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陳�}/地上權招商 見利勿忘初衷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4/05/25 第292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陳�}/地上權招商 見利勿忘初衷
台北市政府招誰惹誰了?繼京華城容積爭議後,又有北士科案,前者本人認為涉及國家整體容積制度(本月九日「浮增容積是房市QE不可濫用」一文),頭痛何竟先醫腳?後者依媒體所載資料,恐怕又是犯了「土地開發忘卻初衷、只圖急功近利」的老毛病。

北士科(北投士林智慧科學園區),以智慧健康產業為發展主軸,口號響亮。主要由三塊精華土地(T16、T17、T18)組成,以地上權五十(七十)年,底價八十六點八八億元發包,二○一九年、二○二○年兩度流標,及至二○二一年改弦易轍,以三筆地上權分別開標,權利金則降低五點八%,結果順利標脫。事後各方爭議不休,多聚焦在計畫書之捨棄、得標財團與市長間的利益交換等,議會、政黨、調查單位紛傳介入,一時也成新聞焦點,對案情我們當然不便妄測,但是醫界朋友在專業上卻有些不同的觀察。

醫療界所質疑,倒是名嘴們忽略的重點。三塊基地依原本規畫,至少要有卅%需用於智慧醫療產業,以示政府關心醫療,也避免工商業對智慧醫療報酬不定而裹足不前。隨因招標困難的理由,就將比率降為廿%,最後乾脆取消限制,換句話說,不必考慮智慧醫療,反而成為招標成功的重要關鍵,豈不相當諷刺。如果智慧醫療在數位時代確有重要地位,何不堅持卅%的比率,寧可犧牲政府基金的戔戔收入,以達成智慧醫療的政策目的?何竟忘卻初衷,對數位時代智慧醫療寄予厚望的有志之士,又情何以堪?

早年音樂團體「動力火車」」,曾有名曲「莫忘初衷」膾炙人口,其中一句「別忘了那一年那一天出發時心中的夢」,唱出多少人的心聲,感動多少心靈。北市科案件在招標、流標、討論、更改條件的過程中,究竟有無牢記土地釋出的原始宗旨,不得而知,但緣何捐棄智慧醫療的大纛,難道只為結案效率?還是為充實市庫?是否有點捨本逐末?

忘記初衷的不只本案,二○一二年台北市就A25土地依促參法提出BOT規畫時,曾高舉四大目標,其掛帥的兩大口號依序是:設立大型停車場,及強化信義商圈。規畫的初旨,其實很有遠見,考慮到信義商圈日益增加的觀光人潮,為避免大型巴士卸載乘客,不斷巡航或違法停靠,造成商圈周遭品質低落,所以依促參法提出規畫。結果在二○一三年流標後,隨即改用設定地上權(簡言之,就是不談交通建設)再行招標,經過數次流標降價,終於在兩年後拍定,雖在招標條件中仍保留大型巴士一定數量的停車位,但仰望目前豎立在一○一附近的五十四層商辦高樓,加上帶進的人潮,市府究竟是紓解還是加劇信義商圈的交通壓力?

智慧醫療能否賺錢(或投資報酬率問題),是可以討論的議題,如果智慧醫療在數位時代是一項基本的需求,當年以智慧醫療為名的北士科園區,就是正確的決策,相關規畫也應以此為最高目標而努力,財政收入就不是牢不可破的神主牌了。十年前的A25,可能要感謝營建中疫情來襲,同時兩岸緊繃,觀光客銳減,否則早成弱化商圈的殺手。

不論是A25,或是T16-18,當局好像都很在意市庫收入,其實權利金在性質上是預收經營年限的款項,不只是寅吃卯糧,而且是吃後面市長的卯糧,何必過度在意,重要的還是政策目的。記得動力火車演唱「莫忘初衷」時,後面還有一段「等雨雪風霜經過,夢才能成熟結果,就乾掉這杯酒,敬有始有終」,千萬記得,不要有始無終,忘了初衷!

(作者為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