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人工智慧專題】生技新藥條例修法在即,人工智慧可望納入適用範圍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8/26 第4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簡介「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法規訴訟 書名與人名成為註冊商標的可能性:歐盟經驗
   
深入報導 解析拜登政府的新外交政策
   
研發創新 【人工智慧專題】生技新藥條例修法在即,人工智慧可望納入適用範圍
顯示技術在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與商機
   
 
簡介「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為了協助我國企業進行專利布局、有效掌握市場商機,智慧局 (TIPO) 的健全專利檢索運用環境計畫委託了專利檢索中心進行產業專利分析,2020年度年完成了「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及「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兩份報告。北美智權報於285期已介紹過後者 (簡介「5G 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這一期將針對「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以下簡稱《報告》)作一簡介。

照片來源:piqsels.com

智慧局副局長廖承威指出,據產業報告顯示,我國PCB廠商全球市占率已達到三成之多,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及市場快速成長,相關基地台、天線、網通設備、伺服器,到最終消費端的5G智慧型手機,所需要之PCB規格與數量勢必與以往有大幅度的改變,不禁會問台灣PCB廠商的機會在那裡?因此希望可以透過專利檢索中心製作相關專利地圖,提供國內PCB業者一些參考資訊。

圖1. 2011~2018 年全球 PCB 產值市占率分布趨勢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高階印刷電路板產業發展推動計畫(4/4)」,頁 4

台灣廠商的優勢

《報告》指出,根據 Prismark 報告,全球前15大的PCB廠中,我國廠商佔有6席(如圖2所示)。臻鼎於2016年原為排名第二,但由於蘋果手機訂單增加,導致軟板需求量上升,並帶動類載板 (SLP)需求,使得臻鼎在2018年營收衝上全球第一。近年來穿戴式裝置(如Apple Watch)盛行,對高階載板仍有高度的需求,因此Ibiden(日本挹斐電)以及南亞電路板(台灣)將面臨產業升級轉型,我國PCB產業亦持續面臨其他國家之挑戰。

圖2. 全球前15大PCB業者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高階印刷電路板產業發展推動計畫(4/4)」

PCB印刷電路板可分為高、中、低階三大範疇 (如圖3所示),考量技術及市場發展性,檢索中心的《報告》將焦點放在中階與高階的部分。

《報告》指出我國 PCB 產業雖然近年同業競爭加劇,但成長依舊持穩, 2019年以31.4%市占率站穩全球第一的席位。在5G市場的競爭方面,我國具備先進半導體、PCB高階技術製造優勢,如5G基礎建設中所需的晶片、ABF載板、IC載板、多層高頻硬板等高階產品已開始發酵,材料廠商在5G 材料亦多有著墨,如欣興、台燿、景碩等廠商近年在台灣本土的投資計畫,均紛紛布局5G通訊高階與智慧製造新產能。不過,隨著高階產品應用後勢持續看好,競爭者競相切入高階產品生產,可預期市場競爭將加劇,台灣擁有電子科技及產業的先天優勢,對PCB產業可望帶動加乘效應。

圖3. PCB印刷電路板的種類
資料來源:專利檢索中心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9年度專利檢索加值服務計畫」研發成果」

檢索方法

《報告》使用 Any-layer HDI PCB 與 SLP 之關鍵字配合國際專利分類(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作為檢索條件,並於 Derwent Innovation以及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進行檢索。得出6,589件發明專利(包含發明公開、發明公告案)及2,602件DWPI專利家族;檢索之關鍵字如圖4、檢索式如圖5。

  • 檢索範圍:美國、歐洲、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及台灣。
  • 檢索時間:2011/06/01~2020/06/30(申請日)。
  • 最後檢索日期:2020/07/20
  • 檢索資料庫:Derwent Innovation、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
  • IPC:H05K。

圖4. PCB專利檢索關鍵字
資料來源:專利檢索中心整理

圖5. PCB專利檢索式
資料來源:專利檢索中心整理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91期:簡介「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北美智權報》第291期更多精采文章:

澳洲聯邦法院判決AI發明人可申請專利?2021年Thaler v Commissioner of Patents案

從「麟洋配」談國際間防範商標搶註之發展及趨勢

未按原商標型態使用與商標法廢止事由之修法建議

 
書名與人名成為註冊商標的可能性:歐盟經驗
許慈真/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對於著作及其改編作品的管理者或相關企業而言,若能將創作者姓名和著作名稱註冊為商標,無疑是在著作權之外增添一項強而有力的保護,然而,實際上是否能獲准,在歐盟實務上卻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因此,歐盟上訴委員會有意藉由一代英國文豪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相關商標申請案,請求大上訴委員會做出一致性解釋,以解決裁決歧異情形。

申請人The Estate of the Late Sonia Brownell Orwell 曾於2018年向歐盟智慧局(EUIPO)申請註冊商標「ANIMAL FARM」、「1984」及「GEORGE ORWELL」(後稱系爭標識),惟均遭到部分否准。2020年,申請人向上訴委員會(Board of Appeal,BoA)提出上訴,BoA雖做出裁決 ,但並未真正解決爭議,而是根據歐盟商標授權規則(Delegated Regulation 2017/1430)第37條提交大上訴委員會(Grand Board)定奪,請求解釋系爭標識是否僅是描述系爭商品及服務類別的內容或主題。

一般而言,BoA通常是由3名成員(其中一人擔任主席)共同做出裁決,部分案件則可由單一成員決定,但若是當BoA或主席團(Presidium)認為案件存在法律困難點或重要性、或是在特殊情況下——例如BoA過往就相同法律問題曾做出不同裁決(亦即本案情形)——便可向大上訴委員會提交該案件。大上訴委員會由9名成員組成,包括擔任主席的BoA庭長(President)、委員會主席以及其他獲選的普通成員。

BoA表示,主管機關過去對於書名、著名作品人物或知名作者姓名能否註冊為商標,看法上多有分歧,尤其是在第9類(影片、CD、電影);第16類(印刷物、照片、書籍、繪畫);第28類(遊戲、玩具、小雕像);第41類(娛樂、文化活動、教育服務):有時,即使此類標識眾所週知,卻以公眾將之視為印刷物或教育服務的來源指示而仍獲准註冊;但有時又認定此類標識僅是內容資訊或說明商品或服務的主題,不具識別性且為描述性而不准註冊。

系爭標識

申請號

系爭類別

ANIMAL FARM

17869420

9、16、28、41(書籍、影片、遊戲或娛樂服務)

1984

17869425

9、16、41(書籍、影片、遊戲或娛樂服務)

GEORGE ORWELL

17869417

9、16、41(書籍、影片或娛樂、文化或教育服務)

EUIPO的否准理由

EUIPO主要是以歐盟商標規則第7(1)(b)及(c)條為由,認定系爭標識就系爭類別而言欠缺識別性且屬於描述性。

關於書名「ANIMAL FARM」和「1984」

某些書名由於極富盛名,其主題意義(thematic significance)已遠超出實際書籍內容之外而成為「日常語言」(entered into the language),即使是未曾閱讀過該書的消費者,也能從書名立即聯想到書中的某些概念,而這些概念彷彿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在公眾的日常對話中頻繁出現。

儘管名氣並非是商標保護的障礙,但公眾經驗仍是必要考量之點。EUIPO認為,系爭書名與已獲得寓言故事地位的《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及《木偶奇遇記》(PINOCCHIO)類似,歷經多次改編後已削弱與原始著作的關聯性,得以在重新想像和重新脈絡化(例如嘲諷)之下而仍保留核心資訊,其性質與呈現日復一日的敘事作品《安妮日記》(e journal d'Anne Frank)大不相同,後者自然無法作為本案的裁決先例。

