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文化觀察】韓璞/不知死,焉知生?

聯副電子報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9/06 第823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文化觀察】韓璞/不知死,焉知生?
【2024巴黎奧運餘響□女力篇】房慧真/行過死蔭之地──談西蒙娜□韋伊
【慢慢讀,詩】列維/九月寓言

  人文薈萃

【文化觀察】韓璞/不知死,焉知生?
韓璞/聯合報
〈無辜者公墓及教堂〉局部,十六世紀畫家Jacob Grimmer畫作。畫中整片廣場全為墳地,前方一群人正在舉行入土儀式,後方是來往的行人與狗�
台灣友人到巴黎出差,要我預先幫他訂好住處。朋友抵達當晚邀我一起用餐,才剛見面,就急著報告大新聞:「我剛才到妳幫我訂的旅館check in,進房間後打開窗戶,妳知道外面是什麼嗎?樓下是一大片墳場,原來這間旅館旁邊就是蒙帕納斯公墓!」看到朋友這麼激動,我深感抱歉,趕忙詢問是否有意退房。他沉吟幾秒後,作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反正就住一晚,以後也算是精采的回憶。」

今天的台灣人面對公墓、棺材等物經常有所忌憚。畏懼死亡是人之常情,不過民間的迷信與鬼故事傳統可能也助長了恐怖的情緒。其實兩千年前的羅馬人也害怕被亡魂騷擾,認為該把「生」與「死」區隔開來:死者有死後的空間,應讓活人繼續過日子,因此大多數的墳地均位於城鎮外圍。

墳場遷址……因為奇蹟

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民間出現了一個叫作ad sanctos(拉丁文,直譯為「聖人之旁」)的新現象:人們找出古代各殉道者的葬身處,爭相選擇死後埋在聖骨之旁,相信如此一來不但可得到聖人的庇護,說不定還能跟著上天堂。天主教團體也乘勝追擊,緊接著在這些熱門地段修建教堂。

此類教堂均位於城鎮外圍,負責葬喪事項,但市中心也有掌管一般事務的教堂。概括說來,前者司「死」,後者司「生」,兩者並不相斥,因為人民平日在城內進行宗教活動,有機會也常到城外朝聖,瞻仰聖人的古墳。不過久而久之,城內與城外的教堂逐漸產生了對峙現象,可能是因為民眾在往生之前,常把重要的遺產捐贈給收葬的教堂。

於是奇蹟出現了。西元六世紀時,阿拉斯(位於今法國北部)的主教生前原本遵照規矩,已在城外的禮拜堂選好葬地,但他去世後,遺體卻變得萬分沉重,任誰都無法請他起駕。本堂神父認為這是神蹟顯靈,連忙向才剛斷氣的主教請示,詢問是否希望被改葬在城內,話才說完,旁人再去抬動時,發現遺體乍然變輕,顯示主教同意了。事實上,此類奇蹟的背後往往隱藏了內部的權力鬥爭,是城內教堂謀取葬喪職權的一種手段。開啟這個先例後,其他地區也陸續出現類似奇聞,越來越多神職人員都被改葬在城內教堂。到了十世紀以後,歐洲各地的墳場已逐一打破古代禁忌,全部從外圍轉移到城鎮中心。

古代歐洲的葬禮和今天的一大差別,就是幾乎看不到棺材。一般人過世後,家人會把大體清洗乾淨,再取死者臨終睡過的床單包裹赤裸的屍身,用針線從頭到腳緊密包縫好,即可準備入土。記得第一次在電影《阿瑪迪斯》中看到莫札特的後事,內心備受震撼:片中,莫札特的棺材末端有一個活動門,殯葬人員抵達墳場後,七手八腳地把棺材豎直,朝著地面的公共墓穴一倒,包著白布的屍身就直接滑進大坑,和其他裹屍亂作一堆。有人在上面撒了一把能除臭的生石灰,也沒覆土掩埋,一行人收回棺材就離開了。當時看到這段情節,以為那是因為莫札特太貧窮,才會落到連一口棺材都沒有的境地。後來才知道歐洲直到十九世紀前,除了權貴與主教等階層,一般百姓的葬禮都與莫札特大同小異,差別只在於貧民葬於公共墓穴,富裕者在教堂旁有家用墓地,但人人都以喪布裹身(大多是白麻布)直接入土。棺材的功能只在運輸屍身,且重複使用。

