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能源安全指標再降 電價調漲壓力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1/02 第60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能源安全指標再降 電價調漲壓力大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最新「台灣能源安全指標」,二○二四年第三季降至六十點七,不僅是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最低,也是新冠疫情後新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研究員梁啟源表示,隨著核三廠二號機將於五月底除役,廢核成本將不斷攀升,四月電價再調漲的機率很高,預估至少漲百分之十,且若能源政策不調整,未來幾年都得面臨電價調漲壓力。

二○二二年至今,國內工業電價經歷四波調升,平均工業電價由二○二一年平均每度二點五八元調升至二○二四年的三點八一元;去年十月調整後,工業電價來到四點二九元。若和二○二一年相較,累計漲幅百分之六十六。

二○二四年第三季台灣能源安全指標六十點七,不僅較二○二四年第二季的六十三減少二點三,較二○二三年第三季的六十六點六更大減五點九,且為近五年新低。

梁啟源說,核三廠二號機將繼核三廠一號機後於五月底除役,但計畫替補的大潭九號、新七號機與台中新一號機因三接及五接工期延擱、氣源不足將無法如期如質併網,加上再生能源建置落後,以及國內用電需求量成長,恐將造成今年夜間備轉容量率出現負數(估計負百分之○點五),有停限電風險,勢將導致今年能源安全指標持續走低。

儘管國際能源價格持續走跌,我國電價卻不斷上漲?梁啟源說,「這就是廢核的代價」,二○二四年廢核成本約一○八三億元、二○二五年約一二○○億元、二○二六年約一千三百億元,「因為我們使用的都是比較貴的發電能源選項」,這些都是要反映的。

梁啟源指出,核能發電成本(一點三九元/度)僅約再生能源成本(四點六元/度)的三分之一,增加核能發電可有效減輕燃料成本上漲壓力,且隨著高躉購費率的離岸風電(約六、七元/度)陸續併網,將進一步提高再生能源成本。

他表示,今年電價調漲壓力繼續存在,預估至少調漲百分之十,且工業電價調漲仍是首當其衝,但只要能源政策不改,未來幾年都可能面臨每半年電價又要調漲的情形。

 
賴清德總統點名八產業 掌握前瞻技術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昨(1)日在元旦談話中提到,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台灣國力才會強,且要發揮半導體與AI優勢,並點名無人機、低軌道衛星、機器人、軍工、安控,或是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新農業、循環經濟等八產業,都要掌握前瞻技術。

賴總統上任以來提出五大信賴產業,包含半導體、AI、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昨日賴總統點名的重點發展產業又更多,包括生技醫藥、綠能科技、循環經濟等,都不在原本五大信賴產業範圍內。

賴總統先是提到,2024年上半年,台股漲幅是世界第一,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到4.2%,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國內投資暢旺,突破5兆元大關,通膨率也逐步回穩。

賴總統說,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台灣國力才會強。

 
環境部啟動環評總體檢 政策型案件同步檢討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境部啟動環評總體檢,針對近年開始啟動的「政策環評」,也彙整相關建議持續精進,例如未來政策環評可能將納入「範疇界定指引表」、強化公眾參與的程序規範、強化政策環評對開發行為的約束力,以及後續政策實施的追蹤與監督。

環境部委託環境法律人協會針對環評改革持續凝聚共識,在政策環評部分,由於現行政府政策環評作業辦法中無範疇界定機制,這次長久以來遭到民間團體詬病的問題之一,這次主動調查若未來政策環評納入「範疇界定指引表」後,應涵蓋的內容,包括政策可能涉及的環境與社會影響要素、替代方案種類與篩選原則、或減輕或避免環境影響之因應對策。

現行政策環評主要由政策研提機關自行實施,並徵詢相關機關意見,例如離岸風電等案件,目前評估作業並無針對環境部角色定位進行相關規範,這次也調查是否應該修法將環境部定位為政策環評的監督機關,同時擔任環境風險評估的技術支援角色;以及在政策環評時,針對風險評估的科學資訊增加外部審查機制。

