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甜蜜陷阱 外國的朋友常會問我台灣的水果怎麼那麼甜?的確,在美國,蘋果是酸到要加蜂蜜才好吃,但在台灣,連芭樂、蘋果跟番茄,這些傳統上認為糖尿病患者可吃的水果,都甜到不行。 維生素C本身嚐起來應該是酸的(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但台灣的水果因民眾喜甜,所以改良成越來越甜。例如磷鉀肥料可促進植物行光合作用、提高醣的產量而增加甜度,進而有增加果實糖度的效果,使門診因吃水果而血糖飆高或有脂肪肝及肥胖的患者增加。 許多人把水果視為「健康食品」而過量攝取,殊不知果糖不經過葡萄糖的克氏循環,而是直接由肝臟代謝儲存;過去倡導水果中果糖的好處,是不會「直接」造成身體的血糖上升,但壞處其一是大腦不會有飽足感,所以容易攝取過量。另外在2018年的一篇期刊上有探討內臟脂肪(包圍器官的異位性脂肪組織;例如脂肪肝,和胰島素抗性及心血管疾病比皮下脂肪影響更大)的成因,發現果糖會導致細胞中的發炎現象產生,促使皮質固醇的增加,使更多的脂肪酸從皮下脂肪細胞中流出並儲存到內臟脂肪組織中,導致肝臟中的脂肪儲存增加(及脂肪肝的形成,肝癌的危險因子)。 而大腦中對果糖的反應,不似葡萄糖會抑制糖質新生(gluconeogenesis,肝臟利用非碳水化合物轉變為葡萄糖的過程),反而會因皮質醇的釋放增加,而引起肝臟的糖質新生,導致整體的胰島素阻抗和跟接續的體脂肪增加。我曾遇過許多體重體脂都正常甚至偏低的人,仍然得到糖尿病或脂肪肝(還有一位是體脂14%的跆拳道國手),一問之下大概都是嗜食水果的關係。在國外糖尿病幾乎都是胖子的專利,但在台灣,卻有更高比例的糖尿病患BMI正常甚至偏低。這告訴我們三件事: 1. 體脂(皮下脂肪)跟血脂不是正相關,血脂血糖跟內臟脂肪是吃出來的。 2. 東方人的體質本來就比西方人容易肌少症,糖尿病造成的肌肉流失(muscle wasting)更容易造成台灣糖尿病患的體重下降及肌少型肥胖症,惡化血糖控制。 3. 有賴進步的農業技術、氣溫地理環境、過早收割,台灣的水果真的很甜很甜,比起國外都是偏酸的莓果類,完全是果糖濃縮;在增肌減脂期請把水果當作糖果,尤其體脂肪或內臟脂肪過高者更要敬而遠之。一般民眾在食用的選擇跟分量上不可不慎,無體脂肪或內臟脂肪過高者,把握一天不超過兩份的原則(例如:兩顆小蘋果或一根香蕉或三顆奇異果),儘量挑甜度較低的水果,把水果視為「甜點」而不是蔬菜,才不會有影響健康的疑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