過去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人人都怕被屍體感染,因此不時有昏厥病人被當成死屍草草下葬、幾小時後突然醒來的例子。民間有各種相關的駭人傳說,比如墳場半夜發出沉悶的怪聲,見到白色形影云云,其實這些鬼聲鬼影有可能來自於被誤葬的活人,他們在墓穴中醒轉,惶恐地撕開裹屍布,破土逃生。的確,在西方文化中,鬼的傳統造型一直與白布分不開,如今歐、美洲人民扮鬼時最基本的行頭,仍是把白色的床單罩在身上,發出「嗚嗚」聲搖擺前進。裝鬼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模樣正是古時入土的死者,更不會想到披在身上的床單的確是前人選用的裹屍布。

古代的思維模式還有一點明顯異於今人:在一個死亡率偏高、壽命偏短(饑荒、戰亂、傳染病……)的世界中,人們對「死」並不陌生,而且他們深受宗教的影響,打心底相信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有朝一日還會復活,這樣的信念讓人較易泰然處之。歐洲各地的墳場直到十八世紀中仍位於城鎮中心,巴黎的「無辜者公墓」就是一例,數百年間,一代代的貧民(即絕大多數百姓)多葬於此地。這片露天廣場的面積超過一點五個普通足球場,坑坑疤疤的地面可見深約九公尺的公共墓穴,長年接收新的死者,同一墓穴容納數百甚至逾千具屍體。墓穴被填滿後,需在旁另找空地挖坑,但經年累月下來,廣場處處填滿舊屍,已無真正空地,當局只能在最老舊的地帶挖掘,並在挖出的土堆中撿骨,將之分類排放在墳場外圈的長廊,風乾後再堆進藏骨間(位於閣樓)。可想而知,每逢饑荒與傳染病盛行時,此處一地難求,屍體堆積成山。十五世紀初,巴黎在短短三年中先後經歷了黑死病與饑荒,全城死亡人數暴增,屍骨氾濫成災,「無辜者公墓」的「地面」因而增高了兩公尺。

在我們的想像中,這裡的氣氛大概是陰風慘慘,常人沒事肯定繞道走避,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別忘了,古代城鎮的街道狹窄,罕有開放的空間,儘管當時的墳地無樹木、座椅等設施,但市民都習慣來此漫步散心,在排放屍骨的長廊下閒話家常,完全不在意腐屍的惡臭。這種面對死亡的平常心,與今人的恐懼態度實有天壤之別。

其實,散步只是墳場常見的其中一項活動而已。平時這個空間熙來攘往,可比我們今天的大廣場,一點也不清靜。除了殯喪等宗教儀式外,常有人來這裡聚眾傳道,還有小販在此叫賣(有錢人的墳墓上方有一塊長方形石板,其尺寸與高度都很適合擺放攤位),陶器工人來這裡找空地燒窯,藝術家在長廊中展示畫作,情侶來此約會,娼妓來此拉客。天冷時,流浪漢還可能找出已乾的枯骨,當成木柴起火取暖。原則上,所有的人與動物都可自由進出公墓,只有豬與狗不太受歡迎:因為豬到處閒逛,隨地亂拱豬吻,一不小心可能翻出屍骨;而在過去,狗的地位相當低下,常被當成專吃腐屍的動物,有如城中的清道夫。偶爾會有獨行狼前來叼走死屍,或是醫學院的學生半夜把屍體偷回去解剖。