政策環評目前並未規定政策實施後的追蹤與監督機制,導致環評承諾的落實情況缺乏有效監控,這次總體檢也調查後續應納入的相關機制,例如設置執行與效果監督機制、明確監控報告與公開資訊等,讓追蹤有所依據。

 
兩財經法案 春節前卡關
記者邱琮皓、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立法院朝野黨團先前已取得共識,將會期延長至今年1月21日,在當沖降稅日前順利三讀後,重要財經法案還有《產業創新條例》、《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簡稱攬才專法)等,按目前進度,恐須等到春節後會期才能繼續闖關。

立法院近來攻防焦點鎖定財劃法、憲訴法等爭議法案,此外加上本會期為預算會期,仍有不少部會預算尚未審查完畢,審查法案的時間相當有限。

產創條例已通過行政院會,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已於2024年底屆期,經濟部提出產創條例修法延長五年,目前立法院尚未展開審查。

國發會推動攬才專法,放寬全球菁英居留一年即可取得永久居留,希望吸引人才,預料可能要下會期才會送進立法院。

 
環評改革今年要做總體檢 碳盤查列入審查重點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境部推動環評改革,今年展開「總體檢」。據了解,環評作業準則中擬納入氣候變遷、社會影響、原住民三大新興議題;針對氣候變遷議題,除建議應提升相關氣候調適計畫,也正討論擴大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涵蓋範疇、以及在環評時納入更完整的碳盤查。

為讓環評兼顧實務運作及回應各界期待,環境部委託環境法律人協會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總體檢專案計畫」,第一步先以問卷方式蒐集各界意見,作為未來環評修法參考。

據了解,環評總體檢將分為三大階段,首先將分析國內外制度差異並評估法制化可行性,以線上問卷廣邀各界意見,舉辦四場環評法制檢討座談會,預計在3月舉行兩場專家學者座談會,制定環評制度改善建議。

環境部官員透露,多年來反覆被提出的問題,若有凝聚共識,確實會納入未來修法方向,且這次定義為總體檢,是因為盤點項目高達十三項,從流程、環評細項到範圍認定標準、新興議題、審查結論做法、環評效力範圍、環評審議委員會、相關主管機關、技術顧問機構、環評通過後的執行與監督、中央與地方的分工、以及環評通過後的變遷與改變、公民訴訟、以及政策環評。

外界認為修法呼聲最高、應馬上納入環評準則的新興議題,將聚焦在原住民、氣候變遷與社會影響等三議題。

針對氣候變遷,正考慮將「溫室氣體排放要求」納入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將範疇界定要求從現行推估施工與營運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涵蓋至上下游供應鏈,並且具體要求在環評時納入直接排放、間接排放以及碳足跡等碳盤查;同時也要希望能再提升環評對氣候變遷適應能力的要求。

透過問卷彙整意見之後,環境部規劃5月舉辦專家座談會制定草案,6月在北中南東舉辦座談會。7月至8月間召開可行性研商會,邀集中央與地方、專家學者討論「環評制度精進建議措施」,下半年提出環評總體檢專案計畫的定案。


延伸閱讀

環境部啟動環評總體檢 政策型案件同步檢討

 
經部挺勞工 推加薪補助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促加薪,多路並進,首先再已公告的114年度「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中,要求申請業者必須提加薪計畫;另外也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為基層員工加薪可減稅。

經濟部「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是晶創台灣方案下之科專計畫,重點是在推動我IC設計業者投入「具國際領導地位」之晶片及系統開發,今年是第二年補助計畫。和去年相較,今年「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新增三大特色,業者提案亦即必須符合這三要件,才能申請。包括申請業者必須提加薪計畫,大企業必須引進50%國外人力、以及今年補助目標偏向推動AI技術在各行各業之應用。

據了解,加薪及引進外國研發人力是當前經濟部重大政策,這是首次擴及到業界科專計畫之補助。今年「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編列補助預算17.5億元,惟現也受到財劃法修正案衝擊。不過經濟部強調,這次公開徵求計畫,不會限制補助案件數,並自1月6日起至2月27日止受理申請。

