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後年開始收費 碳費預計2030年漲至1200元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9/10 第593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後年開始收費 碳費預計2030年漲至1200元
記者李柏澔、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環境部昨天召開第五次碳費費率審議會,討論包含費率訂定法制作業、費率調整規畫,以及不同費率方案對個別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等,審議委員初步建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每公噸三○○到五○○元,預計二○三○年將調升到一二○○至一八○○元,優惠費率則保留至下次會議討論。

根據環境部的規畫,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預計在十月底完成費率審議,明年五月採試申報,二○二六年正式開始收費。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本次審議對費率沒有最終決議,但審議委員建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區間為三○○到五○○元,並以分階段調升為原則,若企業願意自主減量則能適用優惠費率,而本次審議並沒有給出優惠費率的建議草案;審議委員認為,優惠費率本身應該要有足夠誘因讓徵收對象願意減碳,因此優惠費率保留到下次會議再討論,預計第六次審議委員會最快將在九月底召開,若沒意外將是最後一次審議會。

另外,有委員建議環境部應規畫訂定二○三○年後的徵收費率,且費率應該比照國外滾動式調整;黃偉鳴表示,鄰國新加坡的碳定價已超過新台幣五○○元,費率也會基於實際運作而有調整,目前委員建議的費率區間並非對不同產業而有不同的起徵價,最後的決議將會是一個共同費率。

也有委員建議,二○三○年後的一般費率將以每噸一二○○至一八○○元為區間,黃偉鳴強調,這個區間僅是建議性質,若直接訂定費率,將和屆時在任的委員權責產生衝突的,加上未來也有很多不確定性,然而碳費政策必須上路後才能滾動檢討。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說,這次會議將二○三○年以後的費率範圍訂定出來,雖還不夠反應排碳的社會成本,但至少是一個好的趨勢及訊號,讓企業了解未來的方向,不會因一開始訂定的價格太低,對於接下來的減碳投資沒有效益,現在各企業,尤其是工業,對於未來的減碳決策,都要想到二○三○年所要被課徵的碳費。

環境權保障基金研究員林彥廷表示,上述價格若再扣掉優惠費率,企業實際繳交的碳費將更少,擔憂企業減碳成效差。

 
新聞眼/碳費低 優惠高 減碳難樂觀
本報記者李柏澔聯合報
我國碳費原規畫今年開徵明年繳費,如今卻變成明年開徵後年繳費,碳費作為企業減碳與接軌國際趨勢的工具,上路時程一再延宕,對於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也給出碳費優惠,恐怕汙染者付費的精神直直落,碳費對徵收對象的功能也不痛不癢。

昨天碳費費率審議會上,提出三○○到五○○元的建議費率區間,然而專家與環保團體多次指出,碳費起徵價應不低於五○○元,優惠後的費率也不應低於三○○元,優惠費率更應給減量目標高於國家目標的「用心企業」,更應刪去碳洩漏風險係數值和二點五萬噸的免徵額,否則當碳費過低還給予優惠費率時,企業實際繳交的碳費對於減碳效果基本就大打折扣,碳費變得無法發揮價格訊號,我國要達到二○三○年要減碳百分之二十四加減一的目標恐難上加難。

碳費制度除了以上被人指出的不足外,其中最大詬病在於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時,即使日後未達計畫的減量目標,既無須承擔相關罰則,也無須追繳任何衍生的利息,變得有如高舉改革的旗幟,但當革命失敗後兩手一攤宣布挑戰失敗,沒有足夠的誘因和罰則,誰還願意拚命改變?在全球氣候危機的急迫下,高碳排產業的減碳責任刻不容緩,怎能輕易打折?

另外,因應二○五○淨零碳排,環境部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訂定五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原本要在今年交出的第三階段管制目標報告仍未見蹤影,不只碳費拖延,連管制目標報告也遲遲未給出,碳費是減碳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假如環境部一再拖延,不但二○二五年的減量目標跳票,接下來訂定的任何減量目標都可能摸不到邊。

 
碳費高於日韓 工總憂國際競爭力
記者林海、呂俊儀、鍾張涵、簡永祥聯合報
碳費即將開徵,一般費率起徵價格預計訂在每公噸三百到五百元,工總表示,各個產業對於碳費的承受程度差異很大,若碳費費率比競爭對手國更高,很擔心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國內石化及水泥業者則指出,徵收碳費對業者很痛苦,但一定全力配合政府碳費政策,只不過政府也應考慮本土與國際業者的公平一致性。

