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聯合報社論/從川普顧問納瓦羅入獄,談「藐視國會罪」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28 第57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五月天與范逸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川普顧問納瓦羅入獄,談「藐視國會罪」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改革 開源節流不可偏廢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幸福的悖論
黑熊入校 政治退出校園?
以色列的黑化應為當權者戒
賴總統有兩座大山要克服
別再讓基層消防戰死火場
晴空匯火警 4大疑點與3大要命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五月天與范逸臣
黑白集/聯合報
多位台灣藝人表態自己是「中國人」或「支持統一」,其中不乏五月天、蔡依林等天王天后,引發熱議。有人認為他們只是「被迫表態」,但也有許多網民對他們出征。但若要論政治「施壓藝人」,台灣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立法院日前肢體衝突,鍾佳濱「撲倒」陳菁徽。藝人范逸臣在臉書留言「意見不同就撲下去喔」,歌手紀曉君回文「撲了啦」。兩人同遭出征。范逸臣被迫刪文,紀曉君則道歉。此外,台灣女婿、美籍網紅「小貝米漿」調侃國會玩WWE(職業摔角),不僅本人挨批,妻子也遭殃,嚇得他只好刪文。

范逸臣、紀曉君和小貝米漿都沒有「批評民進黨」,只是「未支持民進黨」而已,結果都遭網暴。長期挺綠的藝人陳慕義,要范逸臣「戲演好再來說」,就迎來鄉民掌聲。可見,「小粉綠」的玻璃心,和對岸的「小粉紅」,還真是血濃於水。

在對岸發展的藝人必須對「中國」表態,本地藝人則沒有「不支持民進黨」的自由,都是兩岸對立下的受害者。受害者不限於演藝圈,整個社會皆然;若非兩岸關係惡化至此,小粉紅、小粉綠怎會如此猖狂?

「五月天」事件後,賴清德總統呼籲大家體諒藝人。如果這是真心話,那麼,曾身受網暴之苦的賴清德,先聲援被綠營支持者網暴的藝人網紅,才是真的功德一件。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川普顧問納瓦羅入獄,談「藐視國會罪」
社論/聯合報
朝野政黨正為國會改革法案激烈對峙,而綠營群眾在立法院外的聚集,更加重情勢緊張。賴清德總統就此表態,暗指在野黨「違法表決」,又讚揚院外群眾集結是「守護民主」的行動,令人擔心今天三讀是否會重演太陽花運動「占領國會」的失控行動。為此,我們借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白宮顧問納瓦羅被判刑入獄的例子,希望釐清台灣「藐視國會罪」和「國會騷亂」的若干爭議。

納瓦羅是川普親信的貿易顧問,他因拒絕配合美國眾院對二○二一年「國會大廈襲擊案」的調查,被依「藐視國會罪」判處四個月徒刑,今年三月十九日入邁阿密監獄服刑,成為第一個因「藐視國會」入獄的前白宮官員。另一個同樣因藐視國會罪被判有罪的,則是川普的首席白宮戰略顧問班農,也被判處四個月徒刑;但因法官允許他在上訴期間保持自由之身,故尚未入獄。而華府聯邦上訴法院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則駁回納瓦羅的上訴申請,限期要求他入監服刑。

納瓦羅和班農都是因為二○二一年一月六日的「國會大廈襲擊案」,遭眾議院調查此案的「特別委員會」傳喚作證。當時,川普拒絕承認敗選,並和盟友親信召開了一次戰情會議,班農並在其播客上預告「明天將一片大亂」,次日即發生國會騷亂。但兩人被判決有罪,並不是因為他們參與策畫或密謀,而是因為拒絕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並拒絕提供特別委員會要求的相關文件。納瓦羅已七十四歲,班農也年屆七十,因他們的態度桀驁不馴,皆未得到任何緩刑的特別待遇。

進一步看,納瓦羅和班農的藐視國會罪,並非由國會直接判定,而是經全院表決通過後移送司法審理,維持司法和立法的分立。納瓦羅去年九月經華府的聯邦法院陪審團判決有罪,今年一月確立,這距離眾院委員會認定他藐視國會已時隔一年半。班農也一樣,八男四女組成的陪審團,不到三小時即一致同意判他藐視國會有罪。除了刑責,納瓦羅要繳交九千五百美元的罰款,班農則要繳交六千五百美元罰款。

