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超單身時代來臨!婚姻到底是什麼?我不婚,然後呢?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23 第13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超單身時代來臨!婚姻到底是什麼?我不婚,然後呢?
動盪的年代,被遷移至山下的部落族人,面對著未知的未來
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新書鮮讀
超單身時代來臨!婚姻到底是什麼?我不婚,然後呢?
圖/臺灣商務
書名:《我不婚,然後呢?:黃越綏給單身世代的人生相談》

內容簡介:超單身時代來臨!台灣近六成年輕人不介意單身,Z世代不婚族已成趨勢。但都應該是深思熟慮後的自我選擇。你想好了嗎?

婚姻早已不是從此幸福快樂的靈藥,不婚更不代表孤老此生。新時代的人生,其實有多種可能和選擇,不婚但仍渴望親密關係、不婚但想找個好室友、如何安排身前身後事、父母的撫養是不婚兒女的責任嗎、病急時如何安排、多金者如何預作財務規劃⋯⋯不婚者要預作安排思考的人生眉角很多!

如何思考自我的價值與幸福,本書作者黃越綏,給您睿智通達的人生建議。

臺灣不婚、單身的人數越來越多,一個人生活已成普遍的社會現象,餐飲業甚至開發獨食商機,為單身用餐的顧客創造舒服、愉快的用餐空間。但目前大多仍在探討「為什麼不婚」、「如何脫單」,而沒討論到「不婚與單身的終極原因」以及「不婚可能會衍生的問題」,選擇不婚是個人意志,還是社會問題?究竟是不結婚,還是結不了婚?

作者黃越绥老師有多年身為兩性家庭諮商師的經驗。本書先探討為何有不婚現象,是婚姻本身的缺失?或是個人心理、社經地位導致的?經濟狀況是否也佔大部分選擇婚不婚的原因?最末也請律師提供法律上的建議。本書分成三大部分,二十二個主題,三十餘個案例,全方位探討單身時代的家庭觀、社群觀、理財觀。

作者介紹:黃越綏 ,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專業兩性與家庭諮商師,菲律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MPA)、美國哈佛大學東方民族基金會研究員、美國心理諮商協會(ACA)會員、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AMFT)會員、美國心理發展基金會(PAIRS)講師,電視與電台節目主持人。早年即投入婦運、民運及社運活動、熱心公益。1995年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並籌設收容中輟未婚媽媽及其子女的「麻二甲之家」,讓弱勢單親在生命的轉彎處擁有重生的力量。

搶先試閱:〈真的從來沒有動過結婚生小孩的念頭嗎?確定能貫徹始終選擇不婚而孤老終生?〉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的身邊,隨時可以發現一些令人莞爾的現象。

每當一群未婚的成年人聚集在一起,在一陣天南地北的閒聊後,通常就會不由自主地感慨起,當今社會要尋找一個好的結婚對象,是多麼辛苦和艱難的大工程這類話題。要不就是其中有人開始訴說悔不當初、錯過姻緣的陳年往事,當然也會有人趁機為單身不婚主義大放厥辭的鼓吹。

而同樣的埸景若換成一群已婚的人們,可能由於已為人夫人婦的身分和角色的改變,不好直言婚姻的對錯,只好轉移焦點,批評起政府和社會福利種種,頭頭是道,鏗鏘有力地給負面的情緒找到出口。

可是聊到了最後,仍然會老調重談地數落起另一半、對婚姻生活的不滿,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若是上天願意給第二次的機會,他╱她是不自由毋寧死,再也不會走進婚姻的殿堂。

這就是人性的常態和性格上的弱點,對於得不到的,永遠存有美好的憧憬與想像,永遠是嚮往的白月光。

當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獲得了,反而把對方當成獵物,製成標本掛在牆上展示,從此逐漸冷落,既不稀奇也不珍惜。

婚姻到底是什麼?