至於個別企業對於碳費將開徵的反應不一。台積電表示,將持續依淨零路徑積極執行領先業界的各項溫室氣體減量標竿作為,並將遵循法規以及公告的實施辦法,預計不會對財務造成影響。台電則說,若碳費費率每噸三百元,以台電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結果估算,扣除電力消費及起收點二點五萬噸後,每年依法須繳交的碳費約為十五億元以下。

中油表示,以中油的碳費納管排放源二○二三年共排放六五四萬公噸,如屬高碳洩漏風險產業或自主減量計畫經環境部核可,則能再減免碳費金額。

中油表示,自二○○五年起積極推動節能減碳計畫,致力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排放量經第三方查證,已由當年的一一五八萬公噸降至二○二三年的六八七萬公噸,減量超過百分之四十,未來也將持續進行各項減碳工作。

林伯豐籲避免綠色通膨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表示,基本工資調漲、碳費也要開徵,將造成企業成本至少增加一成。他說,台灣獨步全球創設一個碳費制度,脫離了國際碳定價主流,他仍建議碳費課徵標準應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納入考量,且初期碳費每噸應不超過每公噸一百元,避免造成綠色通膨。

工總指出,以目前政府規劃徵收碳費的期程看來,並未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這會讓台灣產業面臨與國外產業的不公平競爭;此外,日本的碳費每公噸六十一元,且有不少免徵項目,南韓的碳費雖是兩百元,但買碳權的成本不到廿元,如果國內碳費高於日、韓,競爭力會有很大疑慮。

石化公會則表示,石化原料銷台少,都是外銷,碳費將開徵,成本增加、產品價格上揚,下游業者會找其他地方進口。石化原料除了中國大陸,其他地方也一直產出,公會建議環境部要參考國際,要有公平性,像歐盟有核配制度。

水泥業者也表示,針對政府將課碳費,國內水泥業者雖然很辛苦,但一定會全力配合,只不過除了本土水泥業要交碳費外,呼籲政府應儘快推「台版CBAM」上路,讓進口水泥業也須繳交碳費,避免造成不公平貿易競爭。

 
8月對美出口金額創新高 外銷陸港僅上揚1%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8月出口,觀察五大市場,對美國8月出口118.9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高達78.5%,對整體出口成長的貢獻程度約八成三,累計前八月對美出口占比24.5%,為近25年同期新高。

反觀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8月出口規模131.1億美元,年增僅1%;前八月對陸港出口占比30.8%,雖仍是我國第一大市場,但占比為23年同期最低。對陸港、對美國出口表現呈現兩樣情。

財政部指出,對美出口規模擴大,主因AI商機風起雲湧,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美國製造回流,這三大主流趨勢下,我對美國出口截至8月合計已達754.5億美元,比去年高點差距不到8億美元,換句話說,9月份將篤定提前打破全年紀錄。在對美國出超方面,財政部說,前八月累計出超規模422.6億美元,已超越去年高點,提前創紀錄,且是首度超過400億美元水準。

財政部官員分析,我國對美國出超擴大,最主要來自美中貿易戰後供應鏈轉移所致,從產品出口類型即可看出,像是資通產品、電機產品等供應鏈,移到台灣後出口至美國,其中最為顯著為資通產品,如廣達等就是屬於回流廠商;又恰逢AI商機爆發,回流廠商也需要擴充高階產能,導致我對美出超擴大。

官員也指出,除貿易戰影響為最大因素外,還牽涉到美國對資安疑慮,美國不希望有太多電子資通產品在大陸生產,基於上述兩者因素,我國對於美國出超才會變多。至於對美出超、對陸港出超比較,8月對美國出超僅小幅低於陸港,差距不到10億美元,是34年以來同期最小差距。

8月我對陸港出口131.1億美元,年增1%,僅資通與視聽產品成長;對東協出口72.5 億美元,年增5.6%,主要增加資通與視聽產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紡織品等。


延伸閱讀

8月出口 傳產貨品...撥雲見日

 
AI商機熱、蘋果新機備貨等利多加持 8月出口創新高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8月出口436.4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表現優於預期,年增16.8%、已連十紅,主要受惠於AI商機熱絡、蘋果新機備貨效應、颱風造成的遞延出貨效果等三大利多。