由納瓦羅和班農的例子看,我國國會要建立調查及聽證制度,當然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有助於釐清行政濫權或尋常司法難以企及之事。例如,台灣也發生過國會遭占領乃至行政院被攻擊事件,卻用政治處理草草了事,不把國會受攻擊當成是國家體制受到侵害。也因此,這次國會改革法案之爭,屢戰屢敗的民進黨竟想動員群眾來逆轉頹勢;由此,可見台灣法治及制衡崩壞之嚴重。

事實上,檢視藍白版和綠版的提案,民進黨版草案對於聽證會證人拒絕出席或提供資料的處罰,其實比在野版嚴重。過去,柯建銘和林佳龍甚至有過判處七年或一年徒刑的提案。但時移勢易,綠營卻反控在野黨提案危害人權。民進黨憂慮的是,一旦藐視國會罪通過,綠營官員便不能再像蘇貞昌、吳釗燮那樣在立法院拍桌叫罵。問題是,理性詢答,保持做人的基本禮貌,不就是執政官員應有的素養嗎?如果卓榮泰能好好約束其政務官,藐視國會罪豈會輕易上身?

我們之所以舉納瓦羅入獄為例,是因為此案同時涵蓋了藐視國會罪及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等多重面向,對台灣正在發生的政治爭議,具有立體而清晰的啟示。對濫用國會絕對多數達八年的民進黨而言,如今已到了收斂及自省的時刻。我們也要提醒磨刀霍霍的在野黨,國會改革必須有節有度;否則一旦情勢逆轉,這把刀對付的就是自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改革 開源節流不可偏廢
社論/經濟日報

對於勞保改革的方向,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撥補就是改革」,等於宣示未來四年,勞保就只能靠政府每年千億元以上的撥補,來勉強撐過難關,賴政府的勞動部,仍將和蔡政府八年一樣,不可能有任何的積極改革。這種本末倒置的政治考量,馬上引發社會極大的反彈。

於是,何部長進一步解釋,上任「不是來砍勞保給付的」。勞保改革應該更多元,而非「從瘦鵝上拔毛」,應從「開源」著手,例如延後中高齡就業、讓家庭看護工納保,就可有新的納保人口出現。雖然從一開始的「不作任何改革」,在試試水溫發現社會反應不佳後,改為願意從「開源」著手,但降低給付的「節流」,顯然仍不在改革的選項之內;在行政擔當上仍有「避重就輕」的問題。

何部長首先應該重新閱讀2017年國家年金改革規劃方案(簡稱年改方案)。該方案針對勞保改革的開源、節流,提出以下幾個重點建議:

一、延後退休:勞工請領年齡依現制於2018年提高為61歲,其後每二年提高一歲,於2026年提高至上限65歲。愈晚退休,繳納的保費愈久且愈多,有開源的效果;愈晚退休,領取給付的期間愈短,就有節流效果。

二、保險費率2018年起每年調升0.5%,於2023年檢討是否整併勞工退休金。如經檢討仍無更佳方案,且經精算未來20年保險基金餘額不足以支應保險給付,其後每年繼續調升1%至上限18%(2028年)。顯然提高費率是最主要的開源手段。

三、給付方面:所得替代率與年金給付率暫不調整;年金給付之投保薪資計算標準採計期間,方案實施後第一年按最高60個月平均計算,之後每年延長12個月,調整至加保期間最高180個月平均計算,具有節流效果。

後續的2018年2月「勞保年改財務評估報告」指出,若改革方案於2018年1月1日施行,相較於當時的現制,勞保基金收支逆差年度由2018年延後至2020年,基金用罄(破產)年度則由2027年延後至2036年;2036年勞保基金累積餘額,從原來推估的負4.5兆,減幅高達97%。該財務評估的總結指出,整體來說,「如採改革方案,財務確見改善」;但若改革方案「愈晚施行,財務改善效果愈差」。

蔡政府八年來根本就沒有進行勞保改革,結果財務狀況加速惡化。勞保的收支逆差的「死亡交叉」提早在2017年就出現,而且連續七年遞增,加速了破產年限的到來;潛藏債務(未來50年應計給付現值扣除已提存責任準備)去年底累積達13兆元。透過2,670億元的撥補,也只讓破產年限勉強延後兩年而已。

因此,建議勞動部,不能沉溺於依賴稅收超徵才有的撥補,畢竟未來稅收不可能連年超徵;必須積極地採取「更多元」方式改革,先落實年改方案的開源、節流方案,以免勞保的財務危機惡化到後任政權無以救回的地步。

