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北京人工智慧產業 規模破3千億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13 第58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北京人工智慧產業 規模破3千億
瀋陽火鍋節 冰火兩重天
陸企投資理財產品 降溫
廣州一德路 年貨一條街
大陸會展熱 更多國際企業落戶
深圳工業發展態勢強勁 年用電量破1200億千瓦時
演唱會下沉縣城…為一首歌 奔赴一座城遊玩
聯想:AI PC普及率 三年衝80%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北京人工智慧產業 規模破3千億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北京市經信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現有人工智慧企業超2400家,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形成全鏈條完整布局。

新華社報導,大陸已建公共智能算力2.2萬P,形成智能算力和綠色算力資源豐富的環京算力帶;建成人工智慧數據運營平台,匯聚高質量數據集超150個……當前,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強勁,並賦能千行百業。

據介紹,北京注重人工智慧產業政策先行和機制創新,比如建設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形成「一區三中心」布局,即創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設立百億元規模的人工智慧產業基金;實施人工智慧伙伴計畫,匯聚5類伙伴260家企事業單位;打造「人工智慧+」標竿應用工程,培育一批示範性行業應用等。

北京市經信局局長姜廣智表示,未來,北京將堅持技術創新與多模態發展,加快智能體的普及與應用,協同數據、算力和算法的發展,力爭用2至3年時間,培育10家以上世界百強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2兆元。

中新社報導,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以先進製造、數位經濟、建築業和現代金融為支柱的四大千億產業集群,梯度培育以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等為特色的十一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布局形成一批十億級未來產業集群。

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理委員會主任林正航,日前在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百千』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旨在深化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他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計畫到2027年,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數位經濟為引擎,城建場景為驅動,現代金融、文化旅遊和商務服務為支撐,生物育種為特色,新型儲能、新一代人工智慧、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圈,形成產業鏈群「十億壯大、百億跨越、千億突破」的梯次發展新格局。   

作為北京的新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吸引越來越多優質資源項目匯聚於此。大會現場舉行19個重大項目簽約儀式,涉及數位經濟、現代金融、先進製造、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等多個行業。

 
瀋陽火鍋節 冰火兩重天
中新社/聯合報
首屆冰雪火鍋節昨天在瀋陽渾南開幕。遊客一邊玩雪,一邊享受美味火鍋,感受冰火兩重天的獨特冬遊體驗。圖為現場為遊客涮肉的巨型火鍋。
 
陸企投資理財產品 降溫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A股上市公司在去(2024)年利用閒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熱度出現轉變。據公告數據,去年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規模較前年減少人民幣530億元(約台幣2,392億元)。同時,上市公司對理財產品偏好出現改變,減少對存款類產品配置,轉向收益率相對較高、流動性更好的低風險產品。

據統計,去年大陸已公告購買理財產品的A股上市公司共1,146家,合計認購各類理財產品約人民幣9,156億元,年減530億元,降幅5.4%。

以趨勢來看,上市公司已公告的認購理財規模自2022年底來連兩年下降,創近五年新低。

在此同時,大陸上市公司對理財產品偏好也發生變化,其中存款類產品的吸引力下降。大陸全國性大中型商業銀行近來多次宣布下調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活期、通知類存款在內的多類型存款。截至目前,多家大陸國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低至1.1%,活期利率低至0.1%,七天通知存款年化利率也低至0.45%。

鑑於此,去年上市公司減少對存款類產品的配置,轉向收益率相對較高、流動性更好的低風險產品,如銀行理財和國債逆回購。

 
廣州一德路 年貨一條街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新春臨近,廣州人置辦年貨的熱情漸漲。被譽為廣州人過年第一站的一德路,再次成為城市焦點。這條年貨一條街,有鮑參翅肚、魷章墨魚、三菇六耳、蟲草燕窩、乾果堅果等300多種農副產品,從高端食材到普通輔料應有盡有。

