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國發會主委:不排斥重啟核能 有3原則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5/29 第585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國發會主委:不排斥重啟核能 有3原則
記者賴昭穎、唐筱恬/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天表示,如果朝野對核能重啟有共識,他個人並不排斥,他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是理性看這件事,因為三人都是來自產業界。對於核能的看法,他提出三原則,第一個看電夠不夠,第二是低碳電夠不夠及如何減碳,第三是二○五○淨零目標。

「要注意 □AI電力需求」

劉鏡清昨與媒體記者茶敘,被問到如何落實二○五○淨零碳排政策目標,以及核二、核三廠延役等問題時指出,二○五○淨零路徑一定是滾動式調整,是否納入核能是個問號,核能是低碳能源,但能否成為綠能有賴於核廢料有無良好貯存,「有良好貯存,就有機會成為綠能」。他也說,電力方面國發會會尊重經濟部。

劉鏡清指出,他在跨部會會議中有請台電估算未來電力需求,也提醒台電注意AI(人工智慧)電力需求,因為AI發展可能會增加三成電力需求,最新的AI伺服器和傳統的CPU伺服器電力需求可以差到十倍,台電說可隨時增加機組,但他認為增加機組會有碳排問題要解決。

劉鏡清說,台電表示如果電不夠,最壞打算還是可以做,但他認為靠的還是較多碳排的電,政府要去解決廠商的問題,廠商需要低碳能夠出口,他和郭智輝都是從產業界來,很清楚廠商的需求和想法。他話鋒一轉說,「兩年前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很清楚(意指三○三大停電),我們兩年前都有提醒賴副總統,他都很清楚」。

針對核電廠延役,劉鏡清說,這牽涉法令問題,要等立法院決議,要看社會認同、安全也做好,這會是開放式討論,行政部門未來會依立院決議依法做該做的事。他指出,現在只剩核二、三廠,但核二重啟可能要四年以上;核能重啟如果朝野有共識,他本身沒有排斥,對他來講,只能在有限範圍內去減碳。

立法院卅一日將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卓榮泰在書面報告指出,將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及深度節能,強化電網韌性與分散性,布局前瞻及零碳能源技術,在確保穩定供電下,邁向淨零能源目標。

「看好綠氫 成本如綠電」

劉鏡清說,他最看好的是綠氫,根據國際間的報告,綠氫二○三○年有機會起來、二○三五年成熟商轉。尤其中研院已經有把天然氣轉成藍綠氫的技術,藍綠氫屬於零碳,成功的話可進入商轉,中研院估計成本和現在的綠電一樣。

劉鏡清指出,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中研院實驗室做出來的效果很好,如果能成功,就有機會把天然氣變成綠電,他將於六月六日和廖俊智細談進一步計畫。

 
劉鏡清力推明星產業 造護國群山
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推動國內的護國神山成為護國群山,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規畫發展一些具未來的明星產業,目前鎖定在全球市占率超過百分之十二的產業,希望將其市占率拉到百分之卅以上,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此外,針對國發基金投資踩雷引起非議,劉鏡清也說,國發基金投資策略將大幅調整,未來將不會做主要投資人,而主要投資人必須負起輔導責任,國發基金才會參與。

劉鏡清昨與媒體茶敘,暢談國發會未來施政重點。他指出,為發展半導體和AI(人工智慧)這兩項核心產業,國發會會進一步強化吸引海外人才,也會主動獵才,尤其是軟體人才。此外,針對國內呈現產業不平衡現象,例如就業人口六成在服務業,卻缺乏國際知名服務業,因此會推動整合服務業,建議業者透過控股方式把公司體質變大,走出去力量會比較大,提高競爭力,當產業國際化後,給員工的薪資和福利也會變好。

他以餐飲業為例,業者進軍海外單打獨鬥非常困難,畢竟「財力決定存活率」,希望鼓勵業者合作,以控股公司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擴大資本競爭能力,同時保有各自的獨立品牌。