此外,出口、進口互抵後,出超達114.9億美元,亦創單月新高。

展望未來,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按季節走勢推估,9月出口可能介於407億至423億美元,年增率5%至9%,連11紅在望。

由於創新科技跟AI應用不斷擴散,誘發相關需求,加上年底節慶效應,可望推升外銷表現,下半年出口量受到相當程度的支撐。主計總處8月預測第3季出口規模為1,221億美元,年增6.3%,目前7、8月出口表現相當不錯,9月出口值只要達385億美元就能輕鬆達標。也就是說,第3季出口將優於主計總處預估值,可望上修2至3個百分點。

蔡美娜表示,8月出口表現優於預期,主要仍靠資通與視聽產品撐起一片天,對總出口增幅貢獻度高達八成六,受惠於AI、雲端運算,無論是顯示卡、伺服器需求皆底氣十足,帶動相關貨類出口暢旺。

8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129.9億美元,前八月累計達884.7億美元,規模超越去年全年的歷史高點,換言之,已提前刷新歷年紀錄。

8月電子零組件出口151.5億美元,蔡美娜表示,包括被動元件或印刷電路買氣皆增溫,但受到積體電路內外銷結構改變,出口上升空間受壓抑,8月微幅年增0.1%。若合計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8月出口281.4億美元,亦創單月新高。

至於光學及精密儀器8月出口10.6億美元,在手機品牌客戶備貨旺季加持下,推升鏡頭外銷創下新高點,8月出口年增率14%。

 
國際財經要聞
大馬便利店上市 爆紅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由華人創辦的連鎖便利商99 Speed Mart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得5.31億美元,締造馬來西亞七年來最大IPO案,估值也因而達到32億美元左右。上市首日股價收盤大漲14%,報1.88馬元。

99 Speed Mart將把這次IPO收益約28%用於公司,計劃增闢新門市和配送中心、購買運輸貨車並償還貸款,該公司計劃明年開設門市的目標達到3,000家。

據彭博統計,今年在馬來西亞辦理的IPO,合計籌資12.9億美元,幾乎是2023年全年的兩倍。上市公司首日表現也都不錯,過去一年截至上周五(6日)平均漲幅為7%。

99 Speed Mart的IPO定價為每股1.65馬元,9日掛盤首日盤中最高漲至1.92馬元。這樁IPO也強化吉隆坡身為今年東南亞最熱絡上市地點的地位,可見馬來西亞股市再度受到外資青睞。

創辦人李良華也因而躍居億萬富豪。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從IPO定價計算,李良華的財富約為33億美元。

李良華頭一次創業是在馬來西亞擺路邊攤賣零食,1987年在雪蘭莪州開了雜貨店。十年後,他的事業擴增為有八家門市的商店Pasar Mini 99,妻子黃麗婷是採購主管。2020年公司更名為99 Speed Mart,標語為「Near n' Save」,強調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和價錢實惠的服務。

99 Speed Mart如今是馬來西亞Mini-Mart中規模最大的連鎖店,擁有40%的市占率,在整個雜貨零售商市占率近12%。

2023年,99 Speed Mart淨利成長22.5%,達到4億馬元。營收成長14.1%,達到92.1億馬元。

 
Panasonic將生產新電池 有望降低電動車成本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Panasonic準備在改裝完成的日本和歌山工廠生產新一代電動車電池,預料將能有助特斯拉等客戶的電動車延長續航力和降低成本。

彭博報導,Panasonic 9日表示,這座原本生產電池零件的和歌山工廠,將成為生產該公司4680圓柱形鋰電池的主要工廠,一旦最終評估完成,就會盡速開始生產,但未透露確切日期。

Panasonic表示,和前一代的2170電池相比,4680電池的重量更輕、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電池容量號稱是2170的五倍,應能有助改善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充電時間,並降低成本。

電動車全球銷售成長雖正逐漸放緩,且油電混合動力車也日益受歡迎,多數車廠和供應商仍認為應繼續準備汽車業朝純電動車轉型。

Panasonic和許多日本汽車大廠正研發先進電池和改造供應鏈,來投資電動車科技。

 
K-pop 經紀公司股價罩烏雲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流行音樂(K-pop)在國際樂壇闖出一片天,歌曲在美國告示牌音樂榜上屢創佳績,但歌手的搶眼表現未能反映在股價上,當地四大經紀公司今年來股價至少下殺三成。

