,台灣各類弱勢產業及農漁畜牧產品,如果不能快速提高競爭力,未來只有面臨被淘汰一途。
國際競爭是殘酷的,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德國汽車、義大利皮件、瑞士鐘錶與巧克力、日本精密化學溶劑、美國牛肉、日本蘋果、紐西蘭奇異果,之所以受到台灣消費者青睞,理由無他,品質是唯一的要素。
李國鼎先生於生前曾感慨地說:「西進、南進,不如上進。」一語道破企業國際競爭力之重要性。台灣身處世界製造中心,鄰近國家:日本、中國、南韓、越南、泰國,沒有一個不是我們的潛在競爭者,關稅壁壘與進口限制,已經不再是產業可以倚仗的保護,唯一之道無他,精益求精而已。
過去30年,台灣一直以美國矽谷為師,學習概念創新與發展新創事業,尤其鼓勵優秀青年學子離開校園後即創業,其實這個政策大有商榷之必要。台灣畢竟是相對經濟小國,且國內市場極為有限,發展青創事業是否最為有利,抑或選擇集中優秀人力與研發資源於少數幾類產業,務求拚得世界第一,真的是朝野應當細思的議題。
李家同教授曾云:「創新者,並非一定是新益求新,精益求精更為重要。」
睽諸德國、日本、瑞士等國,其產業與經濟成功之道,正是精益求精。
在產業精益求精路途上,台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二流工程師,而是一流的工藝技師,我們不只需要做麵包的吳寶春、法國料理的陳嵐舒、設計時裝的吳季剛,我們更需要願意在髒亂陰暗工廠裡鏟花/拋光/製作模具/調製化學配方的黑手師傅,而這些工藝達人才是Made in Taiwan產品的真正幕後功臣,具國際競爭力產業的頂梁柱。
非常明顯的,經過30年錯誤的教改,台灣技職教育體系的教師,因為並不具備熟練的實務經驗,已經培訓不出可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人才,如今唯一可以倚賴的,恐怕只有集合工業內碩果僅存的老師傅,不藏己私地出來培養職場上已具有潛力的中低階技師,讓他們不必再經過漫長時間的自我摸索,可快速地提升工藝技術,廣泛運用在各行業生產線,提升產品品質精密程度,則無論其他國家如何以貿易壁壘阻擋,Made in Taiwan的產品,如同今日日本的工具機、德國的製造機械,仍然具有世界級的競爭力。
過去五年,由於全球疫情、東南亞國家興起,及美國政府抵制中國科技發展,已高效運行40年的北亞跨國供應鏈體系正面臨重組,不具備國際不可取代性的若干台灣產業,恐怕不可避免地將被淘汰,值此大轉變時代,抱怨與期待政府保護恐已不足為恃,技術與品質精進才是生存唯一的解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