延長退休年齡具有明顯的開源及節流效果,因此不應以2027年提高到65歲為上限,可再提高,並給予附加給付的方式,鼓勵延後退休。勞動部計算的勞退加勞保的所得替代率,目前在58%至68%之間,高於國際平均的51%,因此年金給付之採計期間,應該每兩年拉長一年,調整至加保期間最高180個月計算,以溫和方式適度減少給付。

勞保投保薪資上限,2016年起雖調高至45,800元,仍然嚴重偏低,影響勞工的年金給付額度及勞保收入。未來可以將投保薪資上限大幅調高,讓高薪勞工繳納更多的保費挹注,但所得替代率遞減,可以節流,從而改善財務。

此外,勞保的保費偏低及確定給付制,是財務惡化的關鍵原因。因此,保費的上限不應以12%為限,可再每三年緩增。何部長所提的「家庭看護工納保」,如果不改為確定給付制,短期雖可增加收入,但長期增加支出的問題仍然發生。改革要有決心和魄力,雙管齊下來落實。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幸福的悖論
林一平/聯合報
在不懈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人們往往走上不同的道路。詩人奧登.納許(Ogden Nash, 1902-1971)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在世上,實現幸福的唯一途徑是要麼有一個純淨的良心,要麼根本沒有(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achieve happiness on this terrestrial ball, and that is to have either a clear conscience or none at all.)」。這句話中蘊含的矛盾智慧,引導我們探索幸福與良心純淨之間微妙的關係。

納許的話揭示了幸福的二分法悖論:通過擁有純淨的良心或根本沒有良心來實現幸福。這個悖論可以如何拆解?純淨的良心意味著與道德原則和價值觀相一致的內心平靜,而「根本沒有」則意味著擺脫罪惡感和懊悔的負擔,不受道德困擾。這引發了有趣的問題,即在不考慮道德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發現幸福。納許挑戰我們反思這兩個極端之間的灰色地帶:在保持清潔良心的同時承認人性的不完美,幸福是否可以在這兩者之間的微妙平衡中找到?這或許引導我們探索人類經歷的複雜性,認識到生活的旅程很少是非黑即白。

精神上的幸福較為抽象,但若考慮物質的幸福如財富,納許的二分法兩端都難以獲得大筆財富。一九○五年,馬克斯.韋伯(Maximilian Weber, 1864-1920)在其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討論了追求財富時的平衡,總結了加爾文主義預定論(Calvinistic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所導致的資本主義精神。對於清教徒而言,人們必須努力賺取財富,同時節制慾望,不可揮霍,而是讓獲得的財富累積,成為追求更多財富的資本。營利成為人生的目的,而非滿足個人物慾的手段。追求大量財富常常需要非常手段,可能讓「純淨的良心」靠邊站;而在運用財富時,又須讓「純淨的良心」歸位發揮功能。

一個著名的例子是約翰.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1839-1937)。這位虔誠的清教徒展示了自己是「天選之人」的方式,幾乎不擇手段地賺大錢(純淨的良心靠邊站),而自身極為節儉,努力存錢,將財富運用於慈善事業(良心歸位)。洛克斐勒的行為顯示了在追求財富和保持良心純淨之間找到平衡的重要性。

然而,今日許多人則是不擇手段地揮霍自己及子孫的財富,即便自己獲得了世俗的幸福,也會給後代帶來災難。最明顯的例子是無節制舉債的城市,讓現在的市民消耗掉下一代市民的社會福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非常希望執政者能夠擁有一顆純淨的良心,透過明智的政策和治理,使得社會能夠在財富追求和道德責任之間找到平衡,不至於影響未來世代的福祉。

因此,納許提出的幸福悖論提醒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保持良心的純淨與否是一個關鍵因素。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幸福,都需要我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忘道德責任,並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這樣,我們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幸福,並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黑熊入校 政治退出校園?
林易生/大學生(新北市)/聯合報
立委沈伯洋一手促成的黑熊學院,聲稱其目標是訓練學生在中共犯台時協助民防抵禦入侵,但許多民眾將其視為「民兵」或「義和團」,彷彿是一場扮家家酒的遊戲。