中新社報導,踏進一德路,海味乾貨特有鹹香撲鼻而來。街道兩旁,滿滿噹噹的海味乾貨擺在櫃面上,增添喜慶氛圍。市民客商穿梭在各個店舖之間,只需微微一嗅,便能辨別海味的品質優劣。從接近百元(人民幣,下同)就能買到的干貝,到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鮑參翅肚,這裡能滿足市民們不同需求。   

「每年過年前都要來逛逛,買點海味回去,這才有過年的味道。」廣州市民李阿姨袋子裡裝有精心挑選的花膠(魚鰾乾製品),花膠搭配老母雞、排骨等入湯,適合寒冬臘月裡,家人滋養身體。   

為迎接銷售熱潮,一德路從10日起舉辦首屆「尋味一德路」海味嘉年華,持續5天,開展海味產品品鑒和烹飪方法演示、海味質量鑑別、「鮑、參、翅、肚、燕窩」專題講座等活動。   

「海味乾貨對於廣府人而言非常重要。這個月生意較往常好很多,大家都要經常加班。」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會長田純青介紹,商家們精心挑選品質上乘的海味,無論是晾曬、烘乾,還是泡發、腌製,每一道工序都遵循傳統工藝。 □ □   

廣州一德路海味乾果市場有著悠久歷史,始於清末年間,如今,從原先的果欄、魚欄、菜欄「三欄」攤檔,發展成為海味乾果集散中心。目前一德路有2000多家商戶,行棧、貨倉毗鄰。   

在消費多元化時代,一德路許多商家也與時俱進,加入現代營銷方式。一些電商平台也推出了一德路海味乾貨的線上銷售管道,讓更多人便捷地購買到傳統年貨。

 
大陸會展熱 更多國際企業落戶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每年舉辦100餘場展覽會,吸引超過700萬海內外客商共謀合作;展會創新元素日益增多,引領國際潮流……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邁克爾回顧這家中德合資展覽中心在大陸23年發展,欣喜不已。

新華社報導,作為全球會展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行業年度盛會之一,第二十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日前在天津舉辦,吸引2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餘位會展業人士參會。

邁克爾在會上見證諸多合作協議的簽署。「這些合作將成為未來10至20年行業發展的良好開端。」邁克爾認為,大陸是全球公認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大陸會展業快速發展、連通全球,讓很多國際會展公司從中受益。

如今大陸會展業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更多耳熟能詳的國際會展企業落戶大陸。

參會的法國ABE商務會展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苗瑞卿感受明顯。該法國會展公司已深耕大陸市場近20年,常態化在天津和廣州等地舉辦航空航天領域的會展。苗瑞卿說,以在天津舉辦的國際直升機博覽會為例,國際參展商願意不遠萬里飛來天津參展、尋找商機,其比例已提升至現在的六成。

近年來,大陸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重要切入點,充分發揮展會平台交流對接作用,支持大陸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也歡迎全球企業共享大陸的發展紅利。

2023年12月,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發揮平台交流對接作用。如今進博會、鏈博會、服貿會、廣交會等大陸的重大展會,已成為全球交流合作、增進互信的開放平台,讓更多海外企業共享大市場機遇。

第七屆進博會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展,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均超過上屆;第二屆鏈博會的境外參展商比例達到32%,超過去年,其中歐美參展商占境外參展商比重達50%。

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部部長鄔勝榮說,大陸舉辦重點展會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境外參展商比例增長明顯。截至2024年底,大陸境內已有265個展會項目通過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同比增長超過20%;UFI會員單位253家,同比增長約10%。

 
深圳工業發展態勢強勁 年用電量破1200億千瓦時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根據大陸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消息,2024年深圳全社會用電量121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其中,工業用電量、服務業用電量、居民用電戶數和用電量等指標均呈較大幅度增長。

根據新華社報導,強勁的工業發展態勢,是拉動深圳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024年,深圳第二產業用電量57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其中,工業用電量達55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

在製造業領域,全年用電量達44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達到308.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其中汽車製造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用電量均呈兩位數增長。

服務業一頭連著製造生產端,一頭連著市場消費端。用電數據顯示,深圳第三產業8個子行業中,用電量正增長排在前三位的是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同比分別增長14.9%、9.8%、5.8%。

