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荒冥中的魚是我自己,那隻飛起來的鳥也是我自己,夢想過,
失落過,最終飛了起來,扶搖直上九萬里。
因為都是自己,所以可以一讀再讀,
隨著年齡增長,甜的滋味,酸的滋味,
苦澀的滋味,都沒有消失,你一讀再讀的,
其實不是莊子,而是最深處的自己……
留給21世紀人類的美麗故事
好像到某個年紀,厭煩說教了,厭煩似是而非的看似理性的各種詭辯,在沉靜而巨大的疫情擴散的歲月,隔離了喧囂的資訊,一個人冥想,反覆想起的是莊子說的幾個小故事。
很短的故事,有時候寥寥數句話,看來荒謬、矛盾,似是而非,彷彿遠古神話,卻又這麼貼近真實,像在看今天似真而假的新聞。
他說起荒涼北冥的一條魚,多麼想變成一隻飛起來的鳥。他說作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了,他問自己:是我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我?
我們離故事很遠了。文學也離故事很遠了。
故事在21世紀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也許在遠古的時代,人類穴居洞窟,不是特別寒冷的夜晚,祖父帶著孫子,在洞口張望天上密密的繁星,每一顆星都那樣熠耀閃亮。
祖父看到星子組成的結構,有的像一頭獅子,有的像大熊,有的如蠍子,翹起尾巴。
有的像舀水的斗勺,斗柄隨季節流轉改變方向角度,祖父一生看過無數次斗柄轉移,記得轉移的秩序和規律,他就指給孫子看,跟孫子說起天空星辰排列的故事。
關於許多小小星辰密聚形成的一條像奶汁一般的銀河,關於河的兩端各自閃爍的織女星和牛郎星,祖父或許想起了自己青年時寂寞而失落的一次戀愛,便說起兩顆星一年一次的相見,讓高曠無情的星空有了故事的溫度。
我小時候聽母親講關於織女牛郎的故事,聽到入迷,沒有一點懷疑,便在那七夕的夜晚,仰望星空,等待天上有許多喜鵲飛來搭橋,等待兩顆一年不能見面的星辰慢慢靠近。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在孤獨寂寞的生命時刻,救贖我的,似乎一直是這些童年相信過的故事,而不是勵志的道理或連勵志也做不到的空洞教條。
故事或荒謬或矛盾,或雜亂不成章法,都比教條更貼近真實的人生。
所以,21世紀,災疫蔓延,只剩下政客狺狺的叫囂,數百萬人在叫囂中死去,此刻,還能靜下來聽一聽古老的故事嗎?
莊子是愛說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也說得極好。
兩千多年來,許多人註解莊子,生怕以後的人讀不懂莊子,誤解了他的故事。
讀來讀去,我還是喜歡莊子原來的故事,文字很簡單,故事卻可以反覆讀。
一個故事可以反覆讀,讀不厭,可能是因為那故事本身不是道理,道理通常很簡單,不難懂,但是有比道理更高的存在,像一朵花,或一個夢,似懂非懂,可以用一生去反覆咀嚼,像是品味自己的生命,甜酸鹹辣苦,你都嘗過,都不會消失,留在身體最深處,時時會出來和你對話。
我總覺得,那條荒冥中的魚是我自己,那隻飛起來的鳥也是我自己,夢想過,失落過,最終飛了起來,扶搖直上九萬里。因為都是自己,所以可以一讀再讀,隨著年齡增長,甜的滋味,酸的滋味,苦澀的滋味,都沒有消失,你一讀再讀的,其實不是莊子,而是最深處的自己。
所以,我們就重說幾個故事,可能是莊子留給21世紀人類面臨自然災厄最好的禮物。這些故事,讓你歡欣,也讓你熱淚盈眶。
▋第一個故事「北冥有魚」
洪荒之前,寒冷陰鬱灰暗的北方,數億年寂靜過去。一條魚,聽著寂靜的聲音,這麼寂靜,這麼孤獨,可以這樣跟自己相處數億年嗎?
或許,牠很想飛起來,「可以飛起來嗎?」牠試了一試,振動身軀兩側的鰭鬣,搧動尾翅,牠努力用鰓呼吸,沉重巨大的魚的肉身,如何輕盈,如何有羽翼?如何飛起來?