沈伯洋成為民進黨立委後,黑熊學院在大專院校舉辦的「熊專場」引發質疑,認為違反了政治退出校園的精神。網上流傳的課程內容如「蒐集對我不利之內部言論」,也被質疑是打擊不同政治主張的方式。筆者日前親自參與所在的國立大學數場黑熊學院工作坊,以下是所見所聞:

課程開始介紹台海地緣情勢、兵力與戰備概況。儘管內容無明顯錯誤,但有強烈立場,認定中國的擴張行為均為作惡,而美國或其他國家介入是為了解救台灣。課程設計者顯然不希望在維護自身尊嚴下,盡可能斡旋多方以博取利益,而是希望台灣選邊站,不要與中國交好。這樣的外交路線作為「民防指導原則」,顯然值得商榷。

在「對抗認知作戰」課程中提到「法律戰」時,講師表示:「中共通過影響立法,在條文上取得攻擊占領的合法性,例如當今國會。」暗示國、眾黨立委被中共控制。為反對黨扣上賣台大帽,綠營常用,見怪不怪,但出現在校園內實有不妥。黑熊學院不僅挑戰在野黨,還攻擊媒體,指為中共假訊息作戰協同行為的參與者。如此立場的課程卻宣稱自己無黨無派,是否有當?昭然若揭。

黑熊學院講座以知識包裝意識,虛實參半鼓動民眾。課程最顯露其綠營附隨組織本質的,是其對藍營廣告與媒體勢力的論述,暗示資金背後均有中國的影子;但當其不得不承認民進黨同樣也有網路公關操作、使用公帑宣傳政績時卻說,「政黨為了勝選,本就想影響民眾認知,支持自己」。藍營說服群眾叫認知作戰,綠營宣傳卻是政黨政治。此言究竟何意?

講師更進一步說,因為民進黨使用「可受審議的公帑」宣傳,就算有失當之處也可以追溯;而國民黨使用不可受監督的私有預算,其現金流需要懷疑。此言差矣!擁有行政權的民進黨,竟質疑沒有國家機器的在野黨,不可能有錢公平競爭,引人發笑。

基礎營後半日由消防及其他專業人士主講,題目涵蓋急難救護、避難規畫等,尚稱實用,但許多牽涉專業技能的主題,如評估失血、檢傷等,僅光速書面帶過;在此同時,課程卻不斷強調「戰時可以維持平常生活,只要選擇自己幫得上忙的領域,就對國家有很大貢獻」。課程訓練接近個人避難訓練,但恐導致操作者眼高手低,且誤認戰爭時期可選擇責任,過得自主,高估己身對國防貢獻,在面對保家衛國的弟兄時,有著錯誤認知。

黑熊學院是民進黨的救國團。課程有部分實用性,但給人一種童子軍露營的既視感,搭配政治口水的紛擾;宣稱為全民國防,實則是強扣國家主義的反中論述營。課程中,講師說部分接受陰謀論的假訊息受害者會感到「眾人皆醉我獨醒」,如今,望向廿八%反對國會改革,卻自認在拯救國家的立法院綠營支持者,可謂自我應證的最佳案例。

   
以色列的黑化應為當權者戒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聯合報
聯合國國際法庭廿四日下令以色列立即停止對加薩南部拉法的軍事行動,加上之前挪威、愛爾蘭與西班牙等歐洲三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國際法庭檢察官宣布將對以色列總理和國防部長提出逮捕令聲請,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巴勒斯坦入會案,顯示以色列在以哈戰爭中對加薩慘無人道的攻擊後,已深陷被國際社會孤立之困境。

猶太人在兩千五百年前以色列王國與猶太王國被消滅後,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除了二戰後成立的現代以色列國,猶太民族都是長期流浪散居。由於其特殊文化,一方面造就各行業許多傑出人士,一方面成為各國難於融入在地族群的少數族群。雖歷經各地反猶主義的迫害,但猶太人始終保持了民族信仰的獨立性和連續性。

猶太人在二次大戰前後慘遭納粹無情殺戮迫害,贏得舉世同情,在美英強國支持下,於一九四八年在中東巴勒斯坦地區建國,雖與環伺四周的阿拉伯國家多次戰爭,卻在西方強國支持下屹立不搖,國富兵強,更被西方國家捧為「中東地區民主燈塔」。孰料在此次以哈戰爭中,從本受哈瑪斯恐怖攻擊贏得世人同情,因對加薩採種族滅絕式攻擊,造成大多數是無辜婦孺的巴人死亡人數超過三萬五千人,仍執意揮軍攻擊拉法,反應過當造成今日的孤立。