至於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則與商標的絕對不准註冊事由之判斷無涉。

關於人名「GEORGE ORWELL」

雖然作者姓名並非當然無法註冊,但喬治歐威爾與僅有單一作品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不同,除了寫出經典作品《1984》和《動物農莊》外,作品還包括其他小說、散文、回憶錄、文學批評和政治評論,是20世紀的重要文學家之一。因此,就系爭類別而言,消費者不僅認為系爭人名不具識別性,更會將之視為指向喬治歐威爾的描述性標識。EUIPO認為,此情形與自傳體作品《安妮日記》(不同而無法加以援引,反而是與經長久使用後成為通用標識的SIBELIUS(R 2382/2017-2)一案類似。

此外,著作權存續並非提供人名永久商標權的充分理由。

BoA可能否准的其他理由

BoA雖未做出最終裁決,但仍提出其他可能否准的理由,並要求申請人進一步說明:

關於書名「ANIMAL FARM」和「1984」

就「1984」而言,消費者可能將該標識視為系爭商品或服務的內容或主題資訊,並合理認為系爭商品或服務與該年份發生的事件或情況相關,而且,該年份是否發生重大事件或公眾是否有所意識皆無關緊要,單憑指明某個時間範圍就足以構成描述性。

申請人認為,即使是以說明性的方式將「1984」作為書名使用,也是歐盟商標規則第14條所允許。不過,為避免駁回,申請人刪除「日曆」商品且有意附加上「涉及政治及/或社會性虛構藝術作品」等語,並提出後天識別性證據。至於「ANIMAL FARM」,BoA表示,搜尋後可以發現該標識是出版物、遊戲、娛樂及教育領域的流行詞彙,也有眾多以農場和動物為主題的遊戲或玩具人偶,顯然就系爭類別而言屬於廣為使用的經典主題,當然不具識別性且屬於描述性。

同樣地,為避免駁回,申請人有意附加上「與玩具農場無關」「涉及政治及/或社會性虛構藝術作品」等語,並提出後天識別性證據。

關於人名「GEORGE ORWELL」

儘管申請人透過其使用和控制系爭人名標識的方式,可確保消費者輕易瞭解系爭商品或服務是來自申請人或是相關企業,但BoA認為,該作法反而是在系爭類別與涉及喬治歐威爾的內容或主題之間建立直接連結。

不過,申請人反駁,人名也可能基於名氣而作為著作名稱之一部分,如此未必會使人名具描述性而無法作為商標,更何況,歐盟商標規則第14條也允許此類說明性的使用方式。再者,EUIPO過去已准許不少人名註冊為商標,例如「STEPHEN HAWKING」「AMY WINEHOUSE」等,足見主管機關亦承認人名可作為商品或服務的來源指示。【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91期:書名與人名成為註冊商標的可能性:歐盟經驗


《北美智權報》第291期更多精采文章:

【人工智慧專題】AI應用該如何規範,歐盟給了最新說法

未按原商標型態使用與商標法廢止事由之修法建議

從「麟洋配」談國際間防範商標搶註之發展及趨勢

 
解析拜登政府的新外交政策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中國和美國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卸任後,國際關係出現明顯轉折,中國在貿易和商業領域,長期對許多國家實施單向的政治限制,美國上一屆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任內對中國全面實施貿易反擊,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很明顯讓美中關係全面惡化。

而且,不只是擁有行政權的白宮,連立法權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和黨和民主黨對中國的態度都逐漸轉為負面。除了共和黨對中國的外交態度不佳,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就職以後,美國對中國的關係,也沒有任何好轉,拜登才剛開始施政,就注定了中美關係惡化至少持續四年。

2021年以來,美國已經實施了多次對中國的制裁,包含防止軍武發展的制裁中國7家超級電腦公司、制裁14家涉及新疆侵犯人權和種族滅絕罪的中國企業、擴大禁止美國人投資的中國企業黑名單數量、制裁侵犯香港自治權的數名中國官員、制裁中國石油和石墨電極公司,限制其軍事用途、FCC禁止美國電信網路業者使用有國安威脅的中國設備,撤銷先前授予中國企業設備許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更表示,美國會透過新政策去反制中國的傾銷產品、樹立貿易壁壘以及非法補貼企業」等貿易行為。

