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忽略了不理性行為背後的強大力量,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在本書中告訴你,徹底利用非理性行為,在職場與情場、公私生活之間,都能做出更好的決策。艾瑞利定期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專欄。以下是本書精彩書摘。 2005年某一天,我坐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辦公室裡針對一份研究報告撰寫評論。忽然有人來敲我辦公室的門。門口站的是一名棕髮、留著山羊鬍子的年輕人。他是大衛,幾年前上過我的課,是個思慮縝密、很有見解的學生。 為他倒了杯咖啡後,我問他怎麼有機會回MIT。「我回校來做校園徵才,」他說:「我們正在招募新血。」大衛告訴我,畢業後他在紐約一家投資銀行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的薪水頗高,還享有許多福利——包括洗衣都有專人服務。 「我還想跟您提一件事,」他說:「幾個禮拜前的一次經驗,讓我回想起您的行為經濟學這門課。」 他告訴我,那年初他曾花了兩個半月準備一份併購案簡報。他非常認真地蒐集、分析資料、製作各種圖表、預測,而且經常在辦公室裡待到半夜,好讓他製作的PowerPoint簡報臻至完美。(真不知道PowerPoint發明以前,金融人員和企管顧問都在做些什麼?)他對自己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並將簡報檔案傳給老闆過目,因為真正要在那個關鍵併購會議中做簡報的,其實是他的老闆(大衛的資歷太淺,連參加那場會議的資格都沒有)。 幾個小時後,他的老闆回信了:「大衛,很抱歉,我們昨天才得知,這樁交易取消了。但我仔細看了你的簡報,做得非常好,確實是一份非常優秀的簡報。表現不錯!」大衛知道,自己的工作成果恐怕永無見天日的機會了。即使工作受到賞識,他對此結局還是感到難以釋懷。他努力的成果沒有達到任何目的,這使得他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極大的質疑。突然間,他發現自己對下了那麼大工夫的計畫不再那麼在乎了。他同時也發現,自己對手邊其他的工作也不再有熱情。事實上,這次徒勞無功的經驗似乎改變他的工作態度,也改變他對公司的感覺。從前他覺得自己在公司是個有用的人才,工作也充滿熱情,但他忽然間變得沮喪而氣餒。... 【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