據Spotify提供給CNBC的數據,2018年以來該平台的K-pop串流播放,在美國飆升逾180%、東南亞飛漲420%、全球也竄高306%。

儘管如此,南韓K-pop前四大經紀公司,今年來股價全數走低,龍頭業者Hybe下跌29%、SM娛樂重挫36%、YG娛樂暴跌37%、JYP娛樂更急瀉56%。

未來資產證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財經分析師金奎燕(音譯)說,沒有單一理由能解釋為何粉絲情緒狂熱,投資人卻態度悲觀,治理問題與盈餘降低等複雜因素,困擾著這些經紀公司。

這四家業者的第2季盈餘均下滑,YG營益大減94.5%、JYP大減79.6%。SM和Hybe也減少三成。

原因有可能是南韓的專輯出口銷售,今年上半年出現九年來首見的跌勢。前四大經紀公司的上半年專輯出貨量,下降至4,474萬張,低於去年同期的5,345萬張。

金奎燕指出,經紀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實體銷售,這也是最賺錢的部門,實體專輯沒有用處、又占空間,無視這些缺點添購專輯的人,都是花了大把銀子的忠實粉絲。

相形之下,串流收入只占公司營收的一小部分。

她說,Hybe去年的數位串流營收,僅占收入基礎的13%,對SM、JYP來說,則占10%。Hybe的實體銷售收入為串流收入的1.5倍以上、JYP的實體收入更是串流的三倍。

 
折扣商Big Lots 聲請破產保護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折扣零售商Big Lots已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將出售剩餘資產,淪為最新一家受累於消費者縮減支出的知名零售商。

總部位於俄亥俄州的Big Lots在8日發布聲明說,已同意被Nexus資本管理公司收購,並自願向德拉瓦州法院聲請第11章破產保護,以加速完成這項交易。

該公司把破產歸咎於幾項經濟因素,包括通膨率與利率居高不下,促使消費者改變購買行為,轉而追求「價值」,但不一定是更低的價格,這也是「一元商店」苦苦掙扎、沃爾瑪與亞馬遜卻業績暢旺的原因。

Big Lots表示,在這種趨勢的嚴重衝擊下,主力客戶縮減對居家、季節性用品的非必要支出,而這占據一大部分的公司營收。零售商Conn's、LL Flooring也在近幾個月聲請破產保護。

根據這項收購協議,Nexus將作為「假馬競標者」(stalking horse bidder),吸引其他業者出價、也避免Big Lots被低價收購,如果接下來沒有其他企業提出更優渥的協議,Big Lots將在第4季由Nexus進行收購。

Big Lots也在聲請破產保護後,獲得7億多美元的信貸融資,以維持營運,支付員工薪水和供應商的貨款。

 
日商撤離大陸 愈來愈多…貿易熱度跟著冷卻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愈來愈多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大陸市場,逆轉過去大舉投資中國的局面,反映出大陸薪資成本增加、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影響,而且中國大陸經濟惡化,使日企沒賺頭。

日企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淨直接投資,過去兩年持續減少,今年也沒有改善的跡象。最近的調查發現,近半數在中國的日商表示,今年不準備再投入更多資金,甚至計劃削減投資。受訪日商提到面臨的最大問題包括:薪資調漲、產品價格下滑、和地緣政治。

日本製鐵7月宣布,退出在中國的合資事業。三菱汽車則是在去年便已終止在中國的營運,因為當地車市快速向電動車轉型,三菱在當地的銷售大跌。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地緣經濟暨策略主任瓦德說:「現在已經過了日本對中國經濟投入的高峰期」,當前碰到的障礙有美中科技角力戰、台海緊張升高等等,日商態度的轉變,「地緣政治是重大因素」。

過去40多年來,日中經貿關係雖因歷史糾葛或突發事故,發生緊張紛爭,但都「政治冷,商業熱」,日商實際上仍繼續增加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然而最近真的是逐漸斷開以往緊密的連結。

日中貿易熱度也冷卻。去年中國大陸占日本出口比率不到18%,是2015年以來最低水準。去年美國更一舉超越中國大陸,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這是近四年首見。

中國經濟惡化,也是缺乏吸引力的一大原因。以小松製作所為例,這家重型機械設備商在中國的銷售因當地經濟放緩一落千丈。上個會計年度在中國的營建和礦業設備營收,與2019年的高峰相比銳減57%,然而同期全球營收成長近46%。