經濟部「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是晶創台灣方案下之科專計畫,重點是在推動我IC設計業者投入「具國際領導地位」之晶片及系統開發,今年是第二年補助計畫。

和去年相較,今年「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新增要件。其中,申請業者須提出員工加薪規劃。執行該計畫人員在執行期間平均加薪幅度,應高於計畫執行前三年之平均,加薪幅度未有限制。

經濟部「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2024年首度推出,轟動業界,吸引聯發科(2454)聯詠(3034)等15家業者提出計畫,投入前瞻晶片之開發,多年期總補助額達57億元。今年起則調整為以發展AI百工百業應用為主,因此只補助一年,預計將會出現僧多粥少,競爭激烈局面。

 
國際財經要聞
分析師:AI 革命將創十大贏家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分析師表示,一旦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開始放寬監管體制,科技股有望在2025年大漲25%,其中人工智慧(AI)革命可望創造出十大贏家,除了既有的市場龍頭輝達(NVIDIA)外,軟體公司也將加入這份名單。

WedBush證券分析師艾夫斯在2024年12月31日發表的報告中表示:「我們相信,在AI革命和未來三年超過2兆美元的AI資本支出支撐下,2025年科技股將強勢上攻。」

艾夫斯預期,科技股2025年漲幅將高達25%,因為川普政府下的「監管蛛網」將會變少;聯邦政府更強力的AI新措施也應該會為該產業帶來提振。

他挑選出十檔股票,稱之為「2025年AI革命的科技冠軍」,排在首位的是AI晶片大廠輝達,其次是雲端運算巨擘暨OpenAI夥伴商微軟,之後則依序是Palantir、特斯拉、Google母公司字母、蘋果、MangoDB、Pegasystems、Snowflake和Salesforce。

這份名單一口氣入圍了六家軟體公司,艾夫斯說:「是輪到廣大的軟體業加入這場AI盛宴的時候了,因為我們相信使用案例正在暴增,2025年將開始進入企業消費階段,大型語言模型(LLM)將全面啟用,而生成式AI的真正採納,將成為軟體業和其他主要業者受益於此的主要引爆點。」

 
韓劇魷魚遊戲2 收視衝高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Netflix熱門韓劇《魷魚遊戲》第二季於2024年12月26日開播後,已吸引逾6,800萬收視觀眾,並創下Netflix歷來全球首周票房收視紀錄。

根據Netflix於1日公布的訊息,其強檔大戲《魷魚遊戲》第二季已在該平台提供串流服務的92國拿下收視冠軍,創Netflix自製影片歷來首周票房收視量紀錄,打敗由恐怖喜劇《星期三》(Wednesday)在2022年寫下的首周5,010萬收視數成績。

該影集也在上架後短短三天內,登上Netflix歷來非英語影集收視榜的第七名。

然而,《魷魚遊戲》第二季能否超越第1季所創下的紀錄,仍有待觀察。該劇第一季自2021年9月開播後,連續19周打進Netflix收視前十名,首播後的前90天,至今吸引全球合計2.65億的收視觀眾數,以及22億的收視時數,寫下該平台全球英語和非英語類影片歷來最佳收視紀錄。

平台內部統計,「魷魚1」播出後,很快就為Netflix創造了9億美元的收入。

「魷魚2」預料將角逐今年金球獎電視類「最佳戲劇類影集」獎項。第三季將是該劇最終季,預計2025年上線。

 
2025年美元、金價、比特幣將衝高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分析師預期,美元2025年可能延續2024年強勢地位,美債可能加劇震盪,國際金價與比特幣都有望繼續衝高,油價則將繼續面臨供過於求壓力。

美元:DXY美元指數2024全年挺升7.1%,2025年初可能延續升值動能,川普實施關稅對象與時機等不確定性可能繼續支撐美元,且美國強硬貿易政策可能推升通膨,促使Fed更審慎評估降息。不過美元2025年升值空間可能有限,分析師認為投資人過度關注川普要減稅和鬆綁管制等利多,輕忽其他風險。