 
演唱會下沉縣城…為一首歌 奔赴一座城遊玩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5年伊始,來自浙江湖州的遊客蔣虹雯和朋友相約紹興諸暨,開啟兩天一夜「奔縣」遊玩。

中新社報導,「我們喜歡的歌手在諸暨西施跨年音樂節上登台演唱。」蔣虹雯表示,追隨偶像腳步,她們第一次來到這座小城,提前做了旅遊攻略,打算多留一些時間,通過美食了解這裡。 當下,跟著演唱會、音樂會去旅行已成為年輕群體的新風尚。為一首歌奔赴一座城的遊玩趨勢,更被認為是縣域文旅新機遇。

梳理發現,過去一年,演唱會下沉(到基層)縣城市場。中國大陸多地小城相繼舉辦多元演唱會、音樂節,吸引年輕人奔赴,帶動文旅產業的發展。   □

諸暨是一個縣級市,隸屬浙江省紹興市□,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里。

「這樣的大型演出,不再是一線城市樂迷的專屬。對諸暨來說,通過音樂節的形式,讓古老的城市和年輕態文化之間產生共鳴,碰撞出前所未有的化學反應。」據諸暨市文化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音樂節、演唱會不僅是娛樂活動,也是展示城市經濟的窗口,更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   

數據顯示,在此次音樂節期間,諸暨共接待遊客22.5萬人次,其中,接待過夜遊遊客12.8萬人次,住宿餐飲實現營業額3821.2萬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87.5%。  

在衢州市開化縣,來自台灣的信樂團在當地舉辦了2025跨年演唱會。   

為了讓遊客留下來,當地推出看演唱會免費遊景區活動,購買演唱會門票的遊客,可在一定期限內免費遊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等景區。

「小籠包、春餅、年糕……很難想像這些美食是我在嵊州音樂節上吃到的。」杭州音樂愛好者曹婷婷表示,在嵊州舉行的BAOBAO音樂節是她2024年印象最深刻的活動,音樂節那天遭遇小雨天氣,但主辦方迅速因應,推出一系列溫暖人心的服務舉措,包括現煮熱牛奶以及免費供應嵊州小籠包等。

 
聯想:AI PC普及率 三年衝80%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個人電腦(PC)巨頭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智慧設備業務集團(IDG)總裁Luca Rossi,近期於2025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期間表示,AI PC在2025年將占據更大市場。他預計AI PC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40%-50%,甚至高達80%。

他特別強調:「AI PC不是偽需求,是何時普及的問題。」

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鈦媒體等陸媒報導,Luca指出,聯想的目標是繼續擴大全球領導地位,並引領AI PC的轉型。

談及聯想引領AI PC市場,Luca表示不是透過價格戰,而是通過創新。他稱行業正在變化,現在的技術相較五年前更多元化,晶片供應商也從過去1至1.5個到現在有三至四個,此外從X86架構到ARM架構;以及AI Agent的加入,代表將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在前述新狀態下,AI PC有望實現更多差異化。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晶片、AI Agent,甚至在設備形態上也可以進行更多創新。

不過,當前外界最關注的是AI PC的「殺手級應用」。Luca指出,短期生產力應用領域預計會率先受益於AI技術的加持。無論是個人用戶的日常辦公需求,還是企業用戶的複雜工作場景,AI都能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2025年到2026年是行業應用這些基礎技術交付全新用戶體驗的關鍵時期。」

也因此,Luca認為AI PC不是偽需求,是何時普及的問題。就Luca看來,另一個市場契機是,Windows 11或Windows 10的生命周期將在今年10月結束,這必然會帶來大量的換機需求。

另外,還有4億台設備是疫情期間採購的,到現在已經使用了四到五年,已經進入換機周期。Luca表示,當用戶更換電腦時,出於對未來的考慮,很難找到理由不選擇AI PC,而去購買一台舊款PC。

 
2025年十大科技變革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5年提出十大科技變革,包括AI筆電、人型機器人、立方衛星應用與電動車驅動電池,都將在明年有突破性的成長。