傳產方面,劉鏡清說,希望推動產業創生,除了找創生協會等單位協助產業升級轉型,國發會也將推動地方創生廊帶,透過整合做到體驗廊帶的概念,也鼓勵業者合組公司做規畫與發展,拉近城鄉均衡;並規畫數位通路,讓地方創生的產品往國內其他地方或銷售海外。

劉鏡清表示,政府會發展一些具未來的明星產業,鎖定在全球市占率超過百分之十二的產業,希望它們的市占率拉到百分之卅以上,這樣的產業愈多,就可形成護國群山,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他表示,像是AI伺服器的全球市占率已有八成,「護國神山不是只有一座,已經有第二座山出現」,因此希望把這一塊拉大,他也和很多產業在談,「它要翻倍,我要做什麼事」,讓官民一起合作。

此外,對於國發基金未來的投資策略,劉鏡清說,對上市櫃公司的投資會大幅調整,「國發基金不會做主投,只做副投」。他表示,外界關注國發基金投資失利,大部分都是沒有主投商或主投商不明確,未來要主投商很明確,或主投商能找到顧問輔導這間公司,國發基金才會參與,避免過去遇到的問題。

 
學者:排除核能 2050淨零不可能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對核能釋出正向態度,學者也直言,若政府堅持非核家園,把核能排除在能源選項外,那二○五○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就沒有任何可能性。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依照政府規畫,要達到淨零,完全依賴再生能源與氫能,以及採用CCUS(碳捕捉、封存)技術的天然氣發電,且每一個規畫都要達標,其中卻是問題重重。

葉宗洸直言,目前CCUS的碳封存,沒有足夠大的場域去實行,至於到二○五○年要占發電量百分之九至十二的氫能,政府一直都沒有解釋,作為無碳能源,到底要在哪裡興建氫氣儲存槽。

葉宗洸還指出,再生能源同樣有高度疑慮,因為連二○二五年的百分之廿都達不到,更何況是二○五○年的百分之七十,且台灣還有沒有地面、海域空間去興建更多的光電、風電設施。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更說,電力部門占碳排的七成,若不走向無碳,就不可能淨零,但過去七年,無碳能源發電占比只增加五個百分點,根據國發會規畫,未來七年要拉高到百分之卅,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被政府寄予厚望的氫能,梁啟源認為,目前技術仍不成熟,就連日本設定的目標,二○三○年也只會占到發電量的百分之一,因此可以說是無濟於事,核電發電歸零,替代機組跟不上,不只是淨零目標達不到,今年、明年都要面臨極大的限電壓力。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盤點明星產業 造護國群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28)日表示,未來將扶植明星產業、打造護國群山,正盤點台灣在全球市占率逾12%者,未來要協助這些產業壯大市占率至30%,鞏固台灣供應鏈關鍵角色。

談到國發基金投資策略,劉鏡清表示,未來將比照天使基金模式,定出較明確規範,投資標的須先有主投商投資、且主投商應承諾輔導業者,國發基金才會投資,以降低風險。換言之,國發基金將不再擔任主投方。

劉鏡清指出,半導體、AI是台灣經濟雙核心,國發會將與國科會、數發部、經濟部、金管會合作協助產業發展,除了引導資金、建立生態系,也會積極吸引人才回流。

關於今年經濟成長率,劉鏡清認為可望達3.3%,也有機會上看3.4%或3.5%,過去幾年僅2014年、2021年GDP有衝過3.5%,「我們目前已在為明年衝過3%做準備了」。

談及時下正夯的AI熱潮,劉鏡清指出,台灣AI很強、在AI伺服器市占率很高,若台灣能把基礎製造的地位卡住,便能在全球供應鏈扮演極重要角色,接下來若零件、散熱、CPU等領域卡更緊,則能夠帶動更多產業往上走。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 政治素人上菜...備受矚目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被視為新內閣大黑馬,從數學系畢業的他,不僅對數字敏感,更訓練出強大的邏輯思考能力,身為賴政府首任國發會主委,財經政策會端出什麼好菜,備受關注。