美債:美國公債2024年表現慘澹,從2年期到30年期公債殖利率全年漲幅都是2022年來最大。進入2025年,美債殖利率震盪可能加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在3.5%-5%區間,頭號警示訊號為通膨。

黃金:國際金價2024年全年強漲約27%,締造2010年來最大年線漲幅,受惠央行買盤、地緣政治動盪與各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等利多。分析師預期支撐金價利多將延續到2025年,但漲勢動能將取決於央行買進力道是否持續。

比特幣:最大加密幣2024年累計大漲120%,更一度漲破10萬美元天價,川普任命對加密幣較友善的監管機關主管、及打算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將延續市場樂觀氛圍。

油價:布蘭特油價2024年全年跌約3%,為連二年挫跌,因中國大陸經濟疲軟,同時石油輸出國與盟國(OPEC+)以外的產油國持續增產,2025年這些壓力仍將揮之不去。

 
500富豪身價衝10兆美元 馬斯克、祖克柏等資產飆升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受全球股市大漲的提振,全球500大富豪身價在2024年進一步飆升,在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等科技大亨帶領下,這群億萬富豪的身價邁向新里程碑:總資產淨值增加到約10兆美元。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追蹤的500位富豪的財富總值,在截至2024年12月30日收盤的一年內共增加1.5兆美元,達到9.8兆美元,略低於12月11日創下的高峰10.1兆美元,但根據世界銀行彙編的數據,這群富豪的財富規模已相當於德國、日本和澳洲2023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和。

美國科技股2024年的驚人漲勢,是馬斯克、祖克柏和黃仁勳財富大躍進的最大推手,並同樣讓甲骨文(Oracle)執行長艾里森、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戴爾(Dell)創辦人戴爾以及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和布林的資產淨值走高。這八位科技大咖身價2024年暴增逾6,000億美元,占500大富豪總增加金額的43%。

不過,稱霸全球富豪榜者仍是馬斯克。他因不遺餘力支持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總統選戰,還被稱為「第一哥兒們」。

馬斯克與川普的密切關係帶動旗下企業的價值飛升,包括特斯拉、SpaceX及xAI,使他的財富膨脹到前所未見的4,421億美元,較2024年初增加2,130億美元。12月17日,他與貝佐斯的財富之差達到2,370億美元,為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歷來最大的冠亞軍差距。

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追蹤的富豪中,川普也是贏家之一,他的身價在2024年飆增至歷來新高,主要受惠於他持有多數股票的川普媒體與科技公司(DJT)股價暴漲。祖克柏的財富淨值增加約810億美元,黃仁勳也擴增約760億美元。

騰訊共同創辦人馬化騰、小米創辦人雷軍及寒武紀科技共同創辦人陳天石等中國大陸富豪的身價,在2024年共提高14%,扭轉連三年萎縮的頹勢。

 
烏克蘭不借道 俄天然氣減供歐盟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烏克蘭國營天然氣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為期五年的過境輸氣協議到期,烏克蘭拒絕延簽,俄羅斯經由烏克蘭向歐盟國家供應天然氣的30多年傳統,在2025年元旦正式終止,歐洲能源安全風險隨之急速上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不會允許俄羅斯「靠烏克蘭人的鮮血額外賺取數十億歐元」,並稱已給歐盟一年時間做好準備。過境烏克蘭的供應僅占歐洲天然氣需求的5%左右,但當地仍在承受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所造成的餘波。歐盟基準天然氣價格在2024年最後一天上漲2%做收,站上至少13個月新高。

此事也凸顯了歐洲持續依賴俄羅斯管道和液化天然氣供應,以及歐盟內部在擺脫對俄羅斯依賴仍存分歧。

歐盟執委會表示,歐陸天然氣系統「韌性靈活」,有能力應對此事。俄羅斯仍能透過跨越黑海的土耳其管道,向匈牙利、土耳其和塞爾維亞輸送天然氣。

自1991年以來,俄羅斯便透過烏克蘭將天然氣輸往歐洲。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盟大幅減少從俄國進口天然氣,但一些東歐國家仍依賴俄國供應,讓俄國每年大約賺取50億歐元。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等歐盟成員,仍繼續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奧地利能源機構表示,由於已擴充能源來源並加強儲備,預計不會短缺。

