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總統對台六項保證,是在一九八二年簽訂「八一七公報」之後,為了向國會與中華民國政府說明,所提出的保證,當初雷根政府只肯口頭向台北傳達,並未見諸文字,可是兩岸外交界與學界很早以前就知道內容。
雷根政府不願拿出白紙黑字,主要擔心中方抗議,我方則千方百計,希望經由國會聽證會,從現任國務院或國安會官員口中說出,得到文字上的確認,最全面的陳述,則是在二○一六年五月,由美國參議院以通過議案的方式,載明《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是美台關係重要基石。
但是在八月卅一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發布了兩封當時解密電報,詳述六項保證的條件:對台軍售的性能和數量完全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的威脅,這與一年前國安顧問波頓所公布的雷根總統備忘錄,構成了六項保證的三項官方文件。
稍後在華府傳統基金會研討會上,亞太助卿史達偉則說明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則包括三公報、台灣關係法,以及六項保證,構成了不可分割的三個部分。
美國官方現在願意明確說明六項保證,主要基於兩個原因,其一是對台灣做出更清楚的承諾,在軍事上尤其重要,因為這可以嚇阻中共解放軍對台動武的企圖;其二則是美國防衛保證的信用,同時可以獲得確保,這對亞太其他國家是重要的,美國如果對防衛台灣有信用,其他國家也會放心。
但是在清楚承諾的同時,可能會喪失過去戰略模糊的優勢;所謂戰略模糊對中共來說,就是不明說是否防衛台灣,端視中共的態度而定,眼看大陸對台灣咄咄逼人,在香港與南海的進取態勢,美國的戰略模糊已經漸漸失去嚇阻效用,非要改弦更張不可。
但戰略模糊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美國不能開一張空白支票給台灣,讓台灣胡作非為,把美國給拖下水,譬如陳水扁的一邊一國,所以當時有美中共管台灣的說法,但是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謹慎不挑釁,讓美國可以不用擔心。
力量對比也是一個影響因素,戰略模糊是在美國有超級軍事力量,可以讓大陸猜不準美國會怎麼做的情況之下,才有效的,一旦中共軍事力量與美國逐漸拉近,就只能轉為戰略清晰,才能嚇得住中共。
現在改成戰略清晰,講大白話的壞處,就是會讓大陸認定美國站到與台灣一起,甚至彼此結成同盟關係,違背過去建交三公報,反而會激起大陸與美終須一戰的決心,所以現在希望陳述的是「部分戰略清晰」,即美國「更清楚地」強調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但卻會避免北京認定違反一中的前提紅線,譬如美國軍艦進入左營港。
新的可能陳述方法會像是,指責北京對台灣軍事威脅升級,這是違背自己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承諾,美國專家葛來儀認為,這個政策變化當然會激怒北京,但是就像過去幾個月,美國非常小心的切香腸策略一樣,「並不意味美國將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北京只能生氣,卻又無能為力。
但是否如此?也許又是美方一廂情願的想法,在美中台三方沒有溝通的情況下,這是最危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