劉鏡清昨(28)日受訪談到入閣心境時,提到自己去年7月已退休,且經濟無虞,選擇入閣是因為覺得賴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對國家有想法,「我無欲則剛,想好好改變」。

劉鏡清透露,退休後他開始周遊列國,除與太太在歐洲當背包客,也曾獨自遠赴義大利旅行,甚至在泰國買下不動產,今年3月交屋後,原打算與太太住到5月,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4月就提前回台,成為國發會主委。

劉鏡清身為「政治素人」,他笑說,一開始真的什麼都不懂,甚至連領帶、襯衫可不可以穿藍色都要觀察其他人,「結果發現什麼都可以穿」。

劉鏡清在產業界、學術界名氣響亮,除了曾任職IBM,並加入資誠(PwC)企管顧問公司擔任副董事長及合夥人,隨後創立資誠創新諮詢公司任董事長,協助中小企業創新轉型,並在大學開設大數據分析課程。

 
國發會主委談能源政策 劉鏡清:核能重啟三大前提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28)日表示,核能重啟須在三大前提下開放討論,包括社會共識、安全無虞、符合法規,新國會與新政府若有共識,他個人並不排斥,他強調自己來自業界,是從產業理性看待。

對於能源政策,劉鏡清表示,首要是電夠不夠,第二是低碳的電夠不夠,第三是能否符合2050淨零目標。

劉鏡清上任後昨日首度與媒體座談,談及外界關注的核能,劉鏡清說,核能是低碳能源,能不能變成綠能,要看是否有良好、安全的貯存,未來核廢料能有良好處理,核能才有機會成為綠能。

劉鏡清表示,他與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來自產業界,「我是理性的從產業去看。」國家整體能源發展,首要必須盤點電夠不夠用?如何減碳?未來AI發展將增加30%以上用電量,且一台AI伺服器用電量就是傳統伺服器十倍,雖然台電透過增加機組穩定供電,但減碳問題仍需要被解決。

針對核能,劉鏡清說,朝野若能達共識,立法院做出決議,行政部門便依法執行,他更強調,除社會共識、法令外,安全也一定要做好。

劉鏡清也指出,「我個人最看好是綠氫」,由於綠氫是水,從水電解出氫,台灣四面環海在取得優勢上,可說是得天獨厚。

劉鏡清還提到,過去就曾有國際報告指出,綠氫要到2030年才有可能起來,2035年則有機會商轉。但其實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已經在使用氫這項能源,包括日本關西機場的備用電力等,甚至波音也號稱三至五年後將會有燃氫飛機。

劉鏡清指出,現在仍多是使用灰氫、藍氫,據他瞭解,目前中研院也有個新技術,那就是把天然氣轉成藍綠氫,預計6月6日會再與中研院詳談計畫細節,如果零碳成功的話,便會進入商轉。目前藍綠氫估出來的成本跟綠電價格差不多,但一定比燃氣貴。

目前政府也投入超過12億元經費,正在進行相關實驗和研究,「效果非常好,應該是有機會成功」。


延伸閱讀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盤點明星產業 造護國群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 政治素人上菜...備受矚目

 
國際財經要聞
日企預警 匯價衝擊獲利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大企業預期匯率變動衝擊2024年度營業利益的幅度,將達到2,667億日圓(約17億美元),逆轉上個年度日圓疲軟帶來匯兌收益的情況。

日經新聞報導,這份涵蓋日經指數中52家公司的調查,顯示企業預期匯率對獲利的影響,其中包含汽車製造和機械等產業。這些企業預測的營業利益合計將下滑1%,至16兆日圓,但如果排除匯率影響,那麼營業利益將成長1%。

52家企業中,包含本田汽車、三菱電機和零件供應商電裝等28家預期不利的匯率影響共達4,611億日圓,另外日產、豐田汽車和光學鏡頭業者Olympus等22家企業預期匯率提振獲利的幅度合計達1,944億日圓,還有兩家企業預期匯率零影響。