但烏克蘭的決定已引發與斯洛伐克的緊張關係,斯國現在是俄羅斯天然氣進入歐盟的主要入口,並通過管道將天然氣運送到奧地利、匈牙利和義大利,從中賺取過境費。

斯洛克總理費科2024年12月27日訪問莫斯科會晤普亭,並威脅要停止向烏克蘭供電。

 
全球電信業電纜回收 廢材變錢財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電信業者逐漸更新設備,淘汰網絡中的舊纜線,預料未來15年,全球電信業從中回收銅料所獲得的收入,合計將超過10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根據英國一家為電信業者提供工程服務的公司TXO,電信業者轉售銅料的收入,今年預計多達7.2億美元。另據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預估,國際銅價將由目前的每公噸8,800美元左右,在2035年觸及每公噸1.2萬美元,業者也料將受惠於銅價漲勢。研究公司Analysys Mason則預期,多數電信業者將在2035年前全面淘汰銅纜。

澳洲電信公司Telstra在過去兩個會計年度,已由出售銅纜賺取1.32億美元;英國電信(BT)則在2024會計年度獲得一筆1.05億英鎊(1.32億美元)的長期銅銷售合約預付款,而瑞典電信商Telia則預期,今年該公司的銅銷售額將達200萬-300萬歐元(312萬美元)。

美國電信商AT&T也表示,該公司自2021年來已回收逾3.2萬公噸的銅料,目前也正「加強未來幾年的銅料回收業務」。

銅料用於電網、電線和電動車,也是向潔淨能源轉型的關鍵原料。而銅價波動性高,去年5月一度攀漲至每公噸1.11萬美元的歷史紀錄。

TXO資產回收服務主管伊凡斯說,「當前回收銅纜的電信業者,不僅開發了可觀收入,也揭露了全球對資源永續性的需求」,但在此同時,「銅礦產能卻趕不上需求,這可能會導致銅的供給短缺、價格上漲」。

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指出,受能源轉型和電網建設所引發的銅料短缺影響,全球銅需求預計將自2021年至2050年間增長70%。

對許多電信商而言,目前來自回收銅料的收入並不顯著,因業者必須與回收作業的成本和複雜性搏鬥,還有來自銅纜竊盜的威脅。

比利時手機業者Proximus表示,銅回收的收入不彰,理由在於將電纜抽出的成本過高、電纜內銅的成分過低,且將銅與其他材料分離的程序也很複雜。

麥格理(Macquarie)大宗商品金融團隊總經理巴恩斯說,「回收銅纜在法規和操作上相當繁複,許多時間用於確保舊電網能在符合法規的情況下被卸除並回收,且最終要產出可出售的商品,回收手續也需個別設計」。

 
半導體助攻 南韓2024全年出口創新高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拜中國大陸需求增加所賜,南韓去年最後一個月的出口保持增長態勢,且由於半導體銷售維持韌性,2024全年出口額勁揚8.2%,寫下新高點。

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於2025年元旦公布的數據,上月出口成長6.6%,是連續15個月上揚,進口則增加3.3%,貿易順差是65億美元。經工作日調整後,2024年12月出口額較一年前增長4.3%。11月全月則增3.7%。

依產業劃分,去年12月晶片出口較一年前大幅成長31.5%,至創單月新高的145億美元,儘管全球半導體價格下滑,但高頻寬記憶體(HBM)等產品的需求強勁,帶動晶片強勁銷售;無線通訊設備的出口增長16.1%;汽車出口則減少5.3%。

按外銷目的地劃分,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增長8.6%,扭轉了前一月的萎縮局面;對美出口增長5.5%;對歐盟的出口則有15.1%的增幅。

總計2024年全年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成長8.2%至6,838億美元,刷新在2022年創下的紀錄6,836億美元。