根據紐約時報一項由以色列記者和該報駐華盛頓記者數年的調查,採訪包括現任和前任以色列政府官員等一百多人,揭示了以色列定居者運動中的暴力派別,在政府的保護和有時的慫恿下,如何對被占領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國本身構成嚴重威脅。一心追求神權國家的定居者曾經是邊緣群體,有時甚至是犯罪團體,幾十年來一直被允許在幾乎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活動。自從內唐亞胡總理的聯合政府於二○二二年上台以來,該派系的一些成員已經掌權,推動該國的政策,包括加薩戰爭。

數十年來,定居者暴力一直受保護和煽動,且在西岸定居居民中,對巴勒斯坦人以軍事法約束。但對猶太定居則適用一般國民法,參與對阿拉伯人恐怖攻擊的猶太人得到了極為寬大的處理。同時溫和的猶太人也成為極端民族主義者的目標,如謀殺支持奧斯陸和平進程的已故拉賓總理。

一九八一年,耶路撒冷一群教授對定居者與當局可能勾結,以及在被占領土上針對巴人的非法「私人治安活動」表示擔憂;當時的以色列副總檢察長領導一個委員會調查這個問題。他們的報告發現了一樁又一樁的非法侵入、勒索、襲擊和謀殺案件,軍事當局和警方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或僅進行了名義上的調查但毫無結果。當時的內政部長斥責他們的報告,「並希望調查人員放棄它」。廿年後的另一份報告也遭遇了類似命運。

以哈戰爭爆發後,負責約旦河西岸事務的以色列中央司令部司令,即對以軍在加薩的報復、實施的恐怖暴力「可能點燃西岸」表示擔憂;同時他也指出,內唐亞胡極右派政府上任以來,打擊非法定居點的努力已經幾乎消失。

加薩使世界重新關注以色列長期以來未能解決巴勒斯坦自治問題。但正是在約旦河西岸,在膽大妄為的定居者非法占領,對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法治的腐蝕影響最為明顯。今日以色列軍隊在加薩公然進行無情殺戮,引發世界公憤;縱容支持者非法妄為、便宜行事而遭反噬,是所有當權者都應記取的教訓。

   
賴總統有兩座大山要克服
張淑中/台灣首府大學前校長、中選/聯合報
賴總統五二○的就職演說,可謂是戰略層面嚴重失分,戰術層面加分有限。演說內容賴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敏感兩國論,則遭受前總統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批評,甚至引來北京政府的嚴厲批判,在台灣周邊立即展開大規模的軍演。

新總統的就職演說本應展現全球戰略格局,亦即能降低台海戰爭風險、促進兩岸和平對話,並具有撫平社會爭議、化解朝野對立的功能,如此才有高度且負責任。然而賴清德卻避談有助未來兩岸和諧、和平談判的「九二共識」、「中華民族」等言語,反而刻意切斷台灣與大陸的連結關係,公開談及兩岸「互不隸屬」、「台灣亦是我們國家名稱」,使兩岸關係更加惡化,也將為台灣安全與全球穩定帶來極大風險。

中共解放軍以「懲戒台獨」為名,舉行「聯合利劍—二○二四A」演習,至少呈現三項警訊,值得國人關注:第一,中共演習行動有五個區域,實質已進入我國廿四海里區。其次,大陸海警船亦首度公開突破到烏坵、東引的禁限制水域內。第三,共軍圍困台灣的軍演期間並未見到美國軍機、軍艦在附近守護台灣,此意味中共軍事行動的迅速已非華府能完全掌握。

賴就職第四天,台灣即證實是「全球最危險地區」,甚至還是國會暴力國家。國會改革議題在賴尚未上任前,朝野已爭執不休;賴就任總統後,身為「少數總統、少數國會」的賴政府本應更謙卑理性的面對國會改革修法;然而民進黨卻強力杯葛六成民意支持的國會改革案,不只造成朝野立委多次嚴重的肢體對抗,也讓近日立法院前的抗爭活動持續延燒。此皆不利國內團結與民主深化發展。

民主政治即民意政治,也是國會政治。全球實施民主政治的國家,長期以來只有行政機關擴權或官員濫權行為,鮮少有國會擴權的問題。因為國會議員代表人民監督官員是憲政職責,更是民主意志的展現。因此「國會改革」對歐美許多國家而言都是常見作法且有正當性。國會改革最終目的是增強人民權力,以能有效監督政府並防止官員的濫權或不法行為。