《Last Mile:全面引爆》網購便宜快速,背後多少辛酸
《Last Mile:全面引爆》是一部還蠻有特色的電影,並不只是炸彈案件的偵察,同時也反映出網購撿便宜,購物節衝量的背後我們可能不會想到的社會問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13 第60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福建部分縣市 單獨設台辦
陸全國商務會議 罕見要求維護國安
兩岸微流行/壓氣儲能 創3世界紀錄
中韓貿易競爭白熱化
陸半導體高薪搶才變少了 去年平均年薪降4%
從投行看大陸/大陸銀團貸款新規分析
「中國製造2025」 韓中互補變競爭

兩岸新聞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經媒體披露,過去這些「瘋狂」挖角舉動已不復存在,受制各項因素,大陸半導體企業如今招募人才變得謹慎。

大陸近年積極發展半導體,但受制於美國祭出一波波晶片禁令,在無法取得先進晶片製造設備以及成熟製程產能已趨近飽和下,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蒙上陰影,這也反映在相關產業人員薪資和招募人才的政策上。

公開招募薪資下降

上海第一財經報導,愛集微調查數據顯示,二○二四年大陸半導體公司平均年薪為人民幣卅四萬元(約台幣一五三點四萬元),十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博士平均薪酬為人民幣一○五萬元(約台幣四七三點九萬元)。半導體行業的薪資處於較高水準,但整體有所下降。數據並顯示,去年半導體業公開招募平均薪資呈下降趨勢,較前年略微下降百分之四左右。

針對大陸半導體業投資情況,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二○二二年大陸半導體項目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一點五兆元,延續二○二一年產業大規模投資態勢,不過自二○二三年情況發生改變,投資規模開始下降,半導體項目投資金額為人民幣一點二兆元,年降百分之廿二。預計二○二四年整體規模再次下降。

一位DPU(資料處理器)晶片設計公司員工表示,二○二一年和二○二二年,晶片研發薪資普遍增加一至二倍,部分核心研發職務增加更多。當時不僅是DPU,大量資本湧入半導體產業,讓整個晶片設計領域進入瘋狂擴張。而晶片設計公司在資本助力下,開始瘋狂招人,從大陸主要IC設計公司或跨國晶片企業到處挖人,最高甚至提出高於原本薪資六倍,讓不少工程師願意跳槽。

企業用人轉趨理性

多位半導體業人士表示,經歷二○二一年和二○二二年的瘋狂後,行業整體用人情況趨於理性。一位半導體測試設備的創業企業總經理表示,由於該公司現金流並不寬裕,公司去年沒調薪,也沒大規模招人,而是著重培養。

針對半導體企業用人態度趨於謹慎,科銳國際高級招聘經理王香靜指出,一方面前些年發展過快,企業在用人策略上過於激進,導致存在人員和職位並不匹配現象。

   
福建部分縣市 單獨設台辦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微信公眾號「中國機構編制」近日發布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周青松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這輪機構改革中,福建對台任務較重的縣(市、區)都已單獨設置台辦。

兩岸關係僵局未解,大陸近年對台工作持續「官民區隔」作法,透過在福建省打造「台胞第一家園」,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

福建省在部分縣(市、區)單獨設置台辦,將對台工作「下沉」至地方基層,消息在本月中下旬預計舉行的中央對台工作會議前夕發布,引起兩岸關注。

澎湃新聞報導,二○二四年一月,中共福建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揭牌。根據福建省省級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為進一步強化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體系,統籌協調指導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組成福建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作為省委工作機關,劃入省委台港澳工作辦公室(省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對台工作職責,加掛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牌子。

此次,周青松文章指出,福建機構編制部門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聚力用勁、擔當盡責。一是進一步強化對台工作體系。這輪機構改革中,對台任務較重的縣(市、區)均已單獨設置台辦。下一步將結合機構改革評估與事業單位改革,指導市、縣(區)實際加強對台工作機構建設,強化相關職責。

二是進一步保障台胞來閩就學就業。對職業學校招募台灣教師、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招收台胞子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灣學生的,透過依標足額核定編制、使用人才周轉編制、啟動核編綠色通道等辦法,予以充分便捷的編制保障。三是進一步打造融合發展平台。指導平潭綜合實驗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漳州台商投資區等持續健全完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強化對台灣農民創業園管理機構運作情況的追蹤評估。