全年進口減少1.6%到6,320億美元,因而出現貿易順差518億美元,扭轉連兩年逆差的頹勢。占比約20%的半導體,是帶動出口的最大動力,較2023年增加43.9%,外銷金額達1,419億美元。 □

展望2025年,南韓面臨內憂外患,前景恐怕沒那麼光明。重度依賴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使南韓面臨外部挑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已揚言實施加徵關稅等一系列保護主義政策。

此外,南韓已延續將近一個月的政治動盪,短期內看來無法落幕。去年12月3日,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震驚全國,隨後遭彈劾且被停職,如今甚至遭法院批准對他進行逮捕。

暫代總統職務的總理韓□洙因拒絕迅速任命大法官來審議彈劾案,之後也被彈劾,財長崔相穆成為兩周內的第二位代理總統。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崔相穆任命兩名憲法法院法官填補空缺之後,總統府首席祕書官以上的高階幕僚在元旦時集體請辭,疑不滿崔相穆此舉超出代理權限。

調查人員表示,將在6日期限內執行逮捕令,並警告任何試圖阻止逮捕尹錫悅的人都可能面臨起訴。尹錫悅的法律團隊則形容這項逮捕令「違法且無效」,矢言聲請禁制令使逮捕令無效。

這場動盪拖累韓元跌至2009年以來低點,韓股也依然脆弱。此外,去年12月29日又發生濟州航空客機墜毀失事,機上181人除兩名空服員外全數罹難的重大事故,可能進一步打擊消費者情緒。

韓國發展研究院去年11月時預測,2025年出口可能較去年成長2.2%,貿易順差估減少至487億美元。

 
要聞
買賣農地免稅 四點不漏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竹縣政府稅務局表示,民眾若買賣農地,須符合《農業發展條例》規定的四大要件,且取得後繼續作農業使用,才能免課土增稅。

四大要件包括,第一,原為農業用地;第二,依法律變更為非農業用地;第三,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尚未完成,未能准許依變更後計畫用途使用,或已發布細部計畫地區,都市計畫書規定應實施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在公告實施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計畫前,未依變更後計畫用途申請建築使用;第四是確實作農業使用。

以新竹縣「視為農業用地」來說,目前多在竹科第三期預定地,雖已編定為「工業區」,但細部計畫未完成,未能依變更後計畫使用,所以在出售該類土地時若要申請「視為農業用地」不課徵土增稅,必須檢具農業使用證明書、土地加註都市計畫管制內容證明函,以及土地使用分區證明書等資料以供審查。

 
非自願賣屋 可享優稅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北區國稅局提醒,個人非自願離職出售持有期間在五年以下的房地,必須同時符合兩大前提,才能適用優惠稅率20%。第一,須在工作地點購屋設立戶籍並實際居住;第二,需因非自願離職或因職災終止勞動契約。

房地合一稅制下,若交易持有兩年內房地,稅率45%,逾兩年未超過五年,稅率為35%,超過五年以上才適用20%以下稅率。 不過為避免錯殺無辜,財政部針對非自願因素而須交易持有五年以下房地,符合一定條件,可免落入重稅範圍,仍以20%計算房地合一稅,其中包含調職、非自願離職。

非自願離職必須符合兩大要件。首先,賣方或其配偶必須在房地所在地辦理戶籍登記,並實際居住於該處,且該房地不得用於出租、營業或執行業務;第二,賣方需符合《就業保險法》規定的非自願離職條件,例如公司倒閉、關廠或縮編等情況,或因職業災害符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而終止勞動契約。

 
美元定存高利喊10.5%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銀持續在2025年推出美元高利定存專案,吸引投資人目光,如永豐銀行推出7天期年利率10.5%專案,為目前市場上最高水準;純網銀將來銀行也推出美元定存10%優利吸睛,其他包含聯邦銀、□豐銀、北富銀、中信銀也推出美元定存方案幫民眾鎖利。