我有一位四十餘歲忘年之交的朋友,當他知道我要寫一本關於不婚族的書時,他竟然提醒我說,單身和不婚的現象,現今已經不只是流行,還是種高冷的時尚。

我問他為什麼?他直白地說,其實目前多數還存在的婚姻,都是些靈魂空洞的怨偶們,否則離婚率不會這麼高。

只因為透過婚姻的結合,彼此有著太多人事物的糾葛與牽絆,包括捨不得的既得利益掛勾,又害怕失婚後的孤獨,更擔心老了沒伴可以彼此照顧。

他一直是單身,所以認為不婚族在心態上、對愛的認知上,要比已婚者更簡單和單純多了,倒是他自己承認,對於情傷的適應度可能會脆弱些。

他不否認在對於愛情及婚姻的冀望幻滅後,就立志強大自己,一定要學習如何獨立不婚地過好此生。他還用揶揄的口吻笑說,他要煉成金剛不壞之身,確保可以活到一○一歲。

我反問他,希望活到這麼長壽,難道真的不怕孤單和寂寞嗎?真的從來沒有動過結婚生小孩的念頭嗎?確定能貫徹始終選擇不婚而孤老終生?

他不假思索地回說,人是感情的動物,而一生中只要能夠真正談過一次戀愛,也許結果未必盡如人意,但只要自己真正的領悟到,愛情到底是什麼樣的滋味,也就夠了。而且戀愛和婚姻可說是兩碼事,萬一找錯了結婚對象,除了會在覺悟中漸漸的失去靈魂的自由,還要賠上漫長的歲月與生命體的磨難,也罷!

其實,據我的了解,他是一位從他父母親不幸婚姻的經驗中,長年背負著痛苦的陰霾與記憶成長的孩子。這導致他欠缺自信,對親密人際關係的社交、婚姻與為人父親的角色,無形中衍生了巨大的恐懼和排斥。

其實單身和不婚現象的背後都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並值得深思與探討。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隨著時代的不斷改變,婚姻制度已經從早年獨裁政治和封建社會的道德束縛,演變進展到今日的自由民主,現代化思想的開放與文化的多元化。

從前婚姻往往會被視為是人生一個必要或重要的里程碑,甚至透過聯姻來擴展及維繫社會的人際關係。尤其婚後生兒育女,彷彿是種傳宗接代的自然定律,不但雙方都可以延續與原生家庭的血源與親情關係,更是生產報國為社會貢獻了心力。

可是對時下的年輕人而言,即使他們已經擁有更開放的人生空間以及選擇婚姻的自由,但來自社會的道德壓力終究還是存在的,甚至認為「不婚」或「不生」,都是某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除了個人的價值觀與意志外,大部分的人也都承認,婚姻需要緣分。「緣」就是對象與機會的出現,至於「分」則是機會的把握與成全。因此也不是想結婚就能夠結婚。

但婚姻不只是要對另一半負起法律上的責任與承諾,一旦生兒育女為人父母後,還要負起教養兒女的社會責任,這可是相當艱巨的大工程。

因此很多不婚族,若不是心態上還沒有準備好,就是害怕面對現實的生活考驗,以及扛不起這麼重的擔子與壓力。有許多人更願意用其他的形式,去探索自己的人際關係,希望即使選擇不結婚,也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多生活上的滿足感。

相伴需要證書羈絆嗎?

我的一位姊妹淘,跟她的伴侶從年輕相識到今天,倆人都是單身,卻一直處於不結婚的同居狀態,時間已經超過了半世紀,兩人也從少年相守到白頭。

儘管周遭的親朋好友都紛紛力勸,但他們就是無動於衷,完全沒有辦理結婚手續的意願,對他們而言,時間就是檢驗愛情的最佳證明,不須靠一紙官方的結婚證書來保障,而這就是他們對真愛的信仰與詮釋。

加上隨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每個人的個人自由意志和自主性都增強了,人們可能更傾向於追求事業、興趣和個人的成長,而不是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照顧與牽絆。

在少子化的世代,獨生子女的家庭居多,每個父母親無不把他們當心肝寶貝,加上還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長輩的多方關照下,獨生子女可說是既得寵又被照顧得無微不至。而負責教養的父母親,更是天天小心翼翼,處於「握在手心怕捏死,放開手又怕它飛了」的焦慮中。

這結果,造成了獨生子女們對原生家庭或父母親產生過度依戀與依賴的情形,無法在生活中學習到真正的獨立和謙虛的自律,反而容易變得比較自大自我或冷漠,甚至一般的情商也顯得較為不成熟。

縱使他們在經濟背景上不成問題,且在家長的協助之下,好不容易完成了學校的學業,但一走出了社會,開始接受嚴峻的現實環境以及複雜人際關係的適應挑戰時,往往會因性格上的脆弱而禁不起考驗。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埋怨,已經是中年的子女,居然可以採取不婚也不工作的態度,並理直氣壯的當起啃老族、躺平族。

