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店都經營出各自特色
村裡曾有間專科學校,人多時有三、五千名學生,因此誕生許多小吃店,幾乎都擠在其中一條街上。店名都和老闆本人有關:邱媽媽小吃店、張媽媽牛肉麵、桂姨小吃、吳記土魠魚、老葉牛肉麵……這些店名大多不是開業時取的名字,而是被大家叫成那個名字。
這些小吃店的老闆多是家庭主婦、主夫自己出來開店。大家看街上學生多,於是鍋具、爐具買一買,自家客廳、騎樓改裝一番,便成為一間簡單的小吃店。因為開得興起,一開始沒有店名,但因為都是村裡人,鄰里習慣進去就喊人名,久而久之,來往的學生們也跟著喊,一間間的店名就隨著老闆們的名字、綽號定了下來。
小吃店多、競爭大,每家店便也經營出各自特色,例如桂姨小吃與阿筍嬤的麵。桂姨的麵有名的是她的菜,她的菜是每日清晨從自家菜園現摘的,不撒農藥與化肥,吃起來的口感也的確有所不同。不過,由於是菜園現採,每天炒麵配的菜就端看她今天作物的生長狀況,可能今日配小白菜、明日配龍鬚菜。
阿筍嬤的麵則有趣了,她為了要在中興街上占有一席之地,絞盡腦汁地配合學生們的口味,不知道怎麼地研究出了私房義大利肉醬麵:用一口傳統的中式鍋,放入番茄醬、玉米粒、青豆、肉末,再配上一些醬料,將常見的油麵放下去拌炒,最後成了一碗味道不俗的義大利肉醬麵。
從小吃她的義大利麵到大,我曾以為義大利麵就是用油麵製作。直到大學某一天,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共煮義大利麵,大夥各自分配食材,購買後會合,朋友看到我手中那一大袋油麵,笑得東倒西歪──那時我才知道義大利麵有專門的麵。
小吃店林立的年代終究過去
村子還有兩間小吃店的炒飯,常成為我和哥哥爭吵的重點,分別是邱媽媽與路口小吃。哥哥認為前者的炒飯是村裡最好吃的,但我偏愛後者。先說邱媽媽炒飯的特色是會放丁狀紅蘿蔔、青豆,以及大把切絲的豬肉條。在翻炒的過程倒入醬油,增添炒飯的顏色,粒粒分明、香氣奔騰。路口小吃的特色,則是他們用的所有油都是豬油,每天從肉攤買豬油自己炸,炸出一陶壺放在炒爐旁,不只炒飯炒麵炒米粉用豬油,燙青菜、小菜上桌前也會淋上一點豬油,每道菜色澤油亮、晶瑩剔透,也增添一股豬油香氣。
路口小吃的炒飯不止好吃,料理的方式也賞心悅目。先將一顆蛋打入鍋中炒散,迅速地在備料區將肉絲、紅蘿蔔絲一一放入中式炒勺,倒入鍋中爆香,再從鍋邊淋上一圈醬油、一圈油膏,待香氣縈繞,便下隔夜飯,翻炒幾下、再用炒勺將飯粒壓散──這時就進入了重頭戲,老闆娘盧阿姨會將鍋子顛起,隨著她的震盪,炒飯一粒粒在空中拋開,再降落回鍋底;炒鍋漫起的鍋氣迅速升起,繚繞每一粒米飯,它們均勻地被醬油、豬油包覆,顆顆飽滿地透出亮光。習慣口味重些,還可以請他們拌辣椒或豆瓣醬一起炒,滋味又截然不同。
不過,小吃店林立的年代終究過去。隨著少子化、人口外流,二十年來,村子當初的專科學校在2021年正式宣布停辦;停辦前早就因為學校經營不善等原因,學生一年少過一年。阿筍嬤的小吃店在我高中時停業,桂姨小吃在大學畢業後賣掉了鍋爐器具,邱媽媽則從最初一周開六天變三天,之後不定時,到終於歇業……曾幾何時,最常買的外食變成超商的微波食品,統一或全家有出新的飯品竟也能讓大家感到興奮。
慶幸的是,路口小吃一直都在。老闆娘與先生生了三個孩子、一家五口皆在村裡。他們的大兒子最後操起店裡的鍋勺,成為新一代的老闆。炒飯一開始炒得濕潤糊蠟,令人失望,幾年後卻反而比阿姨炒得更香。他的大姊、小妹沒在店裡工作,但下班後會聚在店裡。到他們那用餐,會能看見大姊一來就綁起圍裙忙進忙出,大哥與小妹在廚房裡鬥嘴,和每個村人們開著玩笑,偶爾父母坐在一旁和客人閒話,切點小菜。
有天聽見婆婆媽媽在閒談時說起他們:「你看他們家的小孩都沒離開……」我以為她們要好事議論哪家的孩子沒離開村莊。沒想到她們下一句卻是滿滿的欣羨:「我家的孩子中秋會不會回來都不知道……」那時我才發現,路口小吃過了二十幾年,不僅成為大家記憶中的味道,還是村人們嚮往的風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