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普發現金6千元法源 立院今審特別條例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1/13 第55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普發6千法源 立院今審特別條例
記者鄭□、馬瑞璿/台北報導聯合報

政府去年稅收超徵四千五百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春節後將普發現金六千元。行政院會昨天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額度上限為三千八百億元,將用於普發現金、加強韌性經濟方案、挹注勞健保基金、電價補貼等九類範圍,並施行至二○二五年底,草案今天將在立法院審議。

政府去年超徵稅收四千五百億元,中央可運用的經費上限為三千八百億元,國發會提出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一千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一千億元額度將用於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以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剩餘一千八百億元,將預留四百億元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一千四百億元讓全民可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六千元。

條例適用項目包括,挹注勞、健保及台電;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通勤族群交通負擔;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強化農業基礎設施;照顧農漁民權益;普發現金,以及其他經政院核可的強化經濟及社會韌性有關事項。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特別條例經立法院三讀後,行政院隨即會送出特別預算,經立院三讀後才能動支。相關部會將同步進行相關施政及預算整備作為,一旦特別預算通過,行政院即可展開相關建設或施政。

至於外籍人士能否受惠,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天表示,蘇揆指示,政策方向比照五倍券辦理,符合一定條件的外籍人士,包含取得台灣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取得台灣依親居留、長期居留許可的大陸人民等都能領取。

去年政府稅收超徵創史上最高超徵金額,對於全民普發六千元是否會加碼。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說,多出來的金額依法必須轉入中央特種基金,中央可運用的額度仍為三千八百億元,加碼確定無望。

普發現金由財政部主責,可能方式包括線上申請後直接入帳、ATM領現鈔以及郵局臨櫃領取等多管道作法,並由數位部負責協調普發現金串接系統。

數位部政務次長暨發言人李懷仁表示,目前已經展開跨部會溝通,但因為系統串接涉及發放對象,須待發放對象通過之後,才能串接相關資料庫,預計二月底前可以完成系統測試與上線準備。

 
財經專題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 低於預期
記者尹慧中、鐘惠玲、李珣瑛/台北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昨(12)日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較去年歷史新高363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下滑,估計介於320億美元至360億美元(約新台幣9,746億元至1.09兆元),略低於市場預期。

台積電資本支出從高點滑落,將牽動矽晶圓供應商環球晶、設備相關協力廠漢唐、帆宣等「台積大聯盟」夥伴後市接單。

台積電昨天於線上法說會,釋出今年資本支出展望相關訊息,以相關數據估算,今年資本支出平均值約年減6.3%,低標則年減11.8%,若順利達陣,仍有望為歷史次高。

供應鏈原本樂觀預期,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有望再創高或至少持平去年。談到今年資本支出金額低於去年,台積電表示,主要考量市場短期不確定性,將繼續審慎管理業務,並適時調整和緊縮資本支出。

台積電強調,將持續投入研發投資,估計今年研發支出將增加兩成。台積電去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約7.2%,今年相關占比預期將提升到8%至8.5%。

法人認為,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未能再衝高,其設備、矽晶圓、再生晶圓相關「台積大聯盟」夥伴業績恐受波及。尤其半導體市況於去年下半開始修正後,原本一枝獨秀的矽晶圓相關廠商商如今也已無法避免相關影響。

矽晶圓業者有長約保護,目前尚未傳出下游違約情形,但包括環球晶等指標廠都坦言,確實有不少客戶開始要求延遲一些拉貨時程。

有鑒於此,業界估計,矽晶圓廠上半年營運不免辛苦些,但若景氣於下半年逐漸回復,全年拉貨量應當還是可以大致維持不變,對於矽晶圓廠的業績影響只是在各季間有所遞延。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三大矽晶圓廠包括環球晶、台勝科、合晶基於中長期市場需求預估而進行的擴產計畫都持續進行中。

台積電設備協力廠方面,包括漢唐、帆宣、 洋基及亞翔去年合併營收都繳出創新高佳績,目前在手訂單亦維持在高檔。

不過,帆宣坦言,面對產業景氣下行,沒有企業可倖免,所幸在市場雜音紛陳的大環境下,主要基本盤都還在,雖然目前重要客戶資本支出比先前預期下降,但仍比三、四年前大幅上揚。