重返郊區

十八世紀以後,醫療與科學的進步影響了思維模式,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衛生,認為屍體是傳染病之源,開始摒棄傳統的埋葬方式。歐洲各地一一把城鎮中心的公墓轉移到郊區,巴黎也在1770年代拆除「無辜者公墓」,將它改建成市集活動廣場,隨後並把為數可觀的遺骨(約兩百萬具)移至地下墓穴。

拿破崙掌權後,在十九世紀初頒布了一項革命性的法規:全國人民無分貧富階級,一概需用棺材下葬,屍身不得隨意堆進公共墓穴。從此之後,民間再也見不到直接入土的白布裹屍了。葬儀社、棺材木工等新型行業從而出現,現代的墓園也隨之誕生,它不再是人來人往的熱鬧場合,而是一個花木扶疏的大公園,寧靜安詳,死者在此長眠,活人來此悼念,生與死重新得到另一種平衡。棺材與墓園的概念很快就普及全歐洲,形成如今葬喪的基本模式,只有猶太教與伊斯蘭文化仍保留了裹喪布的古老傳統。

朋友旅館旁的蒙帕納斯公墓正是在十九世紀創建的新型墓園,原本位於城市外圍,但由於巴黎市不斷擴張,當時的郊區如今已包含在城區之內,並成了遊客的觀光點。朋友後來告知他當晚睡得很香甜……在一個車水馬龍的大城市裡,這一大片公墓遠離塵囂噪音,的確提供了一個好眠的空間。


【2024巴黎奧運餘響□女力篇】房慧真/行過死蔭之地──談西蒙娜□韋伊
房慧真/聯合報
奧運開幕式,雨中巴黎,十座女性金色雕像從水面緩緩升起。其中有法國大革命上了斷頭台的Olympe de Gouges(1748-1793),她起草《婦女和女性公民權利宣言》。巴黎公社的Louise Michel(1830-1905),她教導貧困婦女識字,提倡女權。世上最早拍片的女導演之一Alice Guy(1873-1968)。第一位環遊世界的女性Jeanne Barret(1740-1807)。女子運動員先驅、創立國際女性奧林匹克委員會的Alice Milliat(1884-1957)。傳奇性人權律師Gis□le Halimi(1927-2020),接下無數為弱勢團體、邊緣人辯護的棘手案子。作家有三位,分別是歐洲歷史上第一位以寫作謀生的女性,詩人Christine de Pizan(1364-1431),創立《黑人世界雜誌》的作家兼記者Paulette Nardal(1896-1985),以及大名鼎鼎,無須再多作介紹,《第二性》的作者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第十位西蒙娜□韋伊(Simone Veil, 1927-2017)是歐洲議會第一位女性議長,最為人所知的是1970年代擔任法國衛生部長時,積極推動墮胎除罪化。在這之前,非法墮胎的女性,以及幫忙實施手術的醫護人員,都可能遭到司法起訴。作家安妮□艾諾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正發生》,正是女人非法墮胎的處境。來自富裕家庭的女孩可以到周邊合法國家例如瑞士墮胎,像安妮□艾諾這樣來自藍領家庭的女孩,只能找一根鐵絲,在浴室自己痛苦地解決。當時在法國,每年有近三百人因為私下墮胎而喪命。1972年,一位十七歲的少女因為被強暴而懷孕,施暴的男人沒有受到處罰,反而是墮胎的少女被告上法院。1975年,西蒙娜□韋伊頂住巨大壓力,推動墮胎除罪的新法案,這項法案日後被稱為「西蒙娜□韋伊法」,是法國第一次以女性命名的法案。