也許是數億年的寂靜,成就一條魚的夢想。牠飛起來了。「怒而飛」、「水擊三千里」,要用全身的氣力振動水波,讓自己飛起來。
好大好大的鳥,帶著魚的夢想飛翔起來。向南方飛去,溫暖的、光明的南方。扶搖直上九萬里,一次振翅,要飛翔六個月不停。
這是莊子說的第一個故事。那是孤獨中關於夢想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朝菌、蟪蛄,冥靈、大椿
早上日出,草地上水氣蓊聚,冒出朝氣蓬勃的菌菇,大概一個上午,水氣消失,菌菇就枯萎死亡了。
他看著菌菇死亡。
夏天樹林裡有蟪蛄的蟬嘶,熱烈高亢,不斷鼓譟生命的繁殖,很快,一個夏天,生命的嘶叫消失沉寂了。
他在夏天看著落地的蟬屍。
南方大海有冥靈,活得很久,日月遲遲,一個春天是五百年,一個秋天又是五百年。
他看不到冥靈的生,也看不到冥靈的死。
上古有大椿樹,和洪荒一起誕生,看過日月之前的日月,他的一個春天,是八千年,他的一個秋天,又是八千年。
他想像著大椿樹在洪荒前的生,也想像著大椿樹在洪荒劫毀之後的死亡。
生死短暫朝菌、生死快速的蟪蛄,歲月遲緩的冥靈、在洪荒裡看日昇月沉的大椿,四種不同的生命,四種不同的存在。
在時間裡有生有死,短暫與長久的差別是什麼?
▋第三個故事:大瓠和大樹
惠子和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大瓠種子,說是珍貴之物。種在土裡,開花結果,結了瓠瓜。瓜越長越大,大到房間都容納不下。
惠子很煩惱,瓠瓜可以做水瓢用來舀水的,可是長到這麼大,舀了水也抬不動,怎麼辦?
莊子哈哈大笑,他說:不能做水瓢,做一艘船,浮於江湖之上,不好嗎?
惠子又有一樁事煩惱,他告訴莊子:有一棵大樹,歪歪斜斜,樹幹不直,做建材家具都不適合,木匠拿著斧頭經過也不想砍,因為「無用」。
莊子哈哈大笑,他說:這樣的大樹,長在無何有之鄉,在廣漠土地上,不怕人類拿刀斧傷害,你可以逍遙樹下睡覺,「無所可用」,為什麼要煩惱自苦?
我們常被「有用」束縛捆綁,21世紀了,能跳出「有用」、「無用」的框架苦惱,能夠找回真正的自己,能夠自由逍遙嗎?
▋第四個故事:吾喪我
城南的子綦靠在茶几旁,仰天而噓,他的學生顏成子游看到好驚訝,他問老師:「你改變了!」老師說:「你看到什麼?」子游說:「看到枯木,看到死灰。人的形體竟然可以像枯木嗎?人的心竟然可以像燒過的死灰嗎?」
子綦說:「吾喪我。」(我死去了我。)
枯木還記得春天時的欣欣向榮嗎?
死灰還記得燃燒時火焰的熱烈嗎?
我(吾)還記得衰老或死亡以前的我嗎?
老師和學生談起人籟、地籟,天籟,人的聲音,大地的聲音,天空的聲音……
▋第五個故事:朝三暮四
狙公餵猿猴吃橡子,他說: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好嗎?
猿猴都不高興,生氣、發怒、抗議。
狙公因此改變了方法,告訴猿猴:「那麼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好嗎?」
所有猿猴都開心欣悅接受了。
我們為什麼生氣?為什麼忽然高興起來?
好像每天看新聞都看到類似的故事。
▋第六個故事:齧缺「一問三不知」
齧缺不像是人的名字,大概是綽號吧?可能是缺了牙,講話漏風。
齧缺很好學,跑去問有智慧的王倪:「你知道所有物質的共同性質嗎?」
王倪回答說:「我怎麼會知道。」
齧缺繼續問:「你知道你的不知道嗎?」
王倪還是回答:「我怎麼會知道。」
齧缺還不放棄,再問一句:「所以物是無知的嗎?」
王倪淡淡回答:「我怎麼會知道。」
這是「齊物論」關於「一問三不知」的故事。
這個故事到了第七篇「應帝王」,莊子又說了一次,還是齧缺問王倪,莊子沒有說問了什麼,只是齧缺變本加厲問了四個問題,四個問題王倪照例回答「我怎麼會知道」,所以是「一問四不知」。
我好佩服王倪,被稱為「老師」,被稱為「有智慧的人」,他就大剌剌一直回答學生說:「我怎麼會知道。」
希望可以自信回答別人:「我怎麼會知道!」
▋第七個故事:夢飲酒者旦而哭泣
一個人作夢,夢到在喝酒,不多久醒了,發現喝酒是一場夢,他就大哭起來。不多久,他又醒了,原來剛才哭泣也是一夢,他就高高興興出外去打獵……
打獵會不會也是一夢?
