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中國大陸經濟及世界經濟均處於疲弱狀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 2022年中國GDP上升3%,今年則預測約5.8%;對美國GDP成長的預測則是1%,遠低於中國,意味著美中經濟實力的差距,仍在進一步縮小。雖然IMF的預測還算審慎樂觀,但中國今年開年以來迄今的經濟表現,還是相當遲緩。
今年第1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4.5%,較去年第4季提升1.6個百分點,但明顯未達IMF全年預測的5.8%。外貿方面明顯放緩,至於最敏感的指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為48.8,連續第二個月處於萎縮期間,並寫下去年12月以來最低紀錄,也成了疫後經濟復甦動能減弱的最新徵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走緩也表現在人民幣的持續走貶趨勢上。總的看來,上半年以來的疲弱動能與趨勢,如未能在下半年出現扭轉,讓人對中國進一步經濟發展的前景難以樂觀。
中國大陸經濟近年來表現不如人意,是多個原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首先,當然是連續三年的疫情,嚴重地衝擊了生產、投資與消費,也對供應鏈造成了極大破壞,修復需要時間。其次,是美中關係惡化下,美國對中國經濟的脫鉤斷鏈。再其次,則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對付通膨持續採取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全面地壓縮了全球經濟的復甦力道。
為刺激經濟,中國大陸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除了6月20日下調了1年期和5年期的基準利率,希望促進民眾消費和投資外,據《華爾街日報》知情人士消息,中國政府正考慮發行大約1兆元的特別國債;另外,還考慮取消對中小城市二套房限購政策,以刺激房地產市場。換言之,相關對策已包括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房屋政策,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只是這樣的政策其實也存在著不少爭議。比如,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許對紓解部分企業的經營困難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經濟前景普遍預期不佳的氛圍下,能否有效提振投資很成疑問。
面對著中國自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空前的經濟困境,出口不振,內需疲弱,企業成批倒閉,股市房市低迷,通縮跡象隱然浮現,青年失業率(5月)更達到創紀錄的20.8%,究竟該怎麼辦?也許還得從經濟發展及改革理論中去尋找新的戰略思維。
一國的經濟發展無非兩個層面,即需求與供給。需求有力道,供給有潛力,經濟就發展得起來。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出在外需,這也是過去幾十年拉動中國經濟最主要的憑恃,但因近年的「去全球化、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各國同受其害,此一憑恃已弱化,所幸中國還有內需,而且在幾十年的培育下,已形成一個全球最具潛力的巨大市場,中國政府近年提出的大內需及統一大市場,十分正確。
需求之外的另一面是供給,供給面的潛力來自生產力、科技、創新與基礎建設,這些方面中國也沒有問題,甚至還是強項,這只要看近年來大陸在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節能電池、無人機等各方面的蓬勃表現就知。
需求與供給條件都具備了,需要一個機制把兩者做最好的結合,這個機制與載體就是民企。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所以能取得非凡成就,正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提供民企發展的巨大空間與機會,讓民企與國企一同參與經濟發展,也為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混合所有制創造新典範。但由於中國產權改革部分還未臻成熟,對民企的定位與政策時有爭論,從而對民企的發展出現各種不必要的困擾。中國執政當局如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深思,並採取合宜政策,相信必能為經濟突破困境,取得新一階段的發展創造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