台積電因應景氣逆風,2022年曾二度下修資本支出,但最終年度資本支出仍以363億美元改寫新猷。台積電預估,今年資本支出約70%用於先進製程技術,約20%用於特殊製程,其餘約10%用於先進封裝、光罩製作及其他。

台積電指出,2023年折舊費用將年增約30%,主因3奈米技術量產。台積電並重申持續致力於每年每季實現可持續性的現金股利。

延伸閱讀》

總裁魏哲家看台積電營運:上半年衰退 下半年復甦

 
台積電評估在日興建第二座廠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昨(12)日於線上法說會更新海外布局進度,總裁魏哲家透露,正考慮在日本興建第二座廠,也正評估在歐洲設立車用晶圓廠的可能性。

台積電強調,雖然設廠的起始成本高於台灣,台積電目標是管理和最小化成本差距,定價將維持策略性,以反映價值,亦包含在地域上的靈活性價值,同時利用大量生產、規模經濟和製造技術領先的競爭優勢,持續降低成本,亦將繼續與各國政府密切合作取得支持,相信長期毛利率達53%以上仍可實現,而具持續性且健全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能優於25%,為股東帶來盈利增長。

海外產能規畫方面,將依據客戶需求和各國政府支持狀況,預期台積電28奈米及以下海外產能,可能在五年或更長時間內,達公司28奈米及以下產能總額的20%或更多。

台積電先前在美國投資人日活動中,已釋出在台灣持續擴充先進製程之際,長期海外產能達到總產能占比20%的訊息,法人估計相關目標有望在2027年至2028年前後達成。台積電昨天於線上法說會中,進一步更新海內外產能計畫。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電身為製造服務商但並非僅純製造,公司仰賴技術領先、卓越製造與客戶信賴,地緣政治議題發生以來,100%在一個地方生產已不能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台積電因而啟動製造足跡擴張,至於美國與日本設廠高成本議題,台積電團隊持續全力以赴,以期兌現回報股東承諾。

台積電先前已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投資擴建計畫,並在去年底於台灣南科廠舉辦3奈米量產暨擴廠典禮,當時也釋出2奈米將於2025年於台灣竹科與中科量產等訊息。

魏哲家指出,台積電正在日本興建一座特殊製程技術的晶圓廠,該廠將採用12/16奈米和22/28奈米製程技術,規劃2024年末量產。他並透露,只要客戶需求和日本政府的支持水準合乎情理,台積電亦考慮在日本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延伸閱讀》

外資:台積營運第3季走升

 
國際財經要聞
美通膨降溫 CPI增6.5%
編譯任中原、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前年同期上揚6.5%,符合市場預期,是一年多來最小年升幅,比起11月更微幅下降0.1%,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見;核心CPI年升幅也下降,進一步確認通膨持續降溫。預料聯準會(Fed)2月會議雖仍將升息,但幅度縮小到1碼的機率升高。美股早盤震盪,美元指數下挫,黃金價格走高。

美國勞工部12日公布,上月整體CPI比11月下降0.1%,低於11月時的上升0.1%,但符合預估,主因能源價格下跌;比去年同期上升6.5%,比11月時的7.1%升幅明顯下降,是連續第六個月升幅縮小,也是2021年10月以來最小增幅。

核心CPI相對頑強,比11月上升0.3%,符合預估,但高於11月時的0.2%升幅;至於年升幅由6.0%降到5.7%,符合預估。其中核心產品價格下降0.5%,中古車連續第五個月下跌;能源也下跌1.6%,汽油及電力全面下降;但食品上漲0.5%,成衣價格小漲;居住成本仍上漲0.6%,但是四個月來最低升幅,主因旅館房費下降。

經濟學者表示,通膨年升率正加速減緩;而且由於2022年初通膨基期偏高,因此未來幾個月CPI年升幅還會下降更多。但儘管如此,由於通膨率離2%目標還有相當距離,而且通膨壓力繼續擴散到勞力密集的服務業,價格受工資上升影響顯著,黏著性將更強,因此Fed不會暫停升息,只可能將升息幅度進一步縮小到1碼。

同日公布的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20.5萬人,是15周來最低,也比預期的21.5萬人少,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依然韌性十足。

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哈克在一場演說中表示,儘管Fed需繼續升息以抑制通膨,但和去年相比,調升利率的步調大幅放慢。