沒有醒,其實不知道方才是夢。
我此刻在夢中嗎?何時夢醒?
如果「生」是一場夢,所以,「死亡」是一次夢醒嗎?
▋第八個故事:關於蝴蝶的夢
莊子作過一個夢,夢裡自己是蝴蝶,栩栩然飛翔,就是一隻蝴蝶翩翩。
過一會兒,醒了,又是莊子,蝴蝶不見了。
莊子想:是我夢到蝴蝶嗎?還是蝴蝶夢到了我?
好短好短的一個故事,影響兩千年人類演繹這場美麗的夢,唐朝的李商隱寫了一句:莊生曉夢迷蝴蝶 ……
我喜歡那個「迷」字,不是清醒,也不是睡著了……
▋第九個故事:庖丁的刀刃
文惠君看庖丁肢解一頭牛,用手,用肩膀,用膝蓋,用腳,動作俐落,刀刃所到,毫不費力,一頭牛,龐然大物,訇然裂解,節奏韻律這麼美,文惠君覺得像是在看最美的舞蹈,像是在聆聽美麗的音樂演奏。
「肢解牛的技術可以到這樣神乎其技嗎?」文惠君讚嘆著。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剛開始這工作,看到的只是整隻牛,不知道哪裡下刀。
三年之後,就看不到全牛了。現在,我不用眼睛看,是用感覺遊走,該停的地方停,刀刃沒有厚度,牛的骨節還有更細微的間隙可以通過。
不用砍,不用割,骨節和骨節,筋脈糾纏,骨踝韌帶間,都有空隙,刀刃無厚度,可以自由遊走於間隙間,遊刃有餘。
庖丁說:這刀刃十九年沒有磨過,還像新的一樣,沒有用力砍,沒有折損。
莊子送給21世紀最好的四個字:遊刃有餘……
▋第十個故事:愛馬的人
有人愛馬,馬背上有皮革的鞍,絲綢錦繡的披帛,額上有黃金珠寶絡頭,口中有嚼齒。
馬拉屎,要用竹筐接,馬小便,要用桶接著。
有一天有蚊蠅來叮咬這匹馬,愛馬的人心疼,便用力拍打,要打死蚊蠅。沒想到馬被驚嚇到,掙脫籠頭嚼齒,甩掉馬鞍,撕爛身上錦繡,毀首碎胸。
說故事的人心中嘆息: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呢?
每一天都看著身邊許多人用這樣方式「愛」著親人、朋友、同事、鄰居、同胞……
▋第十一個故事:在水裡忘了彼此吧
泉水乾涸了,水裡的魚在陸地上喘息掙扎,靠對方的口沫濕潤對方,在最後命終前相濡以沫。
說故事的人看著,問自己:「相濡以沫」,這是「愛」嗎?
或者,牠們寧願回到水中,在廣闊的江湖中游來游去,不知道「愛」,不知道有彼此。
他說的句子更簡單,他說:相濡以沫,未若相忘於江湖。
「相忘」是不是比「相愛」重要?
▋第十二個故事:關於混沌的七竅
莊子在最後一篇「應帝王」的結尾說了一個好簡短的故事。
南海的帝君是鯈,北海的帝君是忽。
他們常在中央之帝的界域來往,中央帝君叫混沌,待他們很好,大方無私。
因此,鯈和忽私自商量,應該要報答混沌。他們想送混沌一件珍貴禮物。
但是,混沌是中央帝君,什麼都有,要送祂什麼好呢?
二人商量很久,得出結論,人類最珍貴的就是有七竅,兩眼、兩耳,兩鼻孔,一口。用來看,用來聽,用來呼吸吃飯、說話。
混沌沒有七竅,鯈與忽想:七竅是最好的禮物吧。
因此二人就努力為混沌開七竅,每天鑿一竅,七日之後,混沌死了。
●
故事沒有對錯,故事姑妄聽之,個人有個人的領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