永豐銀行「換匯優利定存」專案,線上或臨櫃換匯同時立即存好高利外幣定存,享7天期年利率10.5%的優惠、為目前市場上最高水準,1個月期年利率則有5%,最低申購金額100美元起,專案活動至今年1月23日為止。

純網銀將來銀行即日起至3月31日,新戶於開戶成功當日於該行App開立美元專案定存,可享1個月期年利率10%優惠,每人限一筆美元1,000元整,總額度為美元500萬元,舊戶亦可於2月7日前申請專案,同享10%年利率。

聯邦銀行New New Bank數位帳戶即日起至6月30日止,持續推出1個月期美元定存8%優惠,單筆起存100美元、每人最高限額2,000美元,只要是換匯新資金皆可享有,不限定新戶或舊戶。

□豐銀行即日起至3月31日鎖定首次開立卓越理財尊尚新戶且是既有或已申辦信用卡卡友,給出美元3個月期年利率6.6%定存專案,首次開立卓越理財新戶既有或已申辦信用卡卡友,則可享有3個月6%美元定存,單筆最低承作金額皆為3萬美元。

北富銀推出的美元高利專案,1個月、3個月及6個月期,最高利率分別為5.25%、5.15%以及4.2%,起存門檻為3萬美元起,專案期限至1月24日止。

中信銀即日起至2月14日止,推出美元定存1個月期最高可以享年利率5.2%、3個月5%、6個月4.2%,門檻3萬美元起跳、每一客戶所有天期最高限額100萬美元。

 
外資看好金控 持股續增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4年外資積極回補金控股,統計金控雙雄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的外資持股比,分別提升至21.4%、25.3%,推升雙雄總市值在2024年超越兆元大關,其中,富邦金總市值大增逾3,900億元,國泰金增加3,300多億元,中信金總市值也大增了2,100多億元,顯示2024年在金控獲利創高下帶旺股價,總市值激增。

2024年過去,統計外資一年來賣超台股將近7,000億元,但對金控股則是呈現買超,統計外資對14家上市金控持股比變化,外資對金控股持股比在2024年增加的有富邦金、國泰金、凱基金、元大金、新光金等金控,其中,外資對富邦金的持股比從2023年底的18.9%,大幅提升到2024年底的21.4%,對國泰金的持股比更是從2023年底的21%大幅提升到2024年底的25.3%。

外資對凱基金、元大金的持股比,則是近三年來一路向上、逐年攀升,至2024年底外資持股凱基金來到25.9%,持股元大金達28.5%,比起2022年的外資持股比都大增了約3.5個百分點上下。

2024年外資則是大買了有合併題材的新光金,使得新光金外資持股比一年來大幅攀升至近三成,達29.4%,增加超12個百分點。外資雖2024年大賣中信金,持股比降到32.55%,但中信金還是外資持股比最高的金控。

上市金控2024年獲利大好,加上明年股息配發樂觀,使得金控股在買盤簇擁下市值激增,並以獲利領先的雙雄市值最高、增加也最多。統計富邦金在2023年底總市值約8,433.7億元,2024年一整年下來,總市值增加了3,906.4億元,使得2024年底富邦金總市值已經來到了1.23兆元。國泰金2023年底總市值6,711.1億元,2024年增加了3,307.9億元,總市值也突破1兆元。獲利居第三的中信金總市值也在2024年一整年增加2,119.6億元,總市值來到7,671.5億元。

不具名的大型金控旗下投顧分析,2024年台股加權指數大漲逾5,000點,市場主流集中在以台積電為核心的科技股AI概念族群,資本市場活絡下,具有大型壽險、投資部位龐大的金控股,獲利表現相對更為突出,吸引外資買盤。況且包括富邦、國泰、凱基乃至新光等金控,旗下壽險均擁有相當部位的台積電與AI族群,等於外資著墨這些金控股,看好其基本面,也可能與其投資部位的「含積量」、AI布局有關。

 
三顧進軍外泌體保養品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再生醫療業者三顧公司近年來投入先進細胞治療產業有新進展,三顧執行長楊瀅臻表示,國內首創的iPSC(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儲存平台自去年推出後,合作院所數量已達58家,今年預計iPSC儲存客戶將翻倍達到數百人,三顧並進一步推出iPSC外泌體保養品,進軍個人化保養品市場。

