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灣京劇新美學
國光劇團IP × 科技未來式
Peking Opera in Taiwan
GuoGuang’s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時間接近正午,台北市文林路上的台灣戲曲中心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博士站在北棟的六樓行政長廊,為我們導覽作品,「最近這一兩年受到疫情影響,要不然常常有國際團隊希望到國光來看看。」張育華身後牆上掛著橫幅大型劇照,京劇演員一身行頭,展顯身段,兩支水袖凌空翻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把戲演好
張育華帶我們穿過迷宮般的迴廊,牆上一幀幀的作品海報,正好是國光劇團26年來的歷史縮影。國光從最早年的經典傳統劇,一直到近年在作品中注入當代意識與現代文學,展現了不同於傳統戲曲的品牌佈局思維。
「從1995年成立以來,國光就一直在尋找京劇立足台灣的傳承與使命。」張育華歸結國光的頭一個十年,其實還一直處於尋路的過程,「當時國光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主要目標是用傳統京劇的表演方式,把文化基因流傳下來,把戲演好。」
2002年,藝術總監王安祈來到國光,開始在深厚的京劇藝術傳承上,注入更多現代化與文學性的元素。「國光的許多作品文學性很強,文字內涵很有意思,大部分是安祈老師的文字。」張育華口中的安祈老師,為國光的第二個十年,注入了台灣在地的人文思考,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台灣京劇新美學」。
京劇源自中國,超過200年傳承,是深具歷史淵源的一門藝術,在這樣固有的傳統下,王安祈老師卻勇於創新,大膽實驗,讓近年國光的劇作題材更加多元,引入張愛玲的《金鎖記》、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及西方17世紀法國劇作家拉辛的《Phaedra》等名作入劇,國光甚至演出曾被禁演的禁戲、帶點調情的粉戲、關公升天的大戲等等,題材不拘。
科技讓想像成為可能
為了讓京劇不再原地踏步,國光的作品也注入現代化的元素,現代劇場的表演手法,引入數位科技應用,營造出更貼近時代與當代觀眾喜愛的戲劇效果。今(2021)年4月,國光把妖性十足的《狐仙》重製演出,這回融入更多的舞台特效與智能科技。暗黑舞台上方,突然化現出一縷青焰,搖曳的青焰再轉成一位粉衣女,這就是幻化成人形,與山中獵戶結成夫妻的「狐仙本尊」,戲劇效果十足。
狐仙幻化成人形的橋段,依靠的是電影《阿凡達》的動態立體虛擬縮影系統(4Dviews)技術,演出中還動用到浮空投影與動態捕捉系統等前衛技術,呈現舞台佈景流轉變幻的情景。
「國光作為在地的國家級團隊,這幾年我們一直極力用品牌的概念來嘗試創新,展現我們整體的製作能力。」國光從2021年開始嘗試從文創角度開發品牌IP,《狐仙》是以這個概念所開發的第一部作品,不論題材、人物選角、內容意涵到演出形式都突破了固有的侷限,展現新意。
比如說,這部劇的編劇趙雪君是看漫畫、BBS長大的E世代,她把古本《聊齋》與日本漫畫家魔木子《除妖怪譚》等奇思怪想融合到劇作裡,有年輕人喜愛的題材,輔以科技的加持,加上演員的深厚功底,「京劇×科技×影像劇場」的創作方式,使《狐仙》成功成為觀眾津津樂道、回味再三的「非典型京劇」,吸引更多非典型觀眾願意買票走入劇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