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走向「以術治國」,墮落三部曲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21 第58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公視的「一把綠」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走向「以術治國」,墮落三部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中鋼事件看公營事業治理
民意論壇 理性協商審預算 朝野合作破僵局
民脂民膏 怎堪行政濫用
川普的美國 虛胖武林盟主
川普掀能源業巨變 台能否跟上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重視陸對台科技挑戰
寫「生命獨特性」 你夠了解自己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公視的「一把綠」
黑白集/聯合報
藍白欲砍中央政府總預算,公視名列其中,引發論戰。雖說《聽海湧》竄改歷史,及國際頻道《Taiwan Plus》立場偏頗,是成標靶近因;但公視爭議,遠不止於此。捍衛預算者,未必理直氣壯。

《聽海湧》最大爭議,是故事「源自史實,卻又扭曲史實」。把原型人物的中華民國領事,從不屈從日軍而遭槍決,醜化成「打小報告的混混」。此外,還把戰俘營的台籍監視員,從被害者寫成加害者,致其後人都出來抗議。這已非「改編」可解釋。

公視類似爭議過去層出不窮。十年前《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小說,描述空軍自抗戰到遷台後故事,卻硬加入「飛行員接收戰友遺孀」和「白色恐怖」情節。「偷渡綠色歷史觀」的作法,從《一把青》到《聽海湧》,一脈相承。

其他地方,公視政治汙染亦隨處可見。台語台「臉書小編之亂」,酸遍在野黨政治人物,還爆侵吞公款事件。給兒少看的「小公視」,製播青少年挑戰災難任務的「鹹魚小隊」,設定災難竟只有「戰爭」和「飛彈來襲」,簡直是「黑熊學院」翻版。

「多元文化」和「創作自由」該捍衛,多數創作者和公視人也都兢兢業業、恪守本分。但當多元、自由都偏向特定政治意識形態,就是政治洗腦。掌握資源者,把公視變成「一把綠」,好意思說別人「思想審查」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走向「以術治國」,墮落三部曲
社論/聯合報
在野時的民進黨,口口聲聲談的是公平正義和人權均富;而今執政十七年的民進黨,這些理想全消失,一舉一動只剩下政治算計和狡詞謊言。賴政府上台才八個月,將釋憲、覆議、杯葛、大罷免等所有形式的「杯葛」玩到極致,卡住台灣可能的變革和進展,也把人民對安定與進步的期待拋在腦後。賴清德的不信任度升高,不是沒有原因的。

賴政府近日無預警執行了死刑犯黃麟凱的槍決,原因無他,是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信任感。但這樣的操作有用嗎?只怕未必。大法官加嚴死刑定義後,縱火燒死全家八至親的陳彥翔被改判無期徒刑,性侵並殺死師鐸獎教師的劉志明也由五度判死減為無期徒刑,這是司法風向的現在進行式。何況,包括台南殺警案凶嫌王信福等死刑犯比黃麟凱凶殘者不知凡幾,法務部偏偏挑了黃麟凱執刑,只因他更容易下手嗎?

挑一個不重要的人來執行槍決,只能證明死刑「依然存在」,卻無法證明司法「依然公正」。賴政府選擇這樣做,完全是基於「技術性」的考慮:做做樣子,騙騙一般百姓就好。簡單說,這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決定,不表示賴政府在乎受害家屬的感受,也不意味司法會對廣大民意有什麼積極呼應。一切問題的起源,出自結構偏頗的大法官對死刑作了悖離民情的限縮,從而誘使司法機關競相跟進減少判死,以達變相「廢死」。

台灣是否廢死,應該透過更開放的討論來凝聚社會共識,而不是僅由少數人在密室拍板。現階段社會雖不同意廢死,未來若干年後,也許會有不同個案觸動民眾新的思維,就能水到渠成。癥結就在,一批太均質的大法官不僅極力把制度推向廢死,更一再利用「釋憲」偏頗地阻撓政治和行政上的改革。結果,原本受到尊崇的大法官,卻淪為執政黨對付在野黨的終極武器。