哈克今年握有利率決策投票權,他表示:「預期今年我們將再升息幾次,但一次調升3碼的時期已結束。」

哈克並表示,到了該停止升息的時候,Fed可能把利率維持不變一段時間,「我預期,今年某個時間政策利率將達到限制性的程度,屆時我們會讓利率不動,等待貨幣政策生效。」

 
IEA:全球邁向新工業時代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能源署(IEA)12日發布最新報告說,世界各國在能源安全顧慮、氣候承諾和產業政策驅使下積極發展乾淨能源,引領全球邁進「新工業時代」,到2020年代末,相關產值可達數千億美元,並在轉型過程中創造數百萬個工作。

這份IEA報告的標題是「2023年能源技術觀點」,在分析風力渦輪機、熱泵(heat pumps)、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和氫電解槽(electrolyzers for hydrogen)等技術的製造展望後,宣告「新工業時代的黎明」已到來。

這項分析顯示,到2030年,主要乾淨能源量產技術每年的全球市場規模估計將達到6,500億美元,是今日水準的三倍多。不過,先決條件是世界各地必須充分落實能源及氣候相關承諾,而這是項艱鉅任務,要憑堅強的政治意志和雄厚的財力,方能達成。

IEA預測,到2030年,與乾淨能源製造相關的工作機會將倍增,從目前的600萬個擴增至將近1,400萬個;而未來數十年,隨著綠能轉型加快腳步,工業和聘僱成長也可望加速成長。

不過,IEA也警告未來可能遭遇供應鏈相關逆風。此問題由來已久,但近年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已凸顯問題嚴重性。IEA報告尤其點出「乾淨能源供應鏈高度集中化的風險」,不論是從技術製造或所需原料的角度觀之皆然,分散化會更適宜。

IEA指出,就電池、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熱泵和氫電解槽的量產技術而論,前三大生產國合計「在每項技術產能的占比至少有70%」,中國大陸在這些方面都具有支配地位。

此外,關鍵礦物的開採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小撮國家,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占全球鈷產量七成以上,澳洲、智利和中國大陸這三國合計囊括全球逾九成的鋰產量。

 
比特幣站回1.8萬美元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比特幣行情12日連續第九日挺升,不僅站回近一個月高位,更寫下新冠疫情爆發來最長漲勢,反映市場預期美國通膨趨於緩和,以及聲請破產保護的加密幣交易所FTX稱找到數十億美元資產,提振了投資人信心。

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價,比特幣價格截至台灣12日晚間9時漲約4%,報18,239美元,為去年12月14日來首度突破18,000美元關卡。這個全球最大加密貨幣已連續第九日上揚,刷新2020年來最長漲勢。年初迄今,比特幣價格已勁揚超過10%,第二大加密幣乙太幣也狂飆約17%。

FTX的律師11日表示,已發現價值約5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包括現金和數位資產,為FTX客戶拿到賠償帶來希望。這間加密幣交易所去年11月轟然崩塌,引發幣圈滾雪球效應。

此外,投資人正預期美國通膨數據降溫,且美國聯準會(Fed)將放緩升息步調,有助今年初各種資產價格回升。

加密貨幣平台Luno企業發展及國際副總裁阿亞爾表示:「過去一年來幣圈歷經許多負面事件,若看加密幣價格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會發現整體來說,跌幅愈來愈小,這表明市場很好地接受這些新聞,賣壓逐漸被吸收,因此幣圈正進入增值階段。」

 
要聞
工總看淡下半年經濟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國工業總會昨(12)日召開新年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理事長苗豐強表示,全球經濟景氣持續看壞,半導體產業第2季雖然有機會將庫存消化完畢,但接下來要面對開工率提升等問題;此外,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仍會居高不下,他不認為下半年全球景氣就會觸底反彈。

苗豐強指出,過去一年世界局勢動盪,面臨兩大問題,一是病毒與人的戰爭,二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現在病毒慢慢過去,但最難過是人與人的對抗,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糧食、能源、供應鏈及高科技都受影響,必須花很長時間才有辦法重新回復。

他表示,即使明天戰爭立即停止,但是國際制裁也不會立即結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2023年將比2022年更艱困,全球有三分之一地區經濟將陷入衰退,我國央行預估未來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2.9%。