西蒙娜□韋伊還有另一個身分,她是二戰期間集中營倖存者。西蒙娜家族世居法國,是早已世俗化的猶太人。父親是熱愛藝術的建築師,和母親結婚後,生下三女一男,西蒙娜排行老么。1935年開始,大批德國、奧地利猶太難民湧到法國,慷慨的母親還幫忙收容難民,家裡卻輕忽這個警訊,父母以為遵守規矩戴上黃色大衛之星當個順民,就能免於厄運。被抓捕的這天在1944年春天,正是西蒙娜中學畢業會考的日子,考試結束,女孩因為想放鬆而大意了,沒馬上回家,跟朋友在外面逛街,遇到便衣警察請她出示證件。證件當然是假的,她被帶回審訊,犯了第二個致命錯誤,她給警察假的地址,讓朋友趕快回她家通風報訊,朋友卻被跟蹤,除了不在家的二姊,全家人被一網打盡。父親和哥哥被送往立陶宛再也沒有音訊,西蒙娜和母親、大姊先被送到中轉營,接著搭上往奧斯威辛的列車,迎接她們的是地獄。

在集中營,西蒙娜能活下來的關鍵,首先是剛下車時,就有其他法國猶太人叮囑她,千萬要謊稱自己已滿十八歲。母女三人的工作負責搬運、鋪設鐵軌,好讓接下來要大批進駐的匈牙利猶太人的滅絕能更「順暢」,戶外苦役工作沒有多少人能承受,一兩個月就瀕臨死亡。西蒙娜的第二次幸運是她長得像母親,母親長得非常美,常被人說像影星葛麗泰□嘉寶。即使在集中營纏滿鐵絲網的惡劣環境中,西蒙娜仍美得發光。集中營主管是個惡名昭彰的波蘭女人斯特妮婭,她凌虐囚犯幹了很多壞事,戰後隨即被英軍處以絞刑。女魔頭卻被西蒙娜的美迷住了,將她連同母親、大姊一起送往死亡率低很多的勞動營。德國將要戰敗前,將東邊集中營的猶太人往西邊趕,是最後的「死亡行軍」。西蒙娜最後來到一個環境異常惡劣的營地,在快要餓死的邊沿,女魔頭又救了西蒙娜第二次,派她去廚房工作,可以拿到食物。

因為一連串的機遇,西蒙娜得以倖存,戰後回到法國,她收到「遲來」的會考高分通過通知,恍如隔世。剛回來像是從野獸慢慢恢復成一個人,連字都不太記得怎麼寫。西蒙娜始終記得死在集中營裡的母親教誨,女人一定要有工作,她繼續升學,在巴黎政治學院學法律,日後成了法官,被分派到監獄管理局。何其諷刺又何其巧合,曾被關押在集中營裡的囚犯,如何以法官的視角看待囚犯,特別是阿爾及利亞戰爭中因為訴求獨立而被抓捕的政治犯。西蒙娜大力改善囚犯的處境,特別是女囚,她說因為自己的關押經歷,對於引起別人羞辱和貶低的事物,總是特別敏感:「任何時刻都不應該讓人失去自尊心,也不能侮辱他人。」


【慢慢讀,詩】列維/九月寓言
列維/聯合報
長途汽車上在播映

車禍的即時影像


酣眠中癱軟的肉體

被暴力甩出車窗


黑光圈,白天使

靈魂破碎的問題


安全帶信號音

擬仿逆光爵士樂


闊別:無餘的感通

捏造抵達之謎


  訊息公告
英國和歐盟商標法分道揚鑣的開始
AI and Big Data 2016年6月23日,英國通過脫歐公投,並於隔年3月29日啟動脫歐程序。2020年12月31日下午11點整,脫歐「執行完成日」屆至,英國和歐盟正式分離。英格蘭及威爾斯上訴法院在2023年Industrial Cleaning Equipment v Intelligent Cleaning Equipment案首次行使偏離權力,由於這是一宗商標侵權訴訟,因此本案也標誌著英國與歐盟商標法分道揚鑣的開始。

移民危機:英國的撕裂與挑戰
英國的移民問題愈演愈烈。近期一名移民少年持刀闖入社區兒童舞蹈教室,導致三名女童喪生,多人受傷,引發英國社會的反移民與反穆斯林情緒。事實上,這些事件並非孤立現象,而是移民問題長期的累積,終至化為利刃,多面向撕裂英國的經濟、社會、文化乃至深層的國家結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