平均來說,日企預計日圓匯率將走強,兌美元匯率約144日圓,這比目前約156日圓的匯率升值近8%。因此,如果日圓未如企業預期般大幅升值,企業的獲利情況可望優於預期。

另據日本銀行(央行)28日公布的數據,4月企業服務價格指數年增率為2.8%,高於市場原估的2.3%,並寫下2015年初以來的最大增幅。這表明通膨趨勢正在擴大,為日銀升息提供了支持的依據。

日銀強調服務價格是衡量通膨在整體經濟中擴散程度的一個關鍵指標。有證據表明數十年來最強勁的價格增長幅度,正在整個日本經濟中扎根,這支持通膨可持續的觀點。根據彭博4月進行的一項調查,約41%的日銀觀察人士預測,10月會是下次升息的時間點。

 
Fed官員:放慢縮表不必急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聯準會(Fed)理事鮑曼28日說,她認為可暫緩開始放慢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速度,或是用比本月稍早所宣布的更溫和速度,來放慢縮表。已公布的上次政策會議紀錄確實顯示,儘管Fed預定6月開始放慢縮表,但此決議並未獲得官員的一致支持。

向來立場偏鷹的鮑曼是在日本銀行(央行)主辦的會議演講時做此表示。她認為,商業銀行存放在聯準會的準備金仍然充足,這讓官員有更多時間來推動縮表進程,「在準備金接近充足水準的情況下,放慢縮表步伐雖然很重要,但在我看來,我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尤其是在聯準會隔夜附賣回操作(ON RRP)的使用量仍然很大的情況下。」

鮑曼相信,在經濟依然強勁的情況下繼續縮表,可盡快達到充足的準備水準,聯準會才能夠更有效、更可靠地利用其資產負債表因應未來的經濟和金融衝擊。她也說,重點是Fed官員要有效傳達,關於縮表的任何變化,並不反映利率在內的貨幣政策的改變。

今年沒有投票權的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斯哈里則說,決策者應耐心監測,降息應等到通膨有重大進展,否則聯準會最好還是先靜觀其變。他甚至說,如果通膨未能繼續下降,央行甚至可能要調高利率。本月稍早他即已表示,Fed或許需要讓利率「更長時間」維持穩定。

與鮑曼同場致詞的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也提及聯準會的「溝通」技巧。她認為,雖然簡化常被認為是個優點,但聯準會在利率決策會議後發布的政策聲明,不妨加長一點。她說:「政策制定者最好藉由使用更多詞彙,來描述對於當前經濟發展的評估、它們如何影響前景、以及對前景構成的風險,如此一來更能把握外界的解讀。」

 
豐田新引擎 叫陣特斯拉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純電動車銷售因成本和充電網路不足而放緩之際,豐田汽車28日展示了可使用氫氣、汽油和其他燃料的內燃機引擎原型,這款新一代引擎不僅有助脫碳,還能在綠能車領域挑戰特斯拉等電動車大廠。

豐田社長佐藤恆治說:「在電池電動車技術加速開發的時代,我們也可以為內燃機追求新的角色。」他並指出,這款新引擎將用於能與電池共用的混合動力車。

豐田在與馬自達及Subaru發表的共同聲明說,已在開發更小、更高效的引擎方面取得進展,這款引擎能與電動車製造平台相容,並能滿足嚴格的排放法規要求。這三家車廠表示,他們的做法是使內燃機與電子燃料、生質燃料等替代燃料相容,以協助脫碳。

受混合動力車銷售強勁激勵,豐田及其合作夥伴表示,即使在當前全球全力推動脫碳、汽車產業轉向純電動車之際,燃油引擎仍可扮演角色。佐藤恆治說:「要實現碳中和,最重要的是減排,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高效使用各種燃料的引擎。」

在美國等市場的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降溫後 ,油電混合車的普及使豐田受惠,今年1至3月豐田共銷售240萬輛汽車,其中近五分之二為油電混合動力車。