且看賴政府就任以來的「墮落三部曲」,每一部曲都是圍繞著「技術性阻撓」的核心,一步步阻擋台灣民主政治的推進。第一部曲,就是大法官的墮落。從去年的「國會改革法案」,到最近的《憲訴法》修正案,賴政府都利用將換屆和僅剩的八名大法官來阻擋藍白在國會的優勢。此舉,不僅矮化了憲法法庭,更劫掠了議會民主所代表的民意,也是對民主的無情踐踏。

民進黨墮落的第二部曲,是對民眾的驅使與對民意的操弄。「選舉」是一個健全民主社會的重要根基,民進黨卻獨尊「罷免」;選舉結果不利於己,便發動罷免來逆轉形勢。試想,對公平的投票結果都不能尊重,卻要用邪惡的大罷免來催化敵意,什麼樣的國家禁得起如此反覆的撕裂?民進黨已大肆利用公帑豢養側翼,還動不動就召喚青鳥和親綠團體上街;如此「黨國不分」,它何時想過讓人民安居樂業?

民進黨的墮落第三部曲,則是最近頻頻上演的各部會「側翼化」。因《財劃法》及總預算之爭,最近不少中央部會出動指控在野黨無理刪減預算,但其說法卻誇大不實且謊話連篇。財政部稱預算刪減後,統一發票將減少三六○萬個中獎機會;事實上發票獎金是法定預算,根本不能刪,財政部卻帶頭發送不實消息。健保預算遭刪八億,衛福部便聲稱二三○○萬人的健保卡恐遭中斷;這到底在恐嚇誰?

民進黨回看自己的「墮落三部曲」,還會有感覺嗎?當年綠營前輩們口口聲聲呼喚的公平正義和民主改革,為何到今天只剩下滿手政治算計,所有的理想和精神都蕩然?當道德被抽離後,政治良心還剩下什麼?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中鋼事件看公營事業治理
社論/經濟日報

民眾印象中傳統產業的模範生中鋼(2002),近月躍上媒體新聞;不僅股價一度跌破令人唏噓的18元,其轉投資綠能領域的嚴重虧損更讓人擔憂。過去為配合「風電國產化」,中鋼投資「興達海基」竟損失64億元,結果不得不另謀發展途徑。最近中鋼又成立綠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引發高雄市中鋼集團總工會陳情抗議,呼籲政府不要強逼中鋼統購總價達5,500億元的綠電。至於中鋼企業工會則指控外資與台銀證券賣超中鋼,造成股價下跌「都是被假消息所害」。

經濟部郭部長在立法院對中鋼問題的答詢更是推卸;部長謂「經營決策與虧損應由中鋼負責」,成立台智電並非「政策強壓」,更何況「參與股東可在綠電交易中獲利,不存在高買低賣或無法消化的風險」。此外,中鋼的新聞稿則強調,布局「綠電資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戰略,而投資台智電是經過審慎評估的。

中鋼與經濟部真的澄清問題了嗎?中鋼投資爭議凸顯公營事業治理出現問題,政府有必要檢討政策推動與公營事業的關係,而政府對此事件的危機處理,顯然無法取信於民。中鋼設立台智電恐非僅是為獲配有限的綠電;沒有政府要求,中鋼理應不會先發起台智電,再邀政府基金、國營事業與泛官股的參與。經濟部長的「中鋼若無法與工會充分溝通,隨時可退出」說詞,反似暗指台智電是未經審慎評估的倉促投資。對此,經濟部有必要說明成立台智電的真正原委。

社會另外還質疑台智電統購25年綠電,恐與離岸風電開發商取得銀行融資有關。政府需回答台智電是否是開發商取得授信與銀行移轉信用風險「雙贏」設計下的產物。如果真是如此,政府乾脆保證台智電財務安全,創造「三贏」局面。只是這些年來執政者能源施政讓人無法恭維;替代核電的光電弊案叢生,風電國家隊釀成中鋼巨額損失,而台電消耗大量汙染的化石能源更是財務黑洞。社會對政府能源政策失去信心,經濟部不可能額外擔保台智電財務健全,而公營事業投資台智電成為分擔政府綠電政策風險的凱子。