衛福部去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再生醫療雙法」,預計在今年第1季預告施行細則,上半年正式實施。為配合新法上路,包括三顧、與台寶生醫兩公司的細胞製造場都已通過PIC/S GMP認證,兩公司已陸續接到海外公司CDMO訂單。

三顧去年11月營收1.21億元,年增21.39%,前11月營收13億元,年減4.67%,該公司在櫃買市場仍掛電子通路業,營收來源以電子業為大宗,但近年來三顧跨足再生醫療領域有成,生醫事業群去年第3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高達228%,累計前三季年增率達143%,目標今年生醫事業將可虧轉盈。

三顧透過關係企業樂迦再生於去年7月取得日本iPS Academia Japan的iPSC技術全球商業用途授權,成為台灣首家取得iPSC授權的公司。iPSC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展的再生醫療新技術,此技術讓山中伸彌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生醫獎。

 
創紀錄 金融三業去年前11月獲利破兆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管會公布二○二四年前十一個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的獲利統計,結果顯示金融三業稅前獲利已經破兆,達一兆二二一點四三億元,不但已超越二○二三年全年,也超過二○二一年九三六三億元的獲利高峰,改寫獲利最高紀錄,創下新里程碑。

金管會統計,銀行業二○二四年前十一月的稅前獲利五三一一點八億元、保險業獲利三五一三億元、證券期貨投信業獲利一三九六點七億元,比二○二三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五。

其中,銀行業二○二四年前十一月的獲利,已超過二○二三全年的五○五七億元。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主要和手續費淨收益的成長有關,包括財富管理、信用卡和放款業務的手續費收益都大幅成長;相較於二○二一年銀行業全年獲利五九七四億元,二○二四年應可創史上次高。

 
國銀以價制量…房貸利率上揚 2.5%起跳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央行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加上金管會祭出金檢,使得國銀房貸開始以價制量,非青安及非公教人員優惠房貸的樓地板利率,普遍2.5%起跳。部分民營銀行坦言,更偏好六都及蛋黃區標的,離開此區,利率還有可能往上加碼。

土銀一般購屋貸款利率最低開出2.575%起,且附註貸款利率比需依照貸款對象或擔保品坐落地區差別定價,如果貸款20年、金額200萬,加計各項其他費用,總費用年百分率超過2.6%。彰化銀行的購屋貸款利率2.5%起,貸款金額最高八成、最長30年。

一銀的購屋貸款利率2.6%起機動計息,如果貸款200萬、貸款期限20年,加上相關逾5,000多元費用計算,總費用年百分率同樣超過2.6%。

公股行庫指出,去年8、9月時期排隊的新青安貸款,消化時間就已經要到今年1月,雖然近日新青安房貸有逐步降溫跡象,但還必須持續消化已簽約或分戶貸款。

民營銀行中,中國信託銀一般購屋房貸優惠年利率2.68%起,貸款期限最長30年、最高85%,如果是轉增貸族,首年優惠年利率2.185%起、貸款最長30年、最高成數85%。

永豐銀提供的首購房貸利率,貸款利率最低2.5%起,最高房屋鑑價估值85%,貸款年限最長可以拿到40年,假設同樣以貸款200萬、貸款20年計算,加計相關費用5,000元計算,總費用年百分率2.53%起跳。

將來銀行提出的優惠購屋房貸利率,到明年1月9日止,開辦費要8,000元、期限最長30年,一段式貸款利率2.585%起機動計息,但將來銀行限定,要申貸該專案的房屋座落位置必須位處雙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等地區,且並非為預售屋等等。

外銀中,星展銀給出好家貸房貸專案,申辦費用最高減免3,000元,活動期間到今年1月底,房貸最長貸款40年,可以拿到2.45%起最低優惠利率,貸款期限最長40年、貸款成數最高八成。

民營銀行高層指出,央行希望的就是各銀行可以控制不動產放款水位。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