   
陸全國商務會議 罕見要求維護國安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十一日至十二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今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首要為提振消費,其次還包含穩外貿、吸外資、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等等。會議並罕見提出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這是近年大陸全國商務工作會議首次明確要求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二○二四年會議有關商務發展與安全工作的描述是:「維護經濟安全,守好安全底線。加強商務領域涉外法治建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二○二三年會議則是「提升維護經濟安全能力」。

據大陸商務部發布,本次會議總結二○二四年商務工作,研究部署二○二五年工作任務。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作工作報告。

會議指出,今年全國商務系統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其次是全力以赴穩外貿,推動貿易高品質發展。加速培育外貿新動能,拓展跨境電商,發展綠色貿易。

三是促進吸引外資,穩存量擴張增量,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有序擴大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四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高水準建置開放平台。五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提升對外投資合作品質水準。六是加強務實經貿合作,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七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多雙邊區域經貿合作。最後是要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兩岸微流行/壓氣儲能 創3世界紀錄
記者廖士鋒/聯合報
全球首座三百兆瓦「壓氣儲能示範工程」全容量發電儀式近日在湖北應城舉行,這項利用產鹽區開採鹽後的空腔進行「壓縮空氣儲能」,創下三項世界紀錄,能有效解決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問題,也為大陸鹽穴資源利用開啟新的可能。

上述工程為「能儲一號」,由大陸中國能建集團主導,斥資人民幣廿億元,聯合百餘家單位打造而成,於九日正式啟用。

綜合中國能建集團、央視報導,該工程實現關鍵核心裝備和深地空間利用產品百分之百國產化,填補多項國際空白。其中,工程儲能容量達一五○萬度電,轉換效率近七成。

能儲一號位於湖北應城,當地是全大陸井礦鹽主產區,地下鹽穴溶腔容積達四千餘萬立方公尺。工程使用地下儲氣空間七十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二六○個標準游泳池。在地下近一千公尺深處,要確保空氣「壓得進、儲得住」,還要解決鹽鹵對設備的腐蝕,並非易事。

而壓縮空氣儲能是一項新型蓄電技術,特點在於建設周期短、大功率、長時間、高安全、長壽命,是目前除了抽水蓄能之外最為成熟的物理儲能技術之一。該工程儲能的原理,係在用電低谷時,利用富餘電能將空氣壓縮並儲存於鹽穴中;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透過加熱膨脹驅動空氣透平發電機組,提供穩定電力。全大陸鹽穴資源分布廣泛,若活化資源,能實現一千萬千瓦裝機容量的鹽穴儲能能力,相當於一座特大城市用電。

   
中韓貿易競爭白熱化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務院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政策後,大陸製造業競爭力大增,十年來,韓中雙邊貿易結構逐漸從過去的分工互補向相互競爭過渡,且隨著大陸在晶片和汽車領域的優勢快速提升,兩國競爭恐將進入白熱化。

韓聯社報導,近十年來,不僅南韓銷往大陸的螢幕、汽車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出口量大幅縮水,南韓從大陸進口中間產品的規模也明顯擴大。

根據南韓貿易協會昨(12)日發布數據,2015年南韓對大陸出口十大品目分別是半導體、螢幕、無線通信設備、汽車零部件、合成樹脂、石化原料、石油製品、電腦、基本石化產品和鋼板。然而2024年前11月,汽車零部件、電腦、鋼板被擠出前十,螢幕和石油製品的名次分別降至第五和第九。

此外,從近十年南韓自大陸進口數據,也能看出大陸製造業競爭力增強的趨勢。與2015年自大陸進口十大品目相比,2024年前11個月共有五個品目新進前十名,分別為第二名的精密化工原料、第四名的工業用電器、第七名的乾電池及蓄電池、第九名的醫藥品,以及第十名的汽車零部件。