廿一世紀的科技突飛猛進,在快速進入了AI及元宇宙的虛擬世界裡,資訊爆炸與現實交錯的網絡世代,不僅讓個性內向或有社恐症的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避風港;其實對於多數年輕人而言,高科技產品也是他們現實生活中的養分。

只要在電腦上用手指按按鍵,透過各種網路平台,迅即可以隨時打發寂寞的時間。值得去探索的網路宇宙秘境,實在是浩瀚無邊,在有限的生命中卻已經有�茧L限的誘惑,正等待著新世代的人們去挑戰和冒險。

尤其千禧年(公元二○○○年)後出生的孩子,面對的是一個AI問世的高度競爭社會,卻又強調極端重視個人自由與自主的年代。因此,為人父母者也應覺悟,除了陪伴和聆聽外,對子女的生活教育以及家庭觀念上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式微了。

除此以外,少子化及高齡化社會結構相乘下,最大的改變,就是年輕人不再會魯莽地選擇早婚。有主見的年輕人從學校畢業後出社會,通常都會先試試水溫,探究職場的環境,然後也許開始斜槓生活,最後再找份自己喜歡又安定的工作。等到了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最好是又有了積蓄後,才會開始認真的思考是否結婚的問題。

加上事業上的衝刺,都需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考驗,因此不論男女,能夠達到這個標竿的適婚年齡,都已經到了卅五歲的邊界。

比較令人欣慰的是,這個世代的不婚族,有些人已經可以給自己的愛情觀,透過理性與務實的分析,並把性交、戀愛、婚姻的關聯性切割開來,理出自己喜歡的紋理。在這種潮流趨勢下,一旦早婚的話反而會被訕笑,質疑是不是「避孕知識太差」才會出現如此冏境。

總之,跟時下的年輕人談論婚姻,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比較沉重又沒有太大意義的議題,而長輩們若不識趣的一再催婚的話,也只會換來自討沒趣的下場。

相對的,即使大齡單身族們的內心不是真的不婚,但也會因各種因素而拖延時間,通常不是採取迂迴策略,就是用逃避的方式,來應對長輩們的催婚。

經濟是婚姻的絆腳石?

曾經有一對父母,兒子失戀後走不出痛苦的陰影,進而進入不婚、啃老的生活模式,令他們相當的苦惱。

兒子已經讀到碩士,寧可每月補貼長輩的房租,也不願意搬出去住,更遑論重新談戀愛或接受相親這些事。

但兒子每天從工作職場回到家裡,除了漫不經心的跟他們兩老打個招呼外,連吃飯時也不斷地在滑手機。飯後便閃進房內,關上門,開始坐在電腦前面。有時情緒不佳,還會在門把上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氣得年長的父母親不知如何是好。

最荒謬的是,兒子曾用嚴肅的口吻警告他們說:「我是你們唯一的兒子,我已經成年了,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方式,你們最好尊重我,不要再管我。否則你們若真的趕我出去的話,請問將來有誰會來替你們送終?」

「再說將來等你們真的老了走了,房子還不是得留給我嗎?而我現在已經有了安身之處,你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又何必一定要逼我結婚呢?」

「目前的離婚率這麼高,萬一將來離婚的話,到時候我的房子恐怕還得分給她一半,那才真的是人財兩失,你們樂意嗎?」

幸福不是取決於婚姻狀態

過去在重男輕女的社會,女性在職場總是受到貶抑和歧視,即使能力再好,也還是會受到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升職的玻璃天花板,甚至還有不少職場性騷擾的霸凌事件頻傳。

事實上,不少長輩至今還存著傳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遺毒,依舊會積極的安排或催促女兒的婚事,並堅信「女人沒有婚姻就沒有幸福可言」的謬論。也有不少的女性,還真的會選擇依賴婚姻,並從中獲取經濟上的支持。

但如今絕大多數的女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女人在職場上地位的提高,同時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及獨立性,許多人不但懂得理財投資,更懂得享受生活。

雖說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這也是讓年輕一輩的女性,會在找不到理想的結婚對象時,寧缺勿濫的選擇不婚,反過來更愛自己的原因之一。