拜登政府上台後,對中國態度更為嚴厲

當然中國方面也沒有客氣,中國政府推出「反外國制裁法」,另外制裁包含美國前商務部長在內的數名官員,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外交部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阿拉斯加州會晤,當面直接嗆美國官員,私毫不客氣,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時,針對防止中美關係失控,直接提出三點要求,包括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同時要求美國儘快取消對中國實施的所有單邊制裁、高額關稅、長臂管轄及科技封鎖。

中美雙方的唯一共識,就是都不認同對方提出的條件,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工具還非常充足,除了美國對中國的直接制裁,拜登政府積極的在聯合國與世界重要機構拉攏盟友,包含歐洲幾個國家陸續出現,友中立場轉為中立或反中立場,因為美國能帶給許多盟國更多的商業或外交利益,加入美國陣營,對盟國相對有利,也許他們沒有出現明確的反中立場,但是卻能要求中國,如果不提供更多外交利益,盟國便會直接站在美國陣營,中國在外交上很可能變成這些搖擺國的政治籌碼提款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從2020年的國際疫情態度,到2021年拜登政府時代的國際疫情態度,出現極大的反差,歐洲數個國家也有出現不如以往的友中立場。

但中國反制美國的制裁工具則相當有限,除了制裁少數的前執政黨官僚與重要性極低的機構,中國難以對美國實施貿易方面的商業反制,因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多是可替代性的商品,但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則是許多必要商品,更為重要的科技零件已經被限制出口,中國難以承受更多產業的零件被禁止出口,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會逐漸反映難以突破的未來,尤其是半導體零件,那是許多科技產業的上游元件,等到近年進口的科技零件庫存耗盡,科技樹的發展會緩慢許多。

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曾經說過一段話,「看到政治上的敵人,千萬不要跟他對打,你就靜靜地看著他表演,等到最關鍵的時候,手伸出來穩穩地捏著他的要害不放,直接捏死他,沒有把握不要出手,你以後就懂了,你在這裡待越久越能體會」。

除了台灣政壇,政治手腕高明的政治人物,在美國也有,那就是拜登,一位從1973年就開始從政的民主黨大老,在國際外交和美國政治的應變能力,累積了許多豐富經驗,從拜登和川普的選舉,就能看到李登輝先生的那段論述,川普在2020年的選舉中,不斷的採取攻勢,拜登則是採取極保守的守勢,最終拜登當上了美國總統。

疫情過後,美國開始積極拉攏國際盟友

在國際外交上,中國公開批判美國外交行為非常頻繁,美國在當下往往不動聲色,例如2021年的阿拉斯加會議過程,但事後一段時日,美國對中國的反擊,就會一步一步的到位,英國、加拿大、印度到歐盟,甚至是G7工業國,一個個站出來表達反中的聲浪,拜登跟川普對於國際組織的經營態度大不同,川普是傾向退出國際機構,拜登則是選擇全球較為重要的商業市場和有高度影響力的國家,美國更加積極地拉攏,例如歐盟和東亞島鏈,經濟效益較低或影響力相對低的地區,如果對中國可能產生較大的地緣政治影響,美國就選擇撤出,換中國去耗國家資源來經營。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過後,美國的經濟逐漸好轉,美國限制了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零件和技術,限縮中國資本在美國證券市場的運作空間,減少中國透過香港獲取金融效益的管道空間,中國自身的經濟成長在2021年下半年以後,尚未出現持續性的好轉,拜登政府在外交和軍事上沒有與中國直接硬碰硬,但卻透過金融、商業、科技、外交等多元戰略,讓中國在全球外交消耗更多金援與時間,中國卻無法得到更有利的外交籌碼,如果內部經濟無法維持高速成長,那中國的整體國力便會加快耗損。

如同美國在1990年代迫使蘇聯過度民間投資,拖垮民間消費,終結冷戰的歷史,歷史未必會重演,但只要美國鞏固好經濟成長和維持現有的外交策略,美國的外交戰略勝算遠高於中國。