中鋼成立台智電雖可紓解其對綠電需求部分壓力,但無法化解長期購電承諾帶來的風險。政府持股中鋼20.1%股權,能有效掌控董事會,協助推動政府政策,但政府更應顧及超過130萬人,持股近44%的小股東權益。在面臨市場競爭壓力,獲利未見起色之際,中鋼針對台智電避重就輕的聲明稿並未讓投資人安心,現階段翻轉投資人信任,專業且踏實地恢復獲利能力才是當務之急。

中鋼投資決策爭議與政府介入公營事業的經營息息相關。在資本稀少年代,政府掌握資源發展經濟無可厚非。但隨著國民所得增長,市場經濟發展,政府就宜降低掌控經濟資源的角色。除非「市場失靈」,政府應定位為溝通協調者,盡力排除法令障礙,鼓勵以市場機制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公股事業秉持公司治理原則,對廣大投資人負責,特別須強調董事會的專業與究責。最近政府在中鋼成立台智電的斧跡斑斑,風險難測,並不是公營事業配合政策推動的優良典範。

所有公營事業上市,都須同時面對政府政策與投資人權益的挑戰,執政者稍有疏忽便會失去拿捏的平衡度。去年OECD修正公布「公營事業公司治理指南」,主張政府管理公營事業,在實現政策目標時,同時要賦予企業經營團隊效率、透明且誠信的自主性,並在最大限度內應降低政治干預。這次中鋼急著成立台智電,究竟是經濟部基於綠能政策的強制作為,抑或是中鋼自發審慎評估的決策,大家迄今仍是霧裡看花;目前能確定的是雙方皆須重修公營事業的公司治理,重拾社會對政府的信任。

   
民意論壇
理性協商審預算 朝野合作破僵局
陳清雲/立法院法制局前局長(新北/聯合報
一一四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過程,朝野對立激化,再次凸顯國會運作中協商不足的問題。執政黨與在野黨在預算攻防上的策略,既影響政策推動也關乎民意支持。當前局勢下,唯有朝野回歸理性協商才能解決僵局,推動國家治理向前邁進。

在野黨對預算案的監督是其憲政職責所在,合理刪減或凍結預算是基於審查的必要性,旨在加強對行政部門的監督,確保資源有效運用。執政黨卻將此視為「報復性審預算」,指控在野黨「胡亂監督」,試圖藉此營造輿論壓力,甚至暗中為推動「大罷免」做準備。

事實上,部會對被刪預算應保持謙卑態度,擬具充分的說帖,針對立委的質疑進行具體回應,以贏得支持。預算審查是朝野互動的重要環節,而非彼此攻防的戰場。執政黨若能展現協商誠意,將有助於促成理性討論,避免國會運作陷入無謂的對抗。

在本次審查協商過程中,執政黨總召冗長發言,未能展現充分的協商誠意,導致朝野協商破局。此舉不僅損害國會的正常運作,也影響預算案的審議進程。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執政黨理應以較低的姿態尋求共識,而非採取強勢策略;過度強硬只會加劇對立,進一步拖累政策推動。

立法院的運作應秉持「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透過溝通協調化解分歧。柯總召提出「雙罷」策略,試圖針對在野黨立委進行大規模罷免以改變朝野局勢,這種操作已忽略理性監督與民主精神的重要性,也造成社會過度動員,破壞安定性。

罷免本應是民意的最後手段,用以對不適任的民意代表進行懲戒,然若淪為政治操作工具,將會破壞憲政體制的穩定性,對社會和諧造成不良影響。執政黨應深思,採取此種方式是否能真正贏得民意支持,抑或引發更大的民怨。

面對國會僵局,賴清德總統已遞出「朝野喝和解咖啡」的橄欖枝。然而,善意必須以具體行動落實,雙方都應展現合作誠意,尤其是在預算審議的關鍵時刻,更需以理性為基礎進行審議。執政黨不應一味指責在野黨「胡亂刪減」,而應以具體數據與政策說明,證明預算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在野黨也應專注於政策內容的質疑與改善,以贏得更廣泛的民意支持。

此次總預算審查折射出國會朝野之間的深層矛盾,缺乏協商誠意成為僵局的核心原因。無論執政黨試圖推動大罷免,還是在野黨強調監督的正當性,唯有回歸理性、摒棄對立,和解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這是憲政體制運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國會和諧、維護民眾利益的唯一途徑。