報導指,當前韓中兩國在整個產業鏈中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加上大陸在記憶體晶片和汽車領域的技術和價格優勢快速提升,且這兩大品目均為南韓的主力出口品,兩國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恐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陸半導體高薪搶才變少了 去年平均年薪降4%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大陸財經媒體披露,過去這些「瘋狂」挖角舉動已不復存在,受制各項因素,半導體業如今招募人才變得謹慎,對具特定職位經驗或技能半導體人才給出年薪出現小幅下滑景況。

上海第一財經報導,愛集微諮詢服務公司調查顯示,2024年大陸半導體公司社會招募(招聘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平均給出的年薪為人民幣34萬元(約台幣153萬元),十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博士平均薪酬為人民幣105萬元(約台幣473萬元)。半導體行業薪資雖仍處於較高水準,但去年公開招募平均薪資已較前年略微下降4%左右。

針對半導體企業用人態度趨於謹慎,科銳國際高級招聘經理王香靜指出,一方面前些年發展過快,企業在用人策略上過於激進,導致存在人員和職位並不匹配現象,這讓企業逐漸反思過往用人策略。另一方面,積體電路的部分領域已處於成熟狀態,用人成本成為企業優先考量事項。

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半導體項目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1.5兆元,延續2021年產業大規模投資態勢,不過自2023年情況發生改變,投資規模開始下降,半導體項目投資金額為人民幣1.2兆元,年降20%。預計2024年整體規模再次下降。

一位DPU(資料處理器)晶片設計公司員工表示,2021年和2022年,晶片研發薪資普遍增加一至二倍,部分核心研發職務增加更多。當時不僅是DPU,大量資本湧入半導體產業,讓整個晶片設計領域進入瘋狂擴張。而晶片設計公司在資本助力下,開始瘋狂招人,從大陸主要IC設計公司或跨國晶片企業到處挖人,最高甚至提出高於原本薪資六倍,讓不少工程師願意跳槽。

不過,2023年成為行業的分水嶺,大陸半導體產業項目投資規模開始縮減。伴隨著投資規模下降,大陸晶片設計企業的數量成長也開始放緩,但整體半導體產業仍處於成長期。

多位半導體業人士表示,經歷2021年和2022年的瘋狂後,行業整體用人情況趨於理性。一位半導體測試設備的創業企業總經理表示,由於該公司現金流並不寬裕,公司去年沒有調薪,也沒有大規模招人,而是嘗試留住公司內擁有多年經驗的員工,同時招募一些資歷較淺的新人,著重培養。

   
從投行看大陸/大陸銀團貸款新規分析
陳敏婧 (富拉凱投資銀行法律顧問�/經濟日報

台資銀行在大陸應關注最新銀團貸款規定。

2024年11月1日起大陸實施《銀團貸款業務管理辦法》(金規〔2024〕14號),取代了2011年發布的《銀團貸款業務指引》,對銀行貸款的轉讓規則、銀行業務收費、牽頭行份額等方面均有重大調整,並納入分組銀團模式,提升中小銀行在銀團貸款業務中的參與度。台資銀行應充分關注此項變化,並確保銀團貸款合同符合新規要求。

1、新增分組銀團模式

所謂分組銀團模式,是指銀行通過期限、利率等貸款條件進行分組,在同一銀團貸款合同中向客戶提供不同條件的貸款。分組銀團貸款一般不超過三個組別,各組別原則上需要兩家或兩家以上銀行參加,僅有一家銀行的組別不得超過一個,且應當設置統一的代理行。

需要注意的是,貸款條件可能還包括幣種、擔保條件、跨境銀團等因素,因此實務中涉及的分組銀團模式會更為廣泛。

2、放寬貸款轉讓限制,允許銀行將銀團貸款的餘額或承貸額部分進行轉讓

新規對貸款轉讓明確規定:

(1)部分轉讓:銀行可將持有的銀團貸款部分轉讓,但限於將未償還本金和應收利息一同按比例拆分轉讓。

(2)優先轉讓:若是出讓方轉讓銀團貸款,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轉讓給其他銀團成員。