苗豐強會後受訪時說,俄烏戰爭影響很大,俄羅斯天然氣無法供應到海外,全球能源成本上揚。通貨膨脹也在衝擊世界,不只是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美國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小麥價格也因通膨而漲價。此外,能源以及糧食外銷都需要運輸,目前貨櫃輪雖然不再漲價,但是散裝輪漲價依舊,不僅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受影響,每個產業都會受到衝擊。

苗豐強說,外界看今年景氣觸底反彈的時機點,最常見說法是半導體產業庫存會在第2季消化,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庫存只是企業管理的工具,以半導體來說,通路商就扮演吸收庫存的水庫,在庫存消化完後,仍然不知道後續訂單會不會來。

苗豐強表示,每家公司編今年度預算時,都假設今年下半年會自谷底回升,但「這是不負責的講法,因為大家看不到更遠的時間,只好說今年不會好,並把希望寄託在第3季及第4季」,各企業都會努力在第1季、第2季打拚,然後希望第3季及第4季好起來,但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

 
看今年金融情勢 金管會:撲朔迷離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股去年經歷劇烈波動,金融業獲利也遇逆風年減四成。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以「撲朔迷離」來形容今年的金融情勢,認為今年金融市場產生很多挑戰與未知,期許今年金融市場要展現韌性、穩健前行。

金管會昨天舉行新春記者會,在政策推動方面,針對「先買後付」(BNPL)引發市場對恐衍生雙卡風暴的擔憂,銀行局長莊琇媛昨說,在與業者討論後提出兩建議,包括要做到風險控管、建置投資人保護措施;而民眾也要有風險意識,包括避免過度消費、了解商品交付條件、還款條件及相關費用計收,了解借款相關支出等。

此外,金管會今年持續緊盯金控大股東干政,將於第二季修銀行法與金控法,增訂大股東課責規範。莊琇媛表示,正參考美、港的法規研議中,國外對未在金控任職卻干涉經營的大股東,會處以罰鍰、強制賣股、納入信託等懲罰,且國外針對罰緩是以天數來算、金額很高,修法時會衡量國情來審酌罰度。

黃天牧表示,今年在風雲詭譎的大環境中,金融機構要展現金融韌性,金融韌性不是只有資本充實,還要建立誠信文化,近年來很多理專裁處、大股東懲罰等問題,除賺錢獲利之外,也要展現對社會的價值。

去年金融業獲利衰退,恐導致金融整併動能減少,金控也爭取以資本公積、法定盈餘公積配發現金股利。黃天牧說,金控整併不是「一加一就大於二」,還牽涉到關係人對整併的看法,金控要自行做好評估,過往的整併案有些胎死腹中,或走得非常辛苦,不是法制訂下來就一定水到渠成,金管會提供好的法治環境,主動權則在金融機構手上。

莊琇媛則說,確實有幾家金控來詢問用公積配發股利,目前仍在研議;金融整併方面,若將資本充實條件排除,去年符合非合意併購的有七家金控、七家銀行;以去年十一月資本底財務數字來看,則有六家金控、七家銀行符合合意併購條件。

 
金融業今年大徵才 招募3.6萬人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迎接年後轉職潮,11家金控、二家行庫、一家壽險昨(12)日宣布今年最新徵才方案,合計釋出約3.6萬名職缺,壽險業務員占逾2萬名仍是最大宗,高薪、升遷快的儲備幹部(MA)仍是各家比拚重點。

富邦金(2881)昨日宣布,金控及各子公司今年預計招募6,500人,較去年少逾300人,富邦金表示,因今年預估壽險業務員需求人數略有調整。6,500人中,業務職約5,700名、非業務職約800名,業務職以壽險業務員為主。

MA方面,今年預計招募50至60人,較去年增約十人,組別也從去年20個增至24個。最吸睛者為,富邦人壽增設的國際財務組MA,對象不是畢業生,而是「歡迎具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者轉職挑戰」,名額不限,薪酬福利依富邦金MA專案,任職滿一年通過試用考核即晉升調薪。

國泰金昨日表示,今年釋出6,200職缺,較去年6,500人少300人。6,200人中,國泰人壽業務員預計招募5,000人,與去年相當,人數減少主要來自各子公司內勤。

MA向來是國泰金的一大亮點,其MA有三種,金控的GMA預計12人、銀行的CMA 15至20人、人壽的CIM七至十人,另也將招募財務投資精算、業務菁英、數位科技、營運企劃等職。