有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大學同學,就是終身不婚族的表率。她從年輕時就很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至今周遊列國,已經超過六十幾個國家。

在十幾年前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對話,我告訴她,我真的很羨慕她的抉擇,可以活得如此這般的瀟灑,既沒有太多人情世故的包袱,又有經濟能力,可以隨時自由地拿起行囊說走就走。

她卻長吁了一口氣,「雖然妳一生都當個為人點燈的人,但妳的子女長大後他們也會回饋點亮妳。不像我,表面看似風光,走遍天下的山川美景,但還是必須一個人摸黑回家,永遠看不到前方有一盞為我點亮的燈。」

雖然我強調,她自己就是一盞隨時可以自動發光的燈;但她苦笑地告訴我,同樣是燈,但亮光和溫度不一樣。

其實我真想告訴她,單親的我,好不容易把三個子女拉拔長大,且都已經成家立業,但他們都不在我的身邊,所以卅多年來,我一直都是為自己開燈的獨居者。

最後我問她,後悔不婚的選擇嗎?她還是搖搖頭,給了我一個非常肯定的笑容。

整體來說,單身和不婚的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世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背景和情況也都不一樣,而每個人的選擇更是獨一無二的。

不論結婚的快樂指數或是單身的快樂指數,都是個人主觀的感受,如人飲水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既然時代已經不同了,因此幸福與否應該不是取決於是否擁有婚姻的狀態,反而是在於個人對自己生活的滿足度和自我實現上。

⏩⏩閱讀更多 臺灣商務出版 黃越綏《我不婚,然後呢?:黃越綏給單身世代的人生相談》

 
動盪的年代,被遷移至山下的部落族人,面對著未知的未來
圖/健行
書名:《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拉庫拉庫溪流域的遷移》

內容簡介:在這片被國家和法律規範所包圍的山地,族人的生活與文化如同隱藏在雲霧中的山巒,時而清晰,時而模糊。這群在雲端上生活的族人們從山林中的獵人、遊耕的族人,逐漸轉變為國家的軍人,家園也逐漸變成了無法回去的地方。

本書反映了原住民族在山林中遷徙、安居、失落與尋根的歷史,探討了如何在現代技術的輔助下重建族群的歷史地圖,為後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源。進而開始理解山林在族人生命經驗中的重要性,它並非一片荒野,而是承載著許多故事……

作者還書寫從日治的探險家所留下的記錄、自己家族的戶口調查簿,還有親身實踐進入山林的經驗,結合民族學田野調查與歷史敘事的報導文學。並詳細記錄了家族如何從南投原居地遷徙至臺灣東部的過程,穿越秀姑巒、馬博拉斯山,並於拉庫拉庫溪流域建立新居地,逐步展現了族群在中央山脈的遷徙與重返祖居地的過程。

透過豐富文獻資料的研究解析歷程,以及影像的實地踏查,走入了「那那托克」,並且往更深邃的歷史之河探索中;讓讀者感受到這場跨越世代的尋根之旅。作者不僅訴說了祖先的歷史,還揭示了現代布農族人面對文化傳承、歷史記憶和土地權利的現實挑戰。在當代山林政策與文化的交錯中,如何找到一條平衡之路,將是未來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作者介紹:沙力浪 ,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曾經因為念書的關係,離開部落。到桃園念元智中文系,再回到花蓮念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這樣的經歷,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乃至於族群的關懷。目前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一點一滴地存繫正在消逝中的布農族文化。除了在部落成立工作室,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的工作,努力的在部落、在山林中生活,並書寫。

搶先試閱:〈每當族人回到大分尋根時,面對著大分所留下的紀念碑上的刻痕〉

在臺灣的山區,大分曾是族人生活的家園。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這片土地的故事卻逐漸被遺忘。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隨之而來的是國民政府的接管。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被遷移至山下的族人,面對著未知的未來,一些族人開始返回他們的故鄉,重新耕種那片熟悉的土地。

一九五七年,臺灣空軍的空拍機器悄然飛過,捕捉下了大分的影像。那時,這些資料是極為祕密的,卻無意中留下了歷史的痕跡。在舊校區的遺址上,依然矗立著日本時代的學校操場和駐在所的痕跡,彷彿在靜靜地訴說過去的故事。