 
西方企業撤離俄國 有路障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儘管許多西方企業計劃撤出俄國市場,仍有上千家業者目前還留在當地,原因是莫斯科當局的監管阻礙提高了離開的難度,再加上俄國消費支出活動回升,增添留在當地的誘因。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妝品牌雅芳、法國工業氣體生產商液空集團及英國消費品業者Reckitt等西方企業都還留在俄國市場。已表示繼續留在俄國的2,000多家企業中,還包括億滋國際、聯合利華及雀巢等。

相較下,約1,600家跨國公司若非退出俄國、就是縮減當地營業規模。

在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後,許多跨國企業都承諾縮減俄國營運規模,但莫斯科當局已逐步提高企業離開成本,要求「不友善」國家企業在出售資產給俄國買家時,必須打五折出售,還課徵至少15%的「離境稅」,現在也愈來愈難找到賣方和莫斯科政府都能接受、且不受西方制裁波及的當地買家。

一些企業也認為必須退出俄國的壓力已減輕,而且留意到其他西方企業在宣布計劃退出俄國後,資產遭扣押的困境。柏林智庫卡內基俄羅斯歐亞機構非駐地研究員波羅克潘科另指出,俄國薪資上升、經濟情勢優於預期,已帶動支出熱潮。

 
美股早盤漲跌互見 輝達續飆、蘋果俏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T+1」新制在28日正式上路,加上眾人靜候31日出爐的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報告,市場情緒審慎,美股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互見。

道瓊工業指數28日早盤下跌0.21%、標普500接近平盤、那指漲0.1%、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5%、台積電ADR走低約0.5%。

蘋果揚升0.3%,該公司的減價策略似乎出現成效,瑞銀(UBS)分析數據表示,iPhone的中國大陸出貨量,4月年增52%。但瑞銀警告,這些數據可能還會上下波動,投資人不能單憑一個月數據,就應驟下定論說,情況已徹底改變。

輝達(Nvidia)攀漲4%,the Information網站報導,馬斯克表示,旗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xAI的超級電腦,將使用輝達的H100繪圖處理器(GPU)。

市場對迷因股興趣復燃,遊戲驛站(GameStop)狂飆14%,該公司24日宣布,發售新股取得約10億美元。

美國股債市從28日起改為「T+1」制,也就是交割期限從目前的兩個工作天,減為一天。這可以加快交易速度,釋出更多流動性。

 
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加劇 國際油價揚升
紐約2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以色列軍隊的戰車挺進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城市拉法(Rafah)市中心,還有一艘商船在紅海(Red Sea)遇襲,加劇了中東地區緊張局勢,使國際油價今天走揚。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上漲2.11美元,來到每桶79.83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7月交割價上揚1.12美元,來到每桶84.22美元。

 
要聞
開發金新團隊亮相 沒有熱身期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開發金控(2883)昨(28)日行法說會,恰逢開發金改組新經營團隊後首次法說,回鍋出任總經理的楊文鈞開場特別介紹新的經營團隊成員,並宣布半年報法說會將恢復實體舉行,而開發金今年股東會將再提出長期資金募集案2.5億股,對外併購將視有無合適機會、對股東權益助益而定,但不會為併購而併購。

楊文鈞表示,新團隊有部分是回任的經理人,因此團隊「沒有熱身期」,未來最重要是增加資產規模,尤其銀行、證券與投信子公司的總資產與營收。

楊文鈞向法人介紹的新團隊成員,包括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新任開發金副董事長沈榮津,以及出身外商高盛集團、具有資本市場逾20年資歷的開發資本副董事長周之揚,以及曾任麥肯錫香港總經理的凱基人壽執行副總經理容覺生,凱基銀副總經理王開平等。他並表示,曾在開發金集團任職而回鍋成員則有開發金董事長王銘陽、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執行副總經理林紹華等。

法人關切對外併購可能,楊文鈞回覆表示,長久以來開發金都會評估有利的併購,但不會為併而併。過去開發金轉型策略已展現成效且內化為企業精神,現任管理團隊以國際化視野與在地化經驗,帶入新資源及新思維,聚焦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並善用集團資源扮演客戶全方位的金融夥伴,以「One KGI」的精神發揮最大綜效。