中信金預計招募逾6,000人,大開600個新鮮人職缺,其中MA約60位,另外還有軟體工程、雲端技術及大數據等北中南科技人才。

南山人壽今年預計招募約500名內勤人員,業務員約5,000名,內勤包含20位MA,以數位人才為發展主軸,分為金融科技、數位健康、數位服務等三大組別。

新光金預計招募3,780人,銀行因應組織對人才需求,招募人數較去年多共430人;人壽除了理賠、核保及精算等內勤專業,也持續大舉徵才業務菁英共3,250人。

台新金預計徵才逾3,000人,較去年增加約1,000人,增加主要為資訊科技、數據分析、數據應用、創新策略、風險控管等。

永豐金今年擴編布建數位金融、儲備AI科學家及基層員工,預計徵才近千人;玉山金預計招募600人,除了50名MA,也延攬資料科學家、AI智能工程師、程式開發工程師等多元領域人才。

華南銀行、兆豐金控、第一銀行等多家公股金融機構昨(12)日也宣布徵才方案,合計逾2,500人。(記者齊瑞甄、楊筱筠、陳怡慈)

 
金控大股東「手伸太長」 有法管
記者廖珮君、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控或銀行大股東「手伸太長」介入公司經營,將有法可管。金管會公布2023年施政重點,拍定將在《金控法》、《銀行法》中增訂大股東干政的課責規範,並預計第2季底前將修法草案報請行政院審查,一旦落實修法,對金融大股東干政將有嚇阻和警示作用。

金管會是在2022年請銀行公會收集國外對大股東干政課責規範做修法參考。據了解,銀行公會參考美國和香港規範,大股東干政懲處有三大項,包括主管機關可處大股東罰鍰、命令大股東出脫持股、或持股交付信託等,並將研究案交付金管會。

但這三項懲處,若在台灣,金融圈認為,可能只有罰鍰較可行,其他兩項影響大、但配套措施要更多。金融業者說,若命令違規的大股東出脫持股,會面臨這持股要賣給誰?若在市場賣、大股東是否會找人頭去接?或是衍生經營權問題?細部的規範需要更多。

其次,要求大股東持股交付信託,除非限制信託用途,否則若受託人依舊可將股票投給原始股東,就失去意義,這要看金管會對嚴懲大股東干政的力道到哪裡。

另一位金融業者說,目前大股東干政,都是「黑狗(大股東)偷吃、白狗(公司或經理人)受罰」,公司被罰錢是全體股東替單一大股東埋單,經理人遭停職、解職或減薪,大股東也不會痛,就目前來看,直接處大股東罰鍰較可行。過去金管會處分金控大股東干政,都是引用金控法相關條款做處分,對公司處罰鍰、對經理人減薪、停職公司董事等,「大股東全部置身事外」。

銀行局長莊琇媛昨(12)日說,有些大股東沒有擔任金控或銀行負責人,卻不適當去干預金融業經營時,金管會幾乎沒有任何行政處分措施,等於無法可管,拿這些大股東無可奈何。

為了讓大股東有課責法源,金管會請公會蒐集各國資料做修法參考。她說,國外法規是罰鍰、賣股和持股交付信託這三大類,這些金管會都會納入考慮,並評估台灣國情來研議。

 
仁寶投資台灣 要砸310億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仁寶(2324)昨(12)日舉行旺年會,董事長許勝雄表示,今年仁寶集團投資台灣主要有三個案子,包括在北士科興建集團營運總部、投資瑞芳醫院,在高雄發展智慧城市與智慧醫療研發中心,預估總投資額將超過310億元。

在北士科營運總部方面,許勝雄說,將投資300億元,2月動土,規劃四年完成,土地面積約1.35萬坪、建蔽率50%,營運總部面積合計7.8萬坪,擁有7,500坪綠地,可以促進地方繁榮與綠化。

瑞芳醫院預定投資10億元,主要是配合新北市政府,將採BOT模式,可以照顧到瑞芳、平溪、雙溪與石碇等地區民眾,瑞芳醫院以前是礦工醫院,現在由仁寶照顧當地就醫的人,讓仁寶的智慧醫療與遠距照顧實際應用。

高雄投資方面,他說,仁寶在高雄設立南部最大幹細胞實驗室,發展智慧城市與智慧醫療,設立設計研發中心,例如PC設計中心,5G IoT設計中心,並有1,000個工程師。