《北美智權報》第291期更多精采文章:

網路賣家與網紅應有的著作權思維

晶片人才培養難題極待化解

澳洲聯邦法院判決AI發明人可申請專利? 2021年Thaler v Commissioner of Patents案

 
【人工智慧專題】生技新藥條例修法在即,人工智慧可望納入適用範圍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有許多科技業者近年來紛紛表達對生醫產業的興趣,但科技業與生醫業的合作,卻總是停留在硬體製造的層次。如今,藉著生技新藥條例修法的機會,人工智慧在生醫產業上的研發活動,也將被納入政策的獎勵範圍內,可望激起另一波生醫產業和資通訊的合作意願,使這兩大台灣的優勢產業,呈現出全新風貌。

為了因應即將在今年底生技新藥條例在今年底將終止施行,2020年時經濟部就已經開始研擬相關的修法工程,將生技新藥條例的施行期間再延長。根據去年底預告的修正草案,除了條例中既有的租稅等政策獎勵可望再延續10年外,更把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等領域也適用範圍,若修法能順利完成,可望讓台灣的生醫產業競爭力繼續提升。

在修法理由中,主管機關經濟部指出,著眼於美國等先進國家在近年內都把科技與醫療的結合作為政策重點,例如2017年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提出了「數位醫療創新行動計畫」(Digital Health Innovation Action Plan),推展藥物與數位醫療科技的創新。因此,也希望這次修法將數位醫療也納入生技新藥條例的適用範圍後,也能鼓勵廠商使用雲端運算、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來發展數位醫療的產品或服務,提升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數位醫療將納入生技新藥條例適用範圍

在國際上,人工智慧早已是生醫產業的投資重點。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 Taiwan)8月初發佈的「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2019年時,全球有超過6成的生醫企業,在人工智慧上投資了超過2000萬美元,更有20%以上的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圖1)。而且,即使投資金額已經這麼龐大,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日後的投資金額將持續增加。

圖1:全球生命科技企業於2019年度在AI科技及相關專案的投資總額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勤業眾信,2021/08/03

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應用也十分多元。勤業眾信指出,2020年醫療保健市場應用的市場規模為48.7億美元,其中患者數據與風險分析(Patient Data & Risk Analysis)占比最高,為18.9%;其次為網路安全(16.1%)、住院照護與醫院管理(10.9%)。此外,在技術含量最高的醫學影像與診斷(Medical Imaging & Diagnostics)以及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也各自有10.5%和7.6%的佔比(圖2)。換句話說,人工智慧與醫療產業,在國際上早就已經是水乳交融了。

圖2:AI在醫療衛生產業應用的全球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勤業眾信,2021/08/03

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各層面皆有應用空間

因此,如果生技新藥條例可以在年底前順利完成修法,人工智慧與生醫產業的密切合作案例,也很有可能在台灣出現。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組長指出,從保健、醫療、照護三個階段來看,人工智慧的應用情境包括健康與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復健照護(圖3)。其中,台灣在健康與疾病預防的廠商數最多,其中又以運動管理、飲食管理或睡眠管理等領域極具發展特色;在診斷治療上,大多為醫療資訊系統類廠商,而數位診斷則是新進廠商積極投入的領域;最後,復健照護類裡雖然有許多居家安全系統業者,導入AI發展生活支援服務,但在更進階的慢病管理、智慧長照系統上,尚未看到AI的進階應用。

圖3:人工智慧在台灣智慧健康醫療照護之應用產業價值鏈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勤業眾信,2021/08/03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會計師也指出,未來在生醫產業裡,人工智慧技術將從目前單點性的應用,策略性的擴大部署至企業內的各個部門,讓研發、醫護人員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從而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生技醫療企業也能從人工智慧的投資中獲得更大的回報。不過,對於資料安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與合作和法規遵循等議題也必須事先詳加規劃,才能真正實現人工智慧與生醫產業共創榮景的夢想。


《北美智權報》第291期更多精采文章:

晶片人才培養難題極待化解

大陸併購違法審查:滴滴、騰訊和阿里問題多,美團和百度等躲過一劫?

