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考來臨前,家長和老師們應該都如火如荼地幫孩子安排複習的進度吧。我也透過複習卷、小測驗等,試圖讓我帶的六年級學生們把學過卻遺忘了的知識拼湊回來。但除此之外,我還在進行另一件事情,就是開始「認真複習」。
幫孩子們複習嗎?
不不不,是幫我自己複習,因為這將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師生對決。
身為老師,我怎麼可能考輸學生!
從期中考前,我便與全班同學進行考試比賽。國語、數學的平時考卷,每一張,我都陪著他們一起考,只要孩子與我同分,甚至分數超過我,我就為他們加獎勵分數,作為集點換卡片用。
多了這個小競爭的心態,考試突然變成一項有趣的活動,因為每個孩子都湧起一股強大的好勝心,拚命想考贏老師,不僅能證明自己的實力,還可以加分換卡片。
因此在考試時,出現一些有趣的變化。原本孩子們總是快速寫完,也不管有沒有看清楚題目,只想要趕快交卷,好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現在當我說「還沒寫完的舉手」時,班上約莫一半的同學都舉手,其中有些人老早便寫完了,卻開始檢視自己的答題,不希望因粗心而無法取得勝利。畢竟在台上作答的老師,可是平均分數高達九十八分的高牆啊!
看到這樣有趣的改變,在期中考之前,我正式向全班下戰帖:「老師要五科都跟你們比賽!」
為了激發他們的動機,我還刻意提高加分獎勵。
看著底下的孩子們因獎勵加碼而興奮地手舞足蹈,其實我心中打著如意算盤:這場比賽,我怎麼樣都不可能會輸。
國小的題目,對我來說應該不會太難,何況國語、數學是我教的。社會課時,我也都坐在教室後面「旁聽」,多少有些許記憶。國小英文應該還好。國小自然……笑話!我國中可是理化小王子!
雖然我很有自信,但考前半小時,還是緊張地向學生借社會課本翻一下,想讓自己安心一點。只是不借還好,一邊翻看著,一邊卻愈來愈覺得情況不太妙……
這次的考後檢討,是老師自我反省
終於,期中考結束了,考試結果即將出爐。班上每個孩子都屏息期待著「自己的分數」,以及「老師的分數」。以下便是我五科的考試成績:
國語:九十八分。
英語:一百分。
數學:九十二分(我常常提醒孩子們,若用到圓周率「三.一四」時,答案要記得寫「約」,結果我因為忘記寫「約」而被扣了五分)。
自然:八十八分(原來當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相遇時,在交會處會形成「鋒面」,而不是「滯留鋒」;原來傳導和輻射這麼容易混淆……)
社會:八十六分(真的好難啊)。
就這樣,我輸了。不只是單純的小輸,而是輸得一敗塗地。不只輸了一堆卡片,更重要的是輸了我那些「小王子」的頭銜。
看見老師灰心喪志地呆坐在辦公桌旁,不吃不喝,班上一些天使孩子來鼓勵我:「老師,沒關係,下次再進步就好了!」但也有些孩子走過來對我說:「請問國中的理化小王子在哪裡呢?」(真是太令我生氣了,當天功課我直接多出兩樣。)
然而,看到學生們盡力去準備、想要爭取更好的分數、想要拿到卡片,並且想要贏過老師,我心中卻是開心不已的。
同時我也很驚訝,原來六年級的孩子們在學這些觀念。那不是我簡單翻翻課本就能輕鬆應付的了。
也因此,我在考試後與全班一起開了一場檢討會,檢討我自己的應考態度,以及我的考試結果。
我告訴他們:「高年級已經不是一個隨便藉由小聰明就可以輕鬆應付的年段了。在高年級,有更多仔細、深入的觀念,存在於每一個科目與單元之中,而要把這些單元學會,就需要平常努力地學習及練習。否則……否則就會像老師一樣考得一塌糊塗,為了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實力而懊惱不已。」
原來,小學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當
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句話,一件事情只要賦予它目的,它就會變成有意義的事。當「寫測驗卷」這件事被賦予了目的,原本痛苦的事情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或許有人覺得考試應該是跟自己比,學習是要對自己負責。我完全贊同!
但「啟動孩子的學習動機」,是我對教師專業的負責。
考得不好有很多原因,計算錯誤、觀念混淆等,而更多時候是孩子的先備知識基礎不穩固。找出原因,才有機會改善。
看到孩子考不好,大人在責備他們不認真、不努力之前,不妨也去寫寫看那張考卷,很可能會像我一樣發現──其實學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當。
●摘自寶瓶出版《當老師真是太棒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