 
跨境網購遇詐騙 可辦退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關務署推新制,民眾跨境網購若遇詐騙,海關將協助民眾更正報單退稅,民眾可在原貨物進口放行隔日起六個月內檢附證明文件向海關提出申請。同時海關也推出三大簡政便民措施,減輕民眾辦理退稅負擔。

關務署副署長蘇淑貞表示,民眾過去在跨境網購時,如果不幸遇到詐騙,通常要等到貨物提領出倉遞送至境內,等到拆開確認時才會發現被騙,為時已晚,已無法依關稅法規定,在貨物提領前申請退運出口退稅。

由於詐騙猖獗,類似情況日益嚴重,為保障民眾退稅權益,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如果民眾原申報高價貨物,但因遭到詐騙、導致實際來貨為低價貨物,可依相關規定,在進口貨物放行隔日起六個月內,填具申請書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進口地海關申請更正進口報單退稅。

海關表示,應提出的證明文件包括跨境網購交易證明、進口課稅證明、原貨證明(開箱照)、警方開具受理案件證明等。

蘇淑貞表示,關務署也提出三大簡政便民措施,減輕受騙民眾申辦退稅負擔,首先是簡化申請流程,將原本個別申報的三種書表合而為一;其次,遭受詐騙的當次將不計入半年六次低價免稅次數;最後,更正報單可免收100元規費。

另外,蘇淑貞指出,近年還有一種跨境網購情況,當民眾跨境網購時,發現貨物有損壞或規格、品質與網購訂單不符,希望依關稅法規定申請賠償或調換進口貨物免稅,依現行實務運作,須檢附「公證報告」供核,由於公證報告費用約6,000元,造成民眾沉重負荷。

為保障民眾換貨免稅權益,財政部已發布解釋令,明定民眾可在原貨物進口放行隔日起一個月內,填具申請書並檢附證明,向海關申請賠償或調換進口貨物免稅,無須提供公證報告。

另外,辦理賠償調換的原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總計未逾5,000元,且屬經國外廠商聲明放棄無須復運出口的不良品,可免送海關查驗,無須徵收650元規費,也不用再辦理殘值估稅或監視銷毀,以減輕民眾負荷。

 
三商壽拚 RBC 推演籌資方案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商美邦人壽(2867)昨(28)日召開第1季法人說明會,外界關注其資本強化計畫,財務長暨發言人林碧華指出,如今已透過四種增資、發債等計畫方案,希望能夠提升RBC。

由於三商壽在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僅111.09%,外界關注其資本強化計畫,以及能否於6月底前達標?財務長暨發言人林碧華指出,公司一直在努力中,目前資本強化的方案包含辦理3億股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或特別股40億股、私募國內可轉換公司債30億元,以及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50億元,希望透過這些資本強化計畫的努力,提升RBC。至於引進策略投資人,也還在努力當中。

三商壽公布第1季自結稅後純益3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8億,每股稅後純益(EPS)0.6元,獲利轉盈。淨值比3.24%,高於法定標準,2023年底隱含價值為916.5億元,較2022年底891.7億元增加24.8億元,每股隱含價值為18元。

三商壽第1季整體表現亮眼,其中,第1季證券類已實現獲利為36億,投資報酬率成長達到4.03%。

投資長曹光志指出,除了穩定的息收,第1季主要還受惠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255元,整體外匯在準備金計算前有避險利得。

 
壽險業4月淨匯兌利益 七個月首見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4月台幣貶幅擴大、避險工具的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年化成本也走低、業者續維持66%低檔避險比率,這三大利多讓4月單月壽險業一舉出現淨匯兌利益24億元,是睽違七個月來首見,累計前四月淨匯兌損失也縮小到478億元,較去年同期少了四成。