仁寶去年資本支出約80億元,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說,因為今年景氣下滑,會控制資本支出,比去年相對降低,除了三大案,在車電方面,新能源車相關設備投資是主要方向。

翁宗斌說,過去幾年很多資本支出用在蓋廠與購買新設備,今年將利用景氣下滑機會,改善生產流程,包括提升自動化與數位化,提升效率,盡量控制支出,保留營運資金。

 
鴻海集團奪蘋果新耳機訂單
編譯葉亭均、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陸系分析師表示,蘋果最快在2024年底推出售價不到100美元的新款平價AirPods無線耳機,鴻海集團(2317)子公司鴻騰精密將是這款AirPods新的組裝廠。

AppleInsider網站報導,一些分析師近期表示,蘋果可能開發「輕量版」AirPods,和市面其他便宜的無線耳機競爭。

陸系分析師12日推文表示依他最新調查顯示,鴻騰未來可能取代歌爾,成為AirPods新組裝廠並大幅受惠。

他說,下一代AirPods預期在2024下半年或2025上半年大量出貨,包括目標定價99美元的平價版AirPods,以及新款耳罩式耳機AirPods Max,組裝廠包括立訊與鴻騰。消息出爐後,鴻騰在港股股價12日盤中一度飆高30%,收盤上漲17.2%,報港幣2.25元。

陸系分析師說,AirPods組裝和鴻海的電動車事業/MIH聯盟,將成為鴻騰未來幾年兩大成長動力。鴻騰今年1月2日宣布併購德國車用元件設計製造廠PRETTL SWH集團,擴充電動車關鍵零組件。該公司表示,持續改善產品組合提高毛利率水平,提出「3+3」策略發展電動車、聲學以及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領域。

供應鏈人士表示,在印度市場,鴻騰可望獨家代工生產AirPods相關產品。事實上,印度泰倫加納省(Telangana)官方在1月初組團,在台北與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等高層代表會面,洽商鴻海集團在當地設立工廠可能性。

外界推測,鴻海集團今年擴大印度布局,旗下鴻騰開出第一槍,規劃在印度生產無線藍牙耳機(例如AirPods)等產品。

 
春節期間 油氣價格凍漲
記者余弦妙、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12)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祭出六大穩定物價措施,包括油價在1月16日至29日「不調漲、只調降」,水、電、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價格1月底前凍漲,也責請相關單位密切監控各類農漁畜及應節商品、重要民生物資市場供需狀況,確保供應量充足,讓民眾可以過好年。

春節物資需求,容易引發物價波動,尤其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1%,較11月漲幅再擴大,去年全年CPI年增率為2.95%,創14年新高。尤其又以食物類漲幅影響占五成,年前物資採購需求,恐讓物價通膨蠢蠢欲動,行政院不敢輕忽。

行政院指出,春節前農產品需求旺盛,針對毛豬、土雞、雞蛋等需求,已加強業者橫向調度,並釋出進口或庫存物資,以充足供應市場需求。

面對十天連假,國營事業中油、台水及台電公司,除了水、電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價格1月底前維持不調整外,油價在16日至29日也不漲價,將比照往年「上漲不調、下跌調」,且民眾春節期間至中油直營站洗車也維持優惠價不調漲。

台糖民生商品價格在1月31日前的春節期間也不調漲。此外,政府也持續延長重要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今年3月底,減輕業者負擔。

經濟部也針對超市、量販等連鎖通路及北部傳統市場販售佛跳牆、雞湯、蘿蔔糕等應節商品價格進行訪查;連鎖通路於春節前有推出促銷優惠活動,近期相關應節商品價格大致維持穩定。

針對量販、超市、超商等十大通路,行政院表示,業者已自去年底或今年1月起配合年節檔期加強促銷力道,設置平價專區或提供平價商品專區。

公平會也提醒業者尊重市場競爭機制,切勿有共同決定價格等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情事,並宣達檢舉聯合行為獎金制度,檢舉獎金從5萬元起跳,最高可達1億元,鼓勵民眾檢舉不法行為。

 
公益彩券去年大賣1,331億元 史上次高
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1711)彩券公司今(12)日宣布春節加碼方案,大樂透將連續開獎17天史上最長、刮刮樂100萬元(含)以上獎項1,092個歷年春節前最多,台彩公司也說明去年業績1,331億元,過去七年來最高,且是公益彩券史上次高。