根據日本外務省的資料,去年在中國大陸約有3.1萬家日本公司,較2020年少了10%。同期,約4,000家日商到中國以外的其他地方設立據點。

 
要聞
小客車課奢侈稅 兩個注意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年豪車買氣不錯,國稅局官員提醒,民眾購買九人座以下汽車前,要注意是否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課稅範圍,留意兩大重點,第一是小客車奢侈稅門檻為300萬元,第二是銷售價格、完稅價格都包含各項稅費。

根據財政部統計,近年奢侈稅收大幅成長,今年全年預算數雖僅編列28億元,但截至7月已達39億元,遠遠超標,一定程度反映出豪車買氣。

現行奢侈稅課徵對象主要鎖定高價小客車、交通工具、龜殼、家具等。其中針對小客車,若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座位在九座以下的載人汽車,且每輛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300萬元者,就是奢侈稅課徵對象。

其他課稅範圍包括價格超過300萬元的飛機、直升機;每件價格50萬元以上的龜殼、玳瑁、象牙、家具等;除了貨物外,特種勞務也要課奢侈稅,是指每次銷售價格達50萬元的入會權利,可退還保證金者不包括在內。

奢侈稅稅率為10%,產製、進口豪車的廠商,都要留意是否達到奢侈稅門檻。另外由於屬間接稅,廠商也可能會轉嫁稅費由消費者負擔,因此民眾入手豪車也要留意相關規定。

官員提醒,在判定是否達門檻時,銷售價格、完稅價格都要包含其他稅費。舉例來說,國內廠商產製汽車(排氣量3,000CC)出廠價格250萬元,貨物稅30%為75萬元,營業稅5%為16.25萬元,銷售價格為出廠價格加上貨物稅、營業稅,合計341.25萬元。

雖出廠價格未達奢侈稅門檻,但加計稅費後的銷售價格已超過300萬元,仍屬於奢侈稅課稅範圍。

另外若為進口汽車,國稅局表示,「完稅價格」是指未含關稅的進口價格加計關稅、貨物稅及營業稅,舉例而言,某進口汽車(排氣量3,000CC)未含關稅價格為220萬元,進口關稅17.5%為38.5萬元,貨物稅30%約77.5萬元,營業稅5%約16.8萬元,完稅價格為352.8萬元,也達到門檻,應課10%奢侈稅,應納稅額35.2萬元。

 
對岸鋼筋比豬飼料便宜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鋼筋價格近日傳出跌破「豬飼料(飼料用豆粕)基準線」,而引發市場熱議。

這是睽違九年後,大陸鋼筋價格再度演出「比豬飼料便宜」的探底行情。專家認為,若從歷史軌跡來看,鋼筋與豬飼料之爭應不會太久。

業內人士說,把螺紋鋼(鋼筋)拿來跟豆粕(豬飼料原料)相比,緣起於大陸投資圈、網民不經意的發言,但這種反差卻意外引發獵奇風潮,多年來成為市場的另類指標。有一種說法是,若螺紋鋼跌穿豆粕價格線,就不合理了。

大陸房地產市場萎靡,拖累鋼筋價格,上市鋼鐵公司專家主管指出,就統計數據圖來看,大陸螺紋鋼(鋼筋)與豬飼料豆粕的相較,鋼筋價已比豬飼料還便宜了。

 
吳東昇申報轉讓持股新纖:個人財務規劃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昨(9)日申報轉讓新纖持股,以洽特定人方式轉讓個人7,800張新纖股票,給陞亞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新纖私下表示,這應是董事長個人的財務規劃,與公司的多角化經營無關。

新纖今年上半年營運表現不俗,公司持續投入創新研發、土地開發、海外布局等三大動能,法人預期下半年可望帶動營運持續成長。

據了解,新纖近期因切入當紅折疊機領域而備受關注,該公司在光電業務方面切入可撓式光學薄膜市場,並已打入折疊手機供應鏈。

除此之外,新纖是新光金大股東,在新新併等話題熱轉之下,擁有新光金持股,也成為市場關注的對象之一。

對此,新纖日前指出,一向專注本業經營,從不過問新光金經營權問題,對資本市場反應中性看待。

新纖今年營收獲利表現不俗,第2季稅後純益4.4億元,年增104.2%,上半年稅後純益7.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0.4%,今年7月營收39.64億元,年增18.75%,前七月合併營收263.82億元,年增19.04%。營運貢獻主要來自光電、化纖及塑膠三大事業群。