   
民脂民膏 怎堪行政濫用
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聯合報
一一四年度中央總預算總額由去年的二點七兆元,增加四三○○億元至今年的三點一兆,增幅一成五,遠高於二○二四年四點二七%之經濟成長率,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十六日所預測今年三點二二%之經濟成長率。立法院藍白陣營聯手刪減九三九億餘元,只不過總預算的百分之三,但行政院、各部會、其他附屬組織及民進黨側翼,卻移花接木的指東說西,全不反省總預算數額之異常成長及不當濫支。

特別是,統一發票給獎經費被刪減十八點五億元,財政部就情勒說「恐剝奪民眾小確幸」,卻遭立委王鴻薇痛批是散布假消息,直言發票獎金是由營業稅收入總額的百分之三支應,屬於法定預算,根本不能刪!

事實上,統一發票給獎辦法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不良法制,至今施行已七十四年,學者指出其所造成的營業稅「黑洞」高達一八○○億元!此外還造成許多社會經濟問題,如統一發票系統的建置與開立統一發票,增加交易成本;加值稅的進銷項稅額扣抵,全賴統一發票,造成虛設行號買賣發票;整體營業稅制度的設計,使用與不使用統一發票的加值與非加值兩體系並存,自相矛盾;免用統一發票有如國稅局認證的「地下經濟」,造成稅制不公;塗改變造發票號碼、大量開立一元小額發票以增加中獎機會等弊端叢生。

又一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政府各公務機關編列委辦費總額五四七億餘元,而財政部所編統一發票給獎委辦經費高達一二五億餘元,幾為司法院二五○億元預算的二分之一;但財政部全無反省改革,仍持續胡亂浪費民脂民膏!

另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一一三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中指出,一一三年度總預算案歲出編列二點八兆餘元,其中「獎補助費」科目一點五兆餘元,占歲出預算近五成四。該中心表示,整體歲出規模在獎補助費金額連年成長、占比達各該年度歲出預算半數以上且未有顯著減少,對此歲出結構的不合理及浮濫情形,行政院也均無反省改革。尤其內政部住宅基金於一一四年度預算案編列對民眾之補貼共計四一○點五二億元,較一○八年度決算數卅六點五九億元已增逾十倍,但內政部一直無法有效引導房東揭露租屋實況,以致經濟及社會弱勢民眾不能獲得租金補貼,行政體系無方濫用民脂民膏,由此可見一斑!

更嚴重的是,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中指出,中央政府加附屬單位的媒體文宣費預算由一一一年度之十七億元,暴增至一一四年度之廿六點五億元。又政府機關將類似或相同宣導項目之預算分散,並分別編列於公務預算、非營業基金或特別預算,導致不能落實限額及撙節原則;且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又多採限制性招標方式辦理,且受委託廠商之集中度偏高,也有擅用民脂民膏豢養側翼媒體之嫌!

   
川普的美國 虛胖武林盟主
藺智□ / 統計師、旅美台灣人(美�/聯合報
以哈達成停火協議,美國輿論卻淪陷於兩黨邀功,讓美國政治鬧劇,更平添令人搖頭的一頁。

美國輿論爭執於,以色列答應停火,是否有川普施壓?答案當然是的。但川普真能獨享其功勞?相信聰明的台灣政論家,幾天之內就會告訴大家這是錯的。真正有助於停火協議的其實是美國的選舉,諷刺的是,當初無法停火的原因,也是選舉。

美國大選尚未結束前,沒有政黨願意得罪猶太金主,任何對以色列的指責與約束都是空砲彈。到了重要關頭,從武器支援到聯合國投票,美國政界只能對以色列低頭,世界各國對和平的努力,皆因美國的阻撓徒勞無功。全世界曾經企盼美國幫忙,變成期盼美國不要幫倒忙。

一旦選舉結束,美國政客開始清理選舉戰場,確認不會擴大損失後,就可以對猶太金主置若罔聞,背棄當初的重要支持者,朝另一個戰場前進收割。換句話說,美國選舉不結束,以哈戰爭就不停火。這當中的核心思想,不是對盟友的義氣,不是對支持者誠信,不是陷於水深火熱的加薩居民,也不是朝思暮想返家的以色列人質。人類價值,不是美國政治人物的首要考量。種族滅絕的風險,不會阻止美國政客前仆後繼的收割政治利益。