對此,出讓方和受讓方需按照銀登中心發佈《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銀團貸款轉讓交易業務規則(試行)》,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業務系統進行事前集中登記,再開展轉讓交易。

3、規範銀團業務收費

新規明確規定由大陸銀行業協會細化制定銀團貸款收費的行業自律規則。因此,台資銀行可關注《銀團貸款中間業務收費行為自律公約》中對銀團業務常見的安排費、承諾費、代理費、參加費等相關費用更新規範。

新規還同時表明以下四種不得向借款人收取相關銀團服務費用的情形:一是僅由一家法人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共同向企業發放貸款;二是假借銀團貸款名義,但未實質提供銀團服務;三是未按照約定履行銀團籌組或代理職責;四是違反監管規定的其他情形。

4、調整牽頭行承貸份額和分銷比例下限

單家銀行擔任牽頭行時,承貸份額和分銷份額下限分別由20%、50%調整為15%、30%。若銀團增加設置副牽頭行、聯合牽頭行時,即存在多家牽頭行時,每家牽頭行承貸份額原則上不得少於銀團融資金額的10%,每家銀行的承貸份額原則上不得高於70%。

需注意是的,若涉及貸款轉讓,則牽頭行轉讓份額仍不能突破前述下限比例要求。

此外,新規還強調了代理行職責,在銀團貸款存續期內跟蹤瞭解專案進展情況,統一進行擔保物管理、帳戶管理、貸款歸集發放和本息回收,各銀團成員不得越過代理行直接進行貸款發放、回收。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中國製造2025」 韓中互補變競爭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自二○一五年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後,大陸製造業競爭力大增,十年來,韓中雙邊貿易結構逐漸從過去的分工互補向相互競爭過渡,且隨著大陸在晶片和汽車領域的優勢提升,兩國競爭恐將進入白熱化。

韓聯社報導,近十年來,不僅南韓銷往大陸的螢幕、汽車零組件等中間產品出口量大幅縮水,南韓從大陸進口中間產品的規模也明顯擴大。

根據南韓貿易協會十二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二○一五年南韓對大陸出口十大品目分別是:半導體、螢幕、無線通信設備、汽車零組件、合成樹脂、石化原料、石油製品、電腦、基本石化產品和鋼板。

然而二○二四年前十一個月,其中的汽車零組件、電腦、鋼板被擠出前十,螢幕和石油製品的名次分別降至第五和第九。

報導引述分析,這種變化與大陸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二○二五」有關。該政策推出後,大陸企業的競爭力大增,使進軍大陸市場的韓企面臨挑戰。

此外,從近十年南韓自大陸進口數據,也能看出大陸製造業競爭力增強的趨勢。與二○一五年自大陸進口十大品目相比,二○二四年前十一個月共有五個品目新進前十名,分別為第二名的精密化工原料、第四名的工業用電器、第七名的乾電池及蓄電池、第九名的醫藥品,以及第十名的汽車零組件。

值得關注的是,南韓電池產業對大陸前驅體、鋰等核心材料的依賴度較高,南韓三大電池廠商雖與陸企形成競爭關係,但同時這些材料從大陸進口的規模增勢顯著。南韓去年在前驅體、鋰等精密化工原料上自大陸進口額高達六十九點七億美元。

此外,汽車零組件曾是南韓對大陸出口重點品目,去年則成為南韓自大陸進口的十大品目之一。報導認為,上述數據反映出南韓對大陸提供中間產品,再由大陸經加工向全球提供成品的分工結構已不復存在。

報導認為,當前韓中兩國在產業鏈中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加上大陸在記憶體晶片和汽車領域的技術和價格優勢快速提升,且這兩大品目均為南韓的主力出口品,兩國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恐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2025年十大科技變革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5年提出十大科技變革,包括AI筆電、人型機器人、立方衛星應用與電動車驅動電池,都將在明年有突破性的成長。

《Last Mile:全面引爆》網購便宜快速,背後多少辛酸
《Last Mile:全面引爆》是一部還蠻有特色的電影,並不只是炸彈案件的偵察,同時也反映出網購撿便宜,購物節衝量的背後我們可能不會想到的社會問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