據了解,新纖從塑化業起家,在光電相關子公司外,另有來自金融業相關子公司,營運表現都會併入新纖合併報表。

 
穩定民生物價 大宗物資降稅延至年底...拍板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9)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拍板延長關鍵原物料減稅措施至今年12月底,從源頭減輕業者負擔,以穩定民生物價,預估三個月合計減稅利益約97億元。

行政院表示,為提前因應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波動風險,原實施第12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今年9月底,昨日召開會議,決議啟動第13波措施,將減稅措施延長至今年底。

鄭麗君會中責請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依國際因素、產業衝擊、民生物價影響、以及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測等綜合因素,評估減徵措施未來是否滾動調整。

減徵項目包括進口黃豆、小麥、玉米免徵營業稅;免徵小麥關稅;奶油、無水奶油、烘焙用奶粉、牛肉關稅稅率減半;另外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

行政院指出,雖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處相對低檔,今年第2季CPI年增率回落至2.2%,為近四季來最低,顯示國內物價上漲壓力趨緩。但7月以來,受颱風豪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升高,致CPI年增率升至2.53%,漲幅擴大,加上外食、房租等服務類價格具僵固性,仍須審慎因應物價上漲風險。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8月CPI年增率為2.36%,較7月2.53%收斂,但仍為連四月超出通膨警戒線。不過8月核心CPI漲幅1.8%,為近七個月最低。主計總處表示,整體物價壓力趨緩,預期9月通膨率會再縮小。

行政院表示,國際情勢方面,中東衝突、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續存,為提前因應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波動風險,持續從源頭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並穩定末端售價,決議啟動第13波減稅措施,延長至今年12月底。

隨著中秋節到來,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調查,今年四大賣場、四大超商及五大電商平台販售的月餅供應充裕,價格漲跌互見,約有六成商品價格持平或下跌,約四成商品略微調漲,鄭麗君指示消保處持續關注應節糕點市場行情,若有異常情形,即妥為查處。

鄭麗君也要求物價聯合稽查小組持續關注物價波動情形,尤其應節產品,嚴密監控價格上漲合理性,針對可能涉囤積、哄抬物價或聯合漲價的業者不定期稽查。

 
台幣爆量重貶1.64角 收在32.09元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熱錢大逃殺,匯市爆量重貶。外資昨(9)日拋售股票後狂撤13億美元,中央銀行也賣出逾10億美元阻貶,新台幣匯率終場重貶1.64角,收在32.09元,終止連兩升並為近一周新低。熱錢與央行對作,加上政府基金與投信業者也同步加碼海外投資,匯市交易超熱絡、昨天爆出26.57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匯銀主管透露,美國上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好壞參半,導致台股賣壓沉重,收盤下殺逾200點,加上日圓匯率重挫,加重主要亞幣貶勢,新台幣匯率昨天最低挫至32.132元、最多貶值2.06角。

大型國銀外匯交易員透露,「昨天上午新台幣匯率貶得太快,央行積極防守,全天拋出超過10億美元的外匯抑制貶勢、迎戰熱錢」,央行孤軍奮戰情況,到下午略見轉機,眼見匯價貶深,出口商終於進場出脫手中的美元,使得新台幣貶勢稍見收斂。

匯銀主管說,外資昨天像潮水一樣匯出,國內的政府基金、投信業者也湊一腳、加入外資的買匯陣容、匯出海外投資,「若非央行擴大守匯力道,新台幣匯率不知道要貶到哪個價位去。」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說,市場將緊盯美國CPI數據、歐洲央行與聯準會利率會議;由於短期內找不到支撐美元大幅下跌的題材,預估新台幣等主要亞幣短期內將受股市漲跌、亞幣強弱與外資動向等因素牽動,位於32元至32.2元區間偏弱整理。

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天大漲0.53%,主要非美貨幣全數下挫。其中,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大跌0.98%最弱勢,新台幣匯率與星元匯率也同步重挫0.51%。日圓匯率昨天貶值0.44%,人民幣匯率下挫0.34%,表現最為抗跌。

外匯交易員指出,美國非農數據出爐,結果好壞參半,市場對聯準會降息2碼的希望落空。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