根據石馬的回憶,Ilstuan(伊士墩)的老家仍然存在,周圍的耕地保持著完整的樣貌。更高處的光禿地,則是昔日的苗圃園地,石頭排列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吳家、蔡家和李家等家庭,曾經在這片山林中辛勤耕作,生活著。

Sai的lilistuan家族,曾經在大分生活,分享著他們的故事:「其實一直到民國八十幾年,大分的族人一直都在。後來,林務局告訴我們竊占國土,要讓我們離開這個地方,國家公園成立後,我的長輩們不得不離開了這片百年來的農耕地。大分變成了學術與保育的重地,我們只能低調協作,偶爾偷偷回家祭祀。」

如今,每年回家的時候,Sai和族人們都會整理舊址,但他們心中仍然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敬畏與珍惜。「希望山友不要隨意進入家屋或過度打擾,裡面有些場域是比較有禁忌的。」這句話如同一種呼喚,提醒著我們,歷史的痕跡不應被忽視,土地的靈魂需要尊重。在這片被時間和法律改變的土地上,原住民的故事依然在山間回響,隱藏著他們的記憶與文化,等待著被重新發現。

每當族人回到大分尋根時,面對著大分所留下的紀念碑上的刻痕,彷彿在低語著曾經的過往,帶著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與哀傷。水泥彈藥庫的冷峻,提醒著族人托西佑事爭的痕跡與苦痛。在這片土地上,屬於布農族人的家屋靜靜守護著大分,承載著無數的回憶。每一片石板、每一塊石頭,都藏著族人曾經的喜怒哀樂,彷彿在訴說著那些不願被遺忘的故事。在這裡,過去的影子與現在的生活交織,形成一幅獨特的口述,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深度與厚度。

但我們真的只能回憶過往,有沒有實際作法,讓我可以將過去成為我們的未來。現在只要是能夠到達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人,都可以在那裡狩獵,但是返回山區變得越來越困難。雖然沒有確定的氏族獵場範圍,但獵人的數量卻不及祖先時代那麼多。對於拉庫拉庫溪的族人來說,這裡不僅是一片土地,更是文化的根基。這些地方承載著他們的歷史與信仰,然而,隨著管制的加嚴,許多原住民面臨著自我認同的挑戰。族人與土地的連結被削弱,身分認同也因此變得模糊。這種失落感,彷彿讓族人的靈魂在山林間徘徊,無法找到回家的路。

在這片被國家和法律規範所包圍的山地,族人的生活與文化如同隱藏在雲霧中的山巒,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祖先遷移的故事需要被聽見,他們的聲音需要被珍惜。在當代山林政策與文化的交錯中,如何找到一條平衡之路,將是未來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西元一九一五年大分事件之後,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對原住民採取了鎮壓的政策,這使得森丑之助提出了「蕃人樂園」的構想,主張設立「蕃人自治區」,以便與他們共生。然而,儘管他四處奔走推廣這一理念,卻未能獲得重視。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看不到這個樂園的出現。

我們從山林中的獵人、遊耕的族人,逐漸轉變為國家的軍人,家園也逐漸變成了無法回去的地方。我將戶口調查簿中的記錄轉化成文字,從中更深入地了解我祖父輩的歷史,並在理解複雜的社會親屬關係後,開始逐漸理解山林在族人生命經驗中的重要性,它並非一片荒野,而是承載著許多故事。

山林的集體記憶充滿著我們的遷移歷史,包含每一塊石頭、每一陣風語、每一段舞步、每一個新生的孩子。我們祖先的聲音迴盪在每一句話中,顯現於每一次祈禱,深植於每顆心靈之中。儘管殖民主義的侵襲仍在過去與現在交織著,不道德機構的暴力採集,以及引入的政治與宗教脫離了我們的軌道,我們仍透過深厚的關係之網,跨越時空,一代代地延續與更新我們的連結。

鳥居龍藏在橫斷中央山脈之際,他提到多虧有布農族東埔社通事Subali的嚮導與照料才能安然越過山區。抵達東埔社時,他們住進Subali的家中,正巧遇上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小米豐收祭。這時他對於布農族已失去了傳統服裝並且在生活中開始漢化的現象,竟然是感到惋惜不已。適應不代表接受,適應也不總是妥協。我們的韌性不僅在於回憶自我以應對當前的需求,更在於重新投注於我們那從未褪色的主權知識。我們的故事充盈在我們的言語中,像夜晚的雷鳴般回響不斷。