美國外交手法如此粗暴,那內政呢?一場南加州大火燒出虛胖的美國內政。

南加州大火延燒數日,光是財產損失便已達數百億美元,數十萬居民心血毀於一旦。其實加州野火問題早就不是一朝一日,過去幾年來沒有最糟,只有更糟,防災努力本來就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懷疑有輕忽的嫌疑。面對政敵川普的質疑,加州州長只能軟弱的請當時尚未就職的川普到加州來看看,令人聯想選舉剛失利的賀錦麗。旅美華人頓時驚呆,原來美國的武林,也有崆峒派。

媒體人陳文茜曾提及,美國公務體系是個失能政府體系。筆者旅居美國逾二十年,搬家超過十次,早就見識美國政府落後的效率與不符水準的專業素養。換駕照時,面對不同的承辦人員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問同一個承辦人員,甚至可以在兩周內得到不同的答案;同樣的文件這次被退件,兩三周後面對同樣的承辦人員,卻輕易過關,還被抱怨「為什麼這麼晚才來辦?」

每次在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轉乘,就會想起華盛頓特區地鐵站那個故障有安全隱患,卻又永遠修不好的手扶梯;從歐巴馬時代就開始大外宣的美國高鐵,至今只有佛州勉強建完,不但未達時速標準,肇事率與死亡率還居高不下;所謂舊金山的黃金,如今是讓人分不清地面上究竟是狗還是人的排泄物。

若不是媒體報導台積電於亞利桑那設廠的諸多困難,台灣人大概無法想像我那句講了十幾年的至理名言:「在美國,只要你開始懷疑什麼事會出錯,就真的會出錯。」美國,早就百廢待興。

來回於台灣與美國,才會讓人體會,美國光鮮亮麗的先進形象只表現於Google、Meta和Nvidia這種公司。弔詭的是這些公司裡充斥外國移民工程師。美國的先進科技與強大國力,大部分美國人根本感覺不到。

美國確實有錢,當美國以外的人還在談美國夢時,已移民到美國的人卻發覺美國窮得只剩下錢。再回頭看看財政部發行的龐大國債,原來這些錢也是借來的!

   
川普掀能源業巨變 台能否跟上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聯合報
全球能源產業正面臨巨大的轉折,在美國川普新政府的能源政策中,重新強調化石燃料的使用,並降低對電動車及新能源的補貼,而後者更釋出了更大市場空間,但對專業能力不足、供應鏈尚未建設完成、市場幅員狹小、非核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的台灣,這個能源業轉折代表著什麼意義?

台灣正全力推動AI產業轉型,面對耗電、費水的產業發展,台灣的能源政策再次受到嚴峻的考驗。而正值輝達黃仁勳再次來台,找地、找供應鏈夥伴及資源、找廉價電子來建構其AI亞洲研發中心,但穩定供電應該是他首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在新興綠能開發的技術中,能源政策、技術創新與領導力、基礎設施及溯源最為關鍵。

舉例來說,中國大陸宣布「太空三峽大壩」,計畫於太空建造寬達一公里的巨型太陽能電站,將使用中國研發中的新款超重型火箭,逐一將模組送入離地三點六萬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新太空太陽能電站一年收集之能量,相當於地球開採一年石油轉換的能量。

相較於大陸雄才大略的能源政策,台灣也規畫了四大能源選項(氫能、生質能、地熱、潮汐),只是在非專業的認知中,綠能產業黑金腐敗充斥,而空洞虛幻的永續及ESG的政策下,賴政府的四大能源選項不但無法提供充足的供電量,「台南真棄土、高雄假空品」成為台灣能源政策後果的真實寫照。

另外,政府一廂情願宣稱台灣擁有發展再生能源的「良好」條件,應把握這一歷史契機搶占綠能市場,推進國內能源轉型,提升風電、太陽能和電動車的普及率。同時加大對新興能源技術的投資,例如氫能與儲能系統,確保台灣在全球能源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台灣的日照不足,鋪天蓋地於農地、魚塭、海岸設置光電板,除了造成生態浩劫外,也彌補不了台灣因廢核而產生的電力缺口。台灣海峽有良好的風場,卻更有利於對岸的離岸風電,而台灣空有技術國有化的政策,但外商撤資,風能轉型無望。至於氫能,地底二百公里就有,而且每個國家都有,但氫氣溯源是台灣發展氫經濟永遠的痛!

