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wami Rama;石宏譯、《王道瑜伽》•橡實文化出版 瑜伽大師的教導與解答
西方世界對於冥想的認識還不夠真確和全面。有些人認為它是專注,有的人認為它是一種無聲的祈禱。例如,《大英百科全書》將「冥想」(Meditation)解釋為「專注」(Concentration),然而就沒有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專注。現代的字典對於冥想的定義不外乎:一、持久的反思;某一個對象不斷地在心中反覆;仔細或持續地思索。二、一種個人的禮拜行為,是在深切反思某種心靈的真理或神祕,伴隨著內心的默禱以及發願。三、一種個人進行的宗教或禮拜的行為,持續地將心念放在思慮某種宗教或道德的真理,或是類似的對象上,目的是要提昇自己的神性或是對神的愛。
這些定義沒有一個能正確地解釋「冥想」這個詞。數論哲學給它下了一個非常妥當的定義:dhyānam nirviṣayam manaḥ,可以翻譯成:「冥想(禪那)是將心從一切干擾和散亂的情緒、念頭、慾望中,解脫出來。」
我們典型的心,是不安定、混亂的。我們的注意力不停地從一個念頭換到另一個念頭。一天下來,我們可能經歷到許多不快的情緒,像是焦躁、憂鬱、失望、忿怒、挫折,我們被自己的許多慾望拉到這�堙B那�堙C我們很容易分心,很難找到一個能不為所動的中心點,幾乎沒有機會休息和修復。
很少人真正明白,冥想其實是一種習練方式,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定和靜,讓我們從心中那些停不下來的慾望、擾攘不已的思緒,以及因而生起的情緒反應得到解脫。當我們的冥想進步了,會發現那些干擾逐漸被一種不斷增長的平靜和喜樂感所取代。我們的心態和情緒狀態得到淨化,會感到一股內在的清新和喜悅感。
經由冥想,我們的認知、情緒、意念變得合一,潛在的力量被喚醒。惟有在我們的心經過這樣的整合以後,才能培養出有魄力的人格特質。人類歷史上所有輝煌的事蹟,都是由能集中意志力的人來完成的。另一方面,西方的心理學者、精神病專家、生理學者,也開始認識到,種種彼此矛盾的衝動和情緒是人類的自心所造,許多疾病的源頭起自於心的無意識層面。他們還沒發現的是,心內的這些矛盾可以透過冥想解決。
冥想是由專注開始,因為專注讓心變得穩定、專一。當專注成為對同一個對象的一股持續不斷的心念之流,就成了冥想。然後,心才能擴展到更高的超意識狀態。所以,冥想是一個過程,心首先要變得專一,然後擴展到開悟境地。它需要用到的是一種微妙又絕對是有意識的功夫。
冥想的學問是古代印度在奧義書時期有系統地開發出來,其後由大智者帕坦迦利加以闡述,然後冥想的法門傳播至各地。例如,來自印度的僧人於第三或第四世紀時在埃及,於西元五二五年在中國,創立了冥想的宗派。後來再輾轉傳入日本。
其實,「禪」這個字是梵文dhyāna(禪那)的音譯,它的意思就是Meditation(冥想)。在基督教�堙A聖安東尼(Saint Anthony)創立了一個冥想的派別。偉大的聖者,例如聖方濟各等人,都懂得冥想的方法。但是由於擔心公開從事冥想會受到宗教迫害,所以冥想之藝向來只深藏在少數智慧的聖者心中。
千百年來,冥想已經形成了一個高度發展、有系統的學問,能夠藉此擴充意識。瑜伽不鼓勵盲目信仰。瑜伽是在將修練的方法,以及如此修練後能夠達到的效果,同時提出來,修行人應該要親身驗證其真實性之後才可以信服。因為用這樣實證的方式,修行人只有經由第一手所經驗到的境界,才能證明這個境界的存在。不可能有別的證明方式,也不需要有別的證明方式。
帕坦迦利在《瑜伽經》�奡ㄗ魽A瑜伽士透過專注和冥想,可能會得到某些「特殊能力」,例如長時間持續專注於喉嚨之內中空的位置,瑜伽士就能克服飢渴。像這樣的主張,只有自己如法專注來驗證。
所以,瑜伽是一段發現之旅,讓修行人在旅途中發掘內在的自己,而所依靠的指引,則是來自曾經走在同一條路上,後來抵達最終目的地的那些已經開悟的瑜伽士。這些指引,有的是概要,有的是細述,都已經寫在《瑜伽經》以及其他古代的實修指引中。不過,如果我們走的是某一條特定的修行路徑,每個人都需要尋求上師的助力,上師是靈性的老師和嚮導,他已經實證到這些真理,握有打開終極真理的鑰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