過去八年兩岸完全缺乏互信,且兩岸領導人亦無溝通管道。賴清德執政後,中共對台軍事威脅會愈來愈大,此困境為賴清德的第一座大山。台灣沒有內耗互鬥的本錢,但迄今為止,賴仍未主動與在野黨進行和解,又放任黨籍立委阻撓國會改革案,如此強硬態度與強勢作法,未來仍將遭到藍白兩黨合作強力反擊而導致施政困難,此是賴清德的第二座大山。如何克服內外挑戰的兩座大山,考驗賴總統的政治智慧。

   
別再讓基層消防戰死火場
盧守謙/大仁科大火災鑑定中心首任/聯合報
隨著建築設計水平不斷提高與施工技術進步,建築物漸朝高層化、深層化、大型化,卻潛藏著較多危險因子。新竹晴空匯大樓地下室火災,造成二位消防人員殉職及數百住戶受困待救事件,即為典型案例。

超高樓建築物火災,因建築物收容人員多,災害時需救助者比率亦高,且因高度距離問題,避難時間較長。而大樓密閉構造易充滿濃煙,且進入口受到許多限定,致搶救空間狹長窄化。入室消防力分斷,消防活動形成立體作業,搶救之消防力彼此距離拉長。又危險要因多,大樓內部水平垂直管道間密布,有毒濃煙氣體得以快速延伸。

本次事件,從新聞畫面得知係D棟大樓B1設置整棟電力來源,起火於B1往一樓電力線架管道間,生成濃煙隨著管道間一路往上層竄出,期間發生停電致抽風機無法啟用,濃煙更透過管道間直接進入住戶家中,不少住戶出現頭暈頭痛狀況。因此,初步疑似配管、配線貫穿管道間處及防火牆空隙,未填塞防火材料,可能呈現管道間防火區劃不完備問題。二○○一年汐止東方科學園區廿六層高樓火災事件,事後調查延燒路徑,係在上方與樓板部位大多殘留有空隙,管路與管線水平穿出之貫穿孔未封閉、機電設備箱體直接在牆體上鑿孔後嵌入,並未施做防火補強措施,垂直層間隙之防火填塞也出現很多漏洞,致實質防火區劃作用失效。

本次也呈現特殊的消防活動視線問題,即電纜燃燒和分解產物的危險空間。從火災動力學上,管道內電纜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積聚回饋大量熱量。電纜燃燒的特徵產物,很大程度取決於反應動力學、火焰溫度和氧氣擴散到燃燒區域的情況。電纜結構複雜,主要包括外層、絕緣層、緩衝層等,電纜外層由可燃聚合物組成,燃燒時會生成大量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其熱解過程,塑材會釋放出戴奧辛、氰化氫和氯化氫。其中聚氯乙烯燃燒時會產生酸性氣體,煙氣中大量的碳氧化物,例如一氧化碳和氯化氫,二者扮演毒性協同作用,其中也有環烷烴及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等成分。在管道間缺氧作用下,這些生成產物加劇,這也解釋了本次事件入內搶救的消防人員,其空氣面罩及消防衣帽沾滿大量焦油的現象,此種有毒煙油能嚴重遮蔽消防人員的能見度和活動範圍。

建築防火安全往往是發生重大災情時才被大眾關注,防火區劃之完整對於建築物安全具有關鍵地位。區劃主要目的為限制火煙危害範圍、隔離有毒因子、提供人員避難行動之安全空間;其功能主要呈現在,火災持續燃燒時間內,限制向鄰近空間及上下樓層擴大侵襲;從火災發生起,在避難通道(走廊、安全梯、排煙室)不得有煙熱毒氣等火災危害,直到室內人員完成避難行動為止。因此,管道構件線形接合(縫隙)密封部及層間縫隙填塞體系,應具耐火性驗證認可,整體防火區劃才得以完備。

公共安全是政治問題,且是政治經濟學問題,預算應隨著業務量擴增而增加;政府基於對民眾生命之重視,應持續強化公共安全建設並發揮應有功能。消防風險極高,第一線人員出動救災,每次都能安全無虞返隊嗎?每一救災場所皆具不同建築空間屬性,進入火場本具相當危險,加上面對未知的危險因子,應納入現代科技(入室消防人員定位系統),更新基本裝備與救災器材,才能在真實情況發生時做好救災準備,讓基層消防戰士能在任務結束後,從火場安全回來。