雖然氫是地球上儲量豐富的元素之一,但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大自然界,要取得氫源就必須置入大量能量,以克服熱力學平衡中不利的條件,耗時費資不說,對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影響也必須重新評估。

在媒體及股市名嘴的刻意操作下,不但氫能成了台灣未來能源的主角,而最近有媒體宣稱台灣將成為世界領先的氫源供應國,令人啼笑皆非!氫能利用有氫源、運輸、存儲、生態暖化等問題,氫能源汽車主要動力來源是綠氫,必須由大陽光電來分解水以完成轉化,除了費電且違反熱力學原理,故必須耗費更多能量來進行綠氫轉化,這些客觀條件都不是一紙行政命令可以克服的。

全球能源可能因地緣政治及產業發展而產生巨大的轉折,大陸能源開發已「上天下海」,台灣不但匍匐原地,更愚民政策以對,面對外商因能源供應不穩而裹足不前,政府卻以文青口號回應。台灣的能源政策必須全面盤點,不能再被政治口水所淹沒!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應重視陸對台科技挑戰
李家同/聯合報
我們從新聞媒體上都知道大陸在很多科技上有很驚人的發展,比方說,他們的太空科技、高速鐵路、電動車等等的成就,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其實我們也不必和大陸在以上的科技方面競爭,因為兩岸國情完全不同。我們必須重視的是,中國在工業發展上的一些優勢。

一、大陸的市場非常之大,這使得很多先進國家不得不和他有些來往。義法半導體是一家很大的晶片設計公司,但是他們卻選中了和大陸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合作。那家大陸公司並沒有非常突出的技術,但畢竟大陸的市場非常之大,難怪義法半導體會在大陸投片。

二、大陸有相當多科技人才,因此他們如果要發展某一種技術,在人才方面是不虞匱乏的。在過去,我們總以為大陸只有幾家非常有名的大學可以培養相當傑出的工程師,可是最近大陸很多不甚有名的大學也可以培養出不錯的工程師,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三、大陸政府相當肯大量投資在科技的研發上,而且他們有很多辦法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比方說,他們鼓勵廠商使用國產設備,至少也要試用。這對於大陸國內的設備和零組件研究是有幫助的。

四、大陸大部分的科技公司背後有政府的支持,因此他們可以將售價降低。這點對我們非常不利。最近國外媒體都在說,大陸政府要將他們的貨幣貶值,他們的產品就會更加便宜。

面對來自海峽對岸的威脅,政府一定要想出一套策略來接受這個挑戰。我有兩個建議:

一、政府應該用盡各種方法,來支持民間企業普遍地提高競爭力。

要知道,大陸大多數工業產品的品質也是很普通的,如果我們的工業產品品質愈來愈高,一定可以打敗大陸。但要提高工業產品的品質並非易事,公司必須要做長時期的研發,因此需要很大的經費,政府應該傾全力支持我國工業界做提高產品品質的研發。政府不必希望這種投資會有立竿見影的回饋,但是如果政府一直幫助我國的工業界,我們一定可以不必害怕大陸的。

二、政府應該去研究,為何我國很多中小企業有相當不錯的競爭力。

政府應該知道,我國雖然沒有那麼大的市場,但仍然有很多公司可以將成品賣到世界各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政府應該好好地和這些公司聯絡,設法了解這些公司之所以有競爭力的原因。科技公司如果要有競爭力,不僅依靠好的工程師,也依靠高階層的管理人員。相信很多有高競爭力的科技公司雖然產品不同,在管理上一定有共同的特色。

政府如果得到這些資訊,對於政策制定必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也可以使我國能有更多的優秀管理人才。

我們絕不能忽視大陸對我們的挑戰,如果我們能很冷靜地思考如何應對,一定可以在這場競爭中勝利。

(作者為清大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寫「生命獨特性」 你夠了解自己嗎
林世奇/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台北/聯合報
今年學測的國寫題,考的是鯨魚「52赫茲的聲音」,讓考生寫自己的故事。看起來容易,其實不然。我試著提供一點思路引導,淺見權作參考。

