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筆者接到《會計研究月刊》這篇文稿的邀約,一口就答應了。是時候到了,來談談永續人才的養成。筆者自1997 年以來,在企業永續領域已經打滾了二十三年,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考驗,依然堅守在這條路上,存在許多與個人背景有關的因素。在國際網絡中,許多與筆者一同並肩奮鬥的外籍友人,也都多少因為個人背景,而特別能夠忍耐這一條企業永續的寂寞之路。因此,本文將從筆者個人職涯角色開始說起。
筆者完全沒有國外求學或深造的經歷,是國內私立大學培養出來的化學工程學士、碩士與博士。簡單來說,就是「土雞」一隻。而在碩士與博士研究,是應用在燃燒或焚化的領域。1990 年筆者博士班尚未畢業,即應聘進入一間大型企業兼職顧問,接觸到工業級燃燒的能源工程;1992 年正式轉往民間環境工程公司,擔任工業廢棄物焚化業務開發的全職工作,一直努力的領域是致力將燃料或是廢棄物完全燃燒,不管好燒不好燒、有毒或沒毒,全部變成二氧化碳就達成使命了。
從零開始 踏入氣候變遷領域的旅程
雖然氣候變遷議題早自1990 年即有許多議論,1992 年聯合國召開地球高峰會亦訂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惟全球一直都未有管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約束。直到1997 年前後, 在日本「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3)中簽署「京都議定書」,對溫室氣體排放才開始有了更多的討論。只是筆者努力要把所有燃料與廢棄物透過完全燃燒,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竟然成了必須要受管制排放的氣體,此事對筆者產生了很大的震撼,足以重新思考職場生涯該何去何從。這一年,筆者35歲,才從零開始認識氣候變遷。
在還沒有成氣候的自我學習之際,機會來了。一個來自歐洲的獵人頭公司的連繫,一家企業永續相關的國際性組織在找一位臺灣區負責營運的主管,有沒有興趣聊聊,筆者毫不思索地答:「Yes」。筆者的條件:與環境議題有關、與國際要有密切的網絡、走在世界轉型最前端;而對方的條件:具備環境的背景、能與外國人共事、年紀不太大、有編輯校刊經驗(因為這個工作的使命,必須對臺灣企業廣宣國際趨勢),一拍即合。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0.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