據金管會昨(28)日公布數據顯示,光4月單月因台幣貶值、產生的兌換利益就達2,442億元,是19個月來最大,累計前四月兌換利益達7,885億元,是史上同期新高,顯示今年這波台幣狂貶逾5%,替壽險業海外投資帶來龐大的兌換利益,抵銷了高漲的避險成本。

惟法人示警,雖前四月避險成本「每月緩降」,但5月台幣轉升逾1%、美國降息時點延後,壽險業CS(換匯)年化成本維持在4%高檔,多數壽險業者仍預期2024年避險成本將回到1~1.5%,略高於2023年1.05%的水準。

金管會昨公布壽險業2024年4月兌換損益、避險費用等狀況。據統計,4月台幣貶值1.7%,使壽險業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情況下,出現2,442億元的兌換利益。

這龐大的兌換利益,抵銷了4月避險費用311億元、及台幣貶值得提存的425億元外匯準備金,使整體4月壽險業出現淨匯兌利益24億元,較3月淨匯兌損失「一舉轉為正數」是七個月首見。前波是去年9月有116億元淨匯兌利益。

4月避險費用因NDF年化成本走低、業者維持66%低避險比率,使4月避險費用降到311億元,連四個月走低,更下探近七個月低點。惟累計前四月避險費用1,379億元,仍是史上同期最高。

4月壽險業避險工具占大宗的CS 1年期年化成本攀升0.16個百分點到3.99%,NDF略走低0.07個百分點到3.01%,一增一減。

 
納智捷電動車 今年拚掛牌萬輛…下月開放接新單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裕隆公司(2201)昨(28)日股東會,董事長嚴陳莉蓮強調,品牌納智捷n7電動車將在6月啟動新一波會員招募,開放接新單;至於銷售,今年可望達成n7年度掛牌破萬輛的目標。

裕隆集團股東會由裕隆公司奏響序曲,嚴陳莉蓮出席並主持,其中,納智捷的交車與裕隆城的表現成為焦點。

嚴陳莉蓮在股東會中表示,去年台灣車市恢復正常供應,裕隆汽車獲利也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每股純益來到4.63元。去年也是本公司成立70周年,在新能源車時代,裕隆秉持著成為台灣綠色移動創新者的目標,自主品牌納智捷推出n7電動車預購,短時間內就累積1萬張以上的訂單,今年3月底已經開始交車,4月取得台灣電動車銷售冠軍,接下來,6月n7將啟動新一波會員招募,開放接單,有望達成年銷量破萬的目標。

至於去年開幕的裕隆城,是新北最大的複合式商場,開幕期間創下單日7萬多人次的紀錄,已成為新店一日生活圈的核心,將為裕隆公司創造更多的獲利。

納智捷目前的接單已超過萬張,在4月交車輛數破千輛之後,未來單月交車輛數約在1,200輛到1,500輛之間,預估第3季已接訂單可望完成交車,納智捷將在6月開始開放接單。由於目前裕隆產線穩定,在新訂單挹注後,納智捷今年的n7交車輛數將可逾萬輛。

除了n7之外,裕隆集團旗下中華車的MG4電動車也將在近期發表,裕隆集團成為電動車大戶,嚴陳莉蓮對此表示,n7交車表現好當然很開心。她指出,納智捷與中華車兄弟品牌各自發展電動車,形成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再在山頭會合,期許都有很好的成果。

裕隆持續推動數位化及導入AI技術運用以達成智慧製造,提升生產效率、能源效率及品質。再生能源方面,已累積於三義廠區完成太陽能發電15.4MW容量裝置,去年總發電量1716萬度實績,等於全廠區用電量的137%,今年將再增加10%擴大至17MW的建置目標。

儲能事業方面,112年共生產940MW的儲能櫃實績,今年目標產量將增加至1220MW,且配合減碳政策每年低減CO2排放4.2%目標。

 
刷卡延24小時生效 市場反彈…銀行局將討論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銀行公會27日向金管會提案,擬對民眾刷卡支付遊戲點數、錢包儲值、電子禮券等三項消費款時,只要刷卡額逾3,000元、將延後24小時才生效,以堵詐團變現後、快速移轉,卻引反彈;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28)日說,將對刷卡額、範圍及上路時間等三項做討論,必要時不排除召開公聽會。