   
晴空匯火警 4大疑點與3大要命問題
李信樟/工業安全技師(高雄市)/聯合報
新竹東區晴空匯大樓前天晚上發生火災,數百名住戶受困其中,更造成二名消防員不幸殉職。造成不幸最關鍵的是因為管道間內電纜線燒毀,導致排煙設備無法運轉,建築內部充滿濃煙,讓再次進入大樓進行人命搜索的消防員,因氧氣瓶耗盡倒臥在火場樓梯間,送醫不治。

晴空匯為當地指標性豪宅,理應有比一般住宅更高的安全標準,但從相關報導看來並非如此。

一、濃煙生成時為何消防排煙機無法自動起動?因為濃煙剛生成時,電纜線理應仍具備傳導功能,且即使大樓停電,排煙機因連結緊急發電機仍可起動運轉,什麼原因導致其失去功能?

二、依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第二三五條,連結排煙設備與緊急電源之耐燃電纜,必須經過耐燃試驗合格,為何該纜線會於火勢不大的管道間內被燒毀,造成排煙設備無法運轉?

三、為何起火點在地下一樓管道間,但濃煙隨著管道間「垂直」上升至各樓層,且在各樓層「水平」擴展竄入各戶?是否管道間沒有做好防火填塞?

四、直到昨天上午發生火災後約十二個小時,大樓內尚有二百餘人待救援,凸顯出該大樓沒有「第二逃生路線」的設計,一旦因濃煙導致人員無法由原有的樓梯間逃生時,就只能坐困屋內等待救援,這也是消防員必須再次進入大樓的緣由。消費者購置住宅時,除了漏水壁癌等檢查,是否也該同時關心這棟住宅的消防安全設備,確保發生火災後自身與家人生命安全?

最讓人不捨的是,殉職二名消防員的悲劇應是可避免的。首先,這次救援沒用緊急升降機,是消防員背氣瓶徒步爬樓梯,所以氣瓶耗盡速度會比以往快。依據建築技術規則第一○六條,超過十層樓的建築物即必須設置緊急升降機,所以晴空匯大樓應該有緊急升降機,但為何消防人員徒步上樓,捨緊急升降機而不用?如果連消防隊也無法相信緊急升降機的安全,那可是必須深究的問題。

第二,後勤指揮雖聽見求救,且氣瓶耗盡之警笛聲響起,卻無法確定位置;經清點人數,五分鐘後才確定二名消防員受困位置,再經卅五分鐘後才找到倒臥樓梯間的二人。為何氣瓶警笛響起時,不能同時發出確切位置的訊號?這應非多高深的技術,卻是生死的關鍵。近十年來已有卅幾位消防英雄殉職,卻不見消防署對於「提升消防人員於火場任務的安全科技」有積極主動的作為。

第三,據報導,晴空匯大樓原訂於四月十一日進行消防安檢,因管委會疏漏通知相關人員到場,故改期到六月初辦理。由此可見消防單位安檢程序不被重視,排定安檢日期卻無法如期進行,理應列為重大警示事件並對社區全體住戶公告,卻可輕易協調改期,複檢程序是否已流於形式?

災難之所以發生,都是漸次累積錯誤而來。生命無價,不希望由每次災難的捨身菩薩來教育我們該怎麼做,那代價太龐大了。希望有權責者莫以小細節就不重視,例如防火填塞、排煙機啟動、耐燃電纜、省力化與自動化之消防搶救設備和技術、管道間簡易的滅火設施等。建商、政府機關、大樓管委會、消防設備商等相關機構與人員,都應肩負生命安全責任,打造安全居住環境。

   
如何訓練表達力?
訓練表達力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通過閱讀、寫作、與他人交流、培養聆聽能力和積極參與公開表達活動,我們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並且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韓國愛寶樂園2024春夏限定【三麗鷗主題花園】全攻略!
愛寶樂園除了擁有全球最陡的木製雲霄飛車,還有獨特的水陸兩用車供遊客體驗,與各種可愛的動物近距離互動。而這一次,愛寶樂園與三麗鷗攜手合作,打造了一個充滿熱鬧和色彩的「限定主題花園」。這裡不僅充滿了各種美麗的花園景觀,保證可以拍到瘋掉!今年春夏,準備好和三麗鷗,在韓國愛寶樂園展開一場浪漫的冒險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