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3日公布去年全國賦稅實徵淨額「初步統計」,總稅收逾3.73兆元,續創新高,比去年的總稅收3.46兆年增率高達7.9%,且實徵淨額占全年預算數115.4%,亦即超過財政部原先預估預算數(簡稱超徵)15%以上,高達4,972億元,超徵規模也是歷年次高。
實際上,由於部分稅款會遞延入帳,確切數據2月才會出爐,但估算全國超徵數必然超過5,000億元,約在5,200億上下。其中,中央政府超徵高達4,500億元(包括指定用途撥入中央特種基金的國稅),無論是超徵數或實徵數都將是歷史新高。
上述數據,反映稅收成長率和經濟成長率的脫鉤現象持續發生,且偏離的程度更甚以往,代表稅制上可能存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而從政府別來看稅收的結構,也顯示財政劃分上確實存在先天的、長期的垂直失衡,可以用來檢視此次修正財劃法,是否有改善的結果。
首先,探究稅收成長率和經濟成長率的脫鉤現象,在2014年到2023年共十年之間,除了2020年因疫情採取租稅減免或緩徵措施之外,其他九年特別顯著。2024年度延續此一現象,稅收成長率7.9%,是預估經濟成長率4%的兩倍。最近十年來,政府透過徵稅而超拿了經濟成長的果實,也代表國稅的所得彈性長期都遠大於一,不正常也不合理。
租稅的稅基是按「名目價值」計算,而名目價值是由實質所得和物價上漲率所構成。經濟成長率反映實質所得的成長,因此稅收成長率遠高於經濟成長率,關鍵因素顯然在於物價上漲,墊高了稅基,造成政府從物價上漲的過程中取得了「通貨膨脹稅」。也因此,早在1992年我國就建立了「物價連動機制」,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就自動調高免稅額、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金額,希望能消除通膨稅。
自2020年起物價上漲特別嚴重,CPI年增率都在2~3%之間,以致於過去四年物價上漲了10%。而雖然財政部依物價指數連動法,分別在2022年度調高綜所稅及所得基本稅額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以及2024年調高遺產稅扣除額,但稅收成長仍遠超過經濟成長率和物價上漲率的總和,顯然並未有效消除「通膨稅」。
其次,從財政劃分角度來看,去年中央國稅收入高達3.34兆,占全部稅收的90%;代表地方政府自主財源的地方稅,合計還低於4,000億,僅占總稅收的10%;可見得,國稅、地方稅的先天劃分上,中央占了絕對優勢。因此,財劃法將國稅的所得稅、貨物稅撥出10%以及營業稅(扣除發票獎金後)的40%,挹注「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簡稱統籌稅款),來彌補地方政府基準財政需求的不足。
即使加上了統籌稅款,地方政府全部稅收也只有0.86兆,只占全國總稅收的23%而已,中央仍掌握77%的稅收。亦即,從重分配後的稅收結構面來看,統籌稅款僅改善垂直失衡的情形13%而已。
中央的全部稅收中,即使扣除指定用途、撥入中央特種基金(例如房地合一稅、遺贈稅撥入於住宅政策、長照基金,及金融業營業稅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等)之後,「未指定用途,可彈性運用」的中央稅收仍高達2.67兆,比預算數超徵了將近3,800億元,其實足以支應財劃法修正後、中央必須撥入統籌稅款的新增額度(按2025年度預算估計為3,753億)。
綜上,國稅超徵且高於經濟成長,代表通膨稅的確存在,也是中央和地方垂直失衡的關鍵,中央政府應該覺得憂喜參半。為消除國稅取走經濟成長果實太多的憂慮,應當檢討並改革所得稅及營業稅制,以消除通膨稅列為當前急務。財劃法修正,將超徵的所得稅和營業稅,多撥給地方政府可以改善垂直失衡,其實也正好減輕中央錢太多而花不完的壓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