Ω和π的商標故事

 
顯示技術在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與商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全球顯示科技正在面臨在價格壓力、產品世代交替、需求量改變等不確定因素,迫使國際大廠紛紛進行業務重整,全球醫療用顯示器的市場規模,預計從2020年的21.7億美元,一路成長至2027年的32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達5.6%,智慧醫療將成為傳統顯示器的利基市場。

圖片來源:明基三豐

2020年全球顯示器面板產值為1001億美元,雖然顯示器面板產值略為降溫,LCD產品依然為市場主流,2020年應用在電視、廣告看板的大尺寸TFT-LCD佔全年顯示器面板產品分布的54%,手機、行動裝置、車用使用的中小尺寸TFT-LCD也有26%。

圖一、全球顯示器面板年產值(億美元)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台經院;資誠彙整2021

依據行政院科技會報預估,智慧醫療結合零售、育樂與移動應用,將在2030年合併產生新台幣1.5兆元產值,無論是8K-OLED顯示器結合5G遠距醫療,或是AR/VR結合手術輔助應用,未來都將為智慧醫療產業帶來可觀的商機。

圖二、2030年智慧產業產值預測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2020-2024年)」2019;資誠彙整

全球主要顯示科技業者競爭現況

全球顯示科技產品銷量跌宕起伏,單位價格逐年下降,在價格壓力、科技世代交替、需求量改變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迫使國際大廠紛紛進行業務重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醫產業負責人周筱姿分析,美國科技巨頭Apple、Google智慧手機全面採用OLED螢幕,衝擊中小型LCD市場,顯示器產業格局面臨重整。英國方面,由於英國政府以政策支持投入全息顯示器(Holographic Display)發展,業界投入踴躍,新創企業輩出;歐洲近期則因疫後重新舉辦足球賽事,帶動電視顯示器需求提升。

在亞洲方面,中國政策大力支持積極擴充產能,近三年來全球面板價格跌幅逾三成。韓國大廠LGD、三星等LCD事業持續虧損,紛紛重整投入OLED與量子Q-LED技術;日本大廠Panasonic、Sharp、JDI等不堪價格競爭,LCD事業持續虧損,逐漸淡出顯示器市場,僅掌握關鍵原料與設備。而台灣顯示器面板大廠持續海內外併購,如鴻海併購Sharp後,再併日商NEC顯示部門;緯創擬合併日本JDI台灣子公司,都是希望擴大規模以強化競爭力。

周筱姿指出,中國大陸積極擴大產能,目的在承接韓國釋出的LCD市場產能,台灣面板大廠則佈局醫療與車用,群創宣布投資新台幣701億元設廠,並整合鴻海集團其他事業聚焦車用、醫療等領域;友達也在台灣投資407億元建廠,連結明基相關事業,擴大醫療、車用和教育應用。

全球醫療顯示技術市場需求成長

智慧醫療顯示技術是傳統面板產業轉型利基市場,2020年全球醫療顯示器市場為21.7億美元,預計2027年達到32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達5.6%。進一步觀察2020年醫療顯示器產品分布,過半應用在影像診斷(52%),包括影像、放射、數位病理等;其次是內視鏡、影像傳輸等外科手術應用(22%);電子看板、監視器、工作平板等其他產品應用共占18%;還有8%使用在牙科的醫療顯示器。

圖三、全球醫療顯示器市場(億美元)
資料來源:Allied Market Research、MarketsandMarkets;資誠彙整2021。

智慧顯示科技在數位健康全領域中皆有發展機會,例如影像辨識與儲存、智慧影像AI輔助判斷、遠距診斷、5G遠距手術、超音波造影、手術導航與模擬、放射醫學、智慧環境監控照護系統等等。全球各種顯示器面板技術,包括已經量產的TFT-LCD、Q-LED、 Mini LED、AMOLED,或是即將量產的QD-OLED及Micro LED,皆可投入醫療應用。