《復返:二十一世紀成為原住民》提到「放逐」這個詞彙,我們雖然被迫遷移,被迫缺席在原有的傳統領域中,但我們仍然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可用不同的方式回家。當代,我們仍然擁有權力和權利,依照自己的方法、規則,漁獵、採集、旅行和在特定地點舉行祭儀。被放逐者總是以返回家園為目的,並採取具體政治手段(土地聲索和返還)加以爭取。

我們不能只是透過復返祖居地、舊部落,只是視為一種回歸和重聚的機會,只是作為重新與家鄉、文化和傳統交融,也要涉及到土地聲索和返還,維護族群遺產和具體政治而努力。然而,在當代,回到祖居地、舊部落,已經不是很容易,種種限制、現代生活的需求或其他因素。面對這種情況,可能會以遵守傳統習俗、季節性造訪保留地或故鄉,或通過表演傳統文化來表達對根源的懷念和情感。

雖然,我們離開了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但是仍然生活在asang,雖然我們從海拔二千公尺建立部落,走到海沷一百公尺的花東縱谷,但我們的文化一直是高山文化,我們的傳統知識一直留在祖居地。我們站在花東縱谷,面向我們的中央山脈。

也有的族人離開部落來到都會,但我們一直保留對Maiasang的想像,因為傳統領域/祖居地的觀念是與祖先、家鄉和文化密切相關的。即使族人已經離開了祖居地、部落,這些價值觀和連繫依然在族人的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Maiasang連接了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閱讀更多 健行出版 沙力浪《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拉庫拉庫溪流域的遷移》

 
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圖/寶瓶文化
書名:《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內容簡介: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請溫柔地抱抱自己,告訴自己:「辛苦了!我已經夠好了。」放下「以成就換取愛」的習慣;你的存在,就是價值,就值得被愛。

最讓你感到耗竭的,不是你真的不夠好,而是你心底的那個「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的無底洞。我們總以為被挑剔、苛責之下長大的我們,離開原生家庭以後就會好了,但你卻發現傷痕如影隨形……

  你是否有以下狀況:

  •「既然XXX可以做到,為什麼我做不到?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好。」

  •無法接受別人的讚美,總回應:「我只是運氣好……」

  •習慣用苛責、批判的方式,讓自己不斷進步?覺得活著好累,但卻無法停止。

  •我這件事搞砸了,我就像父母從小批評我的:「你不夠好、不夠認真、做事不夠仔細……」

  •無法享受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或甜美果實,只一心想追求下一個成就……

  「我想不到我的任何一個優點,因為這些都是我『應該』要做到的!」這個念頭讓我萬分辛苦。──蔡宜芳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童年時,父母對我們的挑剔、批評、否定與羞辱,內化到我們心裡,讓我們習慣性苛責自己;華人文化對角色的社會期待與標準,也讓我們困在許多的「應該」裡,例如「你應該要煮飯,才是好媽媽。」「你應該每週都要回家,才是孝順。」而從小到大,無法停止的各種「比較」,更讓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潛質與獨特。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容易陷入焦慮、嫉妒、自責、憤怒、憂鬱等反覆循環的自我折磨裡。

曾經深陷在「不夠好」的泥沼,宜芳心理師知曉這件事,讓人多麼惶恐煎熬痛苦,因此,她在這本書裡,集結眾多個案,專業又細膩地分析,並一一提出實用的解方以及練習,例如「鞏固正向優點」、書寫「內在對話」、將焦慮「具象化」,以及當嫉妒時,從第三者目光來看待自己等。當我們能練習接納自己的每個情緒、每個好與不好,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與價值。成為自己,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了。

作者介紹:蔡宜芳 ,諮商心理師,因為高中念了第一志願的音樂班,經歷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懷疑。大學念了輔導諮商,重新找到自我認同,找回那個快樂的自己,也因為走過這段歷程,更能理解個案的痛苦和掙扎,能陪個案走得更深。

有一對七歲和四歲的女兒,從她們身上發現哈哈大笑是多麼簡單的事。喜歡《小王子》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唯有用你的心。」相信「無論發生任何事,都無損於你生命本質的美好。」願我的文字可以陪你走一程。

