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接近,選舉攻防回到重大財經議題─是否該重啟兩岸ECFA協商,包括「服貿」和「貨貿」?柯文哲拋出議題之後,引發綠營圍剿,侯友宜也不落人後力挺,戰火一片熾熱。許多國人不清楚ECFA和貨貿、服貿間的關係,也不明白和台灣經濟有何關連;聽到民進黨說會將經濟鎖進「一中」,讓400萬白領工作被陸人搶走,當然恐慌不已。然而,情況是否真的如此?我們平心靜氣來解析「服貿」。
2000年後,WTO推動貿易自由化受阻,國際間興起「自由貿易協定」(FTA)熱潮,各國互利商談,免除所有貨品關稅、開放受高度管制之服務貿易和投資。目前,東亞各國間基本上都有FTA,貨品貿易免除關稅、服務市場大幅開放;僅台灣和北韓、蒙古是極少數例外,台灣20年來的出口成長動能,也已落到東亞末段班,但多數民眾都不清楚。
國際間的FTA,除「東協-中國」以外,都是貨貿、服貿合為一體,並一次完成簽署;且因是討價還價的結果,所以都是「包裹表決」,沒有逐條表決的。兩岸ECFA目前只有「架構協議」,附帶了「早收清單」,僅涵蓋台灣5%的出口項目和極少的服務行業。貨貿和服貿是ECFA最主要的內涵,服貿簽署後擱置立院未能生效,貨貿則還沒開始談,對台灣在大陸市場競爭愈來愈不利。
台灣和大陸政治對立,遭大陸打壓無法簽署更多FTA,已造成台灣製造業中僅高科技電子業因國際需求高漲,加上已加入「資訊科技協定」(ITA)多免關稅而一枝獨秀;其他製造業出口仍須交關稅,加上勞動成本高,造成大量出走或萎縮,製造業結構畸形發展、缺乏韌性,對全球景氣循環更加敏感。
服務業問題更大。兩岸先前已相互開放勞力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像最能代表服務業的「批發零售業」、「餐飲業」等;但相對需要專業技術、高薪和高獲利的銀行、證券、保險、會計、設計、法律、顧問、醫療、教育、電子商務等行業,受到高度管制、難以大量進入,只能透過服貿協議,彼此開放市場,才能獲得「市場准入」。
台灣服務業競爭激烈,服務業中小企業家數從「太陽花學運」前的2013年106.4萬家,快速增加到2021年的128.3萬家;僅僅2021一年中就有10萬家服務業中小企業成立,企業規模微小,難以投資設備進行數位轉型,生產力低且失敗率極高,也造成薪資難以快速提升。2013年批發零售業平均總月薪落後製造業3,000元新台幣,到2022年已落後達8,000元。中研院院士、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謝長泰最近指出,問題出在服務業平均規模太小,無力投資研發和設備提升,生產力和薪資難以提高。若和對岸簽署服貿,可大規模進入大陸市場,即可擴大規模,有能力研發創新和投資設備,生產力和薪資自可快速提升。
但FTA必須「彼此」開放市場,綠營在政策上一向「守護」經濟相對弱勢者,加上意圖和中國「脫鉤」,乃大聲疾呼「服貿」將導致大量陸企以低薪攻台,造成大量失業。其實,台灣早已開放半數服務市場,包括批發零售業,根本沒多少陸企敢來投資,因為難以和台灣競爭,鎩羽而歸者甚多。其實,只要在「服貿2.0」中搭配國安配套,以「總量管制」限制陸方來台人數,就可以從根本上補實「服貿1.0」的縫隙,讓民眾完全放心。
當年推動「服貿1.0」時,國民黨因ECFA架構協議打了勝仗而輕敵,加上未能學歐美讓「黑箱」稍微透光和外界「溝通」,以致因溝通不足終於引發「太陽花學運」而擱置。要重啟服貿,須有周延的規畫、配套,及具有執行力的政府,才能說服民眾支持。台灣服務業不能繼續蹉跎,「服貿2.0」可以好好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