表一、全球各顯示器面板技術之生醫應用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台經院、其他公開資訊;資誠彙整2021

智慧顯示技術為醫療領域帶來變革

智慧顯示技術為醫療領域帶來的創新變革,主要在視覺化、流程優化與遠距醫療照護三大領域:

醫療資訊視覺化:智慧顯示器整合手術視野、醫學影像、患者病歷資訊,透過視覺化並一體呈現,輔助醫師考量多重資訊,做出更佳的診斷與治療決策。

優化醫護工作流程:一體化設計的智慧觸控面板,省略複雜的按鍵與連接線,方便醫護進行消毒工作。顯示器搭配互動式看板、透明顯示、電子barcode、指紋辨識等功能,優化醫護流程。

遠距醫療照護:8K顯示器高解析度、廣色域、高亮度對比且低延遲特性,適合搭配5G網路達成遠距影像診斷與遠距手術。

智慧顯示技術已在放射科、病理科、VR/AR手術應用等領域展現效益,國際大廠爭相布局醫療資訊「視覺化」。周筱姿舉例,日本專業顯示器製造商Eizo整合影像傳輸(PACS)、醫療資訊(HIS)、放射科資訊(RIS),並內建3D渲染技術更利於影像分析,用於影像醫學、放射科影像診斷與治療規劃,幫助增進流程效率。來自比利時的Barco是一家設計並開發可視化解決方案的技術公司,Barco的病理科整機式顯示器具有影像遮罩,可強化病理科影像管理與判讀,並簡化繁瑣的病理檢驗流程。美國Kopin、日商JDI紛紛發布OLED與LCD用於VR技術,並擴大醫療領域應用,讓醫療用VR/AR具備輔助手術、輕量化且能長時間配戴功能,幫助手術模擬與導航。

台灣顯示科技積極布局醫療產業

周筱姿指出,從材料、零組件、面板製造到應用模組,台灣具備智慧顯示科技完整產業鏈,且主要業者皆已布局醫療領域,加上台灣各大醫院已投入數位健康產業,藉以節省成本、提升醫療效益,未來應用潛力市場大。

群創旗下的第一家新創公司睿生光電,以多年X光醫療為基礎開發「X光數位偵測器」產品,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歐盟、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三大醫療體系的認證。睿生光電以 X光FPD關鍵零件、基板到整機製造為主,結合群創TFT製造優勢整合台灣X光供應鏈,未來將以8K X光醫療感測器協助醫師進行遠距離精準醫療。

友達光電子公司達擎選擇與凌華科技攜手,鎖定後疫情時代非接觸、場域間防菌和抗菌需求,將高解析、防眩光及觸控顯示技術,結合凌華科技的智慧公衛電腦產品,目前已導入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可降低醫療照護的感染機率。達擎於醫療顯示領域深耕多年,開發出兼具抗菌及戴手套操作功能的觸控顯示器,可應用於醫療推車、醫療看護系統及行動護理站。

佳世達集團投入醫療產業15年,跨足智慧醫院、智慧手術室、智慧洗腎中心、牙科數位解決方案,布局從設備、軟硬整合到醫療產業各項服務,旗下明達醫學多年來深耕光學與高階醫療儀器領域,以顯示科技結合眼科診斷儀器,主產品包括眼底照相機、全自動眼壓計等等;明基三豐研發製造醫療用手術燈、手術台、超音波,並將顯示科技結合數位牙科、針對小型醫療場所設計移動式智慧手術室解決方案。

台灣數位健康邁向國際競爭是數位時代的趨勢,周筱姿建議,顯示器相關產業除了打造數位科技平台、跨界合作完善健康大數據收集,還可以靈活運用投資或併購,加速數據取得及應用的速度。另外在法規方面,希望政府能將數位醫療納入生技醫藥3.0,以鼓勵台灣產業發展。


《北美智權報》第291期更多精采文章:

網路賣家與網紅應有的著作權思維

晶片人才培養難題極待化解

大陸併購違法審查:滴滴、騰訊和阿里問題多,美團和百度等躲過一劫?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