讀完短文,要先找關鍵字。例如,「頻率比較高」、「別的鯨魚聽不到」和「特殊」。末尾「曉得自己的獨特」已是作文引導,換句話說,依題意,是要我們就生命的獨特性來思考,說說自己的獨特處和想法。這個意旨很好,但不容易寫。生命本該有獨特處,但為什麼應該有,卻不容易說得透。

舉點例子。《世說新語》有三十六門,講了人的三十六種樣子,每一種都是審美對象,其中包括任誕、簡傲、假譎、儉嗇、汰侈、忿狷、讒險、惑溺,那些看起來「不好」的樣子,也居然都專篇書寫,因為它凸顯了人的特殊性。

人的特殊性也稱情性或才性,它開展了人們不同的生命場域,在政治上可以形成特殊的適用性,在文學上也形成了特殊的審美作用。因為「不同」,我們的世界才如此豐富,最重要的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生命本該擁有無限的可能,那是天地化育之心。

其次,「我自己」的獨特性又是什麼,這就更難回答。我們成長的過程裡,終究習慣追求「人之所同」,不太敢「與眾不同」。這個題目的難處,在於考驗學生的「自我認識」或「自我接納」到了什麼程度。

首先是自我檢視,要能對自己的獨特處有所意識。考生可能會誤以為要講自己的優缺點,事實上不是,題目要的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或「不容易被理解的地方」。

譬如說,有個育兒概念叫做「高需求」,這種孩子敏感、脆弱、愛哭,甚至神經質,特別難帶。但若對這種特質善加認識,放進文學、音樂或繪畫等藝術的領域,「易感」卻可能變成得天獨厚的資產。

對獨特處善加認識,給出看待,正是這篇文章的關鍵。其困難在於,獨特處說出來以後,到底要幹嘛?它有何可貴?有何鋪排成文的價值?它可能形成什麼精采?如果講不出價值,文章就難有亮點。

換句話說,獨特處未嘗沒有,卻不知有什麼可說之處。譬如,我很吵、天天聒噪,或者我很悶、總不講話,或者我愛玩、愛吃、愛睡,這有可說之處嗎?甚至,我就是覺得我很平庸,非要講出一個獨特處,到底要說啥?

《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我們的存在價值,常常就實用功能來決定。但這些思維,都屬有限的框架。若能跳出這個框框,每個生命的存在,本都各具價值。莊子說的大樹,哪怕是在無人顧盼的荒野,只是那樣杵著,任人「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那價值也遠過了功利實用的層次。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是天地無限性的見證。同樣的,任何平庸的孩子,也都是天地之氣所鍾,更是父母的唯一:他承載著父母獨一無二的基因。

有了這個開闊性,再回頭看自己。聒噪,也可能是熱情、活潑、開創性。寡言,也可能是沉穩、冷靜、謹慎或內斂。愛玩、愛吃說不定是生命力旺盛,愛睡或許是凡事放得下,誰曉得?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曾經好好審視過自己,檢驗過自己的特質,悅納自己的獨特性,甚至就自己特有的可能性嘗試開發。

換句話說,高中三年,你對於「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件事,放過多少心力。這就是題目裡的一把鑑別標尺。

   
CES 2025不容錯過的AI+商機
本屆CES主題為Connect Solve Discover Dive In(連結、解決、發現、潛入),除持續聚焦於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與元宇宙的實際應用,亦以半導體技術為核心,為市場帶來AI伺服器、AI PC、新顯卡、網通、電玩、WiFi 7、自駕車及人形機器人等各式應用。其中,在產業界加速投入AI相關產品和概念之下,將看到更多AI的應用面出現。

「您先忙」說成"You go busy first." 外國人聽不懂
Michael走進辦公室,跟外國同事打招呼,本想跟他聊個幾句,同事在忙,他就說:"You go busy first."他的意思是「你先忙」,結果老外不懂他是什麼意思。像你先忙,我先走,我稍後就來,你先坐,這類很短的口語,我們用的都不是它字面意思,不適合直譯。我們來看看這些句子在英文裡該如何表達。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