根據聯合信用卡中心統計,去年刷卡網購詐欺金額高達32.4億元。為強化信用卡風險控管,金管會請銀行公會檢討信用卡詐騙,發現詐團多利用可快速移轉、變現金高的商品做盜刷及交易,主要有三大類商品,包括遊戲點數、錢包儲值、和電子禮券。

據銀行公會研議的方案,若刷卡支付這三類商品、只要單筆刷卡額高於3,000元,使用或移轉需24小時之後,才能生效,若單筆刷卡額低於3,000元則不受影響,公會也建議給三個月調整期。

但此舉卻引發市場反彈,也有民眾抱怨「誰打遊戲到一半、補裝備,買點數還要等24小時生效?」。

林志吉坦言,刷卡額愈高、遭詐財損大,雖對民眾不便性降低、但卻也沒有達到防盜刷目的;但相對的,刷卡額訂愈低、每筆交易可能會到影響,也非金管會初衷,因此會去了解,這三類商品平均刷卡額交易,藉此降低對民眾影響。

金管會正研議相關具體可行做法,在防範信用卡詐騙、與民眾消費支付間取得平衡,必要時不排除找發卡行和收單行再開會討論。

一家銀行業者指出,目前已有3,000元刷卡免簽機制,金額少、風險可控,對民眾影響應較輕微。

林志吉也說,事實上,各銀行也已對刷卡消費做風險控管,如透過系統偵測是否有異常交易態樣,例如持卡人過往從未刷卡儲值遊戲點數、或錢包儲值,或從未在這時間點消費,顯著不同於過往消費行為,各發卡行就可做風險控管。

 
長榮、萬海齊喊缺船缺櫃…海運價勁揚 第3季旺上加旺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2603)、萬海(2615)航運都在昨(28)日舉行股東會,兩家大貨櫃航商均認為,5月是貨櫃、船舶運力雙缺的轉折向上重要時點,市場在第3季將迎來最強旺季,缺船缺櫃問題恐愈來愈嚴重。

長榮總經理吳光輝在股東會上指出,目前全球海運運力短缺問題比4月更嚴重,現已一櫃難求;因為市場缺船及缺櫃問題不斷浮現,對於缺櫃,業者只能加收費用,以提高貨櫃的周轉率。

吳光輝分析,紅海危機及地緣政治衝擊,已經從第1季延伸到第2季。4月已感受到市場需求強勁,雖運價指數未即時反映,但已料到遠東會缺櫃;5月亞洲需求出籠,大缺櫃問題爆發,造成貨主開始搶櫃補庫存,更大舉推升運價。第3季本來就傳統旺季,缺船缺櫃會更嚴重。

萬海總經理謝福隆則在股東會後受訪指出,歐美線對於艙位與貨櫃需求高,帶動亞洲線到年底前都可維持強勁成長。

謝福隆也表示,近期全球缺櫃問題相當嚴重,歐美線對於艙位與貨櫃需求高,帶動亞洲線成長,另南美線也非常旺,但因為碼頭已經容納不下,並沒有加船空間,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目前都有港口壅塞問題,需要候港兩天。

對於市場認為6月底新船大量投入可能填補紅海危機所造成的市場缺口,謝福隆則說,新船投入要時間,運力缺口也沒那麼容易補足;第3季傳統旺季還是看好,近一、兩周出口到東南亞運價明顯上揚,預期年底前亞洲區運價及需求都可維持強勁成長。

長榮昨日股東會順利通過各項議案,因小股東發言踴躍,會議到中午才結束;近期法人在最新報告中都力挺長榮,其中,小摩調高長榮目標價至300元,永豐投顧則調高目標價至260元。另外,永豐投顧也將陽明目標價由78元調升至93元,萬海目標價則為96元。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