搶先試閱:〈常常看別人不順眼,可能是你也常看自己不順眼〉

「只有我成績好,才值得被愛。」

有一位四十歲的男性個案跟我抱怨,他的太太常常挑剔他,嫌他掃地掃不乾淨、摺衣服摺得很醜、炒菜炒得太鹹,久而久之,他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被嫌。他每天下班都會在車上多待半小時,打個電動,紓壓一下再回家。

長期下來,他開始出現「習得無助感」(註1),覺得做什麼事都很無力、無奈。

當太太罵他哪裡沒做好,他也不想再多說,反正就照她說的做就好,因為多說,兩人反而吵架。有時候,他甚至只想擺爛,因為不管做什麼,都會被雞蛋裡挑骨頭。

談了幾次之後,我鼓勵先生試著邀請太太進到諮商室一起會談。

進到諮商室,太太不好意思地承認的確有這個狀況。不知道為什麼,她總是很容易看先生不順眼,在職場上、對朋友也是。但在外頭,太太通常會收斂一點,不會表現得太明顯,怕影響人際關係;一回家面對先生,太太看到先生,卻常覺得一肚子氣,覺得先生做什麼都做不好。

媽媽讓我覺得,我做什麼都不對

我問太太︰「在你小時候,有誰常常批判你嗎?」

一開始,太太搔搔頭,說︰「我一開始想到的是我媽,但我想不到她到底批評我什麼。」講到一半,太太突然恍然大悟地說︰「我知道了!我在我媽旁邊,總是有種隱約不安的感覺,到現在都是……她好像不是真的批判我什麼,而是讓我覺得,我做什麼都不對。像是上個月我們全家都得了流感,或是我最近比較少煮飯,她就說我『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只顧工作』,又說我很懶惰之類的。反正只要她心情不好,什麼都可以罵。

「在我小時候,當媽媽心情好,就說我長得很漂亮,心情不好,就說我怎麼這麼胖……在她心情好時,我可以吃甜食,她心情不好時,她就說:『這麼胖,還一直吃。』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常常不知道要跟她聊什麼,因為閒聊也會被念。我講話之前都要想一下,我這樣講可以嗎?會不會又被媽媽念。

「我在媽媽身旁,常常覺得提心吊膽,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說錯什麼話、做錯什麼事。 媽媽的批評,我也可以假裝不在意,但還是會覺得心情不好。

「好久以前有一次,我故作輕鬆地告訴她:『你講的一些話,讓我覺得心裡不太舒服。』結果她反而說我玻璃心、太脆弱。之後,我就不再和她說心裡話了,因為說了,她也聽不懂,我們反而還吵架。」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很容易將自己的脆弱及黑暗面投射出去

在心理治療學派中,精神分析提出「防衛機制」這個概念,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可以幫助個人因應焦慮,避免自己被焦慮所淹沒。其中一個常見的防衛機制是投射作用(projection),指的是將個人無法接受的欲望或衝動,歸到別人身上去。

當一個人總是要表現得很強勢、時常怨天尤人、嫌東嫌西,其實是把自己的脆弱及黑暗面投射出去。透過責怪他人,來顯示自己並沒有那麼糟;但實際上,雖然他們表面上時常攻擊他人,但他們卻很容易在心裡不斷責備自己。

一個常常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也會很容易將自己的脆弱面及黑暗面投射出去,而覺得其他人做得不好。越是好強、強勢的人,內在可能越脆弱。因為內在太渺小、脆弱了,才需要假裝自己是如此的強大。

太太接著說︰「其實,我也不怪我媽,只是覺得跟她在一起時,我有點辛苦,也常常感到很受傷。但我也知道她很辛苦。在我媽還很小的時候,我外婆就離家了,後來外公過世,是她的姑姑照顧她長大的。但姑姑家小孩也很多,沒辦法好好照顧她,能供她吃飽就很不錯了。我媽媽如果有委屈,或是表哥欺負她,總是有苦往心裡吞,沒有人可以說……」

當太太願意試著去理解媽媽為何長成這個樣子,就能對媽媽有多一份包容,同時也減少內疚與自責。

「只有我考得好,才值得被愛。」

如果你很容易批判自己、批判他人,很可能也不是你的錯;而是小時候,你在一個常常批判你的家庭中長大。

父母可能長期給孩子「有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愛」相反,若父母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不管我做得好、做不好,都是被愛、被接納的。孩子會知道,就算我做錯事,父母還是愛我的。父母可能不喜歡我做的事情,但我還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