台彩公司表示,今年春節電腦型公益彩券加碼總獎金9億元,近六年新高。最受歡迎的大樂透,從1月20日起連續17天每天開獎,一路從小年夜開獎至2月5日元宵節,創下史上最長連續開獎天數紀錄;活動期間,還加碼360組100萬元的春節大紅包獎項,加碼金額3.6億元。

1月16日起,威力彩頭獎視實際累積金額,機動加碼2億元,每五分鐘開獎一次的BINGO BINGO賓果賓果,1月14日至1月29日獎金加碼16天。大樂透、威力彩、賓果賓果,合計加碼9億元。

立即型公益彩券方面,七款新春限定刮刮樂同步亮相,廣受民眾喜愛的1,200萬大吉利,每張售價1,000元,共有六個頭獎1,200萬元,面額1,000元刮刮樂當中,頭獎獎金最高,二獎100萬元共有175個,頭獎與二獎獎項個數皆為歷年發行最多。

台彩公司表示,今年農曆年前截至目前共發行13款新春限定刮刮樂,100萬元(含)以上的獎項高達1,092個,創下歷年春節前發行百萬獎項個數新高紀錄。

台灣彩券董事暨發言人黃志宜表示,台彩去年公益彩券銷售金額1,331億元,為2016年以來七年最高,且是我國公益彩券史上次高,僅次於2015年的1,376億元。

公益彩券去年銷售金額較前年增加14億元、增幅1.1%,因立即型(俗稱刮刮樂)成長所帶動。台彩公司的刮刮樂,去年賣出687億元、年增43億元、增幅6.7%。

相較下,電腦型公益彩券銷售金額644億元、年減29億元、減幅4.3%,因欠缺連槓高額頭獎激勵買氣。

中國信託銀行委託台彩公司經營公益彩券16年來,年度業績連續11年以千億元計,黃志宜表示,我國公益彩券發展已到高原期,難再二位數成長,儘管如此,今年業績目標「一定要微幅成長」,詳細金額因董事會還沒通過,不便對外透露。

 
好消息 郵輪旅遊商機回來了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去年5月因疫情大爆發國際郵輪被停航十個月後,今年3月將重返台灣市場。台灣港務公司昨(12)日表示,共收到90航次國際郵輪預報今年將會航行來台,其中3月6日七海探索者公司所屬5.5萬噸「麗晶七海郵輪」,為今年首艘靠泊台灣的國際郵輪,預估載有3,000名旅客。

台灣港務公司指出,我國境開放較晚,去年先由多位副總級主管兵分多路,前往西班牙、法國、瑞士、日本等地,宣傳基隆港及高雄港郵輪碼頭的建設、2023年靠泊優惠費率的制定、推銷介紹台灣各港主要觀光資源等,爭取國際郵輪來台。

疫情發生前,亞洲郵輪市場蓬勃發展,台灣更躍居亞洲第二大客源市場。據了解,港務公司主管前往歐洲訪問歐洲第一大郵輪港口巴賽隆納港,為今年度將首航基隆港的亞洲最大郵輪、18萬噸「地中海榮耀號」進行預勘,接著拜會龐洛郵輪(Compagnie du Ponant)位於法國馬賽的總部 ,後又轉往地中海郵輪(MSC Cruises)公司位於瑞士日內瓦總部拜會總裁Onorato,針對台灣的優勢進行遊說。

港務公司說,今年共收到90航次的國際郵輪預報,其中基隆港有72航次,包括32航次將以基隆為郵輪母港、40航次為掛靠港(指船舶從出發港到目的港途中所停靠的港口),而花蓮和高雄各有九航次掛靠港的國際郵輪。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說,基隆、高雄港都已準備好了,新的旅運大樓也近完工營運,可以接待國際郵輪旅客,今年第一艘來台國際郵輪是七海探索者公司所屬5.5萬噸的「麗晶七海郵輪」,目前安排於3月6日抵達高雄港,3月7日北上停靠基隆港。他表示,今年首艘國際郵輪抵台後,希望日後來台國際郵輪可以愈來愈多。

至於過去如麗星郵輪以基隆港為母港,開航固定航線,主要航行基隆─那霸,今年是否也有業者前來申請一事,港務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業者預報,但相信下半年國際郵輪應會愈來愈多。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