而「有條件的愛」是什麼意思呢?例如︰當孩子考差了,父母並沒有安慰他,或是去同理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遇到什麼困難;而是一直責怪孩子為什麼沒考好。長久下來,孩子可能感受到的是「只有我考得好,才值得被愛」。

我相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若孩子感受到的卻是,如果我考不好,我可能不被愛,或媽媽會比較愛另一個手足,這是多麼深的恐懼──可能被拋棄的恐懼。

不只一個孩子告訴我,他們覺得只有自己成績考好一點,父母才會比較愛自己。每次我聽到這樣的話,都覺得萬分心疼。因為這樣長大的孩子,學習到的是用成就才能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夠好的。當孩子考不好時,孩子不只是面對父母失望的臉孔,還要面對自己內心的自責與內疚。

研究發現,當父母對孩子的學業表現抱持正向期待時,孩子的成績的確會比較好。但研究更重要的發現是,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或不切實際,孩子反而會成績變差。

只是許多父母還是認為應該要更嚴格、盯更緊,甚至用羞辱、批評、嘲諷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因此,孩子感受到的是「我永遠不夠好」、「我很糟,不值得被愛」,課業壓力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只給自己五分,但老師卻給她十分的孩子

在學校,有個孩子講話總是很小聲。談了幾次以後,我發現,她有很深的「羞愧感」。

她常常因為大事、小事感到丟臉,也覺得自己有人群恐懼症,只要上台,就緊張到覺得自己吸不到氣。她覺得自己很糟、長得很醜、成績不好、人緣也沒有很好、常常被媽媽和阿嬤罵、從來沒有見過爸爸。

總之,她覺得自己沒有一件做得好的事。這樣長大的孩子,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會有多辛苦!

上學期的期末,導師請每位小老師自評分數,這個孩子只給自己五分,但任課老師卻給她十分,肯定她做小老師認真、負責。

我看到後好驚訝,這是多麼大的差距。

她說,她的確沒有做什麼不好的事情,只是覺得五分好像比較適合自己。

這些把自己批評得體無完膚的孩子,抱持著「我就笨、我就爛、我就是數學/英文學不會」。他可能在上課時就選擇閉上耳朵,考試一考差,就再次驗證自己真的不是學數學/英文或任何科目的料。

這些覺得自己很爛、低自尊的孩子,他要怎麼好好學習?因為,孩子的自我批評,已經把他的耳朵和心給關起來了。

孩子開始戴上面具,不敢輕易表達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很容易批評自己,這不是你的錯!因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怎麼看你,深深影響你怎麼看自己。

當孩子哭泣時,父母若總是跟孩子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不要這麼脆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很難去接受自己真實的情緒。孩子因此開始選擇戴上面具,不敢輕易表達最真實的自己,因為真實的自己,可能是不被愛的。

如果你長期在一個批判的家庭中長大,你可能也很難好好愛自己,而時常批判自己。一個常常批判自己的人,自然看什麼都不順眼,而容易怪東怪西。

但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能力把自己愛回來了。下次,當你看別人不順眼,看自己也不順眼時,是否可以看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了!」

一份「自我肯定」的練習

1.寫下你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例如︰分手後,我還是努力讓自己能正常上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麼做到的?

例如︰不想讓家人、朋友擔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即使再微小,都沒關係)

例如︰「我沒有這麼容易被打倒」、「沒有你,我一樣可以過得很好」、「我知道自己還是值得被愛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邀請你把愛自己化為行動︰

1.你現在愛自己的分數是幾分呢?(1─10分)____分。

2.你期待愛自己的分數是幾分呢?(1─10分)____分。

3.你可以做些什麼,讓分數能高1分?例如︰罵自己時會喊停、不把心事悶在心裡,嘗試說出來、學習一項新事物、運動、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看自己順眼了,自然看他人、看這個世界,也會覺得可愛。

註1︰當一個人一直努力卻不斷失敗,可能產生「習得無助感」,最終認為自己就是魯蛇、失敗者,選擇放棄或消極以對。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出版 蔡宜芳《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他是下一個黃仁勳?
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

9招日常護腸減壓方法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的加快,壓力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尤其對腸胃健康的影響更為顯著。醫師陳柏諺提供9招日常護腸減壓方法